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2 毫秒
1.
在办理街面“两抢一盗”现行案件时,有些侦查人员在侦查讯问中,因为证据意识不强,所收集的证据不确实、充分,达不到《刑事诉讼法》的要求。因此,在侦查讯问中要强化证据意识,树立全程诉讼理念,明确获取证据的范围和内容,“稳、准、狠”地打击此类犯罪。  相似文献   

2.
侦查讯问训练教学作为侦查讯问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目前公安院校专业教学的重要内容之一。然而,其在教学实践中却存在着与理论教学不协调、选取的案例不典型、模拟讯问不能贴近公安实战、忽视对讯问笔录制作的指导等问题。这不仅影响了教学的效果,还背离了课程设置的初衷。因此,有必要引起我们足够的重视。  相似文献   

3.
当前侦查讯问中存在五个方面的问题,即:讯问全程录音录像资料的属性及全程监控下的讯问能力提升问题,讯问笔录的制作技巧问题,威胁、引供、诱供与讯问谋略的界限问题,讯问室的设置问题,同步录音录像下的讯问能力培养问题,对此可以设计一些相应措施予以解决。  相似文献   

4.
近年来,对于国家应否通过立法赋予律师在侦查讯问犯罪嫌疑人时享有在场权的问题,一直存在较大争议。目前,该项权利的建立并不能实现我国现阶段惩罚犯罪与保障人权的平衡,无助于侦查活动的顺利开展,也不是遏制刑讯逼供最现实有效的措施。同时,侦查讯问时律师在场并不是现代国家的通例。因此,目前在我国暂不宜确立侦查讯问时律师在场制度。  相似文献   

5.
博弈论在侦查讯问中起着至关重要的指导作用,但是对于变幻莫测的侦查讯问而言,博弈论却不是万能的。面对种种复杂突变的情形,侦查人员既要利用各种讯问技巧和信息优势成为博弈中的优势者,又不能对讯问和口供有着过高的依赖。尤其在遇到讯问瓶颈时,侦查员不能过于急躁而违法审讯,也不能因为障碍而过早放弃,证据是全方位的,只有从各个方向和角度进行突破并获得各种证据(尤其是物证)才是刑事侦查破案的至上良策。  相似文献   

6.
非法证据是指违反法律规定获取的证据.侦查讯问环节最易产生非法证据.受自身的制度缺陷及非法讯问的内在动因等因素影响,现行的非法证据排除规则对非法讯问的防范效果有限.发挥非法证据排除规则应有效能的可行进路在于扩大非法证据排除范围,明晰非法证据排除标准,强化非法证据排除力度.  相似文献   

7.
当前,随着犯罪分子反侦查意识的增强,军队保卫部门通过现场勘验检查收集直接证据来证明案件的难度越来越大。而利用犯罪嫌疑人的口供来查清犯罪活动,收集与案件相关线索,认定犯罪事实仍然十分必要。  相似文献   

8.
讯问、询问、盘问三词在汉语词义上和法律性质上存在着区别 ,这种区别反映了我国传统法文化中刑事诉讼程序的控辩双方不平等的理念对现代刑事诉讼立法的潜在影响。在我国的刑事诉讼中 ,尽管供述不能独立地作为定罪证据 ,但是供述作为侦查机关获取其他定罪证据的重要途径 ,和在其他证据确实充分的情形下为刑事司法工作人员提供心理支持 ,仍然发挥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9.
讯问、询问、盘问三词在汉语词义上和法律性质上存在着区别 ,这种区别反映了我国传统法文化中刑事诉讼程序的控辩双方不平等的理念对现代刑事诉讼立法的潜在影响。在我国的刑事诉讼中 ,尽管供述不能独立地作为定罪证据 ,但是供述作为侦查机关获取其他定罪证据的重要途径 ,和在其他证据确实充分的情形下为刑事司法工作人员提供心理支持 ,仍然发挥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0.
本文研究了犯罪嫌疑人反讯问的伎俩,认为有八种:拒供、少供、翻供、狡辩、伪装、诬诲、其它,并逐一分析了其原因,提出了采取的讯问对策。  相似文献   

11.
警察的国家证人角色,决定了证据对于警察固定、保全犯罪事实与保障警察合法职务权益有重要意义和作用,警察要切实认识法定证据对客观事实认定的应然性要求,注重证据的可查性、可证性、系统性等内在要求,注重法定证据的合法性品质,养成良好的证据意识。  相似文献   

12.
侦控方与辩护方之间关于证据可采性问题的针锋相对由来已久,其中侦查讯问策略的运用与非法证据排除规则的模糊冲突就是一个具体而实在的缩影。非法证据排除规则的发展和完善是法治发展的必然趋势,侦查讯问策略在打击犯罪的过程中具有不可缺少的必要正当性,二者的矛盾冲突主要集中在"威胁、引诱、欺骗"的性质归属方面。我们很难在这一模糊地带划分出一个具有普适性的直线标准,因此必须保证裁量权这一平衡支点,以是否侵犯相关人宪法性基本权利为标准,在整体原则适用的规范制度之内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在裁量的过程中,须进一步明确侦查讯问的规范限制,保障犯罪嫌疑人的合法权益;同时也要不断补充和细化裁量标准,并尝试建立非法证据排除判例制度,使得自由裁量权的行使更具可操作性。  相似文献   

13.
论侦查讯问僵局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出现侦查讯问僵局的主要原因,首先是仓促破案,证据材料不全;其次是侦查讯问人员素质低,能力差,心理压力过大和不恰当的侦查讯问方式;最后是犯罪嫌疑人的拒供心理和反侦查伎俩,使侦查讯问陷入僵局。破解讯问僵局的关键是在准确分析犯罪嫌疑人拒不供认罪行真实原因的基础上,做好犯罪嫌疑人的思想转化工作,讲究侦查讯问艺术和策略,打消犯罪嫌疑人的拒供心理。  相似文献   

14.
侦查讯问中犯罪嫌疑人外部各种表现与其心理活动有着十分密切联系.本文通过对侦查讯问中犯罪嫌疑人面部表情、言语语调、行走步态的不同变化及脉搏跳动、呼吸速度等生理变化,揭示其心理活动的实质,探索其心理活动规律.透过外部现象发现和掌握其真实心理,为有效地采取相应的讯问对策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5.
讯问犯罪嫌疑人是侦查活动的一项重要措施,侦查讯问对策又是讯问犯罪嫌疑人中的一个重要的研究课题。关于侦查讯问对策体系,目前观点各一。作者经过长期的研究、论证和实践,认为一个完整的侦查讯问对策体系,是由基本讯问对策(讯问策略、讯问方法、讯问策略和方法得以实现的相关因素〈讯问言语、环境、气氛〉)和辅助讯问对策两部分组成。  相似文献   

16.
我国目前的刑事犯罪呈现出国际化、集团化、职业化、智能化、流窜化等特点,犯罪形式更加隐蔽,手段日趋狡猾,刑事侦查工作面临严峻挑战。而讯问是获取犯罪直接证据的有效侦查手段,因此把握讯问的主动性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从分析讯问的基本特点入手,探讨了影响讯问的主要因素,提出应遵循讯问的基本原则,正确调控讯问的语言策略和心理策略,合理运用讯问技巧等观点,从而有效把握刑事侦查中讯问的主动性。  相似文献   

17.
在侦查讯问工作中,犯罪嫌疑人为了逃避打击,总是千方百计地掩盖事实真相。侦查人员为了查明案情,促使犯罪嫌疑人坦白交代,就使用讯问谋略。然而,如果在使用讯问谋略时不认真把握讯问谋略的度,就会滑八非法讯问的边缘。因此,笔者认为,应当在吸收借鉴其他国家立法的精神基础上,构建适合我国国情的限制性原则。  相似文献   

18.
完善我国侦查讯问理论体系是必要的。在目前我国侦查讯问中,心理战的观念和理论尚未成形。根据古代兵法思想、犯罪嫌疑人心理分析和侦查讯问策略等相关理论和我国实际情况,我们应对侦查讯问中心理战加以研究和利用。  相似文献   

19.
证据和事实是适应法律的基础。当前我国移送不起诉、判无罪案件屡屡发生的原因主要在于侦查人员证据意识不强,证据收集不全面、不及时,证据固定不确实,证据保管不妥善,证据审查不细致。为此,应完善证据制度,增强证据意识,更新执法理念,提高办案质量,调整国家司法职能实行侦诉合一,加大对侦查工作警力的投入,以有效地揭露、证实犯罪。  相似文献   

20.
讯问谋略是指讯问所依据的计谋方略,其目的是以最少的人力、时间和物质消耗获得最佳的讯问效果。从心理学角度上看,讯问实际上是讯问主体和对象之间为了达到各自的目的而进行的心理较量,其过程充满了竞争性和排他性。这种竞争性和排他性决定了讯问谋略在讯问实践中具有普遍意义。但是,如果谋略实施不当,就很容易变为"诱供"。可以说讯问谋略和诱供之间只有一纸之隔。因此,在何种情况下使用何种最适宜的讯问谋略就成为一个需要研究的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