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陈黎明 《当代广西》2014,(10):3-M0002
正"今天我真是太激动了!谢谢你们的支持和厚爱,有了你们,我的生活才更精彩,我会继续努力的。"5月12日下午,西林县那劳乡农民作家黄志伟从专程驾车数百里送书到那劳乡的我社社长、总编辑牙韩彰手中,接过自己公开出版的作品集《漂泊的印痕》时,感激之情溢于言表。同时送去的,还有一套广西少数民族作家的作品集。黄志伟20年坚持文学创作并想将自己的作品结集出版,由于条件限制,一直未  相似文献   

2.
梁惠娣 《中国保安》2012,(19):75-76
秋天,风一吹,便把夏的暑热吹走了,只留下舒畅的凉意。坐在窗边,一边看书一边看窗外的万千秋色,是最惬意的事,读到作家文字中描写的秋天,真可谓应时应景,令人会心一笑的同时又引人无限遐思。  相似文献   

3.
现在每天下班回到家,见到宽敞明亮、设备齐全、装饰时尚、落座舒适的客厅时,我心潮激荡、思绪万千。我家在圆住房梦的过程中,那些情景在我脑海里像电影一幕一幕地上演着。  相似文献   

4.
方娟 《公民导刊》2008,(3):54-55
我到田老先生家时,他正坐在电脑前修改他的小说。窗外淅淅沥沥地下着小雨,江面上笼罩着一层薄薄的雾霭。田老不时坐直身子,探出头远眺烟波浩淼的长江,时而凝神冥想,时而唏嘘感叹。从他记事起,他的命运便和这条江交织在一起,是江水浇灌了他的生命,也浇灌了他手中的笔。  相似文献   

5.
李辉 《同舟共进》2011,(2):54-60
【“与巴金相比,我简直是个混蛋!”】奇怪,1980年代见曹禺先生的次数很多,却没有任何个人交往,甚至连一次访谈也没做过。当年的笔记本上,我记录下一次又一次大大小小的会议,可是,曹禺先生除了出现过大名之外,连片言只语都没在我的记录里留下。  相似文献   

6.
黄玉田 《台声》2013,(6):80-81
赴台10天,收获颇丰,不仅替父母完成了他们的遗愿,也一圆我74年的归乡梦  相似文献   

7.
近年来,在中国的文坛和影视圈中,有一个人的名字可以说是声誉鹊起、家喻户晓,他就是著名的谍战小说作家麦家。从今年2月9日起,由麦家编剧的电视连续剧《风语》,在央视电视剧频道黄金时间播出,受到观众的好评。此前由他创作的谍战小说《解密》,荣获中国小说学会2002年中国长篇小说排行榜第一名,第六届国家图书奖、第六届茅盾文学奖提名;《暗算》获第七届茅盾文学奖。《风声》获《人民文学》2007年度最佳长篇小说奖,被拍成电影后,曾获得大陆和台湾地区的多项大奖,有媒体甚至称他为"中国新智力小说的开创者"和"商业谍战片之父"。2010年12月,麦家又当选浙江省文联副主席,笔者近日采访了他。  相似文献   

8.
吴孟樵 《台声》2013,(3):49-49
“我想,我应该勾起了很多人埋藏已久的美好回忆,他们都发现,他们曾经美好过、幸福过。简单地说,我把大家弄哭了,而且哭得很甜。”  相似文献   

9.
一提起香港,也许人们首先会想到的是蓝天碧海的港湾、鳞次栉比的高楼、流光溢彩的灯火、车水马龙的街市……其实香港的魅力并不止于此,进一步观察,就会发现香港的人文给你留下的印象更加深刻。  相似文献   

10.
11.
李苏章 《协商论坛》2008,(11):57-57
麦加其是我在沙特认识的第一个好朋友。一天,他热情地邀请我和翻译去他家做客。在他家的客厅里,我被墙上一幅精美的人物画吸引住了。真是太美了,画中的老人栩栩如生,像孔圣人那样威严、安详。我目不转睛地观赏着,禁不住连连夸道:“这幅画真的不错,这是我见过的最好的人物画。”  相似文献   

12.
石湾 《前进论坛》2008,(2):37-38
前些天,我大弟打来长途电话,告诉我说,他家的楼房扩建已竣工,按照乡俗,拔掉老屋的最后一根大梁,在新屋造成时要办酒志庆,宴请亲朋和同村的本家。这个大喜的日子定在腊月二十,问我能否回老家赴宴,看看家乡的新面貌?  相似文献   

13.
一我拥护控烟。理由很简单:我见到了太多的死亡——为了吸烟。  相似文献   

14.
陈月霞 《台声》2002,(8):42-46
台胞人物起步1943年我出生在一个旅居日本神户的台湾省籍的大家庭中,我排行老九。后来又有了3个弟弟,所以我共有12个兄弟姐妹。6岁时父母考虑让我多干点家务活就安排我上了离家很近的日本小学。在四年级的某一天,在学校排练二重唱时,和我一起唱歌的一个日本男同学突然脱口说出侮辱我的话:“我不愿意和支那人唱歌!”我哭着跑回家乞求父母让我也像4个哥哥那样,去上往返需要两个半小时的神户中华同文学校插班。我心甘情愿留级两年从“ㄅㄆㄇㄈ”学起,立志做一个顶天立地的中国人。当时担任班主任兼语文老师的是王日英老师,她…  相似文献   

15.
余见 《公民导刊》2011,(9):54-55
《洛阳伽蓝记》作于北魏灭亡,东西魏分裂(534年)后,杨街之借佛寺盛衰,反映国家兴亡,其中既寄托了故国哀思,又寓含着治乱训鉴。至于缀拾旧闻掌故,详述京城地理,正《魏书》之曲笔,补史志之阙失,于历史地理研究亦占重要地位。《四库全书总目提要》谓"其文秾丽秀逸,烦而不厌",繁简得宜,文笔优美,从文学艺术的角度来看也是上乘之作...  相似文献   

16.
一座座关丽村镇、一张张灿烂笑脸、一个个鲜活场景、一组组难忘数据,展现的是“汶川奇迹”,见证的是中国力量,升华的是时代精神。——题记  相似文献   

17.
沈轩 《人大建设》2005,(6):44-46
他曾是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也曾经当过市长、省工商局局长:他因创作《碑魂》、《梦魇》等多部长篇反腐小说而享誉文坛和政界,被人们尊称为“反腐作家”、“市长作家”。可是,就是这样一个闻名一时的“反腐作家”,竟然最终栽倒在腐败上。2005年3月底,四川省高级法院以滥用职权罪终审判处“反腐作家”李太银有期徒刑5年。  相似文献   

18.
吴静瑜 《前沿》2009,(6):184-188
在中国现当代文学作品中,巴金的《家》与陈忠实的《白鹿原》是两部经得起时间考验的经典文本。从书名我们可以看出,这两个文本都力求以家族史的形式,来追求变动中的当代中国的文化意识。  相似文献   

19.
冷菊 《创造》2014,(8):70-71
正拥有崇高理想而不懈奋斗、以自己的努力奉献社会的人生,是最美丽的人生。创造历史的是人,创造人间奇迹的也是人,决定社会科学发展的最终还是人。所以要实践党的群众路线最根本的决定因素是人。俗话说:人各有志,千人千面。一千个人,就有一千种不同的追求。有人爱权势,对地位的升迁患得患失;有人嗜财如命,对金钱的得失耿耿于怀;有人爱灯红酒绿、美女咖啡、门庭若市的热闹,而有人却钟情孤舟独钓的清寂……不过,不管是什么样的追  相似文献   

20.
今年的五四青年节,温家宝总理视察北京师范大学时指出,“我们今天讲民主,就是让人民当家作主”,“让人民批评和监督政府;就是要让每一个人都能在平等、公正、自由的环境中全面成长;就是要把发扬民主与完善法制结合起来,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他同时指出,“我们今天讲科学就是要尊重知识、尊重科学、尊重人才”。这其实反映了贯穿20世纪近百年来的“五四”文化精魂。早在1922年,茅盾就指出“我们的时代已经充满了科学的精神,人人都带点先天的科学迷”。一方面,是由于科学自身的不断丰富、发展;另一方面,是由于“五四”先驱们认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