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28 毫秒
1.
四月的土耳其,春色弥望。我会组派的妇女团在它的首都安卡拉和海滨城市伊斯坦布尔等地参观访问,一周充实而快乐的时光,留下许多美好的回忆。我谨以下列片断访问录,感谢所有热情接待我们的主人。 土耳其国父  相似文献   

2.
"我将利用好每一次与人民群众零距离接触的机会,知民情、顺民意、解民忧,绝不辜负党和人民对我们的信任,切实履行‘我当代表为人民’的职责!"这是在2010年4月静安区市、区党代会代表、人大代表集中联系社区活动启动仪式上一位代表掷地有声的表态发言,他就是市人大代表、民建静安区委原主任委员刘兴宗。作为"生在新社会,长在红旗下"的一代人,刘兴宗有着丰富的人生阅历。上世纪70年代初,16岁的刘兴宗积极响应党的号召,到大山深处的江西会昌插队落户,一干就是八年,这段人生经历不仅磨炼了他的意志,更培养了他对人民  相似文献   

3.
"人民群众的信任和支持是我履行职责的力量源泉,我一定要当一名称职的人大代表,绝不辜负选民的信任和重托。"这是石  相似文献   

4.
在访问新西兰之前,对毛利人早有所闻,特别是对毛利人的"碰鼻礼"颇为好奇。这次有幸应新西兰毛利中国友好协会的邀请,我随对外友协代表团访问了新西兰,并与毛利人同吃、同住,充分感受到毛利人的热情、纯朴、好客、豪爽的性格和团结友爱的民族精神,感受到毛利人民对中国人民的友好感情;同时也深刻体会到毛利文化对新西兰文化的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5.
冯佐库 《友声》2005,(5):29-30
以土耳其中国友好协会主席凯末尔·巴伊塔什为团长的土中友协代表团一行应对外友协邀请于6月25日至7月3日对北京、延吉、长春、南京、上海等地进行了友好访问。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中土友协会长司马义·艾买提、对外友协会长陈昊苏等分别会见、宴请了代表团。巴伊塔什在会见司马义·艾买提副委员长和陈昊苏会长时称,他十分高兴地看到,土中关系近年来取得了较大的发展,特别是经贸、社会、旅游方面的合作更加扩大,交往不断增加,在这方面,两国的民间友好组织发挥了重要的作用。过去在两国关系处于一般状态时,两国的人员交往很少,土耳其人…  相似文献   

6.
盛睿  舒景林 《前沿》2013,(16):150-153
现代土耳其自成立之后,凯末尔总统进行了大刀阔斧的世俗化改革,宗教被限制在私人领域。共和国历史上三次伊斯兰政党的复兴都被世俗化的军队所遏制。近年来葛兰运动的兴起以及21世纪初伊斯兰背景的正义发展党(正发党)执政,土耳其的世俗化面临挑战。始于2010年的中东巨变又为土国内伊斯兰复兴创造了适宜的周边环境,土耳其世俗化灭亡的观点被提出。土耳其世俗化的灭亡与否,主要取决于四大因素:军队,欧盟,国内中产阶级以及国家领导人埃尔多安的个人威权。  相似文献   

7.
1999年,《苏维埃俄罗斯报》转载了所谓戈尔巴乔夫在"土耳其美国大学"发表的一篇耸人听闻的讲话——"我生活的目的就是消灭……共产主义"。尽管戈尔巴乔夫基金会和戈尔巴乔夫本人进行了澄清和辟谣,但至今相信该讲话"真实"者,无论俄罗斯还是中国,都大有人在。这在很大程度上与戈尔巴乔夫本人的态度有关。虽然戈尔巴乔夫曾否认他在土耳其的讲话,但在多数场合,他做了含糊的和模棱两可的表态,甚至默认这一讲话。戈尔巴乔夫在国际政治舞台上的某些表演,实际上是做给西方看的,意在表明:他是铲除苏联"犯罪的极权制度"和结束"冷战"的最大功臣。  相似文献   

8.
叶轩 《云南人大》2006,(10):40-40
“西山是我的第二故乡,西山人民信任我。既把法院院长的担子交给我,又把我选为人大代表。我一定履好职,绝不辜负人民群众对我的信任和重托。”这是西山区第十三届人大代表、区人民法院院长李星海常说的一句话。一个他乡人,能够很快得到当地人民群众的信任,背后的故事很多,但主要还是源于李星海身体力行他的三个誓言。  相似文献   

9.
安卡拉土耳其共和国总统凯南·埃夫伦阁下:惊悉贵国东部十月三十日发生强烈地震,造成居民伤亡和物质损失。我谨代表中国政府和人民并以我个人的名义,向阁下、并通过阁下向灾区的居民、遇难者家属和土耳其人民致以深切的慰问。我相信,勤劳勇敢的土耳其人民在土耳其政府的关怀和帮助下,将迅速克服这次地  相似文献   

10.
正今年8月22日,是邓小平同志诞辰110周年。邓小平说,"我是中国人民的儿子,我深情地爱着我的祖国和人民。"中国人民,则用更加朴实的语言回报他——在1984年国庆阅兵的队伍里,有一个横幅,抒发了人民的心声——"小平您好"。人民以这样的方式向领袖道一声问候,在中华民族的历史上,是从未有过的事情。他创造了一个时代,"南方谈话"开启经济奔腾模式,"一国两制"  相似文献   

11.
刘庚寅 《友声》2014,(2):43-45
<正>1977年12月2日,全国友协在人民大会堂举行盛大宴会,庆祝新西兰老朋友路易·艾黎80寿辰。邓小平同志出席并讲话。他说:"为中国革命事业尽力的国际朋友千千万万,像艾黎同志那样50年如一日,在我们艰难困苦的时期,在我们创业的时期,在我们胜利以后,始终如一地为中国人民做了大量的工作,这是不容易的,所以他受到中国人民理所当然的尊敬。"此后,  相似文献   

12.
罗志军 《群众》2011,(3):4-5
各位代表: 今天,省人民代表大会选举我担任江苏省省长。我衷心感谢各位代表和全省人民对我的信任,更深深感到一份沉甸甸的责任。在此庄严时刻,我向各位代表和全省人民郑重承诺,一定尽职尽责地工作,不遗余力地奉献,全心全意地服务,绝不辜负中央的重托,绝不辜负各位代表和全省人民的期望。  相似文献   

13.
徐焱 《友声》2013,(3):26-27
<正>因为工作的关系,我近年来多次访问过土耳其,深深地被它辉煌的历史和悠久的文化所震撼。同时,我也对一个机构情有独钟,它就是土耳其太空教育营地。土耳其太空教育营地坐落于土耳其第三大城市伊兹密尔。2000年,伊兹密尔爱琴经济区的创始人卡亚·通加在经济区内建立土耳其太空教育营地。2002年,他和夫人又创立太空教育国际友谊基金,使更多人  相似文献   

14.
《小康》2017,(33)
正车兆和,1982年自北京外国语大学英语系毕业后,分配到文化部对外文化联络局从事中外文化交流工作,他先后在菲律宾、美国、以色列、土耳其、南非、韩国工作,是文化外交领域的专家。面对《小康》记者,他谈起了自己35年来工作中的各种故事和自己总结的经验。"我当时所乘的航班上大多是中国人。"作为1989年后,文化部第一批外派常驻人员之一,车兆和当时被派往我国驻美国大使馆任二秘,在前往  相似文献   

15.
2006年9月8日,对外友协副会长李小林代表对外友协向新西兰友人汤姆·纽纳姆颁发了“人民友好使者”证书和证章。汤姆·纽纳姆是新西兰著名社会活动家,新西兰中国友好协会创始人之一,多年担任新中友协奥克兰分会主席。纽纳姆先生自学生时代起便对中国产生了向往之情,当他通过报纸了解到路易·艾黎在中国的经历后,便下定决心跟随其脚步。1987年他前往中国甘肃参与新山丹培黎学校的创建工作,并在那里执教数月。1989年他再次来到中国从事凯瑟琳·霍尔传记的研究编写工作。凯瑟琳曾在中国抗日战争期间与白求恩大夫共同在我根据地工作,救治了大量…  相似文献   

16.
春节前夕,应土耳其内政部公安总局和美国司法部联邦缉毒署的邀请,我和老牛一起乘坐土耳其航空公司的班机飞赴伊斯坦布尔,然后转机到土耳其首都安卡拉,参加在那里举办的西南亚地区毒品问题研讨会。相对于中国人对这个世界的认知来说,土耳其,这个东西方文明相融汇的极具魅力的国家是那么的陌生,对于我来讲,我只知道这里有热情好客的人民,灿烂的文化,迷人的景色和神秘的传说。土耳其三面环海,是一个横跨欧亚大陆的伊斯兰教国家,历史上的土耳其曾经是罗马帝国、拜占庭帝国、奥斯曼帝国的中心,有着前后13个不同文明的历史遗产。土…  相似文献   

17.
有一位伟大的母亲,谆谆告诫自己的子女,一生都要做到"绝不手背朝下"。陈毅同志也曾写过《手莫伸》的著名诗篇。诗中说:"手莫伸,伸手必被捉。党与人民在监督,万睽睽难逃脱"。并且指出:为人"岂不爱权位,权位高高耸山岳。岂不爱粉黛,爱河饮尽犹饥渴。岂不爱推戴,颂歌盈耳神仙乐"。但是,面对"权"、"爱"、"颂",每一个人都必须"第一想到不忘本,来自人民不作恶。第二想到党培养,无党岂能有所作?第三想到衣食住,若无人民岂能活?第四想到虽有功,岂不过失应惭怍"。这是陈毅同志1954年仲春"以勉晚节"之作。陈毅同志的一生,正是如此。他的这首诗,同那位伟大母亲的话"绝不手背朝下",可谓异曲同工,讲的都是做人的道理,都是人生追求的最高境界。  相似文献   

18.
《传承》2016,(7)
党政军的性质决定毛泽东反腐倡廉的出发点是一切为了人民,严明军队纪律、深入整党育干、反对官僚主义、建立廉政制度等是他反腐倡廉的主要措施,其取得的效果表明他一切为了人民的落脚点。热爱人民、一切为了人民是毛泽东一生的深厚情怀,他从人民的利益出发,绝不容忍贪污腐化,他本人的内在情感是他反腐倡廉的源动力。  相似文献   

19.
《台声》2016,(22)
正坚定维护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绝不容忍国家分裂的历史悲剧重演孙中山先生是伟大的民族英雄、伟大的爱国主义者、中国民主革命的伟大先驱,一生以革命为己任,立志救国救民,为中华民族作出了彪炳史册的贡献。孙中山先生一生有着深厚的为民情怀,一生坚持以"天下为公"为最高思想境界,致力于"除去人民的那些忧愁,替人民谋幸福",对此矢志不移、无比坚定。他深知人民是最伟大的力量,强调要实现革命的目的,必须唤起民众。  相似文献   

20.
毕文娟 《求索》2012,(7):157-158,31
2006年土耳其著名作家奥尔罕·帕慕克荣获诺贝尔文学奖,他的作品既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又在土耳其成为最畅销的小说。因此帕慕克的创作理念和手法具有较高的研究价值。本文采用文本分析和理论研究相结合的方法,通过对帕慕克小说的文本进行分析,发现他的小说多采用寻绎的结构模式,将土耳其的城市细节和伊斯兰传统文化糅合在一起;同时发现小说采用寻绎模式象征了土耳其民族在当今国际大环境中探寻出路,而对城市和传统文化的描写给小说营造出独特的"呼愁"效果;本文进一步探讨了帕慕克这种艺术创作的思想根源在于对祖国土耳其的热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