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调查显示,监狱民警心理不健康程度比社会上一般群体要高.这不仅与其工作条件、生活环境、物质待遇较差有关,也和监狱工作本身任务重、压力大、风险大等因素分不开.因此,在监狱民警中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是新时期监狱工作的需要,也是监狱机关体现从优待警的一项重要举措.  相似文献   

2.
罪犯心理矫治已成为监狱工作科学化的热点话题,而罪犯心理水平的改善依赖于基层民警心理素质的提高,本文从提高监狱基层民警心理健康水平的必要性入手,探讨了影响监狱基层民警心理健康的主要因素,提出了提高其心理健康水平的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3.
监狱民警心理健康状况直接影响队伍稳定及监管安全等问题,当前监狱民警由于监狱、社会的压力和自身素质的影响面临着情绪状态不稳、职业倦怠明显,价值观念偏离,人际关系敏感、交往技能欠缺等心理健康问题。树立以人为本理念,坚持综合施策,多措并举,构建心理和环境、狱内和狱外防线,将最大限度地降低监狱民警心理疾病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4.
改革开放以来,担任刑罚执行重任的监狱民警面对比以往更大的压力和挑战,职业的特性使民警心理压抑值偏高.为了进一步了解四川省监狱民警心理健康状况,分析监狱民警心理问题产生的原因,寻找促进民警心理健康的对策,最近笔者从20个监狱分组抽取了初任民警207人,司晋督民警200人进行调查.调查显示,初任民警和司晋督民警的心理健康状况存在明显差异.将这两组调查数字与社会正常人群的类似调查比较,发现司晋督民警的心理问题发生率远高于社会正常人群.监狱民警心理健康不容忽视.  相似文献   

5.
中国监狱系统经过近一年多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防控工作,取得了战疫的决定性胜利,已同步进入常态化防控的后疫情时期。监狱机关如何在后疫情背景下切实保障监狱人民警察(以下简称"监狱民警")心理健康,不断取得巩固疫情防控成果与稳定监管秩序双赢,是当前面临的一项重要任务。基于此,本研究通过分析后疫情背景下保障监狱民警心理健康的价值要素,深入剖析心理健康保护工作存在的难点与问题,提出心理健康服务保障机制的完善路径,以期为推进监狱民警心理健康保障工作不断发展提供一定的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6.
目前,因民警心理健康状况不佳引发的社会问题日益增多,切实提高民警心理健康水平已成为研究和加强公安队伍建设的重要内容。应充分认识做好民警心理健康工作的重要意义,分析影响民警心理健康的因素,提高民警心理素质的对策,多管齐下加强民警心理健康保护工作,切实提高民警的心理素质。  相似文献   

7.
从战略高度切实重视和加强公安民警心理健康工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警察职业是一项责任重、风险大、极富挑战性、随时有流血牺牲的压力密集型职业。近年来,随着社会治安形势日益错综复杂,公安保卫任务更加繁重艰巨,广大公安民警也承受着十分沉重的心理压力。公安队伍中因心理健康状况不佳而导致的问题逐渐增多,一些民警职业倦怠,工作缺乏动力,个别民警动辄与群众发生纠纷,自杀甚至攻击他人等恶性案件时有发生,严重影响了公安机关和人民警察的形象。因此,重视和加强民警心理健康工作,已经成为当前公安队伍建设刻不容缓的重要任务。一、充分认识开展公安民警心理健康工作的重要意义近年来,公安民警心理健康工…  相似文献   

8.
监狱教育是具有相对独立的系统工程。其要素由监狱民警、服刑人员、教育影响构成,这是监狱工作的基础。监狱教育系统工程具有整体性、相关性、动态性、目的性等特征,了解和把握监狱教育系统工程的目的,就是要形成监狱教育的强大合力,提高监狱教育系统工程的优化水平。  相似文献   

9.
掌握基层一线监狱民警队伍职业稳定性对于锻造高素质专业化过硬铁军具有重要意义。通过对监狱民警综合状况进行调查分析发现,绝大部分民警具备合格的纪律与职业素养,但生理疾病状况、工作模式、精神状态、身体状况、家人支持等可能影响民警队伍工作倦怠和离职倾向性。建议通过健全心理危机干预与疏导机制、减轻监管工作任务压力、加大职业素养及技能培训、改善工作与生活环境、落实温暖呵护关爱行动、强化奖励激励措施等策略有效提升队伍职业稳定。  相似文献   

10.
监狱警察文化是监狱文化的主体部分,也是监狱文化体系中的主导文化。其基本内容包括:监狱警察工作宗旨、监狱精神、民警职业道德、监狱作风和礼仪、民警的科学文化素质、监狱民警公众形象。监狱警察文化具有政治性、法律性、道德性、规范性、价值性和主导性等六个方面的显著特征。其作用主要体现在:有利于铸就监狱人民警察核心价值理念;有利于建立监狱警察文化交流的平台;有利于形成监狱警察文化品牌;有利于政府、监狱共创优秀监狱警察文化;有利于建立融合性的可持续发展型文化等五个方面。  相似文献   

11.
我国监狱民警的人格特征直接影响到自身的健康以及监管改造工作,通过对五省市监狱民警的艾森克人格问卷(EPQ)测试,得出如下结论,监狱民警性格内向显著;监狱民警情绪稳定突出;监狱民警关心他人、心肠柔软、温柔、善感。  相似文献   

12.
在传统警务运行模式下,民警警力紧张,身心疲惫,存在指挥权分散、指挥层次多、指挥效率低、智能化程度低等问题,安全工作质量低、效率低。针对这些问题,安徽监狱积极推进警务运行模式创新,通过顶层设计、流程再造、职能重构,把保障监狱场所安全、维持狱内秩序稳定等职能剥离出来,交给指挥中心专职行使,打造流程集约化、信息集成化、结构扁平化、联动一体化的警务指挥体系,建立省局、监狱、监区三级警戒联动,罪犯生产、生活、学习三大现场联控,监狱、武警、公安三方联防,进而实现"监狱长期安全稳定、警务执法科学文明、警力效能充分发挥"的目标。  相似文献   

13.
监狱劳教人民警察工作任务重、岗位责任大、危险程度高的职业特征,决定了他们是职业枯竭的高发人群。长期持续的职业压力是引发警察职业枯竭产生的最主要的原因。除此之外,社会环境、组织内部因素等也会导致职业枯竭的产生。监狱劳教人民警察的职业枯竭问题不容忽视,它不仅影响着警察的身体健康,而且严重影响着警察的心理健康.导致警察队伍不稳定、战斗力下降等问题的产生。因此,应当创建针对监狱劳教警察职业压力的疏导调适机制.建立为监狱劳教人民警察提供服务的帮助系统,以帮助干警解决心理问题.预防和降低职业枯竭。  相似文献   

14.
规范的单警装备使用技能是监狱人民警察执法理念的重要体现,然而在调查中发现,部分中老年民警对单警装备佩戴和使用在思想上不够重视;部分民警虽然按规定佩带了单警装备,然而碰到罪犯打群架等狱内突发事件时却不敢使用,担心在使用时把握不了尺度而因此被追究责任;很多监狱民警在伸缩警棍、催泪喷射器的使用技巧和相关理论知识方面很欠缺,在培训中缺乏直观的模拟使用和实践操作训练。如何将单警装备与日常警务工作有机结合,在上海监狱系统的民警队伍建设、实战理论、教育训练和体系建设等方面均有着重要意义。通过调查研究,以期对促进上海监狱民警更好的掌握单警装备使用技能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切实有效的提高监狱民警的执勤执法战斗力。  相似文献   

15.
审讯又犯罪嫌疑人,是一场场尖锐复杂、面对面攻心斗智的战斗。尽管负责狱内侦查工作的监狱人民警察在审讯中居于主动地位,而审讯对象居于被动地位,但由于监狱人民警察面对的审讯对象一般都具有对付审讯的伎俩,这就决定了其在审讯中必须注重审讯口才表达方法与技巧的运用。文章在概念解释的基础上,详细介绍了提问、应答的口才表达方法与技巧,这对于狱内审讯实践而言,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6.
近年来发生的一系列越狱事件对我国当前监狱的防逃与追捕工作提出了新考验、新要求,为此,很有必要对监狱防逃与追捕工作体系的构建进行相应的思考与研究。防逃与追捕工作体系可以分为两大部分:一是预防体系;二是应对体系。对于预防工作要结合监狱内部的具体工作来做,包括基础工作和日常管理两个方面。应对工作则要根据监狱制定的各种预案与公安、武警等部门联合行动,同时还要正确处理与公共媒体的关系。  相似文献   

17.
我国监狱“监企合一”的监狱体制产生于计划经济体制条件下,在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转型过程中,确立了“金额保障、监企分开、收支分开、规范运行”的监狱体制改革目标。在监狱体制改革过程中.需要对监狱机构设置与警力配置进行创新,监狱机关实行“大处(科)室制”;监狱管理实行“监狱一监区”扁平式两级管理;撤出非执法岗位所占用警力;建立以女性监狱人民警察为主的监狱教育改造机制;降低监管改造工作一线监狱人民警察工作风险;配置机动警力解决监管改造工作一线监狱人民警察业务素质培训与休假等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