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去年冬天,我随广州幼儿教育学会赴欧洲考察。短短的十几天,途径英、法、德和意大利等国家,可谓浮光掠影。带着对欧洲的许许多多的问号,我被欧洲的古老文明得以很好地保持所震撼,也为中国日益进步,在某些方面并不逊色而自豪。客观比较中发现,我们与欧洲还是有相当的距离。至少在  相似文献   

2.
吕涛 《求索》2013,(1):124-126
"九山半水半分田"是青田县的真实写照,青田县耕地少、土地贫瘠,人民生活窘困。民国时期,更是自然灾害频发,人民生活难以为继。这个时期,中国国门打开,毗邻的温州被开辟为通商口岸,青田石雕在国际展会上率获奖项,欧洲战事在华招工,青田人带着改变命运的理想奔赴欧洲,形成了青田人的第一批出国潮。青田华侨多为男性,绝大多数没受过教育,承担着高昂的出国费用,冒着风险,带着全家人的希望来到欧洲。他们最初只能从事最低级的劳动,拿着微薄的收入,在艰苦环境中磨练出的坚韧意志,帮助青田华侨在欧洲站稳了脚跟,最终发展成为中国最具影响力的华侨群体之一。  相似文献   

3.
海洋有广袤的空间,蕴藏着丰富的资源,是世界贸易的通道,在国际政治、经济、科技、军事等领域中,具有十分重要的战略地位。在陆地资源日渐衰竭的今天,海洋将为缓解国家能源安全、粮食安全和水资源安全发挥巨大作用。中国沿海地区已成为中国人口密度最大和经济、社会发展最快的地区。沿海地区用不到20%的陆域土地,承载着占全国40%以上的人口,创造了60%以上的国内生产总值,吸引了80%的外来直接投资,生产着80%以上的出口产品。中国经济已是高度依赖海洋的开放型经济,从经济社会长远发展看,这种经济形态将长期存在并不断深化。  相似文献   

4.
大国的崛起首先要通过海洋,正确处理海洋问题是中国崛起的必由之路,罗马不是一天建成的,海洋大国也不是一天成就的。考诸历史,西方发达国家在崛起的过程中,基本伴随着几点:一、强权;二、国际司法规则;三、最主要的是这些国家长期以来有海洋文明或称蓝色文明的基因。几千年来,以农耕为主导的黄色文明已渗透到我们的骨骼和血液,在这种情况下,首先应该补上海洋意识这一课。然而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当前中国海洋意识薄弱主要体现在:首先,我们不太会通过司法、舆论争取海洋权益;同时,在走向海洋大国的进程中,民间普遍存在着一种海洋焦虑。  相似文献   

5.
陈智勇 《新东方》2009,(5):28-31
海南海洋文化,是中国文化中和海南海洋有关的文化,是缘于海南海洋而生成的区域性文化,是别于其他区域性海洋文化的具有热带海洋与热带海岛性的特色文化形态。它是人们认识、把握、开发和利用海南海洋,在历史与现实的开发利用海南海洋的社会实践过程中形成的涉海型物质成果、制度成果和精神成果的总和。千百年来,海南区域孕育产生了丰富的海南海洋文化。但是,从目前的情况来看,人们对海南海洋文化的认识还很模糊,在其发展过程中还存在着很多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相似文献   

6.
蓝色的海洋蕴含着无尽的宝藏。古往今来,人类从未停止过对海洋的探索和开发。人们预测,21世纪将是海洋的时代。中国是一个海洋大国,其漫长的大陆海岸线长达18000多公里。但是,由于人口众多,人均拥有海洋资源却十分有限。海洋资源的贫乏呼唤着中国海洋产业的发展。1993年1月,天津塘沽海洋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应运而生。这是中国目前唯一的以综合开发利用海洋资源,发展海洋工程、生物、石油装备、环保与监测等技术的高科技产业开发区。素有“京津海上门户”之称的塘沽,背依北京、天津两大城市,是中国北方的一个主要出海口…  相似文献   

7.
今年4月21日至5月7日,在公安部领导关心支持下,由人民公安报社记者编辑组成的中国公安新闻代表团一行13人对比利时、意大利、法国的新闻及警察机关进行了专题考察。这是本报首次组团赴境外考察,欧洲警察优良的素质、文明的形象、高效率的快速反应和充足的装备保障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本栏照片是我们从数千张照片中挑选出来的,愿与读者一道体验欧洲警察。与欧洲警察“亲密接触”@胡立强 @刘海山  相似文献   

8.
20世纪之初.马克思主义带着她不可抗拒的魅力.从遥远的欧洲传入了中国:中华民族在最黑暗的长夜中迎来丁新生活的曙光。  相似文献   

9.
庄笑伟 《群众》2024,(2):66-67
<正>希腊,一个位于欧洲东南部巴尔干半岛南端的国家,濒临爱琴海,历来被誉为西方文明的发源地。希腊的国土面积只有不到14万平方公里,约与中国安徽省的面积相当;人口只有1000万出头,是中国的1/140。就是这样一个地中海小国,凭借其悠久的航海历史、先进的航海技术和精湛的造船工艺,在全球航运市场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在世界海洋经济发展格局中占据着重要地位。  相似文献   

10.
编者的话     
盛夏来临,酷暑难当,我刊将带给您一片海的气息。临着清凉的海风,您将看到中国人与海有着久远的渊源,千丝万缕的联系。正如历史学家史式在《中华民族与海洋的关系》一文中所说:“在我们的血液里,有的是海洋民族的基因。”这种关系今天更加紧密。海军政研室吴纯光上校以独特的视角进行分析,使人感悟到海洋给我们带来的新思维、新文化、新商机。 中国人的“数字英雄”──张朝阳可以说是海洋文化的身体力行者,他远渡重洋求学,学成后回国创业,成为中国网络界的佼佼者。他的创业与成功构筑的传奇,预示着“回国潮”,和“中国梦”的开…  相似文献   

11.
2013年6月17日,历经近1500年历史洗礼、淬炼而逐渐形成的闽商精神、以及闽商所践行的中国海洋文化,因第四届世界闽商大会的召开,再度令人注目。 纵观历史,从唐代末年走来的闽商群体,一直是中国海洋文明的积极践行者;以福建为中心的中国东南沿海由此成为中古世界海洋经贸交通与文化交往的重要枢纽。16世纪以来,闽商已经代表着中华文明中的海洋文化的因素积极参与全球化的贸易活动。  相似文献   

12.
张向军 《人民论坛》2014,(5):233-235
中国与欧洲在城镇化进程中均存在着需要解决的“城市病”、资金、人口转移、公共服务保障以及文化遗产保护等问题;中国与欧洲城镇化在社会转型任务、资金来源、政府主导模式、人口转移规模以及经济增长认同模式等方面也存在着差异。我国推进新型城镇化战略,需要借鉴欧洲国家的社会保障一体化机制、就地城镇化为主导的模式、农民市民化的实现途径、可持续公共服务体系以及以人为本、因时因地制宜的城镇化路径。  相似文献   

13.
德国著名的经济和社会学家赫尔曼&#183;舍尔带着他的《阳光经济——生态的现代战略》(中文版)和中国读者见面了。这位舍尔先生从1988年起一直担任欧洲太阳能协会的主席,因其在环保领域的突出贡献,1999年10月获得诺贝尔特别奖。  相似文献   

14.
从古代到今天,东亚海洋秩序相继经历了从自然形成的商盗秩序、列强争霸秩序,再到美国霸权秩序的历史演变。每个发展阶段遵循着不同的主导逻辑,从自然主导到技术主导,再到霸权主导。从东亚海洋秩序的发展和演变过程来看,海洋秩序与大陆秩序长期存在着分裂的传统,因此造成了东亚秩序的不稳定性和地区冲突的增加。21世纪中国的崛起及其在海洋影响力方面的拓展为东亚海洋秩序转型带来了重要契机。通过为地区海洋秩序建设不断提供新力量、新规范、新理念,中国日益成为东亚地区海洋秩序建构过程中积极的和不可缺少的重要力量。未来东亚海洋秩序的稳定取决于中国作为陆海复合型地区强国的重新崛起;取决于地区统一的海上合作框架的确立;取决于一个能够囊括所有问题领域的秩序架构的建立。  相似文献   

15.
城堡的故事     
宗容 《今日上海》2014,(11):26-28
出国旅游,特别到欧洲旅游的上海人,总是对古城堡感兴趣,因为上海乃至中国看不见城堡。 在欧洲,许多古城堡往往是所在城市的代名词,它们凝聚着当地的历史,也珍藏着那儿的人文轶事,代表着独特的文化,是弥足珍贵的遗产。  相似文献   

16.
如今,“农村版的海归”带着增加了的人生资本返乡,潜移默化地改变着她们下一代的人生和中国乡村社会的面貌。  相似文献   

17.
春天来了     
春天来了,带着蓬蓬勃勃的生机,笑呤呤地来了!你看那春日里的天空:大海一般蓝瓦瓦的,那么高,那么远;再看那在这平静的海洋上航行着的片片白云,那么舒缓,那么恬淡,那么悠闲,你的目光会不由自主地追随着它们:“它们将在怎样的港13停泊。  相似文献   

18.
中国咏竹文学的形成、演进及其文化内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咏竹文学的形成、演进及其文化内涵何明当你遨游于中国古典诗歌的海洋,一首首神韵独具的咏竹诗就会使你流连忘返。竹,是中国古代诗人咏不尽的对象;竹,凝聚着无数文学家的审美理想与艺术追求,融注了他们多少炽热的情感和睿智的思索;竹,实在是中国古代一种极富中...  相似文献   

19.
自地理大发现以来,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人类对海洋的认识能力和驾驭能力日益增强。同时,近代西方大国的崛起和中国的衰落表明,海洋在民族国家兴衰发展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尤其是在全球化深入发展和陆地资源渐趋枯竭的情况下,海洋日益成为人类维系生存和可持续发展的生命线。中国近30多年之所以取得巨大成就,一个重要原因就是中国向世界开放、通过海洋融入国际市场。同时,这一进程使曾经固守、封闭的黄色文明,逐渐融入多元、开放的蓝色文明。然而,当前中国在海洋方面还面临着很多挑战和棘手的问题,包括与邻国的岛屿争端、海域划界、海洋资源开发、海洋安全、以及文化观念冲突等。可以说中国和平发展的前景如何,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海洋竞争的成败。近日,本刊编辑部与上海社会科学院法学所海洋法研究中心联合召开了研讨会,对中国和平发展进程中面临的诸多海洋问题进行了讨论。本期刊发部分专家的发言,以期引起进一步的讨论。  相似文献   

20.
闽商文化     
《政协天地》2010,(2):94-96
苏文菁委员《闽商文化》第二讲 今天,海洋仍是人类难以控制的自然力,在波涛浪尖上讨生活远比在陆地上艰险得多;何况是在完全依赖自然力的木质帆船时代。海洋对于海洋族群具有什么样的诱惑?《荷马史诗》的航海英雄奥德赛的经历多少回答了欧洲人对海洋的态度:那不仅是个能够满足人类好奇心,也能够提供财富、名誉与地位的一个舞台。16世纪以后,欧洲文学中出现了一系列关于“海外世界”的作品,从《乌托邦》到《鲁宾逊漂流记》,海洋作为一切美好事物、财富,以及与不如意之现实世界的对照物而存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