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lo^4与ta^2 是黔东苗语中描述某物从别处向说话人靠近的位移动词,即"来"(COME)义动词。二者表达相同观察视角下的同一位移过程,却有不同的意象图式:lo^4所描述的运动事件的动体在社会空间归属上原本就属于观察点(即归来),起、终点在同一个空间内,属单纯的"路径"图式;ta^2 所述运动事件的动体并不属于观察点(即非归来),起、终点分属不同的空间,属起点套叠有容器在内的"容器-路径"图式。二者作趋向补语、结果补语(可能补语)、状态补语以及事态助词时所表达的语义都体现了意象图式投射的差异性。  相似文献   

2.
在现代汉语文学作品和现代汉语方言中以实例为语料,对饮食义动词"喝"的语义特征及其宾语语义类型进行了客观描写,认为饮食义动词"喝"的语义特征不仅包含词典的释义"把液体或流食咽下去"、"吸引液体或气体",还应包含"把固体或半固体可食物经过咀嚼后吞下去";因此,饮食义动词"喝"不仅可以带常规宾语,也可以带超常宾语;所带宾语语义类型可以是受事宾语、结果宾语、来源宾语、工具宾语和方式宾语,还可以是目标宾语、处所宾语和施事宾语。  相似文献   

3.
古代汉语词类活用管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汉语的词类划分,在上古就已奠定了基础。实词可以分成名词、动词、形容词及数词等类;虚词可以分成代词、副词、介词、连词及语气词等类。某个词属于某一词类比较固定,各类词在语句中充当什么成分也有一定的分工。比如名词经常用作主语、宾语、定语,动词经常用作谓语,形容词经常用作定语、状语和谓语,数词经常用作定语,代词经常用作主语、宾语、定语,副词经常用作状语,补语,等等。这些基本功能是古今相同的。但是,在古代汉语里,某些词(主要是实词)可以按照一定的语言习惯灵活运用,在语句中临时改变它的基本功能(即原来词性)。这种情况就是词…  相似文献   

4.
汉语连动结构中动词性结构成分的语序通常是不能调换的,但有些连动结构中动词性结构成分的语序却可以调换,调换以后意思不发生改变。这类连动结构中的动词为没有时间界限的行动动词或阶段性状态动词,前后动词时间完全重叠,动作施事相同,动词后多带无指宾语以构成一个事件。在句法功能上可位于句中各类成分的位置,变换语序后常用来表达方式义,在表达效果上具有凸显背景的作用。  相似文献   

5.
煞是杀字的俗体,本义为杀死、弄死。中国古汉语中出现了作程度补语的用法,现代汉语普通话已经很少使用,某些方言中还有残留。目前,还没有专门对程度补语煞的历时来源,煞程度义获得的机制和动因,程度补语煞的词性及程度副词作补语的认知理据等问题展开论述的文章。文章立足于程度补语煞的历时演变过程,同时结合汉语方言的使用情况,认为程度补语煞的来源经历了两个步骤:先由自主动词演变为非自主动词,再由非自主动词演变为程度副词;并探讨煞程度义获得的机制及程度副词作补语的理据。  相似文献   

6.
"使动用法"是一个从语义的角度提出来的语法概念。从动词的语义指向来说,动词右指施事宾语,不能左指施事主语;从句子谓项的语义角色来看,主语和宾语均为施事,主语为支配施事,宾语为被支配施事;从句子内部各成分之间的结构关系来说,主语控制和支配宾语,宾语在主语控制和支配下直接作用于谓语。  相似文献   

7.
吴守华 《思想战线》2002,28(5):127-132
汉语中的“动 (形、名 ) +‘介’ +名 (代 )”词序格式 ,简称为“V +P +N”。此层次可切分为“V +P N” ,P是“指向助词” ;“V +P”是一种特殊的临时“挂靠形式” ,在语法功能上相当于一个动词 ,在句中充当述语 ;N为补语。  相似文献   

8.
艾尔丽 《青年论坛》2009,(5):100-104
关于不带宾语而用在动词前的“给”及相关词语的性质问题,人们的认识一直是很有分歧的。许多学者认为介词是不能省略宾语的,因此,“x+V”结构中的“X”只能归为助动词范畴。但从一些语料所反映的情况来看,“给+V”中的“给”及相关结构“被+V”、“替+V”、“把+V”、“对/对着+V”中的“被”、“替”、“把”、“对/对着”的性质却很复杂的是助动词、动词还是介词省略宾语的形式,是与具体语句环境有关的。也就是说,介词省略宾语的现象是存在的,是介词泛化发展的结果,而这种省宾现象主要体现在口语性语料中。  相似文献   

9.
现代汉语中动词和宾语之间的语义关系非常复杂。目前语法界对动宾语义关系的分类,还存在着不少的分歧。从中文信息处理的角度来看,动宾语义关系的分类应该遵循目标驱动的原则。根据动词对宾语的语义选择限制,以类推性标准,将宾语分为自由类推宾语和不可自由类推宾语。自由类推宾语可以建立规则,为计算机提供可执行的条件,不可自由类推宾语则可以放入词库。  相似文献   

10.
新时期语法学者学术研讨会(国际)1996年州月25日至28日在湖北武汉华中师范大学举行,与会特邀代表和正式代表70人,列席代表70人,其中外籍和从境外前来与会的胆人,会议共收到论文66篇。会议的主议题是汉语句法与汉语特点,这也是本次会议在内容上的主要特色。提交会议的大多数论文都围绕这一主题从不同的侧面进行了探讨。从研究内容来看,这些文章大体上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对语言事实进行的深入发掘。有的重新分析了“AXX的”之类状态形容词的结构,有的讨论了动词重叠与动词带数量补语两类语法现象的异同,有的考察了偏正结构的句…  相似文献   

11.
汉语动词和宾语之间的关系非常复杂,所以自陈承泽提出"致动用"以后,"使动用法"就一直存在着争议。我们认为,"使动用法"是从语义的角度来看动词和宾语关系的语法概念,为了较清楚地说明这种关系,根据动词的使用条件,将其分为"使发生"、"使产生"、"使变化"、"使成为"四种类型,从语义的角度对"使动用法"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2.
本文考察的"把+O+VR+L"构式,指的是与处所范畴相关,动词短语后带处所宾语的"把"字句式。O是"把"后的宾语,VR是动介式结构或动趋式结构,L是语义上表处所的处所宾语。从认知语法的角度来看,"把+O+VR+L"构式的信息安排完全符合由旧到新的信息格局,体现了路径图式;该构式在实际使用中绝大部分都具有明显的主观性。该构式的构式义为"使位移主体产生位移,有新的着落点",而根据结构中主语的心理预期,这一基本构式义又可以分为"自主位移"和"非自主位移"两种情况。  相似文献   

13.
词语例释CíyǔlìshìNotes on Idioms"吃完药如不好,请再来."来":动词"来"和"去"常用在其他动词后面,表示动作趋向.如果动作是向着说话人(或叙述对象)进行就用"来",如果动作背着说话人就用"去".  相似文献   

14.
李杰 《理论月刊》2012,(7):67-70,78
"形+动"结构,即双音性质形容词修饰动词性成分构成的状中结构,其句法特征可以从句法功能和句法位置两个角度予以考察。该结构可以充当谓语、述语、宾语、定语、主语、中心语,也有部分可以单独成句。它们分布的句法位置可以是单句或者小句。就充当状语的形容词成员来说,其典型成员充当句子的间接成分,具有静态性质,为短语状语;就少数非典型成员来说,它们充当句子的直接成分,具有动态性质,为句子状语。  相似文献   

15.
论中古汉语的完成体结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庆冰 《求索》2010,(9):225-227
本文以"了"形成以前的中古汉语完成体结构"V(O)已"为研究对象,指出其在本土文献与汉译佛经中出现频率的巨大差别:作为一个背景事件标记,动词"已"不仅在不同情状类型中的语法化程度有所差别,就是在同一情状内部,其功能和意义也不尽相同。"V(O)已"中的"已"既可以表事件的完毕,又可表事件的完成或实现;既可以充当结果补语,又可以担任动相补语乃至高度虚化的动相补语。这些"已"在语法化程度上构成了一个渐变序列,形成了一个非离散性的"连续统"。  相似文献   

16.
祝华杰 《传承》2009,(18):138-139
中国地广人众,各地方言差异悬殊。吴方言中的上虞话与普通话在语法上有几种明显的不同现象,上虞话中的宾语前置现象,"把"字句的特殊表达方式,形容词和动词的重叠形式,代词的用法。希望大家对于上虞话的了解能够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17.
连动结构间的"来、去"似乎很多情况下可以换用,实际上却有较为明显的倾向性。陈贤在曹艳芝认识的基础上,对人称代词宾语与"来、去"的关系做了进一步的考察,讨论了时态、否定、心理、参照点以及连动结构后接动词宾语等因素对"来、去"使用的影响。  相似文献   

18.
中国地广人众,各地方言差异悬殊.吴方言中的上虞话与普通话在语法上有几种明显的不同现象,上虞话中的宾语前置现象,"把"字句的特殊表达方式,形容词和动词的重叠形式,代词的用法.希望大家对于上虞话的了解能够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19.
郝思瑾 《求索》2011,(11):228-230
“V单(单音动词性成分)+人”式形容词是“单音动词+人”词汇化发展的结果。本文主要探讨了“V单+人”式这一类形容词的词汇化过程及形成机制,其共性条件包括“V单”与“人”高频率共现、使动义的存在与凸显以及不带宾语三个方面,而在其内部仍存在着词汇化路径与动因的差异。同时,“V单+人”式形容词这一词汇化现象并不是孤立的,它与汉语发展史上的双音化现象存在着密切的联系。  相似文献   

20.
贵州威宁石门坎苗语,有一种重迭声母的语音变化现象。这种现象是该方言的一种形态变化。双音节的名词、动词、形容词、状词、带数词[?i~(44)](一)的数量结构,一般均有肯定形式和不肯定形式的形态变化。肯定形式指上述各类词和带[?i~(44)]的数量结构的原形;不肯定形式指语音上增加音节的声母与肯定形式的声母重迭(相应),并赋予各类词或带[?i~(44)]的数量结构以不具体肯定的意义。如[a~(55)se~(44)](心)这个名词是肯定形式,[a~(55)—su~(44)a~(55)se~(44)](心脏肝肺之类)是不肯定形式;[ta~(33)](杀)这个动词是肯定形式,[tu~(44)ta~(33)](乱杀)是不肯定形式;[l‘au~(13)](年老)这个形容词是肯定形式,[lu~(44)l‘au~(13)](略微老)是不肯定形式;[b~(21)](清洁的样子)这个状词是肯定形式,[bu~(44)b~(21)](似乎很清洁的样子)是不肯定形式。声母重迭与否,是形态上区分肯定形式与不肯定形式的语法标志,也是对实词分类的借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