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备“风格”     
传统意义上的备课,即备教材、备教参、备学生。其实还应该包括备“风格”。任何一位教师都会有自己成熟的或不成熟的教学风格。要求我们能够研究了解教学风格,以更好地展开我们的课堂教学。  相似文献   

2.
教师备课一般是指“备大纲”、“备教材”、“备学生”,即钻研教学大纲,熟悉掌握教材,结合学生实际,确定教学目的要求、重点难点,写好教案。这“备学生”中队识学生是很必要的。无论是中青年教师,还是上了年纪的教师,都应将这列为备课的内容之一。  相似文献   

3.
备课——要做到五百五备。五有:脑中有纲,胸中有本,目中有人,心中有数,手中有法;五备:备大纲,备教材,备学生,备教法,备学法。说课——要做到五说五明。五说:说课堂教学的指导思想,说教学目标,说教材的重点难点,说整个教学程序,说教法与学法;五明:明确教学的总体构想,明确制定目标的依据,明确教学的主攻方向,明确课堂教学的结构,明确教与学的基本思路。讲课——要做到五为五突。五为:教学为主导、学生为主体、训练为手段、思维为核心、育人为目标;五突:突出重点难点,突出精讲巧练,突出思维训练,突出因材施教.突…  相似文献   

4.
打仗要有准备,没有准备或准备不好,打不了胜仗,因此兵法有“不打无准备之仗”的理论。讲课也一样,首先要备好课,才能讲好课,即所谓“运筹于帷幄之中,决胜于千里之外”。课设备好,没有运筹于胸中,就谈不上决胜于课堂,因此教育理论有备好课是讲好课的基础一说。怎样才能备好课,怎样才算备好课?积多年教学实践的探索,我的做法是,宏观备课与微观备课相结合。宏观备课即是从教材整体着眼,抓住四题;微观备课即是从教材局部着眼,瞄准四点。抓住“四题”,心中有数四题即课题、节题、框题、思考题。四题是整个教材的框架结构。如高…  相似文献   

5.
我担任《公民》思想政治课教学一期来,注意把教材要求与学生的思想实际和周围的现实生活紧密结合起来进行精心备课,注意课前准备与课后活动的有效结合和教育教学的连续性,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现以《公民》第四课“劳动”为例,谈谈我的做法和体会。一、课前,教师和学生一起备课。备课不仅要备教材,更要备学生实际;不  相似文献   

6.
1.程度。教学要因材施教,做到有的放矢。教师必须全面了解与掌握学生的知识水平、智力水平、学习风气、学习态度等各个方面情况,在分析研究的基础上设计好教法。我们通常说的备课不仅要备教材,还要备学生就是这个意思。2.广度。就是要求教师把握好教材内容的涉及面,但不是要面面俱到。面面俱到,什么都想教给学生,其结果是精艇点水,学生无所得。教师应该在钻研教材的基础上,把握重点,突破难点,带动一般知识的传授。3.深度。这是指教师对教材的挖掘程度。即教材到底要讲多深。这就要求教师认真地钻研大纲、明确大纲的要求,超纲…  相似文献   

7.
备课、教课、练习,是初中思想政治课教学改革的关键。在这三方面,我们作了一些探索。一、政治备课要更新内容课堂教学要改革,首先要改革备课。做到不拘旧格,循纲务本,着意创新。这就一要备教材分析,二要备教学方法,三要备学生的学,重点是要把学生的学备进教案。要充分考虑到初中生的思想动向。年龄特点、社会阅历,特别是要根据他们求知欲高,爱提问题的特点,做到“有的放矢”,避免出现“无可奉告”的局面。备课要根据教材,但不拘泥于教材,要从学生  相似文献   

8.
任何一项改革,说到底就是工作重点的转移,思想政治课课堂教学改革,当然也不例外。我认为思想政治课教学改革的关键在于实现以下几方面的重点转移。  一、备课——由备教法向备学法转移  备课,是教学活动的第一环节,是对整个教学过程的设计、安排。备课实质上是一堂课指导思想的确定,一位教师的教学观如何,首先是在备课中体现出来的。  传统的备课更多考虑的是所授课程的内容,是以教师为中心,重点是备教法,而不是以学生为中心,研究学生如何主动地学。这种备课受到了下列教学观支配:1传授观。认为为师之道,就是把知识传…  相似文献   

9.
有人说,备课主要是“吃透教材”。这个观点如果还能成立的话,那么,备课人应当是青年教师或没有思想政治课教学知识的人。备课的主要任务应当是什么?答案就是要研究学生,并且进一步研究怎样把教与学统一起来。最高级的备课形式是什么?应该说你只要想做当代教师,最高级的备课形式是教育教学的科学研究,不注重研究问题的教师是备不出什么好课的。头脑中没有教育科学研究思想的教师备出的课很难有什么重大价值。备课中的一个值得注意的问题是教师要不要看重自己。你要想在教学阶梯上往上攀登,你就应当相信自己有力量。这力量不仅仅来自…  相似文献   

10.
备课拾零     
一、备课的新要求教学改革首先要从备课开始。备课除了要明确教材的内容、重点、难点,教学的目的、要求、方法和步骤以外,更重要的是调查研究,了解学生,找到学生在知识上和思想上存在的弱点。不能仅仅是针对教材备课,要针对学生备课。除了要备教师怎样教,更要紧的是要备学生怎样学。备课要联系学生的思想实际。这一课书的知识内容可以解决学生哪些方面的思想实际,教师要心中有数,才能使知识转化为学生的思想觉悟。例如,讲授劳动价值论就要使学生懂得热爱劳动。  相似文献   

11.
认真备好每一节课是上好课的基础和前提。怎样备课。备什么呢?关键是“吃透两头”,即上面吃透教学大纲和教材,下面了解学生。其次是研究如何把知识更好地传授给学生,把学生教懂教会培养起必要的能力。为了更具体地说明问题,本文结合职业高中数学第一册中的“角的概念的推广”这一节课的备课实践,谈谈如何备好课的几个重要环节。  相似文献   

12.
“减负”包括减轻过重的课业负担和过重的心理负担两个方面。过重的课业负担主要来之于传统的、机械的、僵化的教学,过重的心理负担主要来之于过重的课业和成绩的压力。可见,减负的关键还在于改革教学,提高学习效率。为此,我的做法是: 一、备课──减少备教材,增加备学生 备课,是教学活动的第一环节,是对整个教学过程的设计、安排。传统的备课更多考虑的是所授课程的内容,以教师为中心,主导性教学观念强;而不是以学生为中心,体现主体性教学。认为为师之道就是把知识传授给学生,就是教师传递,学生接纳,把学生当作接受知识的容…  相似文献   

13.
备课是教师的"家常饭",是高效完成教学任务的一个重要环节。一个教师能否上好课,出优质课,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师的备课。教师备的课如何,直接关系到课堂教学效益的高低与学生有效思维的培养。所以,作为教师不仅要掌握备课的方法与技巧,  相似文献   

14.
思想政治课怎样才能做到既使学生的素质得到全面提高,又使个性特长得到发展呢?这是我们政治教研组每位老师经常深入思考的问题。近年来,经过积极探索,素质教育教学改革在一中开展起来了,形成了“三新一准”的教学思路和各具特色的教学方法,收到了很好的教学效果,使政治课真正成为受学生欢迎的一门学科。我们的具体做法如下。 一、改革传统备课模式,把握时代脉搏 创新教育的备课就是教师备教材、备学生的一个过程。 我组以往的集体备课都属于传统的备课,各备各的或大家坐在一起,说说最近一段时期的课,有哪些需要注意的地方。我们…  相似文献   

15.
教师要上好课,首先要备好课。备课,就是教师上课前的准备工作。它不是对原有教材的复述和对教参的照抄,而是教师根据教学大纲的要求,钻研教材,分析重点难点,对课本知识的再学习过程;是寻求最佳教学方法,传授知识的课堂艺术设计过程;是结合学生实际,对教材要点的重新构思及巧妙安排的再创作过程。总之,它是教师提高教学质量必须进行的准备过程,也是一切教学活动的起始阶段。“教师备课的质量高是教学取得成功的先决条件”。确保备课质量是提高思想政治课课堂教学效果的先决条件。备课功夫的深浅,方向的正偏,技巧的高低,决定上…  相似文献   

16.
提高备课的实效是优化课堂教学的基础。教师要上好课,首先要备好课。备课,顾名思义就是教师上课前的准备工作,它不是对原有教材的复述和对教参的照搬,而是教师根据教学大纲要求,钻研教材,分析重点难点,对课本知识的再学习过程;是寻求最佳教学方法,传授知识的课堂艺术设计过程;是结合学生实际,对教材要点的重新构思及巧妙安排的再创作过程。总之,它是教师提高教学质量必须进行的准备过程,也是一切教学活动的起始阶段。原苏联著名专家叶希波夫说:“教师备课的质量是教学取得成功的先决条件。”因此我们一定要重视备课,努力备好…  相似文献   

17.
备课本是教师辛勤劳动的结晶。巧用,善用,推陈出新地利用好备课本,不仅能使青年教师缩短成熟期,而且能使老教师青春永驻.更上一层楼。如何利用好备课本呢?我有以下四点体会:(一)要使备课本成为新理论、新思想、新观点的浓缩点。我的做法是把备课本分为三部分,其中间1/2用于备课,左边的1/4用于记录在这个问题上的一些新观点或作素引,右边1/4用于记录学生提出的问题。这样每个理论部分的新观点都集中在备课本上,不仅使我们的思想跟上时代,了解最新的学术动态,而且通过对备课本的轮番滚动式利用.即每次在备相同的课时,参照…  相似文献   

18.
备课不仅可在备课笔记上进行,还可适当也在教材上进行。这样做的好处如下:一、有利于熟悉教材“备”教材不仅要阅读教材,还需要在对教方内容进行思考的过程中动手动笔“划”教材。比如,可将教材中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重要词句等用符号(如横线、虚线、波浪线等)》出来;将生字冷词的注音及含义简释标注或村写到教材相应处;还可在不同段落或并列的先识点前标上序号等等。这样做无疑会有利于我们熟悉和把握教材。二、有利于完善教学内容教材是教学的蓝本,但教学过程并不是照本宣科的过程。教材中也难免会有些缺陷,比如,理论深度不…  相似文献   

19.
一、通览教材备教法。把教材提供的教学内容通览数遍,在通览过程中,逐段分析并确定适合授课内容的教学方法。二、启发设问备学生。运用启发式教学,所设计的问题要面向学生。因此,所提问题的语言要严密、通俗易懂,最好能激起学生思维想象的浪花。在难易不同的题目上都要备学生,以防后而不发,使课堂出现冷场。三。钻研教材备重点。一堂课的重点一经确定,备课时,就要从深度和广度上对其进行全方位的挖掘,使学生对重点的理解要全面、深刻和灵活。四、研究学生奋难点。难点是指多数学生不易理解和掌握的教学内容。难点一经确定,要从学…  相似文献   

20.
备课五有     
备好课是对一个教师的基本要求,我认大备好课要做到“五个有”。一、胸中有准。课程标准是教师备课的犯导文件,它为教师的备课、上课、布置作业,检查知识以及考核成绩提供了基本材料。因此,彭师只有熟悉课程标准,并认真贯彻执行课程杨准,才能使之发挥教学的主导作用,才能有效地完成教学任务。二、心中有书。教师的教学能力,首先付现在教师对教材的分析、理解和处理上,若人教科书没有吃透,会直接影响教学效果。因山教师在备课时要努力钻研教材,吃透教材,扎握教材的知识点及其相互关系,同时努力措扰教材所包含的思想教育的深刻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