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0世纪80年代中,我调入党派机关,便常常从前辈口中听到“大圩”这个地名。对我来说,那是块既熟悉又神秘的地方。说熟悉,是因它常在党史中出现,当然也因它是广西的四大名镇之一。说神秘,是因我和同事们与它从未谋面,对发生在它身上的故事不甚了了,感到遥远而陌牛。  相似文献   

2.
吸毒女借钱不成打死七旬老太2001年3月12日10时许,一座住宅楼里。70多岁的王老太一个人在家里休息,忽然听到叫门声,开门一看,原来是熟人小白。小白是女儿的同事,已经有一段时间没有来了。“奶奶,我没钱了,您老借我200块行吗?”“我女儿中午就回来,借钱你找她。”想起女儿曾经说过小白现在吸毒,老太太语气中就带出些斥责,“你甭找我借,我也没钱,你赶紧走吧。”“200块钱都不借,一点面儿都不给。”被老太太拒绝了的小白觉得很没有面子。正在恼羞成怒的时候,毒瘾也上来了。她看到屋里没有人,便起了抢劫念头。她先是将老太太摔倒在地,但没想到老…  相似文献   

3.
善是一种信仰,行善则是一种坚守。2001年,一则新闻报道令人心痛。济南8岁儿童李强被铁链拴住,关在潮湿阴冷的小屋里没人照看。凄凉的场景令王善永“心里发堵”。那时他刚从部队退伍,来到山东济南市振邦保安服务有限责任公司工作。“我当即捐款200元.又发动同事们,你5块,他10块,哪怕1块钱也是一份爱心,就这样凑了1350元。”  相似文献   

4.
三十多年前,我在基层工作时,工作的案头放置一盆苗木盆景。盆景的泥土被湿润的鲜苔覆盖,苗木挺拔葱翠.人见人爱。一天.一位同事兴致勃勃地捧起盆景细细欣赏,“师傅,当心啊!别打碎了,我结婚的家具还照它排头的!”我笑着说。同事也笑着。  相似文献   

5.
王淑合 《人民公安》2009,(15):58-59
民警来信: 我是一名机关民警.在工作中经常会和领导顶撞,对集体活动也经常有逆反心理,同事们也都认为我思想落后.脾气暴躁。我确实看不惯我的领导.更不相信我的同事.我不会和任何人说我的心里话.包括我的家人.甚至我对我的妈妈也不信任,经常抱怀疑态度。我常常对我的同事存有戒备心理.总是猜疑他们不怀好意,更看不惯他们的言行.尤其是他们见到领导时那副哈巴狗似的嘴脸我更是气愤。在单位我特别爱发脾气.人际关系不是很好。回到家里,心情也不愉快,  相似文献   

6.
编辑同志:我和小李同在一个单位工作,平时相处很好。4月1日那天,小李在本市的一家报纸上登了一则征婚广告。那天下午,小李告诉我说:“你快交桃花运了。”我以为他和我开玩笑,也没有多想。谁知没过多久,我不断收到女孩子的来信,有的还附有照片,要求与我建立恋爱关系,弄得我哭笑不得。领导批评我,同事们也都取笑我。我已经结婚,妻子得知此事,说我作风不正派,天天与我吵架,最后闹到要离婚的地步。小李看事情闹大了,主动向我的妻子和同事们解释,说是在“愚人节”同我开个玩笑,没想到会造成这样的后果。我非常气愤,哪有这样…  相似文献   

7.
去年.我有幸代同事做了两个月的信访工作。信访过程中一些事情让我感慨良多,甚至有几分忧虑。也许是由于我刚接受这项工作的缘故吧,同事热情地为我建言献策:这些人在瞎闹.不就是来弄钱么?然后列举许多他曾看到过的类似情况,并建议如何转、推、拒。同时,旁边也有不少同事对这一见解表示赞同。当把信件转到基层时,一位信访下作者带着冷淡且无所谓的口气说声“知道了”;  相似文献   

8.
母亲的惊喜     
工作之余,总是免不了和同事们一起出去应酬。吃遍了大街小巷几乎所有的饭店,那些大鱼大肉,越来越觉得索然无味。后来,再有应酬,我总是推三阻四。一次,一个同事来找我,神秘兮兮地说,我带你去个地方,一定会让你惊喜的。  相似文献   

9.
今天上午在出租车上我发了一条微博,图片是我们友成基金会的徽章,一位同事回复我说:“在友成,感觉是命运在引导我。  相似文献   

10.
咨询台     
客户公司的要求与国家规定有矛盾时我该怎么办?编辑同志:我现在一家公共娱乐场所担任保安班长。本来同客户单位关系挺融洽,而春节期间的一件事,却改变了情况。因为节日期间,顾客较多,客户单位要求我们加班执勤。虽说多给付加班费,可我想到公安局规定的公共娱乐场所的营业时间最迟只能到深夜2时,就拒绝了客户单位的通宵营业加班执勤的要求,队友们也支持我。可无论我怎么劝说,客户单位经理就是不理解,以至最近一段时间我们同客户单位之间都不太愉快。您说我做得对吗?如果今后再出现客户单位的要求与国家某些规定有矛盾时,我还继…  相似文献   

11.
走路记     
<正>走路这件事让我受益,口口相传,我周围越来越多的人也开始走路。往大里说,环保低碳,为社会做贡献。往小里说,强身健体,百病祛除,何乐而不为呢?年初的时候,一个偶然的机会,我听说一位同事长年坚持走路上班,找他打听了一下,同事说走路上班好处很多,他每天坚持走五六公里,走了两三年了,把脂肪肝都走掉了,血脂也不高,身体棒得很。  相似文献   

12.
《中国保安》2012,(2):65-66
编辑老师:你好!我是一名物业公司的保安员,上个月公司以我擅自离岗为由扣了我200块钱,其实那次我因为拉肚子去了厕所,只是临时离开,也告知了同班的队友,但是公司方面仍然坚持扣钱,我总觉得200块钱扣的有点多,我一个月才1400元。但是公司方面说就是这么规定的,我总觉得公司的这一做法不合法,我该怎么办呢?  相似文献   

13.
2005年1月,是我人生旅程中又一个重大的转折点。伴随着新年的脚步,已近不惑之年的我从方山县财政局调入吕梁市委统战部工作,我恋恋不舍地作别了我熟悉的工作和环境,还有熟悉的同事和朋友。在基层作为县级财政局副局长也可谓是一个不大不小的“官”了,特别是自己所处单位的性质,当时我所在位置的确是令许多的同事仰慕,因此我做出的选择使周围的好多同事不理解,实实在在地讲,就连我自己当时也有一种“懵懵”的感觉。  相似文献   

14.
其实我也有泪谢沁立那一年,我住进了医院。“乳腺新生物?”医生在诊断证明书上打着一个问号,我知道这意味着肿块或许是良性,或许就是癌。同事们来看我,说不上几句话便说不下去了。我反倒笑着说:“癌?不就是一个死吗,我在刑警队摸爬滚打十几年,早已将生死置之度...  相似文献   

15.
《中国保安》2012,(16):65-66
编辑老师:你好!我在公园从事保安工作,今年7月14日下午,我和另外3名同事执勤时在公园草地上发现一个黑色钱包。在原地等了一会儿不见有人前来寻找,我们就将钱包交到了公园办公室。在办公室工作人员陪同下,我们打开钱包发现里面除了1100元现金外,还有几张银行卡和一些名片,按照名片上提供的联系方式,我们找到了失主。2个小时之后,失主匆匆前来,在确认无误之后,我们将钱包还给了他。事后,同事王某开玩笑说:“看这人这毛躁劲儿,如果咱不联系他,他说不定还不知道钱包掉哪里呢。”另外一名同事李某则说:“不联系人家怎么行,咱要把这这钱昧起来,岂不是犯法了。”王某则反驳称钱是捡来的,又不是偷的,怎么能算犯法呢?听到他们两个争论,队里的其他人也参与进来,有人同意王某的说法,说还不还是良心的事,跟犯不犯法没关系;有人则同意李某的说法,但犯了什么法又说不上来。总之,讨论半天谁也没有说服谁。我想请教一下。捡钱不还是不是犯法?读者王斌彬  相似文献   

16.
行善的理由     
张丽钧 《中国减灾》2011,(6X):45-45
<正>单位号召大家为灾区捐款,同事老陈捐了200元,工作人员便按照规定将他的名字和捐款数额记录了下来。老陈问:"你们记这个干吗,是不是还要公布啊?"对方回答道:"是。"老陈于是说:"那就请再退给我100元吧,我只能捐100元了。"工作人员不解地说:"公布出来是为了让您觉得光彩啊!您怎么反倒要少捐呢?"老陈  相似文献   

17.
小幽默     
不得了 “我妻子读完《快乐的兄弟俩》这本书以后,生了一对双胞胎。”哈罗德对他的两个同事说。  相似文献   

18.
抽烟者说     
时常听身边的一些朋友、同事信誓旦旦地宣布戒烟,可过不了三五日,他们便又开始依旧如故地复抽了。有人说,天下最难和最容易的事莫于戒烟了。我想这句关于抽烟和戒烟的话也应该是人类史上关于人与烟的最经典的一句至理名言了。我自己也是一个抽了多年烟并苦苦挣扎在戒烟线上,但至今依旧嗜烟如命。  相似文献   

19.
《劳动保障世界》2005,(9):14-14
多年以来,我处于一种迷惘的状态。但是一次学习点醒了我,在讲台上,老师对一位女士说:“你能不能做成200个伏卧撑;”女士回答:“做不到。”“给钱。”“也做不到。“、”“那么你听好了,”讲师郑重的说:“现在我是一个强盗,如果你现在做不了200个伏卧撑,我就杀掉你儿子。想一想,想好了再回答。”女士想了一下,咬咬牙:“能。”  相似文献   

20.
别人的好     
前几天上街,遇到了退休同事老徐。他看到了我,老远就喊:“很长时间没见了。我家乐乐天天念叨你呢,要不是你当初辅导他写作文,那年他也不会考得那么好。”那是好多年前的事了。老徐说的没错.上班那年,我只是个毛头小伙子.离家又远,晚上就住在单位。老徐一家子也住在那里,他的儿子正在上高二.星期天没事就溜到我那里找我玩。后来他和我讲一直感觉作文写不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