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通过对汉族与兄弟民族之间吸引和融合的论述,说明中华民族是一个不可分割的主体。  相似文献   

2.
论汉民族广告语言的情感营销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郭志菊  陈培爱 《前沿》2009,(2):194-196
本文剖析了汉民族广告语的特点,指出其有深刻的情感性。这种广告情感性大致分为三种:一是注重民族情;二是注重家庭情;三是注重朋友情。文章对这三种广告情感分别进行了论述。  相似文献   

3.
4.
新疆自古以来就是多元文化交汇的、多民族聚居的地区.新疆的民族问题事关祖国统一、民族团结和社会稳定.文章对新疆维吾尔族和汉族之间交往的历史与现状进行了探讨,力求发现影响维汉民族交往的社会因素.这不仅能巩固和增进民族团结,而且对新疆的稳定与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5.
6.
试论明清时期瑶汉民族的融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明清封建政府对瑶区的经营与瑶汉民族联系的加强明、清两代,是封建专制主义的中央集权制度高度发展的时期,封建统治者在强化君主集权的中央和地方的统治机构的同时,也采取了各种措施,企图进一步加强对社会经济比较落后的西南少数民族地区的治理。这些措施,有的顺应了历史的发展,一定程度上起到了促进汉族与少数民族之间经济、文  相似文献   

7.
入乡随俗,随俗的前提是知俗,了解不同地域的风俗习。皿。是近由云南人民出版社出版的煌煌大著(中国名城汉俗大观),正给人们提供了个认句]汉族民俗较为全面、精当的住本。该书编者“出于为国家、为民族保存民俗史料的匹夫之责”,从课题设计、论证到组织社会调查,五易寒*,克服各种困难,终于大功告成,令人欣再一民俗是文化研究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它贯通于物质文化、制度文化、精神文化三大层面,通过百姓“习焉而不察”、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的方式,渗透在人伦日用中,并世代相沿。从某种程度上看,民俗的仪式、禁忌是民族集体无…  相似文献   

8.
从修辞活动看汉民族的文化心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王海英 《前沿》2006,20(1):185-188
汉语修辞是汉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我们探讨修辞活动与汉民族文化心理的关系,要把重点放在观察分析汉语修辞特点的基础上,了解汉民族特有的修辞心理特征。这样,既可以比较科学地分析、解释汉语修辞现象,又可以逐步建立符合国情和体现民族特色的修辞学体系。  相似文献   

9.
新疆自古以来就是多元文化交汇的、多民族聚居的地区。新疆的民族问题事关祖国统一、民族团结和社会稳定。文章对新疆维吾尔族和汉族之间交往的历史与现状进行了探讨,力求发现影响维汉民族交往的社会因素。这不仅能巩固和增进民族团结,而且对新疆的稳定与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0.
许彩云 《求索》2011,(7):127-129
文章从言语交际的信息结构出发,探讨汉民族审美文化在发话者构建话语时对话语的信息结构和话语的语言结构的影响。言语交际过程中,汉民族审美文化作为汉民族文化深层结构的一个部分,在发话者构建话语时,促使发话者进行言语的审美选择,采取相应的话语策略;同时,汉民族审美文化在受话者理解话语时,帮助受话者分析并理解话语,从而取得更好的交际效果。  相似文献   

11.
作为历史事实,中华民族的主体是汉民族.然而,"民族"却是近代以降从西方舶来的概念,我国传统的"人""群""族"都有自己的历史脉络.徐杰舜教授的《汉民族史记》对一条脉络进行细致地梳理,值得称道.  相似文献   

12.
“汉派”文化源远流长,其历史渊源可上溯到商周时期,而以清末民初近代工业化时期为大盛。“汉派”文化是内地都市文化,根植于江汉平原,具有鲜明的地域文化特色。近年来,湖北省倾全力打造武汉城市圈,以华中特大城市武汉为凤头,以周边100公里内的8座中小城市为辅翼,重塑以“江汉汇通、楚风汉韵、兼容并包”为主要特征的“汉派”文化。  相似文献   

13.
东晋中期史学家习凿齿著《汉晋春秋》,将后汉、三国、西晋三百年史事勒成一书,于三国以蜀汉为正统,以曹魏为篡逆,认为晋越魏而继汉.在临终前又作《晋承汉统论》上疏晋帝,系统地阐述了关于晋承汉统的思想,形成了一种新的封建正统史观.  相似文献   

14.
"非汉"日益成为讨论中国多民族国家历史、边疆民族历史时频繁使用的概念,但其内涵及具体指代存在模糊性,导致在普遍意义上找寻与"汉民族(Chinese nation)"的差异成为研究指向。笼统使用"非汉"是危险的,它是新清史以及西方话语权影响中国学界的体现。由此引申的"汉与非汉"二元划分,实质上是强调南北对立、边缘与中心对立甚至汉族中国论等研究思路和取向的变相登台。尤其汉族中国论不仅是对历史的背叛,更对现实中国造成危害。"汉与非汉"二元分法是概念陷阱和逻辑悖论,引发的问题务须重视。  相似文献   

15.
<史记>、<汉书>所载西汉初通西南夷的史实有若干含糊不清之处,颇难清理,历代注解也多有歧异.其中重要问题之一,即初通西南夷应在"元光四年"(公元前131年)、置犍为郡在"元先五年"(公元前130年),但自<汉书>起就误作"建元六年"(公元前135年)."建元六年通西南夷、王犍为郡"虽是<汉书·地理志>、<华阳国志>等名著所言,但本属于疏忽失误.却影响深远广泛,有必要深入考辨.  相似文献   

16.
汉代西南夷之"夷"的语境及变化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石硕 《贵州民族研究》2005,25(1):124-130
本文通过对史料的梳理和分析比照,发现西南夷之"夷"这一概念在<史记>中的含义与语境同<后汉书>、<华阳国志>两书存在明显差异.在<史记>的语境中,"夷"是对西南各部落人群的一个泛称,而在<后汉书>和<华阳国志>中"夷"则演成一个明确的族属类别称谓.本文就造此变化的原因及所涉及的相关问题作了讨论,指出<后汉书>和<华阳国志>中"夷"作为与"氐"、"羌"、"越"相并列的族属类别称谓出现之事实,对我们进一步认识"西南夷"部落人群之族系面貌有重要意义,值得引起高度重视.  相似文献   

17.
熊迅 《贵州民族研究》2021,42(5):191-196
在中国民族学、人类学的视野中,对少数民族研究的数量和经典作品都为数众多.相比起来,针对汉民族这一世界上人口最多、具有极其广泛时空分布、文明成果丰富的民族来说,已有的研究并不算充分.徐杰舜教授出于学以致用的主位关照和追源溯流的学术追求,一生潜心研究汉民族并通过研究文本来构建中华民族的文化自信和文明认同.《汉民族史记》是其多年研究和大量相关著作积累之后的攀峰之作,一方面延承《史记》和史学研究的传统智慧;另一方面融入人类学、民族学等多学科视角,通过时间和空间的嵌套,大小结构的编织来呈现华夏文明的一体多元,揭示社会文化发展的潜在规律以及文明延续不灭的内在动力.  相似文献   

18.
19.
畲民作为中国东南历史上异于汉人的人群,自宋元至明清,文人就对其有诸多描述.然而时间越往后,关于畲民的记栽也变得越少,其重要的原因就是畲汉的互动与融合,畲汉的这种融合途径是多样的,也是畲汉双向的,其中既有通婚、收养等血缘上的混化,也有互相隐匿的地缘上的融合,更有国家等外力作用下的推进,因此历史上既存在畲融于汉的可能,也有汉融于畲的可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