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和省委九届十二次全会对我国和我省当前及今后一个时期文化改革发展进行了全面部署。文化改革发展是一个系统工程,既涉及经济基础又关乎上层建筑,既涉及事业发展又关乎民生改善,需要顺势而为,铸“魂”强“体”。  相似文献   

2.
民族团结是各族人民的“生命线”,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推进新时代民族团结进步事业高质量发展的“主线”,“生命线”的维持和守护,要以“主线”工作的高质量完成作为前提和基础。中华民族大家庭中的每个民族成员既是相对独立的个体,又是像石榴籽那般紧密拥抱、难以割裂、一个也不能少的“共同体”。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并非一件易事,而是一项时间较长、过程复杂、难度较大的系统工程,必须正确认识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科学内涵及基本性质、科学认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原则及方法、准确把握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根本路径。新时代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具体指向了三大“基本问题”,即要明确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认识论问题,要厘清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方法论问题,要把握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实践论问题。  相似文献   

3.
今年以来,为配合“坚定信念、铸牢军魂”主题教育和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推动部队深入学习党史国史军史团史,积极投身强军梦的伟大实践,总后勤部在广大青年官兵中深入开展了“铸军魂、话成长、做贡献”系列活动。  相似文献   

4.
西宁市北大街小学党支部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大及十九届历次全会精神,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及国家、省、市教育工作大会精神为指导,认真实施“五四”战略,奋力推进“一优两高”战略部署, 紧紧围绕学校党建“ 抓思想、抓基层、抓作风、抓统筹、抓文化”的“五抓”重点,切实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坚决做到“两个维护”,以“‘四亮四比四创’‘六促进’”为特色亮点,精心打造“加减乘除铸红心行大爱”党建品牌,推动学校党建工作向高质量不断发展。  相似文献   

5.
为加强机关团支部建设,增强青年干警队伍凝聚力,使新进人员更快更好地适应检察工作要求,近日,市检察院团支部开展了以“青春热血铸检魂”为主题的团日活动。市院机关团员和新进部分干警等40多名同志参加了此次活动。活动中,经选举产生了机关新一届团支部委员会。上一届团支部书  相似文献   

6.
广西壮族自治区第十二次党代会把“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作为“三个共同愿景”之一,作出了建设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示范区的战略部署。在梳理历史和理论逻辑的基础上,探讨广西建设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示范区的实践基础及其重点工作,对于建设壮美广西及推动“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的实现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7.
在“共铸诚信”的社会系统工程中,诚信的建立和巩固必须通过多种途径加以促进,提供保障。也就是说,不仅要依靠道德本身的力量,而且还要充分发挥法律、行政、经济、舆论等等因素的合力。在这中间,法律具有基础性的作用,应该通过加强法制建设,为在全社会“共铸诚信”提供有力的保障。  相似文献   

8.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作为当前民族工作的主线,已经成为全党共同遵循的精神意志和实践指南。党员干部作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主力军,通过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可以更好地贯彻落实党的民族理论政策,坚定不移地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进程。从价值维度上来看,党员干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有利于其在思想上、行动上、精神上紧紧团结在一起。从认同维度上来看,通过“五个认同”的凝聚,可以进一步增强党员干部的“四个意识”。从实践维度上来看,通过开展“四史”学习教育,将理论教育和实践锻炼相结合,坚持“四个特别”好干部标准,健全考核评价机制,能够使党员干部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融于心、落于行,进而使理性认同转化为行动自觉。  相似文献   

9.
在党的十六大召开前夕,湖南日报于本月7日推出署名“向理平”的重要文章:《“三个代表”铸辉煌——党的十三届四中全会以来湖南发展成就述评》。文章共分三个部分。第一部分:“始终坚持与时俱进,用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指导新实践”,着重回顾了13年来全省广大干部群众在省委的正确领导下,不断解放思想、转变观念、与时俱进、开拓创新的历程;第二部分:“紧紧抓住‘第一要务’,不断开创湖南现代化建设的新局面”,全面评介了13年来我省改革与发展所取得的成就;第三部分:“全面推进党的建设,不断为我们党的肌体注入新活力”,集中介…  相似文献   

10.
习近平主席在十二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解放军代表团全体会议上鲜明地提出了建设一支听党指挥、能打胜仗、作风优良的人民军队的强军目标,强调“要铸牢听党指挥这个强军之魂,坚持党对军队绝对领导的根本原则和人民军队的根本宗旨不动摇,确保部队绝对忠诚、绝对纯洁、绝对可靠,一切行动听从党中央和中央军委指挥”。  相似文献   

11.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的“纲”,这一重要论断,为做好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指明了前进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纲”的论断体现出鲜明的政治性、思想性、理论性,发挥着价值引领的导向作用、思想承载的能动作用、理论创新的奠基作用。民族工作向“纲”聚焦以坚持党对民族工作的全面领导为根本前提,蕴含着创新发展中国化时代化的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防范化解民族领域风险忧患的实践和理论逻辑。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纲”,需要充分发挥党在民族工作中的统领作用,同时以法文本的形式将“纲”纳入国家法律法规体系之中,从而以系统观念统筹谋划和推进党的民族工作“纲举目张”。  相似文献   

12.
<正>宝清县委组织部全面落实新时代党的组织路线,深入实施以“铸魂、铸基、铸旗”为主要内容的“三铸工程”,着力找准抓党建促乡村振兴的切入点和着力点,加速人才、资金、项目向乡村振兴一线集聚,在全社会形成关注乡村振兴、参与乡村振兴、助力乡村振兴的良好氛围。配强班子、建优队伍,在乡村振兴主战场中展现组织力量和人才优势一是在选优配强上做文章。宝清县委组织部坚持“优中选优、整体提升”的思路,以乡村两级换届为契机,整合全县干部资源,拓宽选人视野,多渠道充实乡村两级领导班子,  相似文献   

13.
习主席强调“必须始终把思想政治建设作为根本性建设来抓,确保部队绝对忠诚、绝对纯洁、绝对可靠”。“三个绝对”的重要指示,深刻阐明了强军之魂的本质内涵,是我军坚决听党指挥的根本遵循。在开展“坚定信念、铸牢军魂”主题教育活动中,广州军区某装甲旅党委牢牢把住铸牢军魂这个核心,紧紧围绕践行“三个绝对”要求开展教育,  相似文献   

14.
2021年1月25日至30日,内蒙古自治区第十三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和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内蒙古自治区第十二届委员会第四次会议在呼和浩特隆重召开。来自全区各地、各条战线的代表委员,带着全区2500多万各族人民的重托出席盛会,共绘内蒙古高质量发展的美好蓝图。会议审查批准了《内蒙古自治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和政府工作报告等各项报告,为我们明确了开局“十四五”、奋战“十四五”的任务书和施工图。会议审议通过了《内蒙古自治区促进民族团结进步条例》,充分反映了全区各族人民的根本利益和共同心声,为进一步做好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工作、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提供了重要的法治保障。本期《特别策划》聚焦自治区两会,为您解读两会精神。  相似文献   

15.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具有深刻的历史逻辑、理论逻辑和现实逻辑。以历史逻辑审视,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在浩瀚的历史时空中,实现了从“自在”到“自觉”的发展。以理论逻辑审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离不开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的科学指导和中华传统“和合”思想的深厚滋养。以现实逻辑审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并非脱离现实的抽象术语,而是各民族人民追求美好生活的现实需要,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实践诉求,是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实践选择。  相似文献   

16.
李长霖 《实践》2021,(4):62-62
城川民族干部学院以视频会议形式与鄂尔多斯市委党校同步举办2021年春季开学典礼。随着新学期教学工作回归常态,学院组织的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模块和党史学习教育模块正式在学员中拉开了学习培训的序幕。根深叶茂、本固枝荣。城川镇在城川民族干部学院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题开展了专题培训,邀请城川民族干部学院民族理论与民族政策教研室负责人雷云作“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扎实推进民族团结和边疆稳固”专题讲座。  相似文献   

17.
全方位建设“模范自治区”是自治区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内蒙古重要讲话和指示批示精神,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奋力书写中国式现代化内蒙古新篇章的重大举措。从历史上赢得并精心呵护“模范自治区”的崇高荣誉到新时代全方位建设“模范自治区”,需要着力开拓思想认识上的新境界,切实从内蒙古肩负重大责任和使命的战略高度来认识全方位建设“模范自治区”的重要意义,从推进民族团结进步向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提升的思想高度来认识全方位建设“模范自治区”的历史性变革,从各方面建设都要向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这条主线聚焦的实践高度来认识全方位建设“模范自治区”的创新性要求。新时代,内蒙古要牢记“国之大者”,坚决完成习近平总书记交给内蒙古的“五大任务”和全方位建设“模范自治区”两件大事,紧跟习近平总书记奋进新征程,在中国式现代化建设中闯出新路来。  相似文献   

18.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新时代党提高民族工作质量的主线,对其理论基础的探讨有助于更好地发挥其现实作用。马克思交往理论是唯物史观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内容广泛涵盖了人与人、人与社会发展等关系的思考。交往理论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提供了科学阐释:第一,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生发是交往和生产相互作用的结果;第二,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中华民族加强精神交往的具体体现和深化其他交往的必要前提;第三,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根本在于发挥物质交往的基础性作用。同时,在交往范畴下对“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这一论断的价值作出了补充性评价,即:推动人才强国战略实现、间接促进社会发展以及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精神动力。  相似文献   

19.
《党课》2014,(24):7-7
“稳定器”“大熔炉”“示范区”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对兵团作出的新定位、提出的新要求,为新形势下兵团建设指明了方向。要进一步领会好、贯彻好党中央、习主席的战略意图,牢牢把握兵团建设正确方向;要不断增强做好工作、履行使命的责任感紧迫感;要强化“兵”的属性,提升“战”的本领,真正把兵团建成“边”的可靠依托、“稳”的中流砥柱;要增强“融”的意识、“铸”的功能。  相似文献   

20.
《新湘评论》2020,(2):F0002-F0002
商代(公元前1600-公元前1046年)铸造。通高88厘米,口长26.1厘米,口宽21.6厘米。1919年桃源县水田乡茅山峪出土。罍是一种大型盛酒器。“皿而全”铜方罍盖内铸有“皿而全作父已尊彝”铭文,器身内铸有“皿作父已尊彝”铭文,也称“皿方罍”,是迄今所见最高大的方形罍,被誉为“方罍之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