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目前,我国已经评选出七批国家级历史文化名镇,而民族地区历史文化名镇的研究一直处于不受关注的状态.文章在对民族8省区历史文化名镇进行分类整理的基础上,选取了贵州省雷山县西江镇、云南省孟连县娜允镇、贵州省习水县土城镇3个国家级历史文化名镇作为研究对象,从新古典结构-功能论的研究视角出发对其进行深入的分析,认为历史文化名镇在传统-现代的转型中可以能动地产生新的功能与结构,促进产业融合与文旅融合的发展,并作用于古镇的发展之中.同时,在古镇的发展中要认清文化遗产在传统-现代转型中出现的多种关系,兼顾了文化遗产的保护与现代旅游业的发展.此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与创新性保护才是民族地区历史文化名镇传统-现代转型的正确路径.  相似文献   

2.
3.
近年来,传统节日借力文旅融合发展越来越火。传统节日之所以火起来,既是由于新媒体传播,也是由于传统节日自身的文化底蕴及其与时俱进的特性。传统节日是重要的文化遗产,既是具有内源性的资源,又自带能量,可以成为带动当地经济发展的内驱动力,为文旅融合发展赋能。在大多数的情况下,传统节日有利于文旅融合发展,同时需要注意的是,要减少或避免传统节日与文旅融合发展中的负能量。传统节日与文旅融合发展的良性双向互动,可以助力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建设。  相似文献   

4.
民族传统体育与民族传统节日互动发展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民族传统体育与民族传统节日活动在长期的社会历史文化演进中,经历了由嫁接到互动发展的漫长过程,这是社会发展的必然.结果.民族传统节日是连接民族传统体育的重要形式,它深刻地影响着民族传统体育的发展.民族传统体育与民族传统节日的互动发展是其文化的共性所决定的,它伴随着社会历史文化的发展,人们生产、生活方式的改变,在相互作用、相互促进、相互协调中共同发展.  相似文献   

5.
在现代化进程中如何处理好城市发展与城市文化遗产传承之间的紧张关系是城市复兴的重中之重。在城市文化遗产的现代转型过程中,既要防止“千城一面”的同质化问题,又要推动承载城市文化遗产实现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文章基于新古典“结构-功能论”的角度,以北京的烟袋斜街、南锣鼓巷、前门大街三处城市文化中代表市井文化遗产的老街为例,论证了作为“结构遗产”的历史文化街区可以跳出“传统”与“现代”的二元困境,在不同时代的社会结构需求下通过内源型发展体现自身价值并以相伴相生的关系实现老街区市井文化遗产与城市复兴的共同发展。  相似文献   

6.
传统节日是一宗重大而有特殊地位的民族文化遗产。在当下“经济体制深刻变革,社会结构深刻变动,利益格局深刻调整,思想观念深刻变化”的民族起飞关键时期,战略性地重塑、振兴传统节日文化,对于构建和谐社会有着特别重要的意义。在除春节之外的传统节日都过得较为冷清的今天,我们应认真研究在现代社会怎样过好传统节日。  相似文献   

7.
8.
9.
袁华亭 《理论月刊》2010,(6):99-102
受现代西方文化思潮的冲击和影响而发生的中国传统文化的转型,势必对中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带来深刻的影响。基于此,本文旨在厘清对中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现代转型的认识,并在文化结构视域中,分析中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与西方现代体育如何相互融合并协调发展,以期为我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在现代化条件下的转型提供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10.
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进入新发展阶段,人们的消费趋势逐渐由“生存消费”转向“发展型消费”“享受型消费”。旅游业在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求、拉动消费增长、扩大社会内需等方面的重要性日益凸显。然而传统的文旅消费受产品同质化、融资渠道困难、旅游人才紧缺等多方面因素的限制,难以适应新型消费市场。为增强旅游消费意愿、改善旅游消费供给,该文重点从资产运营、消费场景、企业发展、产品升级、人才培育、营销体系六个方面探讨传统文旅消费提质升级的建议和策略。  相似文献   

11.
屯堡水利文化遗产是屯堡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鲍屯明代水利文化遗产是屯堡文化的标志性符号,该水利工程的延续,反映了屯堡文化的核心价值。在分析鲍屯水利文化遗产价值的基础上,结合现代人的乡愁情怀,对该水利文化遗产的旅游发展进行了具体的规划和思考,期望通过对该遗产的旅游发展实现保护和利用的目的,同时为游客打造一处体验传统乡村社会美好生活的梦中家园。  相似文献   

12.
贵州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丰富多彩,是实施民族特色旅游开发的重要资源。本文对贵州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全面调查,科学规划,创新开发,本着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环境效益协调增长原则,从而实现贵州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3.
贵州民族文化传统节日综论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全面论述了贵州多元文化状态下民族传统文化节日类型、价值,以及开发与保护传承等问题。  相似文献   

14.
中华传统节日是我们的祖先结合自身生活,在长期的生活和生产实践中,创造并延传下来的习俗文化形式,承载着先人对于自然、社会、历史与生活的认识、感悟、向往和把握,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特别是"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15.
论旅游开发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十分重要的旅游资源,发展旅游业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是当今社会的重要课题,两者既对立又统一。旅游开发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既有积极作用,也有消极影响。政府和社会各界应引起重视、提高认识、科学管理,实现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和旅游开发的双赢。  相似文献   

16.
陈红玲 《桂海论丛》2013,(3):105-109
在文化产业背景下,如何更好地对京族文化遗产进行开发和发展文化产业,优化经济增长方式,力求在对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产业发展中寻找一个平衡点,已成为亟待解决的关键问题。文章在对京族文化遗产保护和旅游发展进行实地调查的基础上,从遗产保护、遗产教育、文化创意和打造民族文化品牌等几个方面,提出京族文化遗产保护和旅游发展的对策。  相似文献   

17.
徽州传统文化在今天有大量的物质文化遗存、非物质文化遗存和文献文书遗存,它们许多都得到了开发,融入了现代社会.具体开发的路径是:徽州传统物质文化的遗存直接导致了徽州人文旅游事业的发展、徽州传统非物质文化的遗存直接导致了徽州传统工艺的产业化开发、徽州古代文献文书的遗存直接促进了徽学事业的发展.这些开发都具有很强的地域特色,对其已达到的开发状况,宜作合理的价值评估:徽州人文旅游事业的发展目前尚属初级阶段,由之也显示出了十足的后劲;徽州传统技艺的产业化开发目前尚属起步阶段,由之也显示出了极大的潜力;徽学的研究目前尚处在发展阶段,由之也显示出了多学科的价值有待更全面展开.  相似文献   

18.
文化旅游开发中的资源整合策略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章怡芳 《思想战线》2003,29(6):58-61
目前我国不少省市地区都有开发文化旅游的意愿,但是由于资源利用的方法不当致使开发状况不佳。文化旅游开发中的资源整合,可运用组织生态学中的“密度依赖”理论和生物地理学中的“物种均衡理论”以及“竞争排斥理论”,对文化旅游目的地内部和区域间的资源整合策略进行分析,探讨多元整合的方法。  相似文献   

19.
杨慧 《思想战线》2003,29(1):41-44
民族旅游在云南旅游中占有越来越重要的地位。云南各少数民族在旅游开发的特定场景中 ,族群意识借助于民族身份的再认同被强化 ,甚至比以往更强烈 ,并在与民族旅游发展的互动中不断传承、延续、发展。在这一过程中 ,云南的民族旅游推动着各少数民族传统文化的复兴和民族身份、民族精神的再建构得以不断展现 ,而且为族群文化的复制、再造和再生产提供了前所未有的场景和舞台。  相似文献   

20.
鲍扬 《贵州民族研究》2020,41(10):127-133
文旅演艺产品是文化和旅游融合的表现形式之一。近年来,贵州依靠自身少数民族文化资源丰富的优势,打造出多部富于民族文化特色的文旅演艺产品,实现了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的双赢。文章对有关发展现状进行了分析,找出了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提出了针对性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