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于欣 《求实》2012,(1):74-77
近年来,学界关于思想政治教育主客体关系的研究延续了以往的热潮,在梳理、省察以往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对思想政治教育主客体关系予以新的阐发,主要涉及以"客体性"的主体、"主体性"的客体修正教育者主体说,提出多类型的思想政治教育主体与全民性的受教育者客体,对主体间性说的深入探索,及"实践共同体"说等方面。为了进一步扩大共识,今后应着力加强不同学术观点之间的对话与论争,破除对"客体"、"主体-客体"关系的绝对化、片面化理解。  相似文献   

2.
当前关于思想政治教育主客体争论聚焦在思想政治教育的客体上,要理解思想政治教育的主客体及其关系离不开科学的思维方式。实践的观点作为马克思主义科学世界观的基石,它为我们理解人类的一切实践活动提供了最基本的方法遵循。运用马克思主义实践的观点理解思想政治教育实践活动,对于回答思想政治教育的主客体争论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3.
后现代主义思潮对我国的思想政治教育领域产生了深刻的影响,使得思想政治教育的主体与客体由传统的截然对立转向了相对和不确定的相互融合、相互渗透、一体化的关系。在后现代主义的解构下,这种新的主客体关系对建立一种思想政治教育新型师生关系模式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4.
《求实》2014,(8)
思想政治教育主客体关系绝不是就关系论关系的窠臼性、静止性关系,而是伴随思想政治教育的发展不断呈现出动态融合的特征,即思想政治教育主客体关系是一个融动态性、和谐性于一体的统一体。认识思想政治教育主客体关系,不仅要辩证看待微观层面思想政治教育实践活动中主客体关系的对立统一,而且要从宏观维度上实现思想政治教育主客体关系的和谐统一,以实现思想政治教育本真涵义和价值追求。  相似文献   

5.
思想政治教育主客体范畴争论是思想政治教育研究中的一桩公案。形成于哲学史中的主客体范畴被马克思主义哲学发展并赋予了多重含义。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思想政治教育学以列宁灌输理论为前提,以党的思想政治教育实践为根据,对这对范畴进行了跨学科移植。但这种移植的立论根据并不充分,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的受教育者始终具有主体性。其实,这种表面上的对立根源于研究视角的单一,缺乏从双重视角来审视思想政治教育。  相似文献   

6.
思想政治教育主客体关系绝不是就关系论关系的窠臼性、静止性关系,而是伴随思想政治教育的发展不断呈现出动态融合的特征,即思想政治教育主客体关系是一个融动态性、和谐性于一体的统一体。认识思想政治教育主客体关系,不仅要辩证看待微观层面思想政治教育实践活动中主客体关系的对立统一,而且要从宏观维度上实现思想政治教育主客体关系的和谐统一,以实现思想政治教育本真涵义和价值追求。  相似文献   

7.
思想政治理论课作为高校意识形态安全工作建设的重要阵地,肩负着社会主义价值理念宣传和大学生价值观培育的任务。随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活动的深入开展,亟需进一步探索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原则诉求,探索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进课堂、融进教材、融进头脑的内在机制,探索思想政治理论课协同网络建设、协同社会实践、协同校园文化的内在机理。  相似文献   

8.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是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深入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是当前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重要任务。目前正在实施的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05方案"课程体系是一个有机整体。思想政治理论课各门课程任课教师应该树立整体性教学意识,积极推进思想政治理论课整体性教学改革,统筹使用各种教学方法,有目的有计划地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容融入每一门课程的教学过程中,相互分工配合,发挥整体合力,促使大学生增强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理论认知,提升情感认同,从而达到自觉树立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目的。  相似文献   

9.
张建双 《世纪桥》2013,(8):89-90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既包含了我党在精神和价值方面的探索成果,也涵盖了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中华传统文化以儒家文化为代表,其中蕴涵着丰富的人生哲理,它在人格完善、情操追求、道德修养等方面的内容,对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有着重要的推动作用。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紧密结合儒家文化思想,大力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突出以“学生为本”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0.
张建双 《世纪桥》2013,(10):89-90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既包含了我党在精神和价值方面的探索成果,也涵盖了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中华传统文化以儒家文化为代表,其中蕴涵着丰富的人生哲理,它在人格完善、情操追求、道德修养等方面的内容,对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有着重要的推动作用。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紧密结合儒家文化思想,大力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突出以“学生为本”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1.
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中,科学有效的教学方式是重要的保障条件。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实质上是一种意识形态教育,我们以引导学生确定符合主流意识形态要求的思想观念和行为方式为中心,着眼于大学生的认知水平,从树立主体性教学理念、运用研究性教学方法和强化实践教学观念三个方面,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方式进行了的探讨。  相似文献   

12.
当前,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受社会环境的影响比较大,也使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越来越体现出多变性和开放性等特征。新时期,我们必须掌握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贯穿于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全过程特点,使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改革及时、切实。只有做到"与时俱进",才能使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实效性得以提高。  相似文献   

13.
思想政治教育评价中的价值主客体统一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深化对思想政治教育评价的认识是思想政治教育理论及实践发展的内在要求,也是实现思想政治教育实践领域拓展及学科基础理论创新的重要途径。正确认识思想政治教育的主体需要与客体属性的内涵、特征及二者的具体统一关系,有助于科学地把握思想政治教育评价的科学内涵和基本特征。  相似文献   

14.
价值观是人们心中的深层次信念系统,核心价值观能否与时俱进,将直接影响一个国家和民族的凝聚力和创造力。高校肩负着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崇高使命,随着社会形势的深刻变化,各种思想文化的交流、交融和交锋日益频繁,高校正处在机遇与挑战并存的关键阶段,必须要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深刻分析新时期高校学生价值观的现状,深入研究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关系.积极探索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思想政治教育的新途径。  相似文献   

15.
运用CiteSpace可视化分析工具研究发现,二十多年来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主客体研究经历了初步探索阶段、深化拓展阶段与融合建构阶段,聚合形成了“主体间性”“主体”“主体性”“客体”“主客体关系”等热点论域。在未来研究中要进一步凸显概念意涵的学科性、理论范式的创新性、内容研究的拓展性与问题聚焦的时代性。  相似文献   

16.
主体、客体是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的两个重要范畴,通过揭示两者之间对立统一、主导主动、双向互动、相互转化的辩证关系,指出要重视发挥客体主体性,以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  相似文献   

17.
主体、客体是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的两个重要范畴,通过揭示两者之间对立统一、主导主动、双向互动、相互转化的辩证关系,指出要重视发挥客体主体性,以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  相似文献   

18.
论思想政治教育主体的客体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张力 《求实》2005,42(6):84-85
思想政治教育主体是指依据一定社会、阶级的要求,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对思想政治教育对象的思想品德施加可控性影响的组织者和教育者。思想政治教育主体无疑首先且主要具有主体性,但同时我们还应关注其“客体性”,即在思想政治教育实践活动中思想政治教育主体具有的受约性、对象性等特征而使其成为了思想政治教育“客体”。  相似文献   

19.
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导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是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的根本手段。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导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全过程,要求高校在实际工作中要做到以下两点:一是“共同基础”引领思想方向,二是“四个主题”尊重个性成长,以努力使大学生成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深入学习者、坚定信仰者、积极传播者和模范践行者。  相似文献   

20.
思想政治教育主体论论纲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客体论把教育对象视为被教育者,即教育主体影响和塑造的对象。思想政治教育主体论则认为,教育者和教育对象都是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的主体,二者是以教育资料为共同客体的一种双主体协同发展的关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