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黄埔》2017,(4)
正2014年,在黄埔军校建校90周年之际,我社编辑出版了大型史料性增刊《董埔军校史料汇编》(珍藏版)。内容包括:黄埔军校同学录(本校1至23期),黄埔军校本校、分校概况,黄埔军校校令、军令、宣言、公告、校规、条例汇编,董埔军校军歌集,黄埔军校大事记等。2015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我社编辑出版了大型增刊《抗战中的黄埔师生》《我的抗战——黄埔师生口述抗战历史》,充分展示黄埔师生在抗日战争中的突出贡献,大力宣传董埔师生用鲜血和生命铸就的"爱国、革命"的黄埔精神。  相似文献   

2.
文苑 《当代广西》2005,(14):44-44
人们都熟知黄花岗七十二烈士之 一的林觉民烈士写给妻子的遗书—— 《与妻书》,无不为之感动。烈士那种大 情大爱,为大家舍小家,为大我舍小我 的革命精神,曾感动了几代国人。其实, 在广西也有这样一位至情至性的抗日 烈士,他就是在桂东南抗日武装起义中 牺牲的赖志廉烈士。  相似文献   

3.
黄埔军校建校初期,是一个将星璀璨的年代,也是一个文化达人辈出的时期。茅盾、郭沫若、成仿吾等著名文人都曾在黄埔军校做过教官,大文豪鲁迅在黄埔军校做过"革命时代的文学"的演讲,被誉为我国近代史上第一个女兵作家的谢冰莹是黄埔6期毕业生。传唱近一个世纪的《黄埔校歌》词作者、军校政治教官陈祖康,在当时即是一位才华横溢的文艺青年,其亢奋的创作心路和曲折的人生之路耐人寻味,同时值得人们深思。  相似文献   

4.
凤介生 《黄埔》2014,(2):78-81
正1926年两广统一后,李、白、黄派人到广州学习黄埔军校办学模式和经验,双方协商后由军委会决定在南宁创办"中央军事政治学校第一分校",简称南宁军校,以李宗仁为总负责人,此后双方无实质往来。南宁军校共办八期,第一任校长俞作柏系李宗仁任命,此后历任校长均由广西当局任命,白崇禧兼任过其中四至八期的校长。从办学开始,南宁军校就拥有自己的校训和校歌,不采用黄埔本校的校训和校歌。南  相似文献   

5.
缤纷世界     
《时代主人》2012,(8):25
"烈士"本来不必牺牲曹操写了一首名叫《龟虽寿》的诗,吟出了"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的千古名句。其中"烈士"一词迥异于今天的语义——为了正义事业而牺牲自己生命的人,如果这样误解,就无法理解"烈士暮年"的意思——"烈士"既然已经  相似文献   

6.
看了描绘赵云霄烈士赴刑场前同刚满月的女儿诀别的油画——《母亲》,又读了赵云霄、陈觉、李硕勋、刘伯坚四位革命先烈用血泪和忠诚凝成的遗书。使我想到了很多很多。人活着。总有追求,有的人追求享受;有的人追求刺激;有的人追求安逸;有的人追求虚荣。而赵云霄、陈觉、李硕勋、刘伯坚等烈士的人生历程虽是短暂的,但是他们为人民的幸福,人类的解放而献身,他们追求的是奉献。他们留下的遗书,字字句句都是豪言壮语,都洋溢着革命的激情,正如陈觉烈士给妻子赵云霄的遗书中说:“谁无父母,谁无儿女,谁无情人,我们正是为了救助全中国人民的父母和妻儿,所以牺牲了自己的一切。虽然我们死了,但我们的遗志自有未死的同志来完成,大丈夫不成功便成仁,死又何憾!”。在人生的道路上,在生与死的选择中,他们选择了“宁愿向前一步死,决不后退半步生。”烈士们生命的火花,凝铸于铁窗镣铐之下,迸发于刀光血  相似文献   

7.
靳护荣 《黄埔》2013,(6):20-21
第七十三军暂编第五师师长彭士量将军是湖南浏阳人,黄埔军校四期、陆军大学十一期毕业,是常德会战牺牲的第一位将军。  相似文献   

8.
《黄埔》2013,(3):44
1949年12月,国民党政权在大陆崩溃,黄埔军校也随之结束了在大陆的最后一期——黄埔军校第二十三期。黄埔军校史专家陈宇,运用大量翔实的历史档案资料,以及采访得来的数百名当事者的口述资料,以第二十三期学生的军校生活和起义为基本线索,于1992年写出此书并出版(当时书名为《黄埔军校在大陆的最后一期》),后多次在海内外印刷和再版。该书展现了大陆即将全部解放时国民党政府、黄埔军校的历史巨变和成都的社风  相似文献   

9.
黄埔军校作为世界四大军事名校之一,造就了中国近现代史的一批精英。有人曾经这样评价黄埔军校的历史地位:“没有黄埔军校,就没有国共两党的军队,就没有后来的中国历史。”据《中国人民解放军将帅名录》和《黄埔军校将帅录》记载,在1955年授衔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开国将帅中有45人出身于黄埔军校及其分校,其中有5位元帅、位大将、10位上将、11位中将、16位少将。他们是:元帅:林彪,黄埔军校四期学生;陈毅,黄埔军校武汉分校政治部文书、中共党委书记;徐向前,黄埔军校一期学生;聂荣臻,黄埔军校政治部秘书兼政治教官;叶剑英,黄埔军校教授部副主任。…  相似文献   

10.
马祝忠 《黄埔》2012,(2):48-49
1925年间,当时主政广西的李宗仁、白崇禧派人到广州黄埔军校参观学习,然后参照黄埔军校的办学模式和训练内容,于1926年5月在南宁东郊(今星湖路大板二区一带)开办南宁军校。1937年日军入侵南宁,南宁军校只得搬迁到桂林郊外的李家村,并改名为陆军军官学校第六分校,即黄埔军校六分校,开办了第十四期二十期。  相似文献   

11.
本刊记者 《黄埔》2014,(2):61-70
正记者:黄埔军校是什么时候开始创办分校的?共办了多少所分校?陈宇:1924年8月,黄埔军校增建校舍于黄埔长洲岛上平岗、蝴蝶岗和海军学校旧址等一带,时称为"分校",这是黄埔军校最早有"分校"之称谓。11月27日,黄埔军校在广州北较场原湘军讲武堂旧址成立陆军军官学校分校,简称省分校。次日,黄埔军校第2期工兵队学生曾由黄埔岛迁往此分校受训。12月底,军校共产党人秘密组织"火星社",省分校正式成立。1925年1月4  相似文献   

12.
曾庆榴 《黄埔》2007,(4):42-45
黄埔军校的第一至第六期,建立了共产党的组织,有大批中共党员在军校工作和学习。为研究黄埔军校共产党员与党组织的历史情况,近年来笔者对黄埔军校前六期的党员作过一些考查,现将目前所能辩认的前六期的中共党员(可认作是黄埔军校教职员或学生,且为1927年夏秋以前已加入共产党者)的名单开列如下,并对各期党组织情况略作说明。  相似文献   

13.
统战史上的5月黄埔军校第一期新生入学1924年5月5日,在苏联和中国共产党的帮助下,黄埔军校第一期新生入学。孙中山兼任该校总理,蒋介石任校长,廖仲恺任党代表。共产党人周恩来、熊雄、恽代英、叶剑英、聂荣臻、肖楚女先后在军校担任政治教育工作。学校下设政治...  相似文献   

14.
政治话语一直在努力"收编"殉夫殉国的传统女性,不断赋予女性的民族气节与道德神圣以伦理意义;同时,拥有文化资本的精英也擅长在意识形态的框架内进一步勘定殉死的道德边界和政治正确性,两者的合力使得传统的妇德观在儒家文化的整体格局中占据了一席之地。在特定语境中,女子与牺牲常常处于可以互相置换的同质地位。从"烈女"到"烈士"的文本重构,既是审美文化长期积蓄的"死节情怀"的凸显,也体现了革命话语对女性生命主体性的过渡性和替代性定位。  相似文献   

15.
张子忠     
《黄埔》2012,(5):15
张子忠,男,1924年2月出生,88岁,山东人,民革成员。1939年底考入黄埔军校十七期。1942年4月毕业,经过实习后调任军校十九期少尉班长,中尉、上尉区队副,在滇边特别游击区参谋工作半年,后任军校二十期、二十一期上尉区队长助教等职。1947年调北平第一  相似文献   

16.
《吉林政报》2015,(5):25-31
<正>吉林省人民政府令第249号《吉林省烈士褒扬办法》已经2015年1月12日省政府第1次常务会议审议通过,现予以公布,自2015年4月1日起施行。省长蒋超良2015年1月27日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促进烈士褒扬工作,抚恤优待烈士遗属,根据《烈士褒扬条例》的有关规定,结合本省实际,制定本办法。第二条具有本省户口的烈士或者非本省户口但在本省牺牲的烈士,依照本办法的规定予以褒扬。  相似文献   

17.
黄哲嗣 《黄埔》2011,(6):52-53
1937年"七七事变"后,抗日的烽火迅速燃遍祖国大地。青年学生纷纷投笔从戎,不少知识青年积极报考黄埔军校第十四、十五、十六期,在这个有着光荣历史的军校里接受正规化的军事训练。一、抗战之需要黄埔军校在三十年代曾是世界著名军校之一。因此,她的学制规定的学习年限在一般情况下为三年或三年半。但为了适应抗  相似文献   

18.
正记者:国共两党的黄埔将领有多少?陈宇:黄埔军校是中国现代著名将帅的摇篮,从这里走出了无数决定现代中国走向的人。据《广州市志·军事志》记载:"黄埔军校作为中国第一所培养革命军官的军事学校,为国共两党培养了大批军事、政治人才。人民解放军中获少将以上军衔的有40余人……国民党军方面,任兵团司令以上职务的有60余人"。  相似文献   

19.
卜穗文 《黄埔》2010,(3):37-39
大革命时期,中共派出大批重要干部参加黄埔军校的创建工作,担任军校的重要领导职务。在第一期教职员中有周恩来、曹石泉、徐成章、胡公冕、茅延桢、金佛庄、严风仪、郭俊等中共党员;第二期教职员中有周恩来、鲁易、谭其镜、  相似文献   

20.
《黄埔》2013,(2):129-135
记者:黄埔军校在筹备过程遇到的困难和所做的艰辛开拓工作都有哪些? 陈宇:在中国近代历史上,黄埔军校是一座新型军校。它是辛亥革命推翻封建王朝后由政党组建的新式军校,也是在孙中山先生领导下国共两党合作创办的第一所军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