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陈筠  吴师 《两岸关系》2009,(4):27-28
两岸文化交流一直是两岸关系发展当中的一个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两岸的文化交流,能够非常有效地使两岸面对面进行对话与思想的交流,进行借鉴和学习;对两岸的互相了解,对弘扬中华文化都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2.
去年7月4日,两岸周末包机正式启航;11月,二次“陈江会”之后,两岸海运直航全面开放,两岸直肮包机大量增加,两岸“三通”的雏形已经显现。这是两岸经贸关系正常化的第一步。两岸“三通”,尤其是两岸直航,对于台湾经济与产业发展将产生重大影响。  相似文献   

3.
蔡国斌 《台声》2011,(1):32-32
2010年12月21日,是一个值得被两岸人民铭记的日子,大陆海协会与台湾海基会在台北圆山大饭店签署了备受两岸医疗卫生专家、业者普遍关注的《海峡两岸医药卫生合作协议》,双方同意本着保障两岸民众生命安全与身体健康、促进两岸医药卫生交流与合作的宗旨,建立两岸传染病疫情信息通报机制,加强检疫防疫措施和对重大传染病疫情的处置;同意加强两岸医药品安全管理及研发合作,建立重大医药品安全事件协处机制;  相似文献   

4.
两岸互信的社会生成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两岸建立互信是两岸关系的核心。由于社会基础是两岸关系和平发展最坚实的基础,因此从社会基础人手是探讨两岸互信问题的关键。社会学中的社会生成原理对信任问题具有独到的分析视角,可为两岸互信问题提供借鉴和启示,例如两岸互信的社会生成意涵、机制与路径等。首先,两岸互信的社会生成是一个具有自我增强效应的持续过程,它需要相关社会条件的创造;其次,两岸互信的生成机制有其内在的规律,与社会规范、社会情绪以及社会网络等因素密切相关;最后,基于上述两岸互信的社会生成意涵和机制,两岸互信的社会生成路径主要包括两岸积极、主动的信任教育,两岸社会制度的相互调适和两岸合作治理等。总之,两岸互信的社会生成既需要相应社会条件的造就,也需要两岸双方的积极作为。  相似文献   

5.
张莉 《两岸关系》2008,(10):31-32
前段时间在福建厦门举行的第三届两岸经贸合作与发展论坛上,商务部副部长姜增伟提出了深化和扩大两岸经贸合作与交流的三点建议,即:全力开创两岸产业合作新局面;积极推进两岸经贸关系正常化;努力构建两岸经贸合作制度性安排,并表示:希望可以借鉴CEPA的经验,让台湾同胞享受更优惠的待遇,获得更多的发展机会。  相似文献   

6.
海峡两岸交流基地是两岸民众交流、合作的平台,旨在持续推进两岸交流合作,扩大两岸文化交流,增强两岸民族认同。自2009年迄今,大陆共没立了28家海峡两岸交流基地,其中一部分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发源地或重要遗址,如曲阜孔庙、湖南炎帝陵、随州炎帝故里等;  相似文献   

7.
胡锦涛总书记在十八人报告中指出,“希单双方共同努力,探讨国家尚未统一特殊情况下的两岸政治关系,作出合情合理安排;商谈建立两岸军事安全互信机制,稳定台海局势;协商达成两岸和平协议,开创两岸关系和平发展新前景”。这是中共中央对未来两岸关系和平发展提出的三大政治愿景与目标。  相似文献   

8.
刘红 《台声》2007,(12):17-19
对于两岸关系来说,2007年是不平常的一年。党的十七大召开,确定了新时期对台工作的指导思想和主要任务;大陆相继落实各项惠台措施,推动两岸交流向前发展;任期临近结束的陈水扁当局,推行“台独”进入最后的疯狂,两岸同胞共同进行了反击“入联公投”的斗争。  相似文献   

9.
巩固和深化两岸关系和平发展是两岸同胞共同的责任。一方面两岸关系实现历史性转折、和平发展取得一系列突破性成果,就是两岸共同责任的集中体现;另一方面巩固和深化两岸关系和平发展,更是下一阶段两岸的共同责任。  相似文献   

10.
鉴于两岸互涉案件中当事人、证人等出席对岸法庭的实际困难,有必要推动两岸间远程审判合作。两岸间远程审判合作的可行性存在于三个层面:在理论与观念层面,远程审判并不违背直接言词原则,对被告对质诘问权的行使不会产生实质的消极影响,对法庭功能的消解也非常有限,远程审判侵害对方司法权的问题也可合理解决;在法律与实践层面,两岸有关远程审判的立法和实践,使两岸间远程审判合作具有合法律性,也有了一定的实践经验积累;在设备与技术层面,两岸的法院信息化建设、数字法庭配备和网络应用情况,能为两岸远程审判合作的开展提供设备和技术支持。两岸远程审判合作的最大障碍存在于观念层面。  相似文献   

11.
加强海峡两岸警务交流合作,是大势所趋、人心所向,有利于促进两岸人民的来往交流,有利于两岸的和平发展,有利于提高两岸警方的警务工作和警务管理水平。应建立海峡两岸警务交流合作机制,使海峡两岸警务交流合作制度化、常态化。如建立海峡两岸警方定期互访、警学研讨机制,增进了解和友谊;建立海峡两岸警务信息交流机制,增加两岸警务工作透明度;建立共同打击犯罪协作机制,更有力地遏制和打击跨境犯罪活动。加强海峡两岸警务交流合作,应求同存异,建立互信;先易后难,循序渐进;民生为先.务实合作。  相似文献   

12.
《两岸关系》2014,(4):8-9
张志军:期待两岸越走越近,越走越亲;叶克冬:希望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继续向前推进;陈元丰:进一步深化两岸政治互信加强经济合作;龚清概:2013年两岸经济交流合作有亮点  相似文献   

13.
《台声》2000,(1)
两岸同胞同根同源和平是同音;两岸同祖同心同德统一是同愿。(青田)陈木云求和平,求稳定,两岸需谈判;讲统一,讲团结,双方要交流。(松阳籍台胞)徐忆春台海相隔五十载,相见时难别也难;翘盼天桥跨两岸,两地同胞任往还。(松阳)范美凤一海横隔,隔不断骨肉亲情;一脉相连,连接起中华之根。(龙泉)陈小龙你家、我家、人人盼团聚,民族图昌盛;海内、海外、处处呼统一,振兴吾中华。(丽水)傅良基我台湾叔和我家爸,就像我门前那棵柳树的双丫叉,同本同源分不开。(景宁)潘尧月儿园,月儿弯,奶奶对月掰月饼,左手提的是大陆,右…  相似文献   

14.
陈筠 《两岸关系》2009,(6):12-15
在首届海峡论坛多姿多彩、热热闹闹的各场活动中,记者一次次目睹了两岸的笑脸,因海峡论坛而更加灿烂;两岸的双手,因海峡论坛而更紧地握在了一起….在首次“县市主题日”中,两岸县市长们亦是活跃互动,真是“亲戚越走越亲,朋友越走越近”….  相似文献   

15.
水青山 《台声》2009,(5):49-56
峡谷岸关系和平发展,深得人心;两岸交流全面推进,春江水暖。 春江水暖谁先知?回来也许是两岸旅游业者和大陆赴台游客。 冬去春来,低迷了近半年的大陆居民赴台旅游突然加速,赴台旅游团、游客数量均呈暴增之势。  相似文献   

16.
在理解台湾之前,先了解台湾;在读懂两岸之前,先关注两岸。作为大陆第一个以闽南方言为主的卫星频道——厦门卫视,自开播以来以传递两岸资讯推动两岸交流为己任,努力成为促进海峡两岸交流的平台。  相似文献   

17.
瑞砚 《统一论坛》2013,(4):54-54
今年初,习近平总书记在会见中国国民党荣誉主席连战时指出,两岸同胞同属中华民族,这种天然的血缘纽带任何力量都切割不断;两岸同属一个中国,这一基本事实任何力量都无法改变;两岸交流合作得天独厚,这种双向利益需求任何力量都压制不住;全体中华儿女有决心通过自己的不懈奋斗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这种全民族共同愿望任何力量都阻挡不了。  相似文献   

18.
《台声》2014,(3):41-41
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在与国民党荣誉主席连战会谈时,说“两岸同胞一家亲”,进而说道:“民族强盛,是同胞共同之福;民族弱乱,是同胞共同之祸。”认同“一中框架”者,必然认同习近平的这番讲话,也必能体会两岸兄弟阋墙付出的惨痛代价,进而思考如何弥补两岸裂痕。  相似文献   

19.
《台声》2011,(6):48-48
国共两党共同主办的第七届两岸经贸文化论坛,日前在四川省成都市举行,这个两岸论坛是国共沟通平台的机制之一;国共平台建立于2005年4月,为当时民进党领导台湾期间的两岸紧张局势,起了关键性的和缓作用,给台湾人民在两岸关系中的“交流、对话、互利、双赢”,或“断流、对撞、互毁、双输”,有了选择的机会。这是国民党于2008年3月胜选并执政的主要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20.
刘红 《台声》2009,(9):38-39
在7月长沙国共第四届论坛举办之际。回顾一年多来的两岸关系,从政治基础上看.“九二共识”得到两岸确认;从政策要素上看,太陆提出两个“六点意见”;从两岸协商上看,两会实现三度“陈江会”;从交流台作上看,两岸“三通”基本实现。两岸关系取得的成就.正在影响着,推动着和平发展阔步向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