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21 毫秒
1.
杜贵祥 《求贤》2006,(8):23-23
啥叫领导?领导者的职责是会么?“提任务,教方法,指方向,抓落实”这“十二个字”是对这个问题的最好回答。从某种意义上讲,也是对《领导学》中关于“出主意、用干部”这一内容的创新与细化。  相似文献   

2.
“先生”这个称呼由来已久。不过.历史上各个时期,“先生”这个称呼的对象有所不同。 《论语·为政》:“有酒食,先生馔。”注解说:“先生,父兄也。”意思是有酒肴,就孝敬了父兄。《孟子》:“先生何为出此言也。”这一“先生”是指长辈而有学问的人。  相似文献   

3.
上海过去被称为“冒险家的乐园”,据有人讲,是从一个外国人叫爱狄赛勒写了一本《上海——冒险家的乐园》(包玉珂编译)开始的。笔者寡闻,这件事有清史学家们教正。但我对爱狄密勒的这本书,还是十分偏爱的,它让我开了眼界,了解了不少秘闻。其实,爱秋密勒对“冒险家”这个概念,在本书《序言》里,是作了历史分析的。他对曾在历史上作出过贡献的哥伦布、巴斯特、哥白尼、马丁·阿得,称颂为“伟大的自然征服者,伟大的发明家,伟大的创业者,都是优美的头等的冒险家。”他对“冒险”本义,作了这样的解释:“发明,引导,开辟新的道路…  相似文献   

4.
最近,读了《炎黄春秋》二期姚松蛟先生的文章《"一大"代表李汉俊的功与过》(以下简称姚文),如梗在喉,不吐不快。现对李汉俊脱党是否是因"屡遭"陈独秀"打击"的问题,提出自己的意见,并向姚先生求教。姚文在叙述李汉俊虽然脱党,但脱党后并不反对党,仍参加进步组织,支持北伐革命行动,最后遭桂系军阀杀害,是正确的。但姚先生在谈到李汉俊脱党原因时却说:"从客观上看,他与陈独秀、张国焘政见不一,屡遭打击,以致消极而自动脱党"。笔者认为:陈独秀与李汉俊之间(也就是中共上海发起组书记与代理书记之间),工作上分歧有,"政见不一"也有,是事实。但李汉俊"屡遭"陈独秀"打击"却不是事实。李汉俊是一个学者型的人物,是位马克思主义理论宣传家,他对政治经济学有特别的研究和兴趣,又是上海当时宣传社会主义的刊物《星期评论》的编  相似文献   

5.
散木 《党史博览》2011,(9):29-30
在上海小组成立过程中的一系列会议上,都有一位不知名的女子在场 1920年5月,陈独秀南下上海组织马克思主义研究会,其核心是“三社”,即陈独秀的《新青年》编辑部、邵力子的民国日报社、沈玄庐与李汉俊等的星期评论社。据杨之华回忆,“这个社(指星期评论社)当时有陈望道、李汉俊、沈玄庐、戴季陶、邵力子、刘大白、沈仲九、俞秀松、丁宝林(女)”。  相似文献   

6.
在中共建党时期,最早提出建党思想的,史学界历来的共识是:“南陈北李,相约建党”,陈独秀、李大别是最早提出建党思想的人。但近年来,有学者提出李汉俊是最早提出建党思想的人,但遗憾的是,从有关文章中我们未能见到有关的充分的依据。田子渝等在《<星期评论>新论》①中说:“星评社是发起上海共产主义小组的社团之一。眼前我们所见到最早提出建党思想的是星评社成员李汉俊。他于1919年9月5日至7日,在上海《民国日报》《觉悟》副刊上对于在中国建立一个布尔什维克式的党一事,表示‘我们应该在这一点上有切实的打算’”。这…  相似文献   

7.
李肇星 《新湘评论》2013,(22):40-41
真不敢接受“先生”这个称呼,最好叫“同学”,我们一块儿学习在我毕业的北京大学。“先生”的意思是“老师”。我们读书时称北大的老师,不管男老师、女老师都叫“先生”。所以,我真不敢接受“先生”这个称呼,最好叫“同学”,我们一块儿学习。叫“同学”你永远不会错。今天是个非常特别的日子,我有点儿激动,也有点儿紧张。说实在的,我准备了一份演讲提纲,但刚才走得急,丢了,丢在了什么地方也不知道。但正好给我提供了一个学习的机会,想到哪儿就说到哪儿。  相似文献   

8.
理论宣讲要防止泛泛而谈.讲在“点子”上,就要在“讲什么,不讲什么”上有所取舍。听众都知道的,没必要讲,如讲那叫“重复罗嗦”:听众都懂得的,没必要讲.如讲那叫“谋财害命”:听众都不关注的.没必要讲.如讲那叫“对牛弹琴”。到底“讲什么.不讲什么”、“哪些该讲,哪些不该讲”呢?主要的、重要的要讲.这叫“讲重点”;听众不懂、似懂非懂的要讲,这叫“讲难点”:  相似文献   

9.
黄团元先生发表在今年第7期《学习月刊》上的《疯癫无耻的“聒噪”》一文,让我了解了北京大学副教授焦国标先生《致美国兵》一诗的大致内容。我真不敢相信此诗出自名牌大学为人师表的焦国标先生之手。我百思不解,难道这位北大的副教授连什么叫正义、什么叫非正义都不明白?我确认是焦国标先生的立场、观点出了问题。美国入侵伊拉克,这明明白白是一场非正义战争,稍有良知的人都清楚、都明白,而智商不算低的焦先生反倒去歌颂美国兵,歌颂侵略战争,分明是颠倒黑白、混淆是非、奴颜媚骨的胡诌,丧失了中国人应有的国格与人格。鄙人是一个杂文爱好者…  相似文献   

10.
原本以为自己对“历史剧”的概念(或曰定义)尚有一定的认识,大体上讲,作为历史剧,当是用“剧”的形式来叙述历史,它要求艺术的真实应以历史真实为基础。可是,看了电视剧《走向共和》(以下简称《走》剧),却将以前这一“概念”戳打得稀里哗拉,被编导们称作“宏大叙事”的历史剧,原来可以是这个样子。据说,为了合作这部历史剧,剧作者“读的书横排在地上有三、四米长”,照此说来,大概其历史真实性应该不会有太大的问题。然而实际情形怎样呢?2003年5月7日《文汇报》刊登的近代史研究专家(专门研究李鸿章已有二十余年)贾鸣先生《走向共和硬伤》(以…  相似文献   

11.
2010年9月11日,《北京青年报》刊载了邵燕祥先生的《华君武的一幅漫画》一文,介绍了华君武《永不走路,永不摔跤》的漫画。这篇不长的文章有一篇不短的《附记》。在这篇《附记》中,邵燕祥先生谈到我的一篇短文《永不走路。永不摔跤》,并问我的短文和华的漫画是怎样的关系,以及华的漫画和我的短文被毛泽东看中在一次中央会议上印发的问题。我觉得,邵燕祥先生这篇文章和《附记》有些史实不够准确.或者错讹。邵燕祥先生说,文章和《附记》中涉及的史实“有待于有历史癖的朋友们考证了”。我虽说不上“有历史癖”,但作为被提到的一个当事人,我想就我所知道的情况作些说明。  相似文献   

12.
《中国纪检监察报》不久前刊登了王立常同志的一篇文章《“三讲”学为先》,提出了搞好“三讲”教育的重要前提———学习问题,读后颇有收益。但感意犹未尽,笔者续写此文,聊作补充。“三讲”教育,必须联系实际,实抓抓实,才能求得实效。从一定意义上讲,搞好“三讲”...  相似文献   

13.
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召开的地方 ,也曾是编辑马克思主义丛书的地方。现我们特将这段鲜为人知的史料详细披露如下 :党的“一大”召开之前的一个月 ,即1921年6月24日的上海《民国日报》《觉悟》副刊上就刊登了《<新时代丛书>编辑缘起》这条消息。这条消息说新时代丛书的通讯地址在“上海贝勒路树德里一百零八号” ,这里虽然指明了地址 ,但没有指明人名。树德里106号至108号正是李汉俊和李书城的寓所。李汉俊是中共“一大”代表 ,他的哥哥李书城早年追随孙中山 ,是老同盟会会员 ,参加过辛亥革命 ,也曾任北洋政府的陆军…  相似文献   

14.
《学习导报》2014,(17):57-57
一党校今天开学,我庆祝这个学校的成功。今天我想讲一点关于我们的党的作风的问题。为什么要有革命党?因为世界上有压迫人民的敌人存在,人民要推翻敌人的压迫,所以要有革命党。就资本主义和帝国主义时代说来,就需要一个如共产党这样的革命党。如果没有共产党这样的革命党,人民要想推翻敌人的压迫,简直是不可能的。我们是共产党,  相似文献   

15.
《中流》2000年第2期刊登萧柏兴的《由曹思源的“改革”思维所想到的》。文章说,正当以美国为首的北约对南联盟这个主权国家进行狂轰滥炸并公然袭击我驻南大使馆,中国人民对此表示极大愤慨之时,曹思源在美国柏克莱大学作了题为《中国政治经济改革走向》的讲演。他演讲的内容和时间应当引起我们的高度警惕。曹先生此时此刻仍然念念不忘的是要用他的“改革”思维进行浑水摸鱼,将我们的改革引到邪路上去。用不着细加琢磨曹先生的意思,他讲得很明白:就是经济制度上“促进中国私有化”。这与他过去说要在宪法上写上“私有制神圣不可侵犯”是一脉相承的。在政治上他要“促进”按照这个思维修改宪法。他设计的“改革走向”是要将中国共产党“改名为中  相似文献   

16.
不久以前,有人提出,“三农”问题其实就是“一农”问题,即农民问题;当时我就觉得如此提法似乎不妥,但头脑中并没有个明确的子丑寅卯。今天,“中国选举与治理网”传来旁旁先生(网名)与某县委书记的谈话记录,要我就这个谈话记录谈谈看法。我看了这个长篇大论后的总体感觉是,这又是一篇“一农”说的代表作。应该肯定,旁旁先生确实在这个谈话中提出一些值得我们重视的新见解,比如他把农民问题和军队建设联系在一起,就很令人佩服。但旁旁先生明显地把“三农”问题简化为“一农”问题,并沿着“一农”的思路提出了解决问题的办法。反复研究旁旁先生…  相似文献   

17.
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北京市委书记贾庆林在认真学习宣传“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暨恢复《前线》刊名五周年座谈会上发表讲话“七一”前夕,召开今天这个纪念会,有着特殊重要的意义。首先,我代表市委对《前线》杂志恢复刊名五周年表示祝贺。今天到会的有不少著名专家学者,刚才好几位同志作了发言,讲得都很好。借此机会,我就学习贯彻“三个代表”、全面加强党的建设再讲几点意见。江泽民总书记关于“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是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和方法,继承历史、立足现实、前瞻未来的科学论断,从根本上进一步回答了在…  相似文献   

18.
感叹统计的离奇,我写了两篇小文:《数字真的是游戏吗?》、《“农民年人均纯收入”这个数》。手边还有典型材料,心中还有话要说,准备接着写。 待到读了一位作者的《“统计”学》,才忽然明白,我只是说了枝叶,讲了个别事例,没有从总体上把握当今之时的“统计”学。思索一下,这的确是一门新的学科。不过,我想在“统计”学之前添加两个字,将这门学科称为“政治统计学”。大学里的统计学不研究这类  相似文献   

19.
《湘潮》1991,(6)
龚育之在《中共党史研究》著文《再谈研究毛泽东思想的新起点》,不赞成在群众的政治生活中提出和使用“毛泽东晚期思想”这一概念。其理由主要有二: 第一,“晚期”只是一个时间划分。从逻辑上讲,以时间划分的“毛泽东晚期思想”这个局部概念,不能同“毛泽东思想”这个整体概念在内涵  相似文献   

20.
《中共党史研究》编辑部: 我看了你们《中共党史研究》今年第三期发表了我的“关于向忠发叛变的问题”证明材料,认为还要作一点说明。由于陈云同志很关心这件事,所以,在我把报告送中央以前先送陈云同志审核,在他看后,由陈云同志处注:“这件事,陈云同志说:向忠发确实叛变了,邓颖超同志讲的意见是对的。”因为,他当时在上海,知道事实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