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尤兰芳 《法制与社会》2011,(15):230-233,235
本文运用文献分析方法,首先根据2001~2009年南京某高校大学生考试作弊的档案记载资料,对大学生作弊现状及作弊特点,包括作弊类型、作弊处罚和作弊新趋势等,进行总体描述。本文深入分析了作弊行为的心理、作弊后的影响。最后提出对策建议,针对当前大学生考试作弊的现状及其个体心理因素,需要根据作弊状况改进教学和考试机制。同时,也需要根据大学生作弊的心理,针对性地开展诚信价值观教育。  相似文献   

2.
高校对大学生考试作弊“开除学籍”的法律审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违纪学生进行纪律处分是高等学校管理的重要内容。针对近年来不断发生的大学生诉高校不当处分案,本文以大学生考试作弊为视角,指出高校行使开除作弊考生学籍的处分权并未侵害大学生的受教育权,高校应坚持以人为本,以法治的思维方式正确处理考试作弊与开除学籍之间的关系,以使高校处分权纳入法治化轨道,保障高校和大学生的合法权益。  相似文献   

3.
陈雍倩 《法制与社会》2011,(28):234-235
当前,大学生考试作弊现象极为严重,主要表现在作弊人数广泛,作弊手段多样。造成大学生考试作弊的心理因素主要有自我提升错觉、从众心理、习得性无助、逆反心理等。最后,基于这些作弊心理,文章提供了行为矫正建议。  相似文献   

4.
应对考试作弊,加强高校考风建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目前高校大学生考试作弊现象,本文分析了大学生考试作弊的原因,并对如何应对大学生考试作弊,加强高校考风建设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5.
《刑法修正案(九)》增设了组织考试作弊罪,对组织考试作弊行为初步解决了"有法可依"的问题。本文在探究国内外相关刑法规定的基础上,深入分析组织考试作弊罪的客体特征、客观方面、主体特征和主观方面,以期使本罪名在司法实践中得到合理、准确的运用,进而对组织考试作弊行为进行有效的规制。  相似文献   

6.
《刑法修正案(九)》增加第284条之一,针对"在法律规定的国家考试中"的作弊行为,增设了三个故意犯罪。本文对其中的组织考试作弊罪,从侵害法益、犯罪主体、犯罪行为三个方面分析该罪的认定,并对其他考试中作弊行为的刑事处罚进行梳理。  相似文献   

7.
通过对大学生考试作弊呈现出的特点、成因进行分析,文章从注重培养大学生道德观及科学的改革考试方法和教育方法、建立科学的素质评价体系、加强考试的监督与管理方面提出了防范考试作弊的对策,为高校培养新时代高素质人才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考试作弊行为在近年来愈演愈烈,其社会危害性随着高科技时代的到来而剧增,在社会新形势下需要刑法的适时介入和干预。由于现行刑法罪名体系难以全面地涵盖并妥当地规制考试作弊行为,同时也为构建良好的社会诚信体系,有必要将考试作弊及其相关行为独立成罪。《刑法修正案(九)(草案)》第32条增设考试作弊系列罪名的做法在总体上值得肯定,但需要进一步的立法证成。  相似文献   

9.
从诚信视角浅析大学生考试作弊现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校大学生普遍存在的考试作弊现象从一个侧面反映出大学生诚信的缺失,这是我国现存的社会问题之一,也是高校学生普遍存在的问题。本文通过对大学生考试作弊、诚信缺失现象产生原因的分析,提出在学校教育、管理、制度建设等多个方面的工作思路与建议。  相似文献   

10.
衣庆泳  接弘 《法制与社会》2013,(36):190-191,199
通过自编的大学生安全意识调查问卷,从大学生盼自我安全意识、公共安全观念、社会安全责任感等三个维度。对570名大学生进行了调查。结果显示,大学生具备一定的安全防范意识,但大多数大学生欠缺危险应对意识;多数大学生具备积极的公共安全观念,其中女生的认知水平要低于男生;多数大学生具有较高的社会安全责任感水平,但也存在“自扫门前旁”的情况。由此,提出了大学生安全意识培育工作要制度化、师资队伍要一体化、培育途径要多元化的教育策略。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索修订版外显攻击行为量表(Modified Overt Aggression Scale,MOAS)用于预测精神障碍住院患者发生严重攻击行为的价值,为住院精神障碍患者的暴力风险评估提供理论依据。方法由经过培训的医务人员对某精神卫生专科机构2009年9月在院的918例住院患者采用MOAS进行评估,并随访2年内是否发生严重攻击行为。通过SPSS 21.0分析采用MOAS评估预测精神障碍患者发生严重攻击行为的价值。结果 (1)与未发生严重攻击行为者相比,2年内发生严重攻击行为者,其MOAS评分中言语攻击、财物攻击、身体攻击和加权总分存在差异(P0.05);(2)MOAS中的言语攻击评分,与2年内精神障碍患者的严重攻击行为相关(P0.05);(3)通过MOAS各项评分预测2年内精神障碍患者是否出现严重攻击行为时,言语攻击、体力攻击及加权总分三项评分存在一定的价值(P0.05)。结论 MOAS评分用于预测住院的精神障碍患者2年内发生的严重攻击行为时,存在一定的价值。  相似文献   

12.
【裁判要旨】高等学校学生提交课程论文是课程考试的一种方式,其抄袭行为属考试作弊,是违反考试纪律的行为,应当受到处罚。但高等学校不能适用《普通高等学校学生管理规定》第五十四条第(五)项所规定的因剽窃、抄袭他人研究成果可以开除学生学籍的情形。该第(五)项所称的剽窃、抄袭他人研究成  相似文献   

13.
关于大学生生活事件的调查报告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研究运用青少年生活事件量表(Adolescent Self-Rating Life Events Check List,ASLEC)为测查工具,采用问卷调查的形式,对福建省部分高校的278名在校大学生进行现状调查。调查被试一年中,生活事件发生频率居于前三位的分别是考试失败或不理想、学习负担重及被人误会或错怪。本研究得出的结论为:应激事件尤其是负性生活事件对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有着重要影响,提高大学生的心理承受能力,应对负性生活事件的不良影响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4.
高校在对学生进行管理时,是法律法规授权的具有独立公务法人地位的准行政主体,它有权对学生进行惩处.但高校在对作弊学生行使学籍处分权时,作为一种具有自由裁量性的公权力,应该加以限制和约束,否则容易损害相对人的合法权益.目前高校对考试作弊学生的学籍处分存在实体与程序方面的法律问题.高校在进行学籍处分时应遵循一定的法治理念,以推进高校学生管理工作的法治化.  相似文献   

15.
简历注水,考试作弊,论文抄袭,毁约随意,拷问“天之骄子”,诚信何在?说东道西,聊天室里讨论正热时。不做大学生已经好多年,对学生的生活也淡忘了很多。闲来无事,看看报纸,上上网,发现拿大学生说事似乎成一种时髦了:大学生心理素质差,自杀、杀人现象层出不穷;道德水准下降,女大学生卖淫、被包养……大家一看到这类事情,想也不想就抡起“板砖”,呼呼地砸过去。笔者一向喜欢凑凑热闹,也来聊聊大学生的事。近来看到的最受人诟病的要算大学生丧失诚信了:读书不认真,考试作弊;做学问不踏实,论文抄袭;找工作时给简历注水;骗取助学贷款,毕业逃贷;恶意…  相似文献   

16.
程贵林 《法制与社会》2013,(17):175-176
采用自编就业认知评价问卷、状态——特质焦虑问卷和社会支持评定量表对350名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显示,大学生弱势群体的就业焦虑显著高于非弱势群体大学生;就业认知评价对于焦虑有良好的预测作用,社会支持通过认知评价间接地对焦虑产生影响。  相似文献   

17.
高师生职业价值观的调查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高师生是一群特殊的大学生群体,本运用高师生职业价值观问卷对1365名高师专科学生进行了调查,结果发现:1.高师专科学生的职业价值观依重视程度大小依次是:人际关系、自我发展、贡献、威望、家族、物质生活。2.高师专科学生在职业价值观各维度上存在显的性别差异,在家族维度上存在专业差异,在物质生活和威望维度上存在年级差异。3.二年级是高师专科学生职业价值观形成的重要时期。4.高师专科学生比本科学生更重视家族和威望的价值观。  相似文献   

18.
【案情】北京科技大学(下称“北科大”)本科生田永在大学二年级时 ,在电磁学课程补考中 ,因其携带记有公式的字条被监考老师发现。监考老师虽未发现其有偷看行为 ,但还是停止其考试并上报学校。学校根据校发(1994)年第068号《关于严格考试管理的紧急通知》(下称“068号通知”)第3条第2项关于“夹带者 ,包括写在手上等作弊行为者”的规定 ,认定田永的行为是考试作弊 ,并根据第1条“凡考试作弊者 ,一律按退学处理”的规定 ,对田永作出“退学处理”的决定。但田永未收到正式通知 ,该退学处理决定并未得到实际执行。在以后的…  相似文献   

19.
福建省违法犯罪青少年的个性特征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Li W  Lin JS  Chen DC  Yang C  An JY 《法医学杂志》1999,15(4):211-213
为探讨青少年违法犯罪与个性的关系,采用艾森克个性问卷对621名13-19岁违法犯罪青少年和1371名相应年龄在校学生按不同年龄段和性别进行对照研究,发现16-19岁男性违法犯罪青少年外向性(E)、精神质(P)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13-15岁男性违法犯罪少年精神质(P)、神经质(N)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16-19岁女性违法犯罪青少年神经质(N)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不同违法犯罪类型之间各个维度无统计学差异,表明外向性、精神质和神经质与男性青少年违法犯罪相关,倾稳性可能与女性青少年违法犯罪有关。  相似文献   

20.
在以往犯罪学家研究成果的基础上,采用分层和判断抽样的方法,对浙江省五百名在押少年犯和浙江省五百名在校中学生进行了调查.调查的内容分两步展开,一是采用自制问卷就社会因素与少年初犯之关系进行调查,二是采用现成的明尼苏达多相人格测验表就心理因素与少年初犯之关系进行调查.调查结果表明,在社会因素方面,家庭环境诸因素中有十四项、学校纪录有六项、早年行为模式有十八项、社会交往有四项因子与少年初犯存在关联.在心理因素方面,从包含十五个维度的明尼苏达多相人格测验表中检选出病态人格这一项因子.在此基础上,采用非加权计算点数的方法制作少年初犯可能预测量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