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13 毫秒
1.
楚国的商业都会刘玉堂商业都会的繁荣与否,是衡量一个国家商品经济水平高低的重要标尺。据文献提供的信息,楚国的商业都会主要有郢、鄢、宛、陈、寿春以及吴和番禺等,现依次予以考察。郢,位于今湖北江陵纪南城的楚郢都,又称郢中、南郢和纪郢,是春秋战国时期南方第一...  相似文献   

2.
楚国灭巴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对史书关于“楚国灭巴”的有关记载及学术界对“楚国灭巴”的四种主要观点作了考证、置疑,认为:所谓“楚国灭巴”是不存在的,史书中一些貌似可以说明楚国灭巴的史料其实均别有所指,巴人之最终亡国灭族是在前316年秦灭巴蜀,史有明载。  相似文献   

3.
"北有兵马俑,南有熊家冢。"秦始皇陵兵马俑早已名扬天下,新近发掘开放的熊家冢车马阵却鲜为人知,相对寂寥许多。其实,作为中国春秋战国时期南部疆域最大、实力最强的诸侯国--楚国的王陵,不同于土陶烧制的兵马俑,而是大量真车真马真人陪葬,其宏大的规模气势和待解的王朝秘事,同样令人惊叹和好奇。一个王国的奢华背影熊家冢位于湖北省荆州市,离楚国故都纪南城遗址约26公里,是迄今  相似文献   

4.
今年一月,在长江中游湖北省江陵县的一座古墓里,出土了满满一棺精美华丽、光耀夺目的丝质衣裳。考古学家认为这是两千二百多年前的随葬物品。江陵县境内有一座纪南城,是公元前六八九年至前二七八年间楚国的都城的遗址。过去在附近曾经发掘过大批楚墓,出土了许  相似文献   

5.
管仲重金求鹿 有“春秋第一相”之称的管仲,是一位打经济战的高手。《管子·轻重篇》收录了管仲靠“重金求鹿”而使楚国大败的趣闻。 齐桓公把南方的楚国看成王霸事业上的“假想敌”,整日里都在琢磨如何削弱楚国。但楚国的军事战斗力很强,这让齐桓公很头疼。  相似文献   

6.
春秋战国时期楚国尹官的设置及其职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谭黎明 《求索》2010,(2):217-219
以尹名官是楚国官制的特点之一,尹前冠以限定成分是尹官的表现形式。文章深刻剖析了以尹名官的历史渊源,并对“令尹”以及其它诸尹官的来龙去脉展开了充分的论述。深入探讨楚国尹官的设置及其职掌等问题,对于研究楚国的官制以及春秋战国时期中原诸国官制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7.
中文月课     
中文月课Yanzi多年以前,齐国大臣晏子出使楚国。晏子身材矮小,楚国人在都城大门旁边另开一扇小门请晏子进去。晏子不进,他说:“出使到狗国的,从狗门进。我现在出使楚国,不该从这扇门进。楚国的礼宾官只好引导他从大门进入楚国都城。晏子见了楚王,楚王问他:“...  相似文献   

8.
付长芳 《今日广西》2014,(10):43-43
杰出的人被美誉为“人中翘楚”。“楚”是什么东西?“楚”可不是楚国,而是一种落叶灌木或小乔木,枝干坚硬,古人拿它来作杖,又名荆或牡荆。  相似文献   

9.
西周时期,朝聘礼作为重要的邦交礼节,对于巩固周初统治、维护周天子的权威起了很大的作用.春秋以后,在“礼乐崩坏”的背景下,朝聘礼仍为各诸侯国所继承.楚国在从“蛮夷”之邦发展至中原强国的过程中,受到中原文化影响,逐渐开始重视朝礼“别尊卑”功能的发挥,利用与他国间的朝礼来标榜自身地位之改变.新出土的楚国纪年简资料,有很多楚国聘问活动的记录,与传世文献如《左传》、《史记》中记载的楚国朝聘活动相互参照,可以看出春秋战国时期楚国实力的变化过程,以及中原礼仪文化对楚国影响的展开.  相似文献   

10.
刘玉堂  张硕 《世纪行》2007,(10):10-11
楚民族是一个颇具开放精神的民族,楚人的先民生息在中原,与夏族、商族、周族都有密切的关系,从来都不是封闭的。楚国的君臣奉行的方针,按《左传·襄公十三年》的说法,叫做“抚有蛮夷”、“以属诸夏”。可见,楚人的民族偏见相当淡薄,民族政策较为开明。因此,尽管楚国灭掉了60多个中小诸侯国家,但在它辽阔的疆域内部很少有民族性或地方性的叛乱发生。  相似文献   

11.
江陵城旅游开发初探肖建成江陵城(荆州城)是1982年国务院首批公布的24座历史文化名城之一。旅游资源丰富,发展潜力很大。本文试对江陵城旅游业发展战略目标、依据、步骤和措施作初步探讨。一、战略目标和依据江陵城发展旅游业的目标应是:以“三城”(纪南城、荆...  相似文献   

12.
历史上的楚国从西周时期“土不过同,”辟居荆山一隅的小国,逐步发展到战国时期“楚地千里,带甲百万”的泱泱大国,其发展壮大的一个重要原因,是春秋初年楚国实行了一条正确的扩张战略方针,并运用灵活的战术,伐灭周边一系列小国,镇守中原之门户,为楚国立足于历史舞台,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成为历史上小国迅速发展后来居上的一个典型。一、楚国军事扩张战略的基础  相似文献   

13.
“室”是一个历史的概念,在先秦宗族奴隶制下,它首先是最基本的血缘单位,后来又成为最基本的财产占有单位。春秋时期,随着土地私有化和宗族解体过程的开始,各国贵族之间争田、夺邑,兼室的现象层见迭出。而揆诸史籍,有关楚国“兼室”又远较诸国典型而突出。对楚国的“兼室”现象实有深入探讨的必要,凭藉“兼室”这条线索,我们可以在某种程度上窥视到楚国宗族奴隶制解体的历史道路。  相似文献   

14.
当沉眠了2400多年的曾侯乙编钟睁开它那惺忪的睡眼之时,整个地球霎那间被震撼了!那雄浑激越的钟声,以无可抗拒的魅力,把人们引进楚国音乐艺术的圣殿。 西周时代,楚人很可能已有了如芽方萌的音乐,只是除了楚公?钟和楚公逆钟等传世的楚国乐器外,迄今尚未获得更多的实证。不过,现已掌握的资料和线索表明,至少在春秋时代,楚国的音乐已是“八音”俱全了。《国语·楚语》记载楚国大夫伍举规劝楚天王切忌沉溺于声色,曾以“金石匏竹”来指代过“八音”。时至今日,楚分属“八音”的八类乐器,除了土、木两类尚屈居于古冢深穴外,金、石、革、丝匏、竹六类的“领袖”都幸  相似文献   

15.
楚国的货币     
本文根据历史文献和出土文物,对楚国的货币作了研究和考证。楚国的货币完整而自成系统,有金、银、铜三种。主要是具有独特形式的金版、金饼和铜质蚁鼻钱。被称为“郢爰”、“陈爰”的金版及金饼等贵金属的流通使用,始于春秋晚期或春秋、战国之交,反映了当时楚国的国力强大,商品生产、商业经济的繁荣发展。蚁鼻钱,又称铜贝,系殷周以贝为币的遗制,约始于西周,后因楚国国势凌弱、经济衰落,铸造质量逐渐轻小,一直使用到楚国被秦灭亡为止。  相似文献   

16.
楚人怎样学齐语  有这样一个故事:一天,孟子对宋国的大夫戴不胜说:“如果在这里有一个楚国的大夫,想要他的儿子能说齐国话,是派齐国人去教他好呢,还是派楚国人去教他好呢 ?”  戴不胜说:“派齐国人去教他好。”  孟子说:“派一个齐国人去教他,如果有许多楚国人干扰他,即使是天天打他,希望他能说齐国话,也是不可能的。如果把他带到齐国的街巷里住上几年,即使是天天去打他,不要他说齐国话,也是不可能的了。”  客观环境对人的影响,是不可忽视的。事物的外因是指一事物和他事物之间的外部矛盾,外因只是事物发展的外部…  相似文献   

17.
独特的楚国历法王胜利楚民族不仅在天文学方面取得了辉煌的成就,而且创造了与众不同的历法。一、独特的大事纪年法楚国纪年主要采用过两种方法。一是以各代楚王在位年数纪年。例如,楚王章钟、上的铭文记云:“惟王五十又六祀,返自西阳,楚王章乍曾侯乙宗彝”。《史记·...  相似文献   

18.
“九月里,九月九,爬山登高饮菊酒,戴上茱萸避邪恶,吃了花糕多长寿。”农历九月九称“重阳节”、“重九节”、“茱萸节”,是汉族传统的民间节日。重阳节起源于何时?有的说是战国时楚国诗人屈原流放汉北、他的学生宋玉为他送别的日子;到西汉时重阳节已成固定节日,魏...  相似文献   

19.
魅力萍乡     
《江西政报》2006,(12):F0004-F0004
《孔子家语》载:春秋时期的霸主楚国国君昭王,有一次南巡到某地,得一“大如斗、圆而赤”的果实,因不识是何物,求教于孔子。孔子告知曰:“此所谓萍实者也,吉祥也,唯霸者能获焉”。于是,人们便把楚昭王得萍实的地方谓之“萍乡”,意为“萍实之乡”。  相似文献   

20.
袁朝 《世纪行》2007,(12):27-29
楚国的历史长达800年,殷商时期,楚人已经同中原政权发生关系。公元前11世纪,楚人的先祖鬻熊率族人参加联军,随周武王讨伐商纣王。西周建国后,鬻熊后人熊绎被周成王封为楚子(《史记·楚世家》),立国于荆山一带,“筚路蓝缕,以辟山林”,在荒山野林开垦土地,艰苦建国。春秋时,楚国建都于郢,迅速发展壮大,兼并了长江中游许多大小邦国,成为强国。楚庄王为春秋五霸之一,一度“问鼎中原”,有北取中原之志。战国时期,楚进而吞灭吴越,其势力西抵汉中,东临大海。所谓“地方五千里,带甲百万”,成为战国七雄中领土面积最大、人口最多的强大国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