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法学》1983,(5)
案情简介一九八二年四月十日下午,被告陈新上厕所时把女儿放在外面靠篱笆站着。陈在厕所听到女儿哭声,出来见她扑倒在地,将其抱起见脸上、嘴上都是鸡屎,怀疑是站在女儿身边的杨红(男,四岁)推倒的,就抓住杨的左肩使劲“一推一转”,杨被推倒在地,头部碰  相似文献   

2.
<正> 被告张××,男,21岁,工人。一九八○年七月四日中午一时许,张××午睡起来去厕所解便后,发现约距七公尺处十六岁的少女周×正在包谷地里薅红苕草,张乘四下无人之机,遂起强奸恶念,趁周不备,将其推倒在一公尺多高的土坎下包谷地内,用左手捂住周的咀,右手按住周的手,正欲强奸,周即呼喊,因咀被捂住声音很小,被告便慌忙回宿舍。破案后,被告一直供认,他将周按住时,心想:这事做不得,会造成自己犯罪,就松手跑  相似文献   

3.
案名:吕某故意杀人案[基本案情]2005年2月6日19时许,吕某到某市黄江镇大家乐广场找卖淫女嫖娼,找到被害人杨某。二人在该镇江海城黄河二街12号楼302出租屋内进行性交易后杨先离去,吕发现身上的手机及财物被偷走,便怀疑是杨所为。同年2月9日21时许,吕某携一把水果刀在大家乐广场再次找到杨某性交易,杨未认出吕。二人到黄河二街12号楼302出租屋发生性关系后,吕要求杨把手机还给他,杨不承认并想逃离,被吕抓住,两人发生争吵。吕某遂将杨推倒在床上,用左手卡住杨的颈部,右手持水果刀刺了杨的腹部、右眼部各一刀,致杨当场死亡。  相似文献   

4.
1案件资料某日7时许,杨某(女,35岁)和2个女儿(9岁,6岁)被杀死在家中。现场大门是铁拉阐门,进门为小食店,店内铁架上有一刀盒,内有菜刀。小食店东南角是通往客厅的小门,客厅电话机的接头被拔掉,过道地面有2种血鞋印。中心现场位于卧室,灯开启。进门正对地上有大量血泊及2具尸体为杨某(仰卧位)及大女儿(俯卧位),杨某右侧地面上有一带血的不锈钢菜刀,刃口成锯齿状。在卧室门与尸体脚部间的地面上有2枚不同的血鞋印。卧室内的衣柜未见翻动,梳妆台上电话线被切断,小床床垫上有约6cm长的砍切痕,床面上有一血鞋印,小床上躺着杨的小女儿(仰卧位),身…  相似文献   

5.
逸铭 《政府法制》2014,(23):52-52
前阵子,我到美国旅游,住在女儿家里。有一天,几个多年不见的朋友要聚会,地点就在女儿家里。一大早.我就去超市采购一番,准备做一桌子菜,好好招呼客人们,多年不见,老朋友们都格外热情。席问,觥筹交错,颇为尽兴。可送走客人后,我却觉得肚子不舒服了。一个晚上的时间,我连着上了好几趟厕所。  相似文献   

6.
【基本案情】 被告人吕某,男,1976年生,小学文化。 2005年2月6日19时许,被告人吕某到东莞市黄江镇大家乐广场找卖淫女嫖娼,找到被害人杨某(女,生年不详)。二人在黄江镇江海城黄河二街12号楼302出租屋内进行性交易后杨先离去,吕发现身上的手机及财物被偷走,便怀疑是杨所为。同年2月9日21时许,吕某携一把水果刀在大家乐广场再次找到杨某进行性交易,杨未认出吕。二人到黄河二街12号楼302出租屋发生性关系后,吕要求杨把手机还给他,杨不承认并想逃离,被吕抓住,两人发生争吵。吕某遂将杨推倒在床上,用左手卡住杨的颈部,右手持水果刀刺了杨的腹部、右眼部各一刀,致杨当场死亡。吕某将杨杀死后,将水果刀的刀套放在窗外的窗台上后逃离现场。经法医鉴定:被害人杨某系被他人用外力作用于颈部致机械性窒息合并用锐器作用于腹部致失血性休克死亡。  相似文献   

7.
编辑同志:犯罪嫌疑人甲某为自己建房,建房地上有2株集体所有的野生活樟树,甲某在推倒树前曾征求本村村长意见但未果,遂在无采伐手续的情况下,雇请村民乙某驾驶推土机推倒毁坏了那2株樟树穴地径分别为30公分和32公分雪。公安机关以甲某涉嫌毁坏珍贵树木罪移送审查起诉,检察机关在审查起诉期间,发现甲某在主观上不知道樟树是珍贵树木。一种意见认为,由于甲某主观上不明知,不能构成非法毁坏珍贵树木罪;另一种意见认为,甲某构成非法毁坏珍贵树木罪。因为当地林业部门每年都派人到村里宣传《森林法》,甲某虽为小学文化,应明知樟树是珍贵树木。请…  相似文献   

8.
严某伙同林某窜到王某某家中资得彩电一台,并藏在离王某某家十余米远的灌木丛中。当天傍晚,当严某与林某欲将赃物取走时,被守候在附近的王某某发现,严、林二人弃赃逃跑,王某某追上将严抓住,并用随身携带的铁棒猛击严某,严某奋力挣脱后,逃至灌木丛中躲藏,王某某便连续捡起石头朝严某躲藏处扔砸,严某不堪疼痛,一边求饶,一边从灌木丛中走出来,但王某某继续用石头朝严打击,严某便从地上捡起一块石头朝王打去,击中王头部(轻伤),严便趁机逃离现场。此案在处理中,对严某和林某先前的行为认定为盗窃罪没有异议,但对严某用石头砸…  相似文献   

9.
孙建武 《法治与社会》2013,(8):F0003-F0003
《杨官运与恒源生物化工有限公司》忠实地记述了民营企业家创业发展的艰辛历程。不惑之年奋发创业的杨官运,如今已是六甸有三的老翁了,他为社会创下了财富,造福于国家和人民,而他得到的是"不愧于一名共产党员的光荣称号",留下的却是值得永远彰明的"艰苦奋斗精神"!常言道,创业不易守业难,不进则退!杨官运心知肚明。早在创业之初,便下狠心磨砺儿女,使其成才,将来能胜任"秉承父业"的接班人,而其女儿杨蕊便是其中的佼佼者。杨蕊,生于1979年,上小学时便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1996年毕业于安康商业专科  相似文献   

10.
夏夜的新疆石河子市,美丽而又宁静。凌晨1时40分,石河子市某公司经理王金山在路经该市西小路时,压根没有想到,就在他用手机给朋友拔打电话时,树林里的两双贼眼已经盯上了他。突然,王金山被人扑倒在地。他本能地准备反抗挣扎,一块石头已重重地砸在他的脑袋上。王金山见势不妙,苦苦求饶:“兄弟,别动手!你们要什么我给什么。”  相似文献   

11.
共犯竞合是指共同犯罪中共犯人兼任多种共犯形态的一种犯罪现象 ,它不仅存在于以分工分类的德日刑法中 ,而且在我国主要以作用分工的共犯理论中也现实存在。对于不同共犯理论中的共犯竞合 ,其解决的方法和机能存在差异。德日刑法中的共犯竞合在于从竞合的共犯形态中选择择一共犯人形态进行定罪量刑 ,而我国的共犯竞合理论仅是为研究、了解共犯人在共犯中的不同身份以及对共犯事实的作用大小 ,进而为认定各共犯人是否为主犯或从犯服务。  相似文献   

12.
论侵占罪的构成要件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新刑法对侵占罪的设立、弥补了财产犯罪立法的不足。但如何界定侵占罪与贪污罪、挪用公款罪等的区别?有必要将此罪的犯罪构成进一步明确。  相似文献   

13.
亲手犯问题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亲手犯作为一种犯罪形态,与间接正犯是既对立又统一的.大陆法系学者在研究间接正犯时,虽然对于亲手犯也有一定研究,但由于立论根基的错误,致使亲手犯的研究一片混乱.我国现行刑法没有关于亲手犯的规定,理论界关于亲手犯的研究也寥寥无几.因此,加强与共同犯罪息息相关的亲手犯问题的研究,对于完善我国的共同犯罪理论体系,梳理司法实践中复杂的共同犯罪问题,正确认定犯罪人的刑事责任,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4.
身份犯新论     
身份犯是一类犯罪,并非指一类犯罪人。作为一类犯罪的身份犯,身份犯是指法律规定的以实施犯罪的行为者在行为时所具有的刑法身份为定罪要件或法定量刑情节的犯罪。刑法身份是指法律规定的,对定罪量刑具有影响的一定的个人要素或一定的单位附属条件。包括自然人刑法身份与单位刑法身份。类罪特征、主体特征和法律特征是身份犯的三个基本特征。身份犯除具有传统的分类以外,还可以分为自然人身份犯与单位身份犯、仅具备身份型身份犯与具备并利用身份型身份犯、明文规定式身份犯与暗含式身份犯等等。  相似文献   

15.
论吸收犯的若干问题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非数罪形态中吸收犯是理论上争议比较大的犯罪形态之一,其中的若干争议直接涉及到吸收犯在理论上是否还有存在的必要,厘清不同的观点是认识吸收犯的前提.本文通过对不同观点的比较分析,认为吸收犯是立法中不可避免的立法现象,在理论上仍然有存在的必要;吸收犯的最本质形式是重罪行为吸收轻罪行为;吸收犯与牵连犯的区别在于行为人主观上不具"目的的同一性";与连续犯之区别则在于其"犯意的多次性"和"犯罪行为的连续性".  相似文献   

16.
吴萍 《政治与法律》2007,5(3):158-162
刑法第81条第2款中的"等暴力性犯罪"是指具体的罪名还是具体的犯罪行为;"等"作为助词,是表示列举未尽,还是列举后的煞尾,学界分歧很大.但通过对司法解释的解读,显然此处的"暴力性犯罪"为具体罪名,非具体犯罪行为;根据刑法其他条款中"等"的语义、罪刑法定原则和行刑谦抑原则的要求、现代刑罚的目的、刑法适用存疑时有利被告的原则,"等"应理解为列举后的煞尾.建议未来修改刑法时,尽量用语明确,消除歧义,或者是取消第81条第2款中引起歧义的"等",或者是在刑法总则第五章中以立法解释的形式用条文界定刑法典中"等"的涵义.  相似文献   

17.
结果加重犯争议问题探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结果发生的概率高低影响人们对行为人是否应当承担刑事责任及其程度的评价,进而影响对罪过的认定,但根据社会通常观念,让偶然的结果加重犯的行为人承担刑事责任是适当的。结果加重犯对基本罪可以是过失,对加重结果可以是故意,而"过失加故意"型结果加重犯也可能存在。结果加重犯与想象竞合犯的区别主要是刑法是否将不同犯罪性质的结果规定在同一个犯罪中。  相似文献   

18.
论大陆法系刑法中的既遂犯和未遂犯(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接上期) 四、不能犯——未遂犯之二 (一)不能犯的界定。 大陆法系国家刑法中的未遂犯有广义与狭义之分:前者包括障碍未遂、中止未遂和不能犯未遂,而后者则仅指障碍未遂。所谓不能犯未遂,是指行为人已着手...  相似文献   

19.
抢劫罪既遂与未遂区分标准新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如何区分抢劫罪的既遂与未遂,历来存在争议,尤其是1997年刑法典实施后,针对八种加重抢劫情节是否存在未遂问题,刑法理论更是聚讼不一。抢劫罪既遂与未遂的争议应立足于法益保护,立法者制定任何一条罪刑规范都有其欲意要保护的法益,只有当这一保护的法益受到侵害时,才成立犯罪既遂。据此,普通抢劫罪和加重抢劫罪除抢劫数额巨大、多次抢劫外,抢劫罪既遂与未遂的区分应以被害人是否失去对财物的控制为判断标准。  相似文献   

20.
构成要件的理论考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从三个层面对构成要件理论展开考察:一是构成要件的客观性与主观性.构成要件理论的发展呈现主观化的倾向;在犯罪论的建构中,需要考虑如何从构成要件的抽象性中实现犯罪的个别化的问题.二是构成要件的记述性与规范性.如何区分构成要件与违法性,尤其是构成要件中的规范要素与违法性,是犯罪论体系中的理论难题;随着法定犯的增加,有必要重新审视构成要件与违法性之间的关系.三是构成要件的形式性与实质性.构成要件从形式化走向实质化,直接影响其本身的体系性地拉.应当在领悟犯罪论体系精髓的基础上,对我国犯罪构成体系的重构展开探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