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漫画与幽默     
一个商人问另一个商人,“你的广告有效果吗?”“当然,”他的同行回答。“上周我们登广告招聘一个更夫。第二天晚上我们就被抢劫了。”在比赛中,一个拳击手猛烈地击打空气但无法打中他的对手。“我干得怎么样?”在回合结束时他问教练。“很好,如果你这样坚持下去,”教练回答道,“他也许会感觉到气流并患上感冒。”一个数学家,一个生物学家和一个物理学家坐在一间咖啡馆里,他们注意到有两个人穿过街道走了进来。过了一会儿他们看见有三个人出去了。物理学家说,“我们的第一次计算是不精确的。”生物学家总结道,“他们一定是繁殖了…  相似文献   

2.
幽默小品     
挖洞一个罪犯的妻子要求狱吏能给她丈夫一份稍微轻松些的工作。她解释道:“他抱怨说他近来一直觉得很劳累。”“但是,他白天什么活也没干啊。”狱吏回答道。“这我不知道,他对我说他连续几个晚上都在掘一个墙洞呢。”风湿病人病人:“你还记得吗?8年前你曾给我看过风湿病,你当时要我避免潮湿。”医生:“是啊,现在你要看什么?”病人:“我想知道,眼下我是否可以洗个澡?”(有硕)两栖动物A君,市政府某部门官员,奉命下到某县挂职锻炼,任副县长。晚上坐小车回来,同事羡慕其潇洒浪漫,戏称其为城乡两栖动物。A诉苦道:不下去领导不愿…  相似文献   

3.
阳城的正气     
唐德宗时,有个叫阳城的人,居官刚正不阿,索有名望。他先是做谏议大夫,嫉恶如仇,敢怒敢言,大有“宁鸣而死,不默而生”的慷慨之气。然而,就因为这“该出手时就出手”的胆识气魄,惹得皇帝不高兴,谏官没做多久,就被逐出京城,贬为道州刺史。阳城虽然接连受到打击,依然豪气不减,到了道州任上,又为百姓干了许多好事。  相似文献   

4.
漫画与幽默     
父与子   “长大后,我要当一名警察,追随我父亲的足迹。”   “我还不知道你爸爸是一名警察呢!”   “不,他不是,他是一名惯偷。” 鲜于光明   从前,有一个案子的被告复姓鲜于,名光明。法官看了看状纸,不知鲜于是复姓,就喊道:“鲜于光!鲜于光!”不见人答应,又改口叫道:“被告!被告!”   这时,鲜于光明站了起来,法官很恼火,叫道:“你就是被告人吗?”   鲜于光明回答道:“是!”   “我一看状词,就知你不是良民,你今年 39岁就写 39岁有什么不好,偏偏要写明年 40岁。来人,给我拉下去打!”   原来,…  相似文献   

5.
梁朝伟曾在电影《花样年华》中说:“从前,当一个人心里有个不可告人的秘密,他会跑到深山里,找一棵树,在树上挖个洞,将秘密告诉那个洞,再用泥土封起来,这秘密就没有人知道。”一个“80后”小伙从中得到启发,将该创意成功移植到了网络上。通过向网友们提供大大小小的虚拟树洞,让“压力山大”的都市人倾诉秘密、抒发隐痛、宣泄情绪,他在两年间赚得盆满钵益,并带动了一个“树洞产业”的蓬勃发展!  相似文献   

6.
朱法飞 《创造》2001,(7):47
某单位一名新领导在就职大会上向群众表态道:人们常说新官上任“三把火”,我这“三把火”就不烧了。会后,大家对此颇有微词,有的说,新官上任该烧的还是要烧,一方面可以树立自己的威信;另一方面可以有效地解决和处理单位中存在的问题,更快地促进单位有新的起色,调动群众积极性,增强党委的凝聚力;而有的说:烧不烧是他的工作方法,既然组织上安排他当主管自有他的办法;但也有的担心说,一开始就没有“烧”劲,恐怕是老问题未解决,新问题又冒出来……事实上,经过几个月的实践后,人们的担心是多余的,在他上任后的几个月中,件件…  相似文献   

7.
这是头一回     
袁公善于“圆道”,对于已经发生的不愉快的事情,他轻启利唇,稍加点染,就可以化大为小,化有为无,甚至化坏为好。面对麻烦事,他往往先肯定,后否定,抽象肯定,具体否定。“先肯定”“抽象肯定”能给人以尊重事实的感觉,可为“后否定”“具体否定”奠定诚信的基础。他有一句口头弓:“有那个事儿,但不是那么回事儿!”  相似文献   

8.
不贪为宝     
虽是个男子汉,但每个月收入比在高校当教授的妻子少了一半还多。妻子有时拿此事开涮,都遭到我猛烈回击,“咱混得再差也是个户主”。最近妻子所在学校分房是徐州铜山新区的牛山别墅,独体别墅50万元,联体别墅40万元,家境好的争先恐后报名买“独联体”,我们因囊中羞涩,没有报名的勇气。妻子的同事打电话鼓劲道:“你们家老田是公务员,让他贪点不就有了。”  相似文献   

9.
新官黄启华     
1998年4月,湖南省株洲市。听说公安局交警支队要换支队长,大伙暗地里猜测:新支队长是谁?长什么样?后来谜底出来了,是黄启华。很多老交警说,他以前当过交警大队长,业务很棒;后来调走了,如今重操旧业,回来不仅是支队的“一把手”,同时也是市公安局的副局长。黄启华中等身材,一脸的干练和严肃,显得很帅气;有时脸上也洋溢着热情,很实在的那种热情。白天,他除了处理支队的日常事务外,还要亲自上路执勤,纠正和处理交通违章。没有人敢去走他的后门,就连他的亲朋好友也不例外。有一些好友找上门来为违章者“了难”(方言:有“…  相似文献   

10.
最不像警察的警察   户丑只说,如果谁要选一个最不像警察的警察,他有信心“光荣当选”。   户丑只的确不是在夸“海口”,他之所以这么说,是因为他有三个“硬条件”:一是名字老土;二是成年累月的着装打扮跟警察根本就不沾边;三是一天到晚灰头土脸的净往人多的地方挤,一点儿都没个警察的样子。有一次,在公交车上,老户曾专门为自己做了一次“民意测验”——请车上的乘客猜猜他的职业。有人说他像个机关门卫,有人说他像个炸油条的,有个小伙子显然想夸他,说他“怎么看怎么像个退休的工人师傅”,一车人硬是没有一个人说他像警察…  相似文献   

11.
老子是伟大的哲学家 ,也是伟大的政治思想家。他把深邃的哲学思想与高超的治理理论有机地融合在一起。他的“无为而治”思想就是其典型代表。他曾指出 :“是以圣人处无为之事 ,行不言之教”。意思是圣人所做的事是顺应自然而不提倡人为 ,圣人教育应是顺应人心而不提倡言语教化。他还指出 :“人法地 ,地法天 ,天法道 ,道法自然。”可见老子的“无为而治”并不是无所事事 ,而是遵“道”。“道”是什么 ?“道”者自然规律也。他还说 :“太上 ,不知有之 ,其次亲而誉之 ,其次畏之 ,其次侮之。信不足焉 ,有不信焉 !悠兮 ,其贵言 ,功成事遂 ,百姓皆…  相似文献   

12.
李立 《黄埔》2008,(2):46-49
进入20世纪80年代后期,蒋经国身体日渐衰弱。他感到尤其紧迫的是,需要尽快开放民众赴大陆探亲。他不止一次对亲近的僚属说:“离开家乡三四十年的人,没有人不想家的,这是人之常情。政府对开放民众赴大陆探亲,应乐观其成。”  相似文献   

13.
走进刘春海宽大明亮的办公事,一幅苍劲有力的字幅“谦和朴诚”高悬于墙上。问他为什么要选这儿个字,他说这是他的座右铭,也是他做人的准则。是啊,通过他的先进事迹,寻觅他的成长足迹,“谦和朴诚”是他的为人之道,又何尝不是他的成功之道!  相似文献   

14.
提起张长财,杨厂长就咬牙切齿,称他为“北霸天”;抓了张长财,杨厂长拍手叫好,也给派出所送了感谢信。可是,薛振西让他写个报案材料,他说啥都不肯。为啥呢?  相似文献   

15.
孔子是春秋末期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被誉为世界十大名人之首。在他博大浩深的思想体系中,殡葬改革思想尤为突出。一部《论语》,有十几处论到殡葬事宜。他道冠古今,且把实行殡葬改革作为教化黎民百姓的重要方面。他重礼倡仁,不信鬼神,推行节俭办理丧葬事宜。他身为一代哲人,身正为人师,带头实行殡葬改革。根据有关资料探究,孔子的殡改思想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孔子认为实行殡葬改革是为政之道。他提出“为政以德”、“道之以政”、“道之以德、齐之以礼”的思想,即用行政命令和道德教育的方法去规范和约束人们的行为。他提出执政…  相似文献   

16.
文艺广场     
战争和政治有个行伍出身的人参加议员竞选,经过一番的唇枪舌剑之后,终于落选败北了。“真是可惜。”有人替他抱不平。“我已竭尽全力,没有什么后悔的。”他回答说“战争和政治比起来,战争更难吧?”那人又问。“不,战争比政治容易多了。”他回答道,“在上,你只要看服装,就能知道是友军还是敌人。”近视“我看不清太远的东西,医生。”病人对眼科医生说。“请跟我来。”医生把病人带到外面,用手指着天上的太阳,问道,“你看那是什么?”“太阳。”病人回答。“那你还想看多远?”医生生气地问。宣传63道德规范进万家系列漫画策划…  相似文献   

17.
我们这批新招的民警中,谁也不知道他叫什么名字,只是按“师傅”(老民警)们的叫法,称他“黄军裤”。他总是穿着一条八三式的绿警裤。其实那并非是军裤,也非黄色的,但大家习惯这么叫,我们也这样称他了。每逢他来,各办公室的老同志,都赶快喊:“快关门!黄军裤来了!”“黄军裤”每次来局里都浑身酒气,提着半瓶劣质酒,疯疯癫癫地找人说话,特别是见到穿警服的,更说个没完,但是没有人搭理他。若是有人搭个腔,他就越发地来劲。有一次我看他那样子可怜,好心地劝他:“老师傅!快回家吧!这是公安局,我们在工作呢!”他吼叫起来,“什么?公安局!我知道!老子…  相似文献   

18.
张鸣  温宁 《现代领导》2005,(9):39-39
在晚清重臣中,张之洞属于跨世纪的人物。从流传下来的照片看,他是个一把胡子的干巴老头,没有什么招人喜欢的地方,当然也没有什么讨人嫌之处。说他是可人,当然不是因为长相,而是此老的为官之道。做京官,属于“清流”(同光之际,清流是朝廷一景,人称“青牛”,与之谐音喻此辈,经常激浊扬清。讥讽时政,尤其好跟那些办洋务的地方督抚为难),有敢言之名;做疆吏,属于能臣,有洋务之功,过了半个多世纪,毛泽东还说中国的重工业不能忘了张之洞,就是不跟外国人谈判。不签条约。  相似文献   

19.
漫画与幽默     
好心北京的某个深夜,BP机忽然响了,急忙开灯看BP机,只见上面显示:“姿势不对,起来重睡!”不经常一个学生正在为进入职业学校进行体检。“请问你经常这样结巴吗?”医生问。“不……不……不经常,只是讲话时才…才…才这……这样。看门狗“听说你有一条非常机灵的看门狗?”“一点不错,如果夜里听到什么可疑的声音,只要叫醒它,它就狂吠不已。”来不及汤姆重重地跌了一跤,满身泥泞回到家里。“你这个淘气鬼!”他母亲惊叫道,“怎么搞的,穿这么好的裤子摔跤了?”“原谅我,妈妈,”汤姆哽咽道,“我跌跤的时候来不及把裤子脱…  相似文献   

20.
中华民族素有勤奋好学的优良传统,浩渺学海中留下了许多催人奋进的治学佳话。国画大师齐白石一生勤奋,据说他二十七岁专门从事绘画以后,只有在患病和母亲去世的十几天里才间断过作画。八十五岁那年,有一天他一连画了四张条幅,直到吃午饭时还不肯停笔休息。画完第五张后,他在上面题字道:“昨日大风雨,心绪不宁,不曾作画,今朝制此补充之,不教一日闲过也。”“不教一日闲过”,是齐白石先生的座右铭,也是一切成功者的“秘密武器”。毛泽东精于哲学,通晓历史,擅长诗词,工于书法,据说就连他都有过“一天不学习,赶不上刘少奇”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