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技术进步与台湾农业增长演进的实证研究:1963--2008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运用超越对数模型对1963--2008年的台湾农业技术进步率进行测算分解,并分阶段探讨了其农业增长演替规律。结果发现:近50年来,台湾农业技术进步率和技术进步贡献率均呈稳定增长态势;台湾农业增长经历由资本主导到资本和技术进步双向驱动再到技术进步主导的嬗变,其农业增长方式已由粗放型转变为集约型。通过技术变迁来消除资源禀赋制约是未来台湾农业持续增长的最佳路径。  相似文献   

2.
宝岛民生     
《台声》2005,(8):6-7
大学学费频频调涨:台湾民众抗议,台中化工厂火灾后毒气四散:民众出现过敏,台湾头号绑匪中枪落网,连战赴白宫与布什共进早餐:呼吁国际劝扁放弃挑衅,台北拟引进日本磁浮电车:最快2007年可亮相,“海棠”台风致台农业损失逾26亿元(台币):6死1失踪。  相似文献   

3.
李英明 《台声》2011,(5):30-30
农业合作一直是两岸交流的核心议题,目前呈现出几个现象:双边农产品贸易总额均有所成长;台商对大陆农业投资规模逐渐增加,但是大陆来台湾进行农业投资项目很少,投资金额仅1.5亿美元;大陆已经成为台湾农产品最大的销售市场。  相似文献   

4.
李立 《台声》2007,(10):33-35
多年来,祖国大陆采取了很多措施,鼓励和支持两岸农业界进行交流,两岸农业同行之间的交流和往来日益频繁,两岸农业交流与合作取得了丰硕成果。特别是从去年开始,大陆实施了一系列促进两岸农业交流与合作,有助于台湾农业发展、惠及台湾农民的重大决策和重要举措,获得了两岸各界乃至国际社会的广泛好评,特别是台湾农民从中直接获益。那么,两岸农业交流与合作有着怎样的有利条件?目前两岸农业交流与合作的现状与存在的问题是怎样的?如何进一步促进两岸农业交流与合作,实现互惠互利、互补双赢的局面?本文试就这些问题作一些探讨。  相似文献   

5.
21世纪初期是台湾经济发展的关键时期,农业的发展更是受到普遍的关注。目前台湾农业生产和贸易呈现出平稳发展的状态,本文对近几年台湾农业政策的调整进行评价,并认为农业内部的结构性矛盾和国际大环境的变化是影响台湾农业发展走向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6.
徐朝旭 《台声》2002,(2):16-18
漳州与台湾的农业合作颇具规模,成效显著。1997年7月,国家外经贸部、国务院台办、农业部联合批准漳州市为“海峡两岸农业经济合作实验区”,漳州市加大了对台开放的力度,漳台农业合作交流进入快速发展的时期。近5年来,漳州通过对台农业合作,探索具有特色的农业发展模式,这一模式表现在农业产业化上,是走项目带动企业,企业联动农户的路子;在农业技术创新上,是实行技术引进与优越资源开发相结合;在发展外向型农业上,是以对台合作为渠道拓宽国际市场。漳台农业合作的成因与现状漳州与台湾隔海相望,处于同一纬度,气候相似,…  相似文献   

7.
王振林 《黄埔》2010,(4):55-55
2010年4月15日至24日,我随北京市人大农委考察团,应台湾有机农业研究基金会之邀,专程考察了台湾农业合作社和有机农业。通过实地考察和座谈,使我对台湾的农会和有机农业有了较深入的了解,从中受到了很大启发。考察之余,走马观花地环游了台湾岛,从而对台湾有了浮光掠影的了解。  相似文献   

8.
张大为 《台声》2011,(8):48-49
前段时问,山东省省长姜大明来台参访,听说台湾蕉农为香蕉贱价所苦,立即宣布采购台湾香蕉500万公斤,豪气的作风和帮助蕉农的心意,令人印象深刻且感动。这也让我联想到,大陆采购团每每在台大手笔采购台湾农产品的盛况,既然台湾精致农业深获大陆好评,当局何不导引陆资来台湾投资精致农业?或许可以纾解陆资来台的干旱。  相似文献   

9.
5月上旬,我随南京市“现代农业与乡村建设专题研修班”村支书学员赴台学习考察,感受颇深。在学习和考察中,通过与台湾“农业人’的接触、交谈,对台湾现代农业有了进一步的了解。有问必答 这次台湾研修学习,很注重于务实性,既有台湾高校中有实践经验的专家学者,又有台湾农业主管部门的负责人;  相似文献   

10.
试论对台优势与建设厦门都市型农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随着厦门经济建设的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加速城郊型农业的转型,发展与之相适应的都市农业是厦门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而都市农业的建设有赖于现代物质技术条件的提升,生产技术和装备的投入以及相关设施的兴建等,所有这一切需要积极开辟投资渠道,建立多元化的投资机制。厦门可以借助与台湾农业的合作和交流,通过汲取台湾发展都市农业的经验、引进台湾资金和技术来促进厦门都市农业的建设。  相似文献   

11.
刘树 《统一论坛》2003,(5):47-49
台湾的农业曾在台湾经济发展中起过重要作用,但从上个世纪80年代后期开始,台湾农业却逐步走入困境,由昔日有朝气的产业慢慢变成夕阳产业了。从2002年1月入世以来,台湾农业受到冲击虽不如人们预料的那么大,但从目前的状况看,在国际竞争日趋剧烈的形势  相似文献   

12.
小农制与台湾农业的发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战后台湾土地改革所形成的“小农制”是一种受限制的现代土地制度。这一特点决定了它在60年代中期以前对经济起飞和农业发展起了巨大促进作用,而在台湾经济实现转型后,却逐渐变成了台湾农业发展的制度障碍。本文主要考察“小农制”在经济转型后对农业发展主体的影响,进而探讨了“小农制”的困境、出路及其对祖国大陆农业发展的启示。  相似文献   

13.
特色化布局、标准化生产、产业化经营是实现高质量、高效益、高水平现代农业生产的重要体系。发展精致农业,不仅是我省农业结构升级的重要方向,同时也是承接台湾农业产业转移的策略选择。  相似文献   

14.
据不完全统计,澄迈县现有台资农业企业28家,投资总额约6000万元。1990年代以来,由台湾引进的热带高效水果在澄迈县北部地区种植成功并取得较好效益,对澄迈一直以水稻为主的传统农业带来很大的触动,加上从台湾传来的先进技术管理模式、市场营销方式等,促进了澄迈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和传统农业的改造,使澄迈农业很快向良种化、商品化、产业化、规模化转变,现代农业逐步发展壮大。  相似文献   

15.
借鉴台湾经验发展海南精致农业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台湾的精致农业 台湾自1980年代以来,面对生活消费水平提高、农产品国际市场竞争日益激烈以及农业劳动力大量转移与农民收入偏低等严峻形势,在发展农业、建设农村与照顾农民的三项政策目标驱使下,提出了发展精致农业的重大措施。可以说,台湾的农业已初步实现了现代化,  相似文献   

16.
在台湾,依托良好的自然、生态环境,生态产业发达,经济效益显著。这主要体现在精致农业、有机农业和农业观光休闲旅游等方面。 走精致农业道路 1984年,台湾对停滞不前的农业进行全面的政策调整,提出发展精致农业的设想。精致农业是以经营方式细腻化、生产技术科学化和产品品质高级化为主要内容的现代农业。精致农业的战略实施,促使台湾农业从传统走向现代化。  相似文献   

17.
刘艳 《今日海南》2006,(10):24-25
10月的博鳌,又将迎来一场盛会,由国共两党有关方面共同组织的“两岸农业合作论坛”将于10月17日至18日在海南博鳌举行。海南和台湾,珍珠和玛瑙,作为祖国的两大宝岛,海南与台湾有着相近的自然和气候条件,被称为“姊妹岛”,使得此次论坛更加显得意义非凡。而且,自从海南建省办经济特区以来,琼台之间的经济合作也拉开了序幕,尤其是农业合作方面,十几年来,台资农业企业在海南辛勤开拓,结出了累累硕果,更让此次论坛增添了绚丽的颜色。  相似文献   

18.
赵辉 《台声》2007,(6):13-17
2006年4月,首届两岸经贸论坛达成7项“共同建议”,大陆方面会后发布多项惠台措施,包括开放11种台湾蔬菜零关税准入,公布大陆居民赴台旅游管理办法等;去年10月,以两岸农业合作为主题的第二届论坛,再次发表7项。共同建议”,包括促进农业交流与合作.保障台湾农产品销往大陆快速通道等.大陆方面还公布了20项扩大和深化两岸农业合作的政策措施。台湾媒体形容,两次论坛给台湾送去了大大的礼包。  相似文献   

19.
前言     
《政协天地》2010,(11):7-7
特殊的区位优势、地位优势和作用优势,造就了福建省在启动两岸农业合作、建立海峡两岸农业合作试验区、开展两岸农业技术合作、建立台湾农民创业园(简称台创园)的工作中走在了全国之先。  相似文献   

20.
聚焦海西     
《政协天地》2009,(8):27-31
提升漳台农业合作层次 漳州市政协 加强与台湾农业界的专家、学者、工商界人士、各级农会、行业公会等组织的联系与沟通,建立紧密的协作关系,选派优秀人才到台湾农业院校学习、培训,推动漳台基层乡镇和农户以“农业项目和农业文化”开展形式多样的结对联谊活动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