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证人证言是刑诉中的重要证据,对于查明案件事实、保证被告人包括质证权在内的辩护权、提高诉讼效率具有重要价值。尽管2012年新刑诉法已规定强制证人出庭作证,但证人不出庭作证的顽疾依然没有根本扭转,仍然存在诸如关键案件和关键证人的范围界定不清、关键证人的出庭作证程序缺失、保障机制不健全等问题。在我国当前司法资源有限、难以承载所有证人出庭的情况下,完善关键证人出庭作证制度或许是保证诉讼公正与诉讼效率最佳结合的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2.
目前,在刑事诉讼中,证人出庭作证情况不容乐观,证人出庭作证的比例非常小,这种现象显然不利于法庭审理。为了解决证人出庭率偏低的问题,理论界和实务界一直有人提出应当提高证人出庭率。这种做法在一定程度上有其合理性。但是一味地提高证人出庭率反而是一种理论上的误区。由于证人证言未必可靠,中国多年来司法传统,质证效果难以保证等原因,片面强调证人出庭率对于查明案件事实,对公正审理刑事案件未必能够起到促进作用。关于证人出庭作证的立法也存在误区,证人资格规定过宽,证人作证义务豁免,书面证言与口头证言之间存在矛盾等原因也导致了我国目前证人出庭作证情况的乱象。走出这些误区需要从完善证据立法等多个方面入手。  相似文献   

3.
构建我国刑事案件证人出庭作证制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前,证人不出庭作证已成为我国刑事司法审判的痼疾,书面证言的使用世所罕见,这无疑剥夺了被告人的对质权,极易造成认定事实和判决的错误,违背了现代诉讼制度最基本的要求,暴露出现行刑事诉讼证据制度的重大缺陷和人权保护观念的缺失。在刑事诉讼法面临修改之际,将证人必须出庭作证作为一项证据使用原则进行确定十分必要。文章通过剖析证人不出庭的危害及原因,以期将直接言词原则引入刑事诉讼,建立完善的证人出庭作证制度。  相似文献   

4.
在刑事诉讼中,证人出庭作证是刑事证据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法庭审判中查明案件真实情况的关键环节。但是,在我国,证人出庭作证的占应当出庭作证的比例很低,影响了司法公正。为解决此问题,该文分析了原因,提出了对策和相当多的立法建议。  相似文献   

5.
目前在我国的刑事审判中,由于传统的书面审判模式在实践中的延续,证人、检察官和法官对证人出庭作证态度消极,证人出庭作证缺乏经济保障和安全保障,导致证人出庭作证率非常低。法律应该明确证人可以不出庭作证和必须出庭作证的范围以及证人不出庭作证的后果。建立证人出庭作证的保障机制和证人保护制度,以保证法庭审理的公正和顺利进行。  相似文献   

6.
我国迄今没有一部完整的证据法 ,有关证据的立法体现在三部诉讼法中 ,没有形成一个完整的证人制度 ,影响了当事人运用这种独特证据查明事实 ,佐证诉讼主张。我们应当在深刻全面认识证人诉讼中的地位与作用的基础上 ,确立一套规范而完整的证人制度 ,确保证人能到庭如实作证 ,以最大限度地实现司法公正。  相似文献   

7.
我国《民事诉讼法》第66条规定:“证据应当在法庭上出示,并经当事人相互质证”;第70条规定:“凡是知道案件真实情况的单位和个人,都有义务出庭作证”,“证人确有困难不能出庭,经人民法院许可,可以提交书面证言。”所谓证人出庭作证是指案件开庭审理过程中,知晓案件情况的证人出席法庭,以口头语言的形式就其所了解的案件事实向法庭作如实的陈述,并接受各方当事人质证,或者法官以询问的方式进行审查的诉讼活动。随着我国审判方式改革深化,证人  相似文献   

8.
证人出庭作证制度作为刑事诉讼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 ,对实现刑事诉讼的价值目标有着重要影响。我国目前证人出庭作证制度的一些偏离公正与效率要求的弊端已经严重制约了刑事诉讼制度的良性运转。因此 ,围绕公正与效率来改造我国现行的证人出庭作证制度应成为我国刑事司法改革的重要内容。  相似文献   

9.
证人出庭作证制度研究   总被引:19,自引:0,他引:19  
在现代诉讼中 ,证人出庭作证是实现实体公正和程序公正的双重要求。在我国 ,证人出庭作证的情况关系到一直以来进行的庭审方式改革的成败。解决我国刑事司法实践中证人出庭率低的途径是在借鉴他国经验的基础上 ,结合我国的国情 ,完善我国的证人出庭作证制度。完备的证人出庭作证制度至少包括三个部分即明确的证人出庭作证范围、有效的证人出庭作证保障措施以及合理的证人出庭作证程序。  相似文献   

10.
基于海事案件的专业性与复杂性,查明案件事实对于并不精通航运实务操作的法官来说着实是一大压力.法官面对当事人提交的大量证据与各方说辞往往无所适从,陷入海事案件事实认定的困境中.针对此种现象,结合海事司法现有制度的弊端性,解决这一问题的有效途径就是在适当引入英美法系专家证人制度的同时,构建海事专家陪审员制度,实现二者的共存.  相似文献   

11.
证人拒证权制度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刑事审判方式于刑事诉讼法修改后确立了“抗辩式”的模式 ,但事实表明 ,这一改变并没有导致审判方式的根本变化 ,表现在证据制度方面就是证人出庭作证率低下。解决这一实践中的难题 ,应该从更深的层面上找原因 ,而不应仅仅局限于表面现象。建立证人拒证权制度 ,是根治这一问题的关键。在我国建立证人拒证权制度具有相当的必要性和重要意义 ,立法者应当在证据立法中为该制度留有一席之地。  相似文献   

12.
刑事证人出庭作证制度关系到司法公正、审判公信和人权公义纵观新刑事诉讼法及其相关司法解释,目前我国刑事证人出庭作证制度可分为刑事证人出庭作证的核心制度、保障制度和程序制度确立证人强制出庭制度和限定应当出庭证人范围是刑事证人出庭作证制度的题中之义,完善证人安全保护制度和规定证人经济补偿制度是刑事证人出庭作证制度的逻辑结果,规范庭审询问证人程序和明确证人证言采信规则是刑事证人出庭作证制度的认证程序.  相似文献   

13.
证人作证制度是各国证据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国对此亦有规定。但由于我国民诉法对此问题规定得过于简单,因而在实践中存在一些问题,如证人资格问题,证人不肯出庭作证问题。笔者认为,证人应当是和案件没有利害关系,知道案件情况,能够正确表达自己意志的自然人和单位。对于证人不肯出庭作证的问题应采取三项措施予以解决:其一,首先以立法形式对证人制度加以完善;其二,提高审判人员素质,牢固树立严格依法办案思想;其三,提高公民法律意识,作好证人出庭作证的思想疏导工作。  相似文献   

14.
当事人或其诉讼代理人在法庭上通过对证人证言进行质证,审判人员会对证人证言的真实性、合法性、关联性进行分析从而作出证人证言有无证明力及证明力大小的判断。由于我国在民事诉讼中对证人证言质证的主要法律规定存在有缺陷,导致我国在民事审判实务中对证人证言的质证流于形式。我国在民事诉讼立法上应当设立强制证人出庭作证制度和由审判长主持下的以当事人双方对证人询问为主的质证模式,才能提高对证人证言质证的质量并有利于人民法院对民事案件作出公正裁判。  相似文献   

15.
关键证人出庭作证的必要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关键证人出庭作证是贯彻直接言词原则的基础,也是审判方式改革的必然要求。它有助于法官和控辩双方对证据的真实性、可靠性进行审查。在当前条件下,关键证人出庭作证是必要的,也是有条件的。  相似文献   

16.
我国应尽快建立警察出庭作证制度。警察应以证人身份出庭作证,称之为警察证人。警察出庭作证并不违反证人的不可替代性特征。警察以证人身份出庭作证,其程序应包括:申请警察证人出庭作证程序;通知(强制)警察出庭作证程序;查明到庭警察证人身份程序;法庭向警察证人交代权利义务程序;警察证人宣誓程序;警察证人作证程序;控辩双方交叉询问质证程序;法庭补充询问程序;警察退庭程序。  相似文献   

17.
刑诉法完善了狭义证人出庭作证制度,构建了包括强制作证等一系列旨在改变目前证人不愿出庭的难题。但证人出庭作证制度立法指导思想的顾此失彼,使得《刑事诉讼法》对有关证人出庭作证的规定仍存在诸如保护对象过窄、出庭作证条件应然平等与实然差异的矛盾等问题。鉴于此,应当以刑诉法为基准法,以实体和程序并重来塑造、细化和完善强制证人出庭制度,科学构建证人安全和经济补偿(助)制度。  相似文献   

18.
重新构建一套合理的证人出庭作证综合制度,提高证人出庭作证率,以维护刑事审判的公正,已成为法学界关注的焦点问题。  相似文献   

19.
品格证据在质疑证人可信性的刑事审判中具有很大的运用空间.人类长期的观察和经验表明,人类行为具有重复性和模式化的特征,因此判断证人行为的一个重要标志就是证人的品格.品格证据是指能够证明某些诉讼参与人品格或品格特征的证据,关涉到某人的道德品质和是非评价,应用到司法实践中,就是通过运用品格证据证明证人是否具有可信性来佐证案件的其他证据,帮助法官查明案情,准确断案,保障诉讼活动公平、公正地进行.  相似文献   

20.
证据制度是刑事诉讼法的核心内容之一,随着对证据种类理论研究的不断细化,鉴定人作为证人的制度在近年来已引起较为广泛的关注,并且,讨论的视角逐渐从国内转向了国外。英美法系中专家证人在诉讼活动中的地位应当与证人相同;英美法系的专家证人资格只采取鉴定人主义基本原则;英美法系国家中专家证人与一般的证人一样,在承担出庭作证义务方面与普通证人并没有任何实质性差异。国内借鉴英美法系中的专家证人制度,确立了重塑鉴定人性质;明确鉴定人资格;规范鉴定人选任;严格鉴定人出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