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为了党的肌体的纯洁范文尉13年,春去秋来。记不清看过多少冷面孔,从未改对党的事业的拳拳之心;记不清得罪过多少亲朋挚友,从未改法邪扶正的切切之意:记不清受过多少误解委屈,从未改秉公执纪的铮铮之骨。长期的辛劳,长期的忍辱负重,使他的两鬓染上了斑斑白霜,额...  相似文献   

2.
发生重大疫情冲在第一线、检测鼠疫冲在第一线、抗击非典冲在第一线、看望艾滋病人冲在第一线……几十年来,段宝才成老百姓的"安全卫士"。今年已61岁的段宝才,在宜良县疾病预防控制战线上已默默耕耘了40年。他已记不清那双大手曾捕捉过多少老鼠、抚摸过多少艾滋病携带者的双手、给多少人送去过生命最后的慰藉。他多次被省卫生厅评为"优秀卫生防病监督员"、"地方病先进工作  相似文献   

3.
来富对这个地方非常熟悉了。因为十年来,来富自己都记不清已来过多少趟了:以至于那小店老板一看到他就打招呼:“来了?”  相似文献   

4.
他一生中做过两次改变命运的抉择——为了2000多个孩子的未来,他始终坚守三尺讲台;他每天要走十七八公里崎岖而漫长的山路,风雨无阻、不畏艰辛地走了整整36年、25万多公里,可绕地球赤道6圈有余,骑坏了3台自行车、1台摩托车,至于走坏了多少双鞋,磨坏了多少车胎,早已数不过来;  相似文献   

5.
任彦 《党建文汇》2007,(2):49-49
从小,他就有从大学中文系到职业作家的人生规划。1955年,他的哥哥要考师范了,但是,家里没钱供两兄弟同时读书,父亲只好让年幼的他先休学一年。1962年,他20岁时高中毕业。“大跃进”造成的大饥荒和经济严重困难迫使高等学校大大减少了招生名额,结果,成绩在班上排前三名的他名落孙山。高考结束后,他经历了最痛苦的两个月,所有的理想、前途和未来在瞬间崩塌。他不知所措,记不清多少个深夜,他从床上惊叫着跌到床下。  相似文献   

6.
20年前,他揣着120元钱领着弟弟背着几件木工工具和村里许多青年一起去北京寻梦。到了北京,他只剩下40元。接下来他们四处找工作。一个月过去了,他记不清跑了多少单位,说了多少好话,遭了  相似文献   

7.
高人     
来富对这个地方非常熟悉了。因为十年来,来富自己都记不清已来过多少趟了。以至于那小店老板一看到他就打招呼:“来了?”  相似文献   

8.
人生有多种享受,享受琴棋书画,享受花鸟鱼虫,享受朝花夕拾,享受山川锦绣……有多少热爱就有多少享受。人生需要享受,当我们拖着疲乏的身躯,跨进家门,需要享受亲情;当我们的心情暗淡时,需要享受阳光;当我们的睿智面临枯竭时,需要享受思想……没有享受,生命就不会再有激情,生活就不会再有精彩。不同的人生追求不同的享受,不同的享受折射不同的人生。雷锋喜欢享受助人为乐,所以他把有限的生命投入到无限的为人民服务之中;米卢喜欢享受足球,所以他在耳顺之年以巨大的热情投身中国足球;王宝森之流喜欢享受酒绿灯红,所以他把党…  相似文献   

9.
听说过铁杆球迷、铁杆粉丝,没听说过铁杆党员吧? 我父亲就是个名副其实的铁杆党员。 抗日战争前夕,他出生于小城镇一个普通职员家庭。1958年师范毕业后,支边到县城外最偏远的一个乡村教书,40年不挪窝,直到退休才随我重回城镇生活。从我懂事起,已记不清有多少次人们谈论他调动的事情。  相似文献   

10.
1988年4月,20岁的李毅从武警甘肃省总队退伍回到金昌,被分配到金川集团公司公安保卫系统.在以后的13年里,他一直从事公安保卫工作.侦破了多少案子,抓捕了多少犯罪嫌疑人,他记不清了,可金川集团公司各矿山的治安防范重点区域、消防重点部位和易燃易爆、化学危险品存放点,他却记得明明白白.每日早晨,他总是第一个到岗,每天下班,他总是最后一个离开,有时为了攻克一起疑难案件,他能几天几夜不合眼,同志们叫他"工作狂".  相似文献   

11.
松山区王府镇沟门村的姚景丰,离家打工20年,于2009年3月返乡创办了赤峰荣昌农民专业合作社。漫长的打工岁月非常艰苦,但他不怕苦,哪儿挣钱多他就到哪儿干,在建筑工地搬过砖、到煤窑背过煤,做过泥瓦匠、当过修理工,连他自己也记不清换过多少工作。在闯荡中,他增长了见识,开拓了思路,慢慢尝试起各种经营,到2007年,已经攒了近100万元。  相似文献   

12.
林维先,安徽金寨人。1929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建国前最高军职为兵团司令员,建国后任南京军区、武汉军区副司令员。1955年授中将军衔,并荣获一级八一勋章、一级独立自由勋章、一级解放勋章。他转战鄂豫皖苏鲁浙等省20载,打了多少仗,他记不清,但有几仗的情节他都记得,那就是1936年两下平原、三过平汉铁路以西。  相似文献   

13.
技精德高的刘品超兰铁中心医院内科九病区科主任、副主任医师刘品超行医几十年,凭着精湛的技艺,不知为多少人解除了病痛,不知挽救了多少人的生命。不少患者为了感激他,有的送来“红包”,有的请他赴宴,都被他拒绝了。刘大夫只认准一个理:救死扶伤是本分,金钱利禄淡...  相似文献   

14.
正有人说,8小时以外是自己的时间,可是对东北石油管道公司离退休管理部部长来说,没有8小时以内和8小时以外的区别。老同志的需要就是他的分内工作,老同志的家事就是他的家事。十几年来,连他自己也记不清登过多少次老同志的家门,去过多少次医院。他就是东北石油管道公司离退休管理部部长黄树君。  相似文献   

15.
<正>"最后一碗米送去做军粮,最后一尺布送去做军装,最后的老棉袄盖在担架上,最后的亲骨肉送他上战场……"2017年盛夏的一天,在西柏坡纪念馆第七展室,讲解员在一辆小推车旁深情地唱起这支在老区广为流传的民谣,吸引了众多参观者。在展厅的一角,一位苗条清秀的女子凝神驻足,泪湿眼眶。这首歌,已经记不清听过多少遍了,但每一遍都令她心潮起伏,感动不已;这个展馆,她也记不清走过多少回了,但每一天的每一步,她  相似文献   

16.
辛雨 《支部生活》2010,(1):55-55
素有“歌山舞海”之称的云南红土高原,哺育出了多少好歌手。 有一个在今天看起来近乎是天方夜谭的真实故事叫人难以忘怀—— 1952年的二天,中共云南省委书记收到一封来自重庆的急电:“在你们举办的一次晚会上(时间记不清了),有一个女孩子(名字记不清了),唱得不错,请你们设法找一找这个女孩子,经培养后,可让她参加全国文艺汇演。”  相似文献   

17.
有这样一位医生,在出诊过程中遇到钱没带够的患者,常常自掏腰包替患者垫钱,少则三五百元,多则数千元,一垫就是15载,到底垫了多少钱,帮了多少人,连他自己都记不清了。他帮患者垫钱,从来不让其立字据、打借条,却从未遇到一位赖账不还的患者。他,就是辽宁省辽阳市中心医院肾内风湿免疫科主任刘胜阳,网友口中的"垫钱哥"。  相似文献   

18.
2014年"五一"小长假前最后一个工作日。临近下班,湛昌义习惯性地认真看着"劳动保障监察工作日记",这是作为唐山市乐亭县人社局劳动保障监察大队队长的他利用废旧A4纸制作的工作日记,每天多少农民工来访,几人打来电话,各类案件处理到何种程度……他都详细写在上面,他自己已经记不清手中的"日记"是第几本了。  相似文献   

19.
他,一位普通岗位上的普通职工; 他,在36年的工作岁月中勤勤恳恳,始终如一;  相似文献   

20.
淡然境界     
这条路,他已走了40多年。当初,他大学毕业从这条路口起步的时候,也许并没有想过这条路能有多长,将会走多久。而今,穿过悠悠岁月,当他踏过布满荆棘的坎坷,仍用生命的全部在这条路上行进的时候,尽管走得很苦很累,但他感到很值。这是全国著名心脏病专家、辽宁省医院循环科主任、优秀共产党员邓重信从事心血管内科临床工作40多年后,对人生的切实感悟。 这许多年,邓重信已记不清他曾经诊治过多少心脏病患者,可是对病人的同情却从未有过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