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随着中考成绩的公布和高招录取的开始,不少家长纷纷兑现对孩子的承诺,“考后消费”不断升温。高考结束后的家长和孩子在一起分享轻松、快乐、痛苦的同时,自己也默默承受着“考后消费”所带来的经济压力。那么,“考后消费”是如何形成的?家长“还愿”催热“考后消费”的背后究竟隐藏着什么?  相似文献   

2.
近年来,离家出走的孩子越来越多,孩子的“出走”给许多家庭带来了悲剧。面对孩子的离家出走,作为家长又该如何处理?“知心姐姐”卢勤为您点亮那盏明灯。如何看待离家出走《法律与生活》:现在不少孩子都比较叛逆,稍有不顺心,就会冲动地选择离家出走,您是如何看待孩子离家出走的呢?卢勤:离家出走只是表象,而精神世界的缺失才是本质。当我们的生活越来越富裕时,“谁来给孩子精神扶贫?”父母面对孩子要反思:孩子究竟为什么要离开我们,他们心灵的成长需要什么。作为孩子,我觉得最重要的是理解父母,什么叫长大?理解了才叫长大。对于孩子而言,最大…  相似文献   

3.
这里讲述的是三个不同家庭的孩子分别参加“小升初”考试、中考和高考的故事。其中,两位北京的家长深喑“知识改变命运”的真理,不惜一切代价,要把孩子送入重点中学。而远在河南的一个孩子参加高考,却只是为了走出贫穷。我们的教育为何如此不公?  相似文献   

4.
家庭是孩子成长的摇篮,父母是孩子的启蒙老师。当今社会各种职业都提倡专业化,如何教师要有教师资格证,律师要有律师资格证一样,家长是否也该进行岗前培训和资格认证呢?培育孩子不仅关系到家庭的发展,更关系到国家和民族的未来。面对我国目前独生子女家庭教育的困境,每位父母都该扪心自问:我是不是真的有资格做家长?能不能承担起家庭教育的重担?作为家长,我们到底该怎么做呢?  相似文献   

5.
这样的情景在您的家庭中发生过吗? 情景1:孩子特别骄傲地说:“我考了100分!”家长说:“真棒!咱们可不能骄傲,继续努力!” 情景2:孩子特别骄傲地说:“今天我代表我们班在国旗下演讲,大家都给我鼓掌!”家长说:“别臭美了,赶紧干点儿有用的,很快就要考试了,考不好谁还会给你鼓掌?” 情景3:孩子特别骄傲地说:“今天外教表扬我了,我跟外教老师聊了好一会儿呢!”家长说:“不错.今天作业做完了吗?”  相似文献   

6.
顾建梅 《检察风云》2013,(13):74-75
中国式教育的盲目究竟让多少孩子误入歧途?如何能让孩子在拥有一个幸福、快乐的成长期的同时,拥有正确的人生观与价值观?我们不禁又想到那个不变的话题:教育的目的究竟是什么?  相似文献   

7.
王鹏 《法庭内外》2014,(9):19-20
正中国高考素有"万人过独木桥"之喻。在通往象牙塔的道路上,孩子累花了眼,家长费尽了心,但总有一些考生成绩难如人意。为了能够让自己的孩子同样拥有光明的未来,一些家长可谓"费尽周折",不惜一切人力、财力。骗子也正是看准了家长的这一心理,在考生求学路上设立了形色各异的"陷阱",学生和家长稍有不慎就会落入骗局,最终落得"人财两空"。随着又一次高考的终结,各类院  相似文献   

8.
本期截稿时,正值暑假.孩子们的假期是如何安排的?又有哪些收获呢? 家长的视角 以下是几位家长对于孩子假期的态度. 态度一:假期就要让孩子休息、放松 孩子平时上学很辛苦,假期让孩子放松放松,每天睡到自然醒、把觉睡够,写假期作业,看书、看电视、玩游戏.放假嘛,应该让孩子轻松轻松. 我儿子是个篮球迷,他的好朋友都爱打篮球.他们每天也不嫌晒,长在篮球场上了.  相似文献   

9.
方舟 《法律与生活》2016,(22):42-43
“不可教”孩子的隐情 当一个孩子感冒发烧时,没有精神、不能看书学习,家长和老师都能理解,并且会用若干方法照料病中的孩子.没有哪位家长和老师会对一个因发着高烧而无法学习、写作业的孩子进行批评教育.可是,当一个孩子总是在上课时做小动作、破坏课堂秩序时,家长和老师更普遍的认识是这个孩子学习态度不端正、学习兴趣低、学习目标不明确.于是,常见的教育方式往往是苦口婆心地讲、严厉的管束、各种形式的批评教育……当发现收效甚微时,家长和老师要么对孩子增加教育的力度,要么判定孩子为“孺子不可教”而倍感无奈.  相似文献   

10.
姜晨宁 《江淮法治》2014,(12):27-27
正望子成龙,望女成凤这样的想法,是每个家长对自己孩子的期待,但是因为孩子未能达到父母的期望,继而拳脚相向,这样的做法是十分错误的。家庭暴力到底能给孩子带来什么?笔者就家庭暴力对孩子造成的伤害浅谈以下几点:一是在生理层面可能产生的影响。如创伤痛疼、惊吓、尖叫、颤抖、口吃、湿疹、癫痫症、健康状况失调、尿床、体重及饮食失调、语言认知动作能力较低等不适应等行为的产生。二是在心理层面可能产生的影响。从情绪方面来看,表现攻击性强、反社会性格、害怕、压抑、社会能力较差、与他人有互动的困难、恐惧、过度哭泣、焦虑、沮丧、发脾气、  相似文献   

11.
杜玉 《政府法制》2008,(4):54-54
未经家长允许.影楼“免费”为幼儿固孩子拍摄个人写真后.遂动员家长将照片放大制作成写真相册。家长不愿意制作相册,在索要孩子照片的底片时.影楼却要收取120元的费用。  相似文献   

12.
眼下不少中国学生在国外学习,然而,学成后所拿文凭回国应聘却遭拒绝-- 你的“洋文凭”国家认可吗?  许多家长省吃俭用 将积蓄供孩子出国拿“洋 文凭”,认为只要拿了“洋 文凭”,回国后在就业方 面就会吃香。然而,很多 家长和孩子对所去国家 接受的学位教育、文凭教育  相似文献   

13.
班级40元爱心基金丢失,13岁少年因一场特殊的选举背负“小偷”之名。被殴,辍学,上访,是什么使孩子通往课堂的道路愈发遥远与漫长?一句迟迟未到的道歉,是学生和家长的偏执,还是学校与教师的吝啬?  相似文献   

14.
《法治与社会》2015,(3):10-13
在法律体系已经建成、法治设施逐渐完备的基础上,如何经由形式法治实现实质法治?如何发挥法治在推进国家治理现代化中的、王导作用?如何从法律大国转变为法治强国?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战略部署,预示着中国又一次站在了法治转型的历史新起点。  相似文献   

15.
在开始本期的话题前,我们先做一个自我测试,看看你对孩子的溺爱指数有多高?请你根据实际情况回答下面的题目,每道题目都是单选. 1.您同意这样的态度吗:“给孩子足够好的生活环境、学习环境,是家长应该做的”? A.是 B.基本是 C.否 2.孩子提出要养一条蛇做宠物,坚持了好几个月,用各种方式哀求您,您会同意吗? A.会B.有条件的同意 C.不会 3.有人认为“不能强迫孩子,要跟孩子商量,征求孩子的意见”,您的态度是: A.同意B.基本同意C.不同意 4.您是否喜欢把好吃的菜、孩子爱吃的菜都放在孩子面前? A.是 B.基本是 C.否 5.您对孩子非常严肃地下命令,您需要反复重复多次,孩子才会执行吗? A.需要B.不确定 C.不需要 评分标准:每题10分为满分.  相似文献   

16.
共同关注校园伤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吴意 《中国律师》2003,(9):41-44
谁不是从未成年走向成年?哪个家长对孩子不是充满了希望?花一样的孩子是早晨八九点钟的太阳,洋溢着朝气和活力,但他们也是最容易受到伤害的弱势群体。如何保证他们在受教育过程中免受伤害?如何保证他们在受到伤害后能得到有效的救助?已经成为一个时期以来不衰的社会热点话题。暑期中,北京市律师协会未成年人保护专业委员会的几位律师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地探讨了其中的一些重要话题。  相似文献   

17.
宏剑 《江淮法治》2012,(16):13-15
所谓“拼养”,就是几个家庭组成一个小圈子,每到节假日或其他时间,将几家孩子集中起来,由其中一个家庭轮流照看。这样,家长更自由,孩子更快乐。这种方式已成为当前不少父母的新选择。 调查发现,多数家庭赞成拼养。认为有利于孩子成长,不失为育儿新招。但也有一些人持谨慎态度,认为有悖于传统。还有法学专家表示。“拼养”孩子存在一定风险,家长们要谨慎对待。那么。“拼养”会出现哪些法律风险。如何规避这些风险?  相似文献   

18.
所谓『拼养』就是几个家庭组成一个小圈子,每到节假日或其他时间,将几家孩子集中起来,由其中一个家庭轮流照看。这样,家长更自由,孩子更快乐,这种方式已成为当前不少父母的新选择。 调查发现,多数家庭赞成拼养,认为有利于孩子成长,不失为育儿新招。但也有一业一人持谨慎态度,认为有悖于传统。还有法学专家表示.『拼养』孩子存在一定风险,家长们要谨慎对待。那么『拼养』会出现哪些法律风险,如何规避这些风险。  相似文献   

19.
学前教育过早。中国有90%的家长认为应对学前的孩子进行认知教育。不少地区有85%的3岁~6岁的孩子参加各种培训眺。不少家长误以为早教就是让孩子尽早学习,孩子们在“暴力”逼迫下,只好去学既不瞳又不愿意学习的东西,完全违背了孩子爱玩爱闹的天忙睇口教育规律,不仅达不到开发智力的效果,反而会产生对学习的厌恶和恐惧,为今后的学习埋下隐患。有些幼儿园为了迎合家长的需要,为了提高“知名度”和自身经济利益,在幼儿园开设各种特色班,提前将小学的内容灌输给学龄前儿童,导致幼儿教育“小学化”。  相似文献   

20.
今年8月初,武汉科技大学医学院临床1105班与临床1106班的班主任龚太平老师给班上96名学生的家长分别寄了一封信,汇报了孩子在这个学年的情况、成绩单和班上的排名表。收到家书后,100%的家长都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