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曹宏 《工会论坛》2009,15(4):16-17
中国的和平发展道路是人类追求文明进步的一条全新道路,是中国现代化建设的必由之路,也是中国政府和中国人民的郑重选择和庄严承诺。确立和实行文化战略,则是中国和平发展的基本要求和重要内容;而大力推进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全方位塑造国家文化形象,大力发展中国文化产业,则是贯彻和推行我国文化战略最紧迫的任务。  相似文献   

2.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与政治协商制度,是中国政治发展过程中的历史选择,是有中国特色的政党制度。它是中国人民在经历了民国初年的多党制和国民党的一党制后所做出的理性选择。它是在中国政治发展过程中产生,又在中国政治发展过程中发展和完善的,是20世纪中国政治发展过程中的必然选择。  相似文献   

3.
本文探讨了我国选择社会主义政治发展模式的原因。近代以来,中华民族遭遇全面危机,在当时的背景下.社会主义政治发展模式主要作为世界的潮流和救国的良方来加以传播;西方发展道路在中国尝试接连失败.现代政治发展的文化与行动,经过由西向东的转变;社会主义政治理想与传统文化的契合,成为选择社会主义政治发展模式的内在动力。  相似文献   

4.
大革命失败后,中国共产党在土地革命时期开始探索建立自己的政权,在自身性质以及苏联影响下,首先选择"工农苏维埃"模式,并取得了很大成果;但由于这种模式强烈的革命性和阶级性并不能够适应变化发展的局势需要,最终被"人民苏维埃"模式所取代。"人民苏维埃"模式这一理论创新突破了苏维埃模式的局限性,适应了国情变化的阶段性要求,是探索中国独特政权模式的开端,为以后继续探索新的历史条件下符合中国国情的政权建设模式打下了基础。  相似文献   

5.
本文从现代化视域的角度,运用一些政党现代化的理论,通过分析中国现代化运动和中国政党制。度之间的相互关系,来探索近现代化历史进程中的中国对政党制度的选择:从某种意义上说,民国初期的竞争型多党制尝试失败、蒋介石一党独裁制以及中国共产党及其领导的多党合作制度的成功。其实质既是中国现代化运动对中国政党及政党制度的选择问题,又是由什么样的政党及政党制度来主导中国现代化进程的一种理性的制度选择。  相似文献   

6.
中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制度的本质和核心就是人民当家做主,人民可以依照宪法和法律的规定,通过各种途径和形式管理社会、经济、文化和国家的各类事务。中国坚持人民当家做主的政治制度是对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的坚持和发展,是将马克思主义理论与中国具体现实相结合,是符合广大人民根本利益的正确选择。  相似文献   

7.
主体的历史选择问题,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一个重要研究课题,在我国经过几年的讨论,至今尚未取得共识。从理论上进一步研究这个问题,对于我们正确地选择社会发展道路,推进社会主义改革事业,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具有重要的意义。 回首我们共和国的历史,人民曾多次面临选择。其中,由于社会主体认知和实践的能动性水平不同,在社会环境极为相似的情况下,却做出了在社会发展道路、目标、动力模式等方面完全不同的两次选择,由此形成我们共和国前后两段有重大区别的历史。 第一次是1957年的选择。1956年党的“八大”曾明确指出,我们国内的主要矛盾,已经是人民对于建立先进的工业国的要求同落后的农业国的现实之间的矛盾,已经是人民对  相似文献   

8.
试析公共选择理论视角下的政府失败及其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公共选择理论作为当代西方一种新公共经济理论,其研究的重点是"政府失败"。公共选择理论以"经济人"假设为前提,较为深刻地剖析了当代西方政府失败的原因,并提出了"政府失败"的防范措施。因此,研究"政府失败"理论对于当前我国深化政府改革、完善政府职能、提高政府效能具有理论借鉴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9.
中国爱国主义的理论基础和创业目标,是在艰苦曲折的斗争历程中实现了从封建主义、资本主义到社会主义的转变。这种转变是时代的要求,人民的选择,历史的必然。近代中国青年的进步历程,是同爱国主义的发展演变融为一体的。  相似文献   

10.
对“政府失败”现象的分析在经济思想中源远流长,直到公共选择经济学才使关于“政府失败”的历史理解形成为内在一致的理论体系。公共选择经济学从“理性经济人”的假设出发,对“政府失败”的原因和解决对策进行了全面系统的分析。“政府失败”理论是以西方发达的市场经济和特定的政治行政体制及过程为背景的,认识这一点是正确评价和借鉴其理论价值的前提。  相似文献   

11.
1949年10月1日,毛泽东同志向全世界宣告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半个世纪以来,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人民,坚持社会主义道路,战胜了重重困难,经历了风风雨雨,取得了举世瞩目的伟大胜利,成为世界共产主义运动的坚强堡垒。回首历史,使我们更加清楚,当初中国人民何以选择了社会主义道路,也使我们更加充分地认识了中国走社会主义道路的历史必然性。  相似文献   

12.
一、中国走社会主义道路是历史的抉择。关于中国走什么道路,建设一个什么样的国家?自鸦片战争以来以来,就成为中国人民必须要回答和做出选择的首要问题,社会各阶层亦围绕该问题做了不同程度的实践和探索。  相似文献   

13.
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各族人民利益的忠实代表,是中国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中国共产党在革命和建设中的领导核心地位是在长期革命斗争中形成的,是中国近现代历史发展和中国人民长期选择的必然结果。1840年鸦片战争以后,中国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帝国主义的侵略和封建势力的压迫剥削,使中国人民处于水深火热之中。为了争取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实现国家繁荣富强和人民富裕,近代中国的许多仁人志士同帝国主义、封建主义进行了不屈不挠的斗争。  相似文献   

14.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之一,其教育教学的主要目的是帮助大学生深刻领会"三个选择",即历史和人民选择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共产党和社会主义道路。胡锦涛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的讲话中首次正式提出了"四个选择",不仅在"三个选择"的基础上增加了"改革开放",并且首次将前两个选择的顺序做了调整,即历史和人民选择了中国共产党、马克思主义、社会主义和改革开放。鉴于此,今后《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的教育教学必须贯穿"四个选择"。  相似文献   

15.
我们党成为执政党,是历史的选择、人民的选择。历史和人民之所以这样选择,根本原因,是中国共产党是一个先进性与高度负责精神相统一的政党。  相似文献   

16.
外交是以和平方式实施国家对外政策的工具,其和平本质决定了外交手段与军事手段的根本不同。外交不是权力政治,也不是对外政策,而是按照一定规范和平处理国家间关系、落实对外政策的过程。外交在不同国家战略中的地位及其作用提供了不同的历史经验:晚清并非弱国,晚清及近代中国的经验不是"弱国无外交",而是外交的失败导致国家的失败;美国对待外交的经验是强国无(需)外交,有实力即可,这是强权政治的逻辑;不少小国成功的经验是,外交是国家存亡和兴替的关键、立国之本和"小而不弱"的保证;曾经发动世界大战的德国和日本的经验是,选择战争走向毁灭,而放弃战争、选择和平的外交战略,则走向繁荣。对于崛起大国的战略选择,不同的历史经验昭示:和平的外交战略而不是军事和战争战略,才是国家崛起的明智选择。中国的崛起是和平的崛起,崛起的中国需要坚持和平的外交战略。坚持和平的外交战略,不是期待国家为外交准备任何成功的利器或其他实力资源,在国家强大之后展示武力,而是要充分利用好作为国家资源的外交工具。为此,不仅要关注和讨论外交,而且要把握外交的本质,从外交的角度观察和分析问题,按照外交规律办事,注重制度创新,让外交资源尽其所能,让外交人员人尽其才。  相似文献   

17.
当代中国政党制度,产生于为实现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而奋斗的新民主主义革命历程,创立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际,发展于为实现国家繁荣富强和人民共同富裕而奋斗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实践。当代中国政党制度既有一个创立之前的结构定型过程,是基于多党竞争制和一党独裁制的相继失败而进行的新创造,又有一个创立之后的平台升级过程,实现了从新民主主义政党制度向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党制度的跃升。它循着自己的历史逻辑不断生长,带给人们深刻的历史启示,  相似文献   

18.
辛亥革命推翻了两千多年的封建专制制度,建立了亚洲第一个民主共和国,为中国资本主义发展开辟了广阔的道路。但是,辛亥革命是一场很不彻底的资产阶级革命,她并没有改变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落后地位和社会性质,没有完成反帝反封建的社会历史使命。辛亥革命之后,中国社会发展面临多重道路选择,最终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赢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的伟大胜利,走上了社会主义发展道路。  相似文献   

19.
理清思路是进行选择的前提。政治体制改革较之经济体制改革其难度和风险更大。文章提出中国政治体制改革面临着三重选择,即改革的模式选择、改革的时机选择和改革的突破口选择,并在具体展开上述分析的过程中较深入地讨论了中国政治体制改革的思路问题,最终为中国政治体制改革的三重选择提供了一个明晰的解说和意见  相似文献   

20.
公共选择理论研究的重点是"政府失败".它根据"经济人"假设为前提,较深刻地剖析了当代西方政府失败的种种表现和原因,并提出矫治"政府失败"的对策.研究政府失败说对于进一步完善我国行政管理体制,有效发挥行政管理的作用具有理论借鉴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