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周玉 《传承》2009,(4):64-65
社会和谐是中华民族的美好向往,也是科学社会主义的题中要义。中国共产党坚持把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原则与中国的具体实际相结合,始终把促进社会和谐作为自己的执政理念。  相似文献   

2.
任何一个社会都是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结合,生产力体现的是人与自然的关系,而生产关系则体现人与人之间在社会生产中的关系。科学社会主义应包含这两种关系的和谐。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著述中把科学社会主义的人与人之间的那部分关系,即阶级关系,诠释得很透彻,而在另一方面,即人与自然的和谐上,有所欠缺。在当今世界建立科学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背景下,我们必须将科学社会主义与科学的自然生态观结合起来,达到社会与生态相协调,人与自然相协调。  相似文献   

3.
李春红 《青年论坛》2007,1(3):16-19
社会和谐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该论断继承、丰富和发展了科学社会主义理论,揭示了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内在关系.我国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实现社会和谐是实现党执政任务的必然要求.  相似文献   

4.
图门乌力吉 《前沿》2007,(5):172-173
社会和谐是科学社会主义的应有之义,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内在要求,是我们党不懈奋斗的目标。  相似文献   

5.
科学社会主义:人的全面发展的社会历史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房玫 《理论月刊》2000,(6):13-15
科学社会主义作为思想体系,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和政治经济学的理论终结,是马克思主义科学体系的核心。在当今时代,进一步认识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价值,既要在“世界历史”背景下,对科学社会主义作社会历史观的定位,又要在这一定位的基础上,把科学社会主义看作是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的社会历史观。  相似文献   

6.
从社会主义本质属性与本质关系的角度认识社会主义并深刻揭示社会主义的本质是对社会主义认识的发展;把对社会主义本质属性的认识从“三位一体”发展到“四位一体”并强调社会和谐是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是对社会主义认识的具体化;马克思主义关于社会基本矛盾原理中包含着社会主义是和谐社会的基本结论,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中包含着社会主义是和谐社会的思想。  相似文献   

7.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重要思想是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对科学社会主义的理论创新。马克思主义是研究社会和谐问题的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社会和谐的根源不能抛弃人的因素,也不能离开实践过程,在于真理和价值在实践中的辩证统一。正确理解真理和价值的辩证关系,不断提高实践自觉性,是实现社会和谐的基本准则。  相似文献   

8.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内涵及其特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在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建设等方面既坚持了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原则,又具有鲜明的中国特色.全面发展、和谐发展、协调发展、和平发展、以人为本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主要特征.  相似文献   

9.
《上海人大月刊》2007,(12):30-30
首先在于它坚持了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原则。科学社会主义作为人类文明进步的旗帜,是其创始人运用历史唯物主义的科学方法,揭示的社会发展进步的一般规律和人类追求的共同理想,社会主义人类社会发展的基本趋势和共同方向。科学社会主义创始人并没有先验地描述未来新社会的具体细节,并把社会主义看作是一个充满运动、经常变化的历史有机体。因此,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在本质上就是科学社会主义的一种现实形态。高举这面旗帜,就与非科学社会主义的思潮和道路划清了界线。  相似文献   

10.
2007年4月25日,由中共上海市闵行区委党校、上海市科学社会主义学会联合举办的“核心价值观与社会和谐”理论研讨会在上海市社联召开。研讨会由中共上海市闵行区委党校常务副校长、科学社会主义学会副会长吴解  相似文献   

11.
社会主义的"本质"与"本质属性"是同一层次的范畴,而与作为其外在表现和反映的"制度特征"相区别。改革开放以来党对社会主义的再认识,经历了从制度特征层面到最高价值目标层面两个阶段,实现了从制度特征到最高价值目标,再从最高价值目标由共同富裕到共同富裕加社会和谐的两次飞跃。党对社会主义本质认识的深化,在于把社会和谐纳入"本质"之中。这是从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理和共同富裕与社会和谐的相互关系中引申出来的必然结论。十六届六中全会《决定》的重大理论创新意义即在于此。  相似文献   

12.
宋艳华 《前沿》2012,(16):42-44
科学社会主义既是一种社会理想,也是一种理论,还是指在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指导下为实现共产主义理想而进行的实践以及在实践中形成的社会主义发展模式.纵观科学社会主义中国化的历程,社会主义作为一种社会理想与中国的社会现实这对矛盾始终贯穿其中,当中国的马克思主义者能成功地把握这对矛盾的时候,就能够成功地对科学社会主义理论进行理论创新,也能够创造出适合中国社会现实即中国国情的发展模式.  相似文献   

13.
《研究与实践》2006,(6):1-1
我们党提出的科学发展观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礼会的战略思想.是对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继承、丰富和发展,是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和人类社发展规律的认识深化。我们必须从树立和谐理念入手,小断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用思想的伟力构筑社会和谐精神支柱。  相似文献   

14.
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是科学社会主义探求的一个永恒的主题.科学社会主义创始人从剖析资本主义出发,提出了取代资本主义的未来社会的一些设想.  相似文献   

15.
刚刚闭幕的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全面分析了我国当前的形势和任务,作出了《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决定》明确了和谐社会的性质定位,提出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指导思想、目标任务、工作原则和重大举措,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纲领性文件。《决定》第一次提出了“社会和谐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这个重要论断。把构建社会和谐问题,提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本质属性的高度,是十六届六中全会的重大理论贡献。这个论断符合科学社会主义的思想,适应我们党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根本要求,充分反映了建…  相似文献   

16.
把社会主义置于现实的基础上,这是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从理论到实践发展所依据的方法论原则,是科学社会主义的根本要求。今天,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和实践正在向纵深拓展,呼唤着科学理论的指导。认真学习和深刻领会这一方法论原则,我们会得到重要的启迪。 一、把社会主义置于现实基础上是 科学社会主义的根本要求 科学社会主义不是天才头脑的发明,而是其创始人考察当时资本主义社会所形成的理论。这一理论随着社会现实和革命斗争实践的变化而不断发展。马克思恩格斯在深刻分析资本主义社会固有矛盾的基础上预示了未来社会的一些本质特征,但没有铸造社会主义模式。他们没有为无产阶级设计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具体道路,但他们提出了一条根本原则,这就是把社会主义置于现实基础上。 首先,把社会主义置于现实基础上,是社会主义由空想变成科学的关键。  相似文献   

17.
马克思社会资本思想是对社会资本辩证发展规律的科学揭示,它深刻把握了无产阶级社会资本的发展规律和无产阶级社会资本与资产阶级社会资本的斗争规律。科学社会主义理论是马克思创立的科学社会理论,马克思社会资本思想和科学社会主义理论都是马克思在社会历史领域的重要理论,两者之间有着十分紧密的理论联系。马克思社会资本思想对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产生了十分重要的影响,是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形成、实现和丰富发展的重要理论推动力。  相似文献   

18.
社会主义发展的动力问题是科学社会主义面临的一个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是一个政党制定经济发展计划、确定社会发展战略的出发点和重要依据。中国共产党历代领导集体提出了矛盾动力论、改革动力论、创新动力论、和谐动力论。这些理论抓住了社会发展的基本矛盾,促进了我国社会主义社会不断向前发展。  相似文献   

19.
无产阶级解放斗争的战略和策略问题,是科学社会主义的重要内容,它在我国现行的科学社会主义教科书中都有详细的阐述和论证。如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出版的《科学社会主义原理》,湖北人民出版社出版的《科学社会主义》,山东人民出版社出版《科学社会主义》等科学社会主义教材都把战略和策略问题作为一章来论述,并且都把斯大林1924年在《论列宁主义基础》一文中给战略策略所下的定义作为经典的定义即  相似文献   

20.
恩格斯同马克思一样,是科学社会主义的创立者和奠基人,用列宁的话说,同是"科学社会主义之父".恩格斯对科学社会主义的重大历史贡献是奠定了科学社会主义坚实的理论基础;深刻地揭示了社会主义代替资本主义的历史必然性;辩证地揭示出了无产阶级革命斗争的策略;科学地预测了未来社会的基本特征;清晰地指明了东方落后国家的发展道路;从理论上论证了社会主义和文明是不可分割的;有力地指导了无产阶级革命政党的建立和发展.我们怀念在科学社会主义学说发展历程中做过重大历史贡献的思想家,更怀念这个伟大学说的创始人和奠基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