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闵婉 《法制博览》2023,(8):25-27
对“个人信息”的概念和范畴的不同界定,直接关系到个人信息保护制度所保护的法益范畴的大小。《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以下简称《民法典》)明确将个人信息的保护范畴界定为隐私权无法涵盖的领域,有效解决了个人信息与隐私权保护范畴的冲突问题。为确保个人信息利用的安全和规范,《民法典》明确规定处理个人信息需要遵循合法、正当和必要的基本原则,并通过赋予信息主体异议权、更正权及删除权,使得自然人可以及时采取措施防范个人信息利用中的侵权风险。《民法典》背景下,应继续加强制度建设,促进各方社会主体不断提高个人信息保护意识,不断推动个人信息的利用和保护之间的平衡与协调。  相似文献   

2.
个人信息民法保护对自然人的个人信息有着很重要的作用与意义,在民法典中对个人信息保护,不仅可以为个人信息保护提供正当性的基础文件,还可以为个人信息保护立法提供一定的法律依据。自然人对个人信息保护是不享有绝对权和支配权,只能享受法律保护的利益。基于此,本文探讨个人信息私法保护的功能与意义,对个人信息的民事权益进行界定,进一步完善侵害个信息民事责任的规定。  相似文献   

3.
王雨珊 《法制博览》2022,(24):160-162
网络信息技术的发展、应用与成熟已经成为社会现代化的标志之一,因此,现今社会更加注重公共利益、信息自由、信息数据安全、个人信息使用与存储的保护。我国2021年施行的《民法典》中多处体现对个人信息的保护。烟草行业充分注意到加强零售终端系统数据尤其涉及零售客户个人信息数据安全性的工作的重要性,主动作为,积极开展对零售终端系统数据中涉及相关个人信息数据的保护工作。因此,本文以《民法典》颁布施行为契机,尝试探讨在《民法典》语境下烟草行业对零售客户个人信息保护工作的相关问题和完善方向,并以A省烟草行业零售终端的个人信息保护为例进行具体分析。  相似文献   

4.
郭若嫄 《法制博览》2023,(14):32-35
在新媒体技术日新月异、互联网快速发展和数字经济建设的时代背景下,《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信息保护法》(以下简称《个人信息保护法》)颁布出台,通过拓展个人信息保护范围、确立“告知—同意”个人信息处理规则、规制人脸识别和算法推荐等新兴技术手段、明确个人信息处理者的义务、强化侵权违法行为的法律责任,充分彰显了立法的时代性。《个人信息保护法》与《中华人民共和国网络安全法》(以下简称《网络安全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数据安全法》(以下简称《数据安全法》)相互补充配合,为网络平台用户信息利用提供指引。  相似文献   

5.
张琳 《法制博览》2022,(2):57-59
个人信息权益的性质一直存在比较明显的争议,所以《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以下简称《民法典》)当中并没有使用"个人信息权"的表述.依据《民法典》中的相关个人信息保护规定可以明确自然人对其个人信息享有的是作为民事权益的人格权益,其并不属于公法的权利.自然人个人的信息权益可以涵盖以及保护其所享有的人格利益以及经济利益,对于作...  相似文献   

6.
在大数据背景下,互联网的飞速应用与发展使得公民个人信息保护越来越被重视。随着《民法典》的施行,《个人信息保护法》应运而生,然而违法处理个人信息的行为却禁而不止,个人对其信息处理的知情权、同意权未能得到充分保障,信息主体缺乏自由选择的空间等问题得不到彻底解决。关于告知同意原则的适用,《个人信息保护法》相关条款对此作出了明确规定。《个人信息保护法》中告知同意原则是为了充分体现信息主体的知情权与自决权,保障信息主体的人格尊严与数据流通。在“告知—同意”的架构下,明确一般同意与特殊同意的关系、引入告知同意原则的例外情形等制度,有利于贯彻信息处理的合法正当必要原则并促进信息共享与流通。  相似文献   

7.
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到来,个人信息保护问题日渐突出,个人信息面临的风险急需法律予以回应.[1]笔者基于欧盟GDPR的启示,对个人信息保护方面进行研究.经过调查数据分析,结合搜集的大量资料,笔者将从立法、普法、监管三方面提出相关建议.但个人信息保护问题主要是立法方面的缺失,故笔者主要从立法层面提出保护个人信息的相关举措,期冀...  相似文献   

8.
丁琰镔 《法制博览》2021,(4):153-154
保护公民个人信息免遭侵害一个有力武器就是刑法保护.健全这方面的刑法保护机制是有力威慑与打击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犯罪行为的利器,能够切实维护公民个人的信息安全.由于我国关于刑法保护公民个人信息的制度尚处于初期阶段,仍存在不少问题.为此,本文通过分析当前国内刑法对公民个人信息保护方面存在的不足,并提出相关完善建议.  相似文献   

9.
柳倩  万映红 《法制博览》2022,(30):11-13
大数据技术在为人们生活带来前所未有的便捷的同时,也对个人信息尤其个人隐私产生严重威胁。图书馆作为公共资源平台,其用户个人信息也面临泄露风险。该文拟在论述图书馆用户个人信息保护的意义、保护现状和个人信息保护权益内容的基础上,从地方政府或行业主管部门、图书馆行业协会和图书馆自身管理这三个方面来探讨图书馆行业应当如何细化用户个人信息保护规则和措施,以促进图书馆行业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0.
随着近些年来,我国的法律制度和医疗事业不断发展与完善,人们的维权意识不断提高,患者知情权也逐步得到人们重视。人们对医疗措施、医疗费用、医疗风险等方面知情权产生需求。虽然有较多法律对患者知情权做出相关规定,但是规定比较零散,导致患者不知道如何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民法典》实施后,不仅是内容之中弥补了患者知情权的欠缺,也推动了患者知情权从形式到实质的飞跃,进而推动医方与患者形成良好的互动沟通。通过明确患者知情权的告知主体,提高患者的了解途径,完善纠纷解决机制等具体措施,进一步加强对患者知情权的保护。  相似文献   

11.
个人信息是随着网络时代的发展出现的新词汇,其蕴含的社会价值不容人们忽视。近年来因个人信息泄露而发生的侵犯人格权、隐私权等案件日益增多,而由于我国相关立法的滞后使个人信息的法律保护出现空白。本文即通过对个人信息的法律性质进行分析,对个人信息的法律保护予以探讨。  相似文献   

12.
罗贵旭 《法制博览》2022,(10):51-53
个人数据与个人信息是相互联系又相互区别的概念,我国虽然出台了《个人信息保护法》,但还不能满足对个人数据权的保护需求.在大数据时代背景下,个人数据权的保护已被世界各国重视.个人数据权具有宪法层面与民法层面的双重属性,也具有人身与财产双重特性,属于民法应保护的范围.我国《民法典》规制了个人数据权的保护,统摄个人数据权保护,...  相似文献   

13.
我国目前尚未制定出一部完整系统的个人信息保护法。因此亟需出台一部系统的个人信息保护法,在立法上明确个人信息权的权利义务内容;明确个人信息权的保护范围与界定标准;明确信息权利主体与信息收集者以及公共利益的协调边界;制定出系统完善的个人信息保护法以切实保障公民个人信息权。  相似文献   

14.
于晰 《法制博览》2021,(2):118-120
随着我国网络信息技术的逐渐发展,目前已经实现了信息共享交互的进一步传播和发展,同时也导致广大人民群众的信息安全遭到威胁.随着社会主义法制建设的不断发展,提高公民个人信息的法律保护也是目前社会的重点问题之一.为了进一步解决公民个人信息安全问题,首先就需要进一步强化个人信息的刑法保护.因此,本文主要针对公民个人信息的刑法保...  相似文献   

15.
互联网环境带来的现实难题急切需要司法界对公民个人信息权刑法保护进行重新界定完善。因此,本文以基于刑事法律范畴的个人信息权司法实务处理局限性为入手点,结合基于刑事法律范畴的个人信息权法律性质及价值基础,对基于刑事法律范畴的个人信息权维护法律的完善确立进行了简单的剖析。  相似文献   

16.
杨华  姜秀璇 《法制博览》2022,(13):157-159
《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信息保护法》(以下简称《个人信息保护法》)已于2021年11月1日起施行,其中可以看出将个人信息分为两大类,即一般个人信息与敏感个人信息.对劳动者个人信息进行保护,不仅是劳动者权益保障的诉求,更是企业防范用工风险,保障正常生产经营的必然要求.鉴于劳动者个人信息保护的企业风险点主要集中于招聘、日常管理...  相似文献   

17.
《法制博览》2019,(27):186-187
互联网技术的日益成熟,也带来了个人信息泄露、篡改及滥用等诸多社会问题。这些社会问题不仅侵犯着人们的隐私权,甚至危及了财产及人身安全。民法是我国的基础法,从民法的角度保护个人信息不受侵犯,需要国家、社会、个人的共同努力,从而维护社会长治久安。  相似文献   

18.
蒋巍雄 《法制博览》2023,(22):67-69
在数字经济的时代背景下,数据已成为不可或缺的生产要素,承载了数据企业与用户个人的重要利益期待,并由此催生了财产性确权的制度需求。目前,我国法律规范对个人数据财产性权益的保护力度不足,存在侧重保护个人数据的人格权属性而忽视财产权属性等局限。对此,本文认为可以建立事前预防与事后救济协同保护路径,并完善侵权赔偿责任,以达到有效保护个人数据财产性权益的目的。  相似文献   

19.
现代信息化社会,社会各个主体之间的距离不断被缩短,个人信息的交换以及传输也变得更为频繁。当前,我国对个人信息民法保护方面还不够完善,主要是有两个原因:一方面,公众对于个人信息保护的意识淡薄;另一方面,法学界对个人信息的民法保护研究不够深入透彻,至今没有形成系统的理论体系,从而无法满足指导实践中出现的相关问题的需要。对个人信息民法保护的相关理论进行研究不仅有利于在理论层面上解答一些理论难题,而且有利于在实践层面为审判以及司法提供相关的依据,达到定纷止争的效果。  相似文献   

20.
信息化社会,个人信息被更为广泛的收集、使用和处理,给经济发展创造条件的同时也给信息主体带去了诸多不利影响。非法利用个人信息的现象不断发生,不仅给公民权利造成了侵害,也严重威胁着社会的和谐与稳定。许多国家都已结合本国国情制定了个人信息保护法,我国立法也做了许多工作,但规定过于分散,缺乏系统性和一定可操作性,个人信息保护仍然面临着较为严峻的形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