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34 毫秒
1.
《中国工运》2006,(1):30-30
江苏省劳动和社会保障局、总工会、企业联合会、企业家协会联合下发文件,就加强女职工特殊权益专项集体合同工作提出指导意见。意见要求,要紧紧围绕女职工劳动权益的热点、难点问题,特别是女职工经期、孕期、产期、哺乳期特殊保护的落实问题,男女同工同酬、平等受教育等问题开展专门协商,签订女职工特殊保护专项集体合同。工作目标是:在女职工25人以上的企业全面开展女职工特殊保护专项协商。紧跟集体合同推进步伐,切实抓好女职工特殊保护专项集体合同的同步跟进,切实做到集体合同推进到哪里,女职工特殊保护专项集体合同同步签订到哪里。综…  相似文献   

2.
保障女职工与男职工享有平等的劳动权益,推进女职工权益保护专项集体合同(以下简称"女职工专项合同")的全面落实,能够解除女职工的后顾之忧,实现平等协商,使她们在推动企业与社会发展中发挥更大的作用。女职工专项合同是平等协商和集体合同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工会维权机制的重要内容,  相似文献   

3.
《女职工劳动保护特别规定》针对女职工劳动保护工作面临的新情况、新问题作了较为全面的规定。从人权的视角看,《女职工劳动保护特别规定》顺应了国际社会保障人权的大趋势,是我国尊重和保障妇女人权的重要体现;从社会性别视角来看,《女职工劳动保护特别规定》是保障妇女权益,促进男女平等的重要措施,体现了先进的性别文化。  相似文献   

4.
《中国工运》2006,(2):30-32
最近,全总女职工部在地方工会女职工部的配合下,对非公企业女职工特殊权益保障情况进行了调查。调查共涉及18个省132个市,集中在纺织、服装、玩具、电子等8个行业。问卷调查企业2,252家(涉及女职工433,301人),问卷调查女职工110,184人。一、非公企业女职工队伍基本状况非公企业  相似文献   

5.
《中国工运》2015,(3):18
重庆市总工会从女职工权益保护的"前端"、"中端"、"末端"着眼,切实加大工作力度,为女职工提供"360度安全防护"。一是从"前端"着眼强化源头保护。积极推动涉及女职工权益保护法律法规的制定与完善。加大"两个覆盖"工作力度,重点推进非公企业工会女职工组织建设和专项集体合同的签订工作,2014年各区县、产业女职工权益保护专项集体合同签订率达98%。开展女职工劳动保护情况  相似文献   

6.
党和政府历来重视女职工的劳动保护工作,制定了一系列法律法规和政策,我国女职工劳动权利和经济权利基本得到保障,女职工劳动环境、劳动条件不断改善。但是,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产业结构的调整和企业改革深化,女职工的劳动保护出现了许多新情况、新问题,现行的相关法律法规已经不适应形势的发展,女职工权益受到侵害的现象较为突出加强和完善女职工的劳动保护制度势在必行。一、当前女职工劳动保护工作面临的问题1.《女职工劳动保护规定》亟待修改。《女职工劳动保护规定》是我国建国以来第一部关于女职工劳动保护的专项…  相似文献   

7.
2006年6月,河北省劳动和社会保障厅、总工会、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企业家协会联合下发了《关于加强女职工特殊保护专项集体合同工作的意见》。《意见》指出,平等协商和集体合同制度是市场经济条件下维护职工合法权益的重要机制,在全省大力推行女职工特殊保护专项集体合同工作是运用集体合同这一重要法律制度,有针对性地维护女职工合法权益和特殊利益的重要载体。对于构建企业与职工沟通协商、和谐共赢,建立和谐稳定的劳动关系,最大限度地保护、调动和发挥女职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推动女职工权益法律法规在基层的落实必将发挥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8.
工运短波     
<正>楚雄州总工会:关爱女职工健康行动启动针对在一些企业和单位,女职工的劳动安全健康卫生措施不到位、特殊权益得不到保障的现象还不同程度存在这一情况,楚雄州总切实履行工会女职工组织的  相似文献   

9.
女职工权益保护是工会组织的重要工作。就青海省部分企业实际情况来看,尽管女职工的权益在一定程度上得到了保护,但依然存在着工作不到位、效果欠佳等问题。为进一步强化女工工作,把女工权益维护落到实处,使工会组织真正成为职工之家,有必要建立行之有效的女工干部能力提升机制,促进女职工权益维护工作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0.
《中国工运》2013,(6):15-16
企业和职工开展平等协商签订集体合同,是双方自主协调集体劳动关系的重要途径。企业劳资双方通过平等协商,签订职业病防治专项集体合同,能有效规范双方行为,明确双方职责,促进企业加强安全管理,不断改善作业环境和劳动条件,保障职工的生命健康权益。  相似文献   

11.
我国《宪法》、《劳动法》、《工会法》、《妇女权益保障法》、《女职工保护条例》等多部法律法规中,明确规定女职工享有平等的就业权、实行男女同工同酬、女职工的特殊劳动权益受法律保护。然而,在现实生活中,女职工在就业和劳动保护中,饱受性别歧视和差别待遇的事件仍时有发生。进一步提升女职工的社会地位和法律地位,积极为女职工的劳动权益提供切实有效的法律保护,需要解决好以下三个问题:  相似文献   

12.
关于不同所有制企业女职工劳动保护情况的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解新形势下不同所有制企业贯彻执行《劳动法》、《女职工劳动保护规定》的有关情况,全总女职工部采用调查问卷、实地调研等方式对广东等12个省市3285家企业进行了调查,涉及女职工270.4万人。调查显示:有95.3%的企业能较好地执行有关规定(其中公有制企业为97.5%,非公企业为90.4%),女职工劳动保护状况呈整体较好趋势,公有制企业普遍好于非公有制企业;非公有制企业中规模大、效益好的企业普遍好于规模小、效益差的企业。大多数企业签订了集体合同;女职工劳动权利、经济权益基本得到保障;女职工“四期保护”基本落实,女职工…  相似文献   

13.
《中国工运》2007,(12):16-18
为进一步探索建立和完善女职工维权机制的有效途径,更好地维护女职工的合法权益和特殊利益,全总女职工部2006年对各地开展女职工权益保护专项集体合同工作的情况  相似文献   

14.
信息超市     
《工友》2012,(3):40-41
全国工会"关爱行动"聚焦女职工特殊权益2012年,全国女职工"关爱行动"更加突出特困帮扶和心理关怀,将在3月集中开展"关爱行动月"活动,并与全国工会"面对面、心贴心、实打实服务职工在基层"活动相结合,切实为困难女职工送法律、送援助、送关爱。同时,各级工会女职工组织将加强对女职工的心理关怀,特别是大力推广心理指导师和热线服务等经验,加强心理指导师专项培训。  相似文献   

15.
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决定全面放开二胎,标志着我国生育政策的重大调整,也意味着女职工在工作和家庭中承担的压力更大,责任更艰巨。工会作为维护女职工合法权益的"娘家人",应该加强源头维护,依法签订女职工权益集体合同,提供精准服务,切实做好女职工特殊权益维护,促进女职工队伍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6.
《重庆工运》2005,(7):46-46
2005年6月9日上午,一排被鲜花簇拥、摆放着十家非公企业名单座牌的签字席格外引人注目,渝中区总工会在渝中区机关综合大楼二楼会议室召开全区非公企业女职工特殊权益专项合同签订工作推进会。来自重庆家乐福棉花街店等十家非公企业的法人代表和工会代表将在本企业女职工特殊权益专项合同上履行签字。  相似文献   

17.
(一)女职工的劳动保护是当前女职工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之一。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女职工劳动保护工作也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但是,随着非公有制经济组织的日益增多,女职工合法权益受到侵害的事件也时有发生。主要表现在:一些"非公"企业产假"缩水",降低或变相降低孕期、产期工资;一些"非公"企业以不了解女职工特殊权益为由,不执行女职工劳动保护的相关政策;一些女职工尤其是农民工文化水平低,劳动技能弱,思想观念滞后,没有自觉维权的意识;一些"非公"企业因效益下  相似文献   

18.
南通市女职委通过对本地区深化女职工"关爱行动",加强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的调研,比较全面了解了全市工会女职工组织在权益维护、素质提升、关爱行动尤其是开展女职工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方面的情况,在涌现典型特色的同时也呈现了女职工工作中需要迫切解决的"沙漠地带"。调研组就新形势下拓展创新女职工"关爱行动"活动内涵与载体、加强人文关怀进行了探讨,提出了建议和意见。为进一步组织、引导、服务好基层女职工,全面落实"五件实事"创新实践树立了新目标,注入了新动力。  相似文献   

19.
保障女职工劳动权利的几点建议严桂芳1992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妇女权益保障法》的颁布,使宪法中保障妇女权益的规定更具操作性,为保证广大女职工劳动权益,提供了重要的法律依据。然而,目前在落实女职工劳动权利方面,仍然存在一些问题亟待我们在深化改革和完善市场...  相似文献   

20.
来稿摘登     
重视和加强女职工劳动保护工作广州市企业女职工职业健康问题调查组在对玩具、化工、皮革加工、毛料加工类等6家与职业危害因素有密切关联的企业女职工进行问卷调查后,对企业女职工职业健康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