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方舟子遇袭与肖传国的被捕将学术界反腐推到了一个新的高度,这是网络学术打假的功劳。网络克服了传统媒体与举报制度的诸多障碍,以“新闻事件”的形式将学术造假行为公之于众,并借助当事人及其支持者的积极互动,进行“虚拟审判”,形成强大的网上舆论,直接或间接地影响了对学术造假者的处理。在此过程中,作为对学术成果负有审查与评价责任的学术共同体,暴露出的腐败与失职行为,严重损害了其在公众心目中的形象。作为“社会的良心”,学术共同体如何加强自身建设,重塑自我,渡过信任危机?网络学术打假给我们的启示是:建立一个基于信息公开与公众广泛参与基础上的监督机制。  相似文献   

2.
当今高校有不少学术不端者的不端行为具有被迫特征。这种不正常的学术不端“被迫现象”有成为“正常现象”的态势。这里面蕴含着巨大而深刻的学术危机。制度中存在的不合理性,是导致高校被迫学术不端现象产生的体制根源。现行科研管理制度中存在的不合理性首先表现在它的数学平均化思维上。它重产量,讲究效率,提倡快速,其最大特点是数学平均性。  相似文献   

3.
闻华 《瞭望》2020,(9):64-64
近一个月来,在全民战疫的关键时期,科技部接连下发通知,要求各有关科研单位和科研人员要勇挑重担,全力投入科技攻关任务,把论文写在抗击疫情的第一线;要求改进科技评价体系,破除评价体系中过度看重论文数量、影响因子,而忽视标志性成果质量、贡献、影响等“唯论文”的不良导向;指出当前科技评价中存在SCI论文相关指标过度扭曲使用等现象,要求净化学术风气,优化学术生态。  相似文献   

4.
商务印书馆出版的“汉译世界学术名著”,从一九八二年印行以来,到去年一九八九年共出五辑,收书二百三十种。胡乔木同志把翻译出版的这套丛书称作是“对我国学术文化有基本建设意义的大工程”。  相似文献   

5.
孙向远 《学理论》2009,(10):153-154
高校学术剽窃大案近几年在国内层出不穷,使人们对学术界诚信产生怀疑。学术剽窃危害极大,但似乎尚未引起社会的应有重视。本文试图从学术剽窃对高校学术生态方面详细剖析其危害,希望唤醒公众对学术剽窃的警惕,并对其严肃对待。  相似文献   

6.
付艳 《学理论》2011,(14):232-234
伴随着高等教育大众化的兴起,我国的学术不诚信行为也随之而来,而且日渐严重,因此构建学术诚信体系以减少学术不诚信行为的发生,已经成为迫在眉睫的任务,而且构建学术诚信体系有其重要意义。美国是世界上高等教育最发达国家之一,其学术诚信体系的构建相对完善。美国高校学术诚信体系对我国高校学术诚信体系构建具有启示作用。  相似文献   

7.
胡臣友  尹琦 《团结》2012,(3):44-46
我国现行的学术管理和评价体系是在计划经济体制下建立和发展起来的。近年来,各界对现行学术评价体系的弊端进行了广泛的讨论,很多学术机构也进行了改革探索,但学术评价体系存在的问题仍很明显,引起了学术界和社会的批评,对自主创新的进程是一个阻碍。存在的问题1.独立性缺失,评价主体行政化。与长期实行的计划经济体制相适应,我国高等教育也一直实行高度集中的管理体制,大学缺乏办学自主权。大多数学术教研单位在人事上由行政部门管理。学术专家往往被"重用"为行政领导,很多学术资源也是按照单位及人员的行政级别来分配的。学术单位结  相似文献   

8.
学术水平的高低是衡量一所大学核心竞争力的重要因素,但是高校在推动学术研究发展的过程中,也同时面临着如何有效治理学术不端行为的困惑。目前,高校治理学术不端行为还存在概念模糊、标准不一、多头管理、监督不力等现实问题。营造诚信、公平、创新、求实的学术生态,高校要理顺治理学术不端机构的领导和工作机制,把反对学术不端行为融入学术评价体系,建立学术道德奖励制度和学术问责制度,积极构建学术道德教育长效机制,保障学术研究有序、健康、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9.
巴文泽 《学理论》2012,(12):1-3
冯友兰先生一生致力于高校教育,有着深刻的教育思想和丰富的教学经验,学术独立是贯穿其中的主线。冯先生在学术独立的维度、举措、意义等方面都有深刻的认识,对我们当下的高校改革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0.
《美中公共管理》2005,2(4):F0004-F0004,69
2005年4月21日,来自长江三角洲地区的8所著名高校公共管理方面的30位专家,学者以及江苏省有关领导在南京大学进行了第二届“长江三角洲公共管理论坛”的学术研讨活动。  相似文献   

11.
《学理论》2015,(6)
硕士研究生学术道德总体水平不高。存在着硕士生、导师和学校三方面的原因。提升高校硕士研究生学术道德水平,需要推进学术道德教育,完善学术道德的法律约束与监督,合理运用学术评价的激励作用。  相似文献   

12.
持续优化课堂教学质量评价机制是引导教师“向课堂要质量”,扭转“重科研、轻教学”的观念,促进课堂教学质量稳步提升的重要途径。然而,目前课堂教学质量评价机制仍存在评价标准、评价模式、评价主体需持续优化,评价全面性、过程性需进一步强化,评价指引、规范作用发挥不充分等问题。为进一步提高课堂教学质量评价的科学性、专业性、客观性,课堂教学质量评价机制优化应以“四个评价”为指导,从优化评价指标、改进结果评价、强化过程评价、探索增值评价、健全综合评价等方面加以完善。  相似文献   

13.
孔金平 《行政论坛》2002,(4):F004-F004
为了加强对公共管理领域现状的研究和探索,促进国际学术交流,由中国行政管理学会、美国公共行政学会在中国联合举办,由中国人民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承办的“首届中美公共管理国际学术研讨会——公共管理与治道变革”于2002年6月16日至17日在中国人民大学举行。  相似文献   

14.
当手段变成了目的,学术评价便“绑架”了学术“还有一年就要毕业,发表3篇论文的任务还没有完成一篇呢!”林仁漳心急如焚。在南京大学攻读博士学位的他,须按校方规定发表一篇SCI论文和两篇中文核心期刊论文,才能获得博士论文答辩资格。“有的师兄就是因为没发够论文,只  相似文献   

15.
该挤挤“学术泡沫”了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据教育部去年底统计,在我国高校的46.3万名教师中,教授和副教授占32.4%。高级教学职称头衔的人数指标符合国家标准,而其中是否如这篇来稿中所言“教授”贬值,恐怕只有透过“学术泡沫”去洞察它的深层。  相似文献   

16.
从汉代以后,中国历代的目录学著作对于先秦杂家的分类和界定都有所不同。杂家学说兼摄百家,以政治的论说为其学术宗旨,在学术上渊源于上古三代的“礼乐”文化和诸子百家思想。先秦杂家形成于战国中后期,是先秦诸子学向汉代经学转换过程中文化思想学术的主要载体。  相似文献   

17.
《学理论》2017,(9)
高校研究生学术道德培养与学术规范教育是体现研究生培养质量的重要内容。发达国家研究生教育发展相对较早,教育质量和水平相对较高,已形成了优良的学术道德传统。通过借鉴美国、英国、加拿大三国高校研究生学术规范教育发展的成功经验,从学术道德理念、制度化建设、课程体系设立以及导师所发挥的作用四个方面分析对我国开展研究生学术规范教育的启示,希望能够对我国高校研究生学术规范教育实践有实际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8.
英国是同行评议制度的发源地,其历史可以追溯到1660年成立的英国皇家学会。经过三个半世纪的发展,伴随数字时代的到来,同行评议在欧美国家衍生了多种类型,但也存在一些制度缺陷。20世纪90年代,同行评议被大量应用于我国自然科学基金和社会科学基金等科研评价的实践。同行评议引入中国之后,也出现了行政主导、人情渗透、评价指标体系不够科学、定量评价强势介入等异化现象。“破五唯”后如何“立新标”?如何建构数字时代中国同行评议的新范式?第一,重组后的科学技术部在战略规划上,要做好“以价值为导向开展同行评议”的制度设计,履行“科技监督评价体系建设”的职责。第二,学术界、期刊界、第三方评价机构要加强基础理论研究,运用评价学理论指导科研评价实践,构建具有中国自主知识体系同行评议的实践范式与理论范式。第三,充分发挥各学科领域学会、协会等学术共同体在学术评价过程中的实质性主体作用,重视专业评价和社会评价相适应。第四,建立专门针对人文社会科学期刊的多维评价范式,如何在不同的评议标准之间取得平衡并达成共识,需要兼顾科学、公平、公正和高效。  相似文献   

19.
学术诚信是高校教师的学术良心所在,是师德的集中表现;学术诚信是推进高校原始创新和人才培养的恭点,是推进创新型国家建设的最要基础。  相似文献   

20.
徐小洲  梅伟惠 《民主》2007,(3):24-26
随着高等教育全球化的推进,国际大学评价日益显示出现实导向作用。“世界大学学术排名”、“世界大学排名”和“国际大学创新力排名”等在中国具有较大的影响。其评价因其为各类群体提供办学信息而具有重要参考价值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