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实践》2017,(12)
正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国家安全是安邦定国的重要基石,维护国家安全是全国各族人民根本利益所在。内蒙古地处祖国北部边疆,北与蒙古国、俄罗斯接壤,是祖国的"北大门",首都的"护城河",也是我国向北开放的重要门户和北疆的重要屏障。全区各族人民要从维护国家安全、祖国统一、边疆安宁的战略高度,充  相似文献   

2.
陈怀树 《实践》2010,(2):31-33
<正>2006年以来,按照公安部边防管理局的统一部署,我区公安边防部队在自治区各级党委、政府和公安机关的坚强领导下,以构建祖国北疆安全稳定边防屏障为目标,全警参与,全力以赴,在内蒙古八千里边防全面实施爱民固边战略,取得了明显的政治效果和社会效果。  相似文献   

3.
《实践》2021,(4)
正内蒙古大兴安岭林区是我国四大重点国有林区之一,是祖国北疆生态安全屏障的重要组成部分和森林资源培育战略基地。近年来,内蒙古森工集团全面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干部头脑,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人才工作重要论述,坚持党管人才原则,树立人才优先发展理念,以人才培养、引进、使用、激励、保障为重点,用好用活各类人才,为"发展现代林业建设美丽林区"、构筑祖国北疆万里绿色长城提供了人才保证和智力支持。  相似文献   

4.
"屯垦戌边",是新中国成立后党中央为"开发边疆、保卫边疆"而进行的一项战略部署.中国人民解放军复转官兵和全国各地的城乡青年,随着党中央、毛泽东主席的一声号令,毅然纷纷投入到了"屯垦戍边"的伟大事业中,先后在新疆、内蒙、黑龙江、云南和广西等边疆省区,开辟了2000多个国有农场,形成了一条巩固的"边防农场带",为促进边疆地区的经济繁荣、维护祖国的领土完整与边防安全,做出了不朽贡献.  相似文献   

5.
孙建民 《实践》2013,(10):17-18
内蒙古"8337"发展思路是党的十八大精神在内蒙古的细化实化,检察机关贯彻落实"8337"发展思路,其中之一就是要切实履行好筑牢祖国北疆安全稳定屏障的神圣职责。为此,乌兰察布市检察机关充分认清新形势新任务对检察工作的新要求和新期待,找准检察工作服务大局的结合点和着力点促进检察工作新发展、新提高。  相似文献   

6.
刘爽 《党建》2023,(9):10-12
<正>习近平总书记始终深情牵挂内蒙古各族人民,到党中央工作后先后4次到内蒙古考察,连续5年参加全国两会内蒙古代表团审议,着眼全国发展大局赋予内蒙古“建设成为我国北方重要生态安全屏障、祖国北疆安全稳定屏障,建设国家重要能源和战略资源基地、农畜产品生产基地,打造我国向北开放重要桥头堡”的战略定位,一以贯之要求“建设好模范自治区”。  相似文献   

7.
呼群 《实践》2013,(9):6-7
自治区"8337"发展思路立足区情,站位高远,是十八大精神在我区的细化实化,是指导我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工作的行动指南。"8337"发展思路站在保障全国生态安全的战略高度,提出了把内蒙古建成我国北方重要生态安全屏障的战略定位,完全符合国务院加快内蒙古发展意见中的生态定位,充分体现了中央建设生态文明的要求,符合内蒙古经济社会发展的实际。"8337"发展思路为我区深化林业改革,创新发展机制,加强生态保护与建设,壮大林业产业,加快生态林业和民生林业发展进一步明确了  相似文献   

8.
《实践》2021,(4)
正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开启了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新征程,明确提出"推动绿色发展,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十三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内蒙古代表团审议时强调,要保护好内蒙古生态环境,筑牢祖国北方生态安全屏障。这些重要要求与自然资源领域工作密切相关,自然资源部门责任重大。"十四五"期间,自然资源厅将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参加内蒙古代表团审议时的重要讲话精神,紧扣自治区筑牢"两个屏障"、建设"两个基地"和"一个桥头堡"战略定位,  相似文献   

9.
张翔 《实践》2013,(8):35-36
自治区党委提出的"8337"发展思路中,"构建祖国北疆生态安全屏障",既是从国家生态安全战略高度考虑,又是从内蒙古生态现状出发做出的一项重大战略决策。生态文明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前提和基础,有了良好的生态环境,经济社会才能实现可持续发展;有了良好的生态  相似文献   

10.
<正>习近平总书记考察内蒙古时要求,"把内蒙古建成祖国北疆安全稳定的屏障""各族人民拧成一股绳,共同守卫祖国边疆,共同创造美好生活,把祖国北部边疆这道风景线打造得更加亮丽"。这些殷切嘱托,既是内蒙古的重大政治责任,也是重要奋斗目标。虽然我区一直保持着民族团结边疆安宁的良好局面,但也要清醒看到,当前内蒙古和全国一样,既处于发展的战略机遇期,也处于社会矛盾的凸显期和多发期,筑牢祖国北疆安全稳定屏障一刻也不能放松。聚焦内蒙古在全国稳定大局中的特殊战略地位,筑牢思想认识第一道防线。内蒙古内邻八省、外接俄蒙,  相似文献   

11.
白向坤  李明 《实践》2011,(9):16-18
构筑“两个屏障”:一是构筑我国北方重要的生态安全屏障。保护、建设好内蒙古的生态屏障,事关国家的生态安全。二是建设团结繁荣文明稳定的民族自治区,筑牢我国北方安全稳定屏障。内蒙古外接俄、蒙,地近京畿,是祖国的北大门和首都的“护城河”,战略地位十分重要。  相似文献   

12.
<正>内蒙古地处祖国北部边疆,横跨东北、华北、西北,是我国北方面积最大、种类最全的生态功能区,是"三北"地区重要的生态防线。党的十八大以来,在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指引下,内蒙古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不断推进生态文明建设迈上新台阶,祖国北疆生态安全屏障进一步筑牢。内蒙古生态文明建设取得的历史性  相似文献   

13.
天莹 《实践》2021,(1):11-13
内蒙古自治区党委十届十三次全会提出了"十四五"时期内蒙古经济社会发展主要目标,强调要保持加强生态文明建设战略定力,筑牢我国北方重要生态安全屏障.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加大生态系统保护力度,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加快推动绿色低碳发展,强化资源高效利用,守住自然生态安全边界,形成绿色生产生活方式,构筑祖国北疆万里...  相似文献   

14.
《实践》2017,(12)
正内蒙古,我国的北大门、环京"护城河",祖国北疆安全稳定的屏障。近年来,内蒙古公安机关在自治区党委和政府的坚强领导下,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考察内蒙古重要讲话精神,立足筑牢祖国北疆安全稳定屏障的战略定位,紧紧围绕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总目标,在打造社会治安防控体系、打击违法犯罪、加强公共安全监管、推进执法规范化、加强队伍建设上持续发力,全力推进平安内蒙古建设,为自治区经济社会发展和各族人民安居乐业创造了安全稳定的社会环  相似文献   

15.
杨柳荫 《前线》2012,(Z1):46-47
市第十一次党代会报告科学判断首都的历史方位和阶段性特征,提出未来五年建设中国特色世界城市的总目标、"两个率先"的发展格局、"三个北京"发展战略以及推动首都科学发展的六项战略  相似文献   

16.
2007年以来,我们吉林省军区围绕落实上级开展的"帮建基层党支部、帮带基层干部"的"双帮"活动,在边防县(市、区)启动了"百点工程",通过逐步规范边防民兵党组织建设,有效巩固了军警民"同心筑堡垒"和边疆安全稳定的良好局面,实践中也引发了我们对加强边防民兵党组织常态建设的深刻思考。  相似文献   

17.
《实践》2021,(4)
正希望内蒙古的同志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坚持统筹发展和安全,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按照把内蒙古建设成为我国北方重要生态安全屏障、祖国北疆安全稳定屏障,建设国家重要能源和战略资源基地、  相似文献   

18.
《实践》2016,(4)
正编者按绿色发展是"十三五"乃至今后更长时期必须坚持的重要发展理念。建设我国北方重要生态安全屏障,打造祖国北疆生态文明风景线,是习近平总书记考察内蒙古时的重要嘱托。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区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取得辉煌成果。绿色发展理念日益深入人心,谱写了"美丽内蒙古"的崭新篇章。本期特别策划聚焦全区生态文明建设,介绍自治区生态文明建设的实践与探索。  相似文献   

19.
白晓清 《实践》2009,(6):27-28
自治区党委书记储波在全区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动员会上指出:内蒙古要建设祖国北疆"两个屏障"(祖国北疆安全稳定屏障和生态屏障)。达茂旗作为全区19个边境旗(市)之一,总面积18177平方公里,拥有1.66万平方公里的天然草场和  相似文献   

20.
哈达 《实践》2009,(4):49-50
在长期历史发展进程中,草原文化以其富有时代意义的内涵和精神特质,为中华民族的文明进步不断提供新的滋养,成为社会繁荣发展不可或缺的内在因素.在当代,草原文化适应时代发展的需要,在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建设和构建和谐社会的各个领域,萌发出新的生机与活力,不仅集中地体现在促进经济开发、推动政治进步、支撑文化繁荣上,而且还广泛渗透到军事、边防、警务活动的方方面面,成为内蒙古社会现代文明建设的重要推动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