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8 毫秒
1.
杨家余 《世纪桥》2010,(17):69-70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是军队所有院校于2007年新开设的一门政治理论主干课程,在提高军校青年学员的思想政治素质方面具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为了更好地发挥该门课程的强基固本、育人铸魂作用,增强该门课程教学的有效性,使学员对于该门课程真学、真懂、真会,作为教育者,我们要深入认识和真正理解《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在军队院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地位和作用,合理整合相关教学内容,完善具体教学环节。  相似文献   

2.
李红梅 《学习月刊》2014,(16):65-67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以下简称《纲要》)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新课程体系中的一门重要课程,《纲要》课教学在加强意识形态工作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与其他思政课程相比较而言,《纲要》课的特点是具有思想政治理论课与历史课的双重性质。  相似文献   

3.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教学要适应时代发展的要求,不断地从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上进行改革。本文就《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教学重点、难点,以及根据新形发展要求,教学内容如何与时俱进;怎样使学生有效地参与课堂活动等问题进行思考和阐述。着重论述了《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应如何围绕教学目的和任务科学安排教学内容,如何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有机溶入课程教学中,如何以丰富多彩的课堂活动深化教学内容,从坚定理想信念、坚持以生为本、增强教学能力等方面,论述了以高尚的师德和精湛的教法赢得学生。  相似文献   

4.
谌瑞荣 《学习月刊》2012,(6):104-104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明确规定,要"积极开发并利用校内外各种课程资源"。华东师范大学叶澜教授指出:"在教学中,学生不仅是教学的对象、主题,而且是教学的资源,是课堂生活的共同创造者。"利用学生自身资源,无疑让学生实现由过去的旁观者、  相似文献   

5.
吕飞  王维  张莹 《世纪桥》2023,(8):60-62
思政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强调教师思维要新,要善于创新课堂教学,给学生深刻的学习体验。以武昌首义学院《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为例,立足于“纲要”课程的建设情况,梳理积极心理学所探讨的“积极力量”“积极体验”和“积极人格”的重要观点,并围绕营造课堂教学的积极氛围,提高学生的课堂参与感;延展学生受教的教育环境,提升学生的课程获得感;明确课程教学的价值目标,强化学生的时代使命感三维角度,探究“纲要”课程教学实效性提升的路径构建问题。  相似文献   

6.
《高等数学》课程一直以来都是高等院校理工科专业学生必修的一门公共基础课,大部分高等院校教师在以往的《高等数学》课程教学过程中均以传统的授课方式为主。然而随着课程改革以及教育理念的不断发展,传统的教学模式暴露出一定的弊端,这种弊端很大程度地影响了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本文以陕西机电职业技术学院理工科三年大专学生为研究对象,针对《高等数学》这门课程,研究了传统教学模式的局限性与引入翻转课堂的必要性,最终研究得出适合陕西机电职业技术学院乃至大部分高等院校的《高等数学》课堂混合式教学模式。  相似文献   

7.
王雅馨 《世纪桥》2011,(7):20-21
中国幅员辽阔,历史悠久,高校分布十分广泛,几乎每一个地方都有红色历史文化资源,利用地方性红色历史文化资源进行《中国近现代史纲要》(以下简称《纲要》)课教学,成为增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吸引力与感染力的有效途径之一,利用地方性红色文化资源对于开展《纲要》课社会实践教学也是十分必要且有益的。  相似文献   

8.
范秋萍  张丽 《世纪桥》2014,(2):19-20
《中国近代史纲要》是通过历史教学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渗透的一门重要课程,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课程之一,具有鲜明的思想政治教育课程特点,在培养学生的综合素养中发挥重要作用。目前,本门课程教学大多停留在理论学习阶段,实践教学不足,不利于培养即能掌握专业知识,又有较强的动手能力;即能掌握方式方法,又具有创新意识;即有较强专业技能,又具备较高道德修养的综合性人才。为此,本文针对《中国近代史纲要》实践教学必要性和重要性进行阐述,挖掘当前实践教学存在的问题,并提出针对性措施和对策。  相似文献   

9.
罗玉兰 《世纪桥》2013,(12):46-47
"纲要"课是高校本科学生马克思主义政治理论公共必修课之一,对青年学生的成长有着其他学科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然而,现实中"纲要"课的教学却存在着诸多矛盾,面对这一现状,只有不断创新"纲要"课教学模式,才能提高"纲要"课教学的实效性,实现马克思主义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目标。  相似文献   

10.
互动式教学对于改变大学"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堂单一、沉默的状态,提高教学效果有重要的作用。"中国近现代史纲要"互动式教学模式以教师的"先动"为基础,以学生的"主动"为关键,以教师和学生之间的"互动"为重要环节。  相似文献   

11.
黄凤彩  谢伟 《世纪桥》2011,(23):118-119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实践教学应着重解决好确立明确的教学目标、科学选择灵活多样的实践教学形式、注重及时交流总结和评价、注重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有机结合四个方面的问题,并在此基础上深入探索和总结了三个方面的工作:运用体验式实践教学,增加纲要课的实效性;建立健全实践教学实施体系,为提高实践教学的有效性提供制度保障;准确把握实践教学的立足点,增强学生自我教育能力,推进教学改革进程。  相似文献   

12.
关于《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教学的三点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晶晶 《世纪桥》2009,(3):134-134,148
在新的全国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中,《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成为本科生的思想政治理论四门必修课之一。如何教好这门新课,则需要广大任课教师不断思考和探讨的问题。本文从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以考核为媒介三个方面论述了笔者在教学实践中萌生的三点思考。  相似文献   

13.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教学必须解答学生的困惑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教学是为了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理论教育,因此教师必须怀着高度的政治责任感来组织教学,坚持政治性与科学性相结合,必须严格遵循历史的本未面目多角度地分析复杂问题的来龙去脉,并用马克思主义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观点深入解析,这有利于向学生灌输正确的历史观和政治观,真正解决学生的思想疙瘩,从而提高"纲要"课程的实效性.  相似文献   

14.
王鹏程 《世纪桥》2013,(12):89-90
以往的《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考试存在诸多弊端,把思想问题教条化了。设想并尝试对本课程考试进行改革,努力实现考试内容与方法的转换,引导学生把学习重点放在独立思考和分析问题等能力的提高上,以促成课程教学目的真正达成。  相似文献   

15.
姚迎春  翟艳芳 《学习月刊》2009,(18):101-102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以下简称《基础课》)由过去分开讲授的《思想道德修养》和《法律基础》合并而成,但是,新的《基础课》绝不是过去两门课程的"机械相加"和"简单拼凑"。要真正体现课程改革的本义,需将过去分开讲授的两门课“有机结合”,使思想道德修养部分与法律基础部分"浑然一体"。笔者在教学过程中感觉到法律基础部分业已成为《基础课》教学中相对薄弱的环节,影响了《基础课》教学的整体效果。  相似文献   

16.
李强 《世纪桥》2011,(21):79-80
对大学生进行民族精神的培育,《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教学有着独特的优势。在教学中,可以从"纲要"课的教学内容、教学手段、理论层面对大学生进行民族精神的培育,使其牢记中国近现代的历史及其基本经验,继承先辈们的优良传统,自觉承担起时代赋予的历史使命,成为合格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相似文献   

17.
高校爱国主义教育与《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教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莉 《世纪桥》2007,(11):107-107,109
从2007年春季开始,《中国近现代史纲要》(以下简称《纲要》)作为新确立的四门思想政治理论课之一,正式走进高校大学课堂。作者在教授这门课的过程中对教学内容与方法进行了思考与总结,既突出思想政治性又注重重大历史观的教育,不但使当代大学生了解国史、国情,还正确把握《纲要》课的定位和功能,联系大学生思想实际,加强爱国主义教育。  相似文献   

18.
孙丽琴 《世纪桥》2010,(17):75-76
多元社会文化背景下,如何提升《中国近现代史》课程教学满意度是高等师范教育面临的一个现实问题。在课堂教学中,只有准确把握《中国近现代史》课程在高师教育中的特殊性,正视历史教学的要旨以及目前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切实转变教学观念,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强化思辨能力的培养,才能逐步引导学生在思路和方法上有所创新,有效完成教学任务,充分发挥该学科的教育功能。  相似文献   

19.
吴九占 《世纪桥》2013,(15):38-40
要实现思想政治教育与主体人格教育的融合,就必须解决当前《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教学目标单一、片面的问题,在新的教学理念指导下,构建知识、能力和价值观"三维一体"的教学目标,同时要根据它们不同的功能和作用,进行协调分工与科学配置,实现"三维一体"教学目标的整合,这样才能取得最佳的教学效果和教育效果。  相似文献   

20.
本文探讨了《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思想政治教育的功能和作用,并着重阐述了课程教学渗透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对大学生构建正确价值观的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