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花菊萍 《共产党人》2012,(15):53-54
题要:大事作于细,难事作于易。服务民生既是大事,也是难事。2011年以来,石嘴山市大武口区在全市率先推行"社区网格化管理"新机制。各社区网格管理员从细微处入手,从源头上疏导,以极大的热情把服务民生这件大事做实做好。他们坚持每天下访,与居民面对面接触、心贴心交谈,倾听居民呼声、了解居民疾苦、疏导居民郁结,把他们的实际困难和需求主动记录在"民情日记"上。如今,民情日记已成为听民声、解民忧、连民心,联结群众和社区、街道的重要纽带。这些"民情日记"看似记录的都是一件件小事,但字里行间却流露着身为网格队员的一种责任,体现着当地政府为民服务的执政理念。这里,我们撷取了该区朝阳街道办部分网格管理员的"民情日记",让我们真正走进他们,了解他们……  相似文献   

2.
记好“民情日记”能真实地反映民情民意,表达群众的心声,更好地推动工作。然而时下一些领导干部的“民情日记”本上记录百姓疾苦的内容却少之又少,连篇累牍记载的倒是他们所谓为群众办的“好事”、“实事”,“民情日记”本成了他们歌功颂德的“功劳簿”。 不可否认,真正写好“民情日记”有助于促进领导干部转变作风,为此一些地方甚至建立  相似文献   

3.
随着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开展,"民情日记"在各地趋热。官不知民情,于情于理不合。进百家门,知百家情,解百家难,暖百家心,记民情日记是做干部的一项基本功,是密切党群干群关系的有效举措。"日记不长很精彩,故事都从百姓中来",不知群众所思所盼,做不好群众公仆。新时期新形势下,"民情日记"有三个方面情况需要避免。  相似文献   

4.
罗明奎 《当代贵州》2010,(11):41-41
“民情日记”栏目自今年年初开设以来,收到了基层干部和民众的踊跃来稿。他们把发生在基层、事关民生的一点一滴,通过栏目讲给我们听。一个个真切的“基层”在他们朴实的字里行间显现。而这些“民情日记”的背后,亦有让人动容的一面。本期栏目从另一个角度解读这些“民情日记”。  相似文献   

5.
时下,不少地方的领导干部都在认真地记民情日记,一些写得比较好的民情日记还被选发在各级党报党刊上。应该说,要求干部记民情日记,激发了广大干部伏下身子干事业的热情,促使干部办了不少群众急需解决的生产、生活难题,密切了党群干群关系。 然而,不容忽视的是,在这股记民情日记热中,也有一些干部不是在了解民情上务实招,却在如何写日记上下功夫,写出了一篇篇漂  相似文献   

6.
各地传真     
舞钢市推行"民情日记"连民心 舞钢市结合当前开展的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以群众得实惠为目标,要求市直机关党员干部进百家们,干千家事,暖万人心,通过记民情日记和实行干部包村、包组制度,访民情、听民意、办实事、解民忧,切实解决经济发展和群众奔小康过程中的新情况、新问题。为了让“民情日记”和干部包村制度落到实处,该市还要求,  相似文献   

7.
王琳琳 《当代贵州》2011,(19):52-52
黔南州的“记民情日记、建民情台帐”工作,从2008年下半年起,在瓮安县建中镇、平塘县者密镇开展试点工作,2009年在全州全面推开,2010年全面规范。  相似文献   

8.
《江淮》2010,(3)
<正>在深入开展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中,各地基层党组织纷纷开展"记民情,听民声,办民事"活动,记民情日记已成为转变工作作风、密切干群关系、为民排忧解难的有效载体。报载,霍邱县姚李镇党员干部在学习实践活动中,记民情日记近万条,收集群众的个性问题217个,然后筹资近千万元,集中解决了垃圾处理难、饮水难、行路难等  相似文献   

9.
吴若乙 《新湘评论》2004,(10):64-64
报载:某市一个山区小乡的干部记《民情日记》,转变干部作风,受到社会的广泛好评。从县里到市里,一次次被推上当地传媒的头条,其经验被学习推广。但是,一些地方虽然在写《民情日记》,却只是疲于应付,走形变味,有的甚至成了少数干部自我表扬的“功劳簿”、应付考核的“作秀簿”。  相似文献   

10.
报载,湖南一位县委书记在深入工厂农村调研时,总是将群众反映的问题记录下来,当日整理,及时处理。十多年来,他写下四十余本“民情日记”,记载了与老百姓衣食住行密切相关的“热点”、“难点”问题,以及解决的措施和落实的情况,受到群众称赞。记“民情日记”体现了一种关注民情,反映民意,为民办事的精神,值得赞扬,值得提倡。我们党无论是在革命战争年代还是和平建设时期都十分重视民情民意。深入群众体察民情,为民排忧解难,这就是党的战斗力、凝聚力之所在。了解民情,反映民意,集中民智。民情是基础、是依据、是关键,只有了…  相似文献   

11.
2002年11月,本刊第11期以《民情日记:架起党群干群关系“连心桥”》为题.报道了陶乐县实行“民情日记”制度的情况。时光又过去了一年.陶乐县“民情日记”制度又有了什么新的变化?本刊记者就此进行了追踪采访。  相似文献   

12.
东晨 《实践》2014,(8):11-11
<正>开栏的话:本刊新开" 民情日记"专栏,选编基层干部的民情日记刊发。这些民情日记真实记录了基层干部辛苦奔波的酸甜苦辣和全新感悟。我们希望广大读者读后有所受益,并期待着你的参与。入户看,知百姓冷暖作为"第一书记",只有深入农户家里,才能了解最真实的情况和切身感受到百姓的冷暖。鄂托克旗小湖村"第一书记"邬晓峰:走进郭三栓老人家,透过雾气,看到他老伴儿正在灶旁做饭,灶是用泥土和砖垒起来的,一口大铁锅里煮着清水白菜,没有丁  相似文献   

13.
始于某市一山区小乡的干部记《民情日记》制度,曾受到社会的广泛好评,从乡到县到全市。再到全省,一次次被推上媒体的头条。可不知什么缘故,目前,《民情日记》已处于基本停记状态,即使还有记的,也是疲于应付,走形变味。一度轰轰烈烈的典型,由“热”转“冷”乃至“无疾而终”,说起来,确实让人有些惋措。  相似文献   

14.
报载:某市一个山区小乡的干部记《民情日记》,转变干部作风,受到社会的广泛好评,县里到市里,一次次被推上当地传媒的头条,其经验被学习推广。但是,一些地方虽然在《民情日记》,却只是疲于应付,走形变味,有的甚至成了少数干部自我表扬的“功劳”、应付考核的“作秀簿”。应该说,  相似文献   

15.
文摘     
《实践》2014,(1)
<正>"民情日记"三避免随着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开展,"民情日记"在各地趋热。官不知民情,于情于理不合。进百家门,知百家情,解百家难,暖百家心,记民情日记是做干部的一项基本功,是密切党群干群关系的有效举措。"日记不长很精彩,故事都从百姓中来",不知群众所思所盼,做不好群众公仆。新时期新形势下,"民情日记"有三个方面情况需要避免。一要避免为记而记。"民情日记"要跳出纸上谈兵的怪圈,不能为  相似文献   

16.
近年来,中共崇明县委针对新农村建设和生态岛建设的新情况、新问题,在全县基层党员干部中普遍开展"记好一本民情日记,理出一份民情档案,落实一个行动方案"大走访活动,不断延伸服务触角、提升服务实效,架起了党群干群连心桥。  相似文献   

17.
从1998年4月起,浙江省嵊州市雅璜乡的32名乡干部开始记起了民情日记,民情日记的主题是:“串百家门,知百家情,解百家难,连百家心,办百家事,致百家富”。每个乡干部把自己到群众中了解到的情况、问题、要求、建议都一一记在民情日记中,并及时给予处理解决。乡党委和政府每星期抽一个晚上,集中全体干部交流研究民情日记中提出的问题,每个季度评比一次,看谁的民情日记记得好,反映的情况多,为群众解决的困难多。民情日记作为一种好的载体,密切了基层干群关系。对于乡镇干部来说,在新的历史时期,如何及时准确地了解群众的意见、想法以及存在的困难…  相似文献   

18.
在农村“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学习教育活动中,许多基层干部深入到群众当中,与群众打成一片,真正做到了身入、心入、情入。丹东市振安区同兴镇党委书记杨军的这篇“民情日记”,从一个侧面说明了这一点。  相似文献   

19.
肖平 《学习月刊》2014,(18):47-48
近年来,襄阳市襄州区委宣传部创新开展理论学习,将理论与本地实际贴紧靠实,采取"学习、调查、研究、讨论、决策"链条式学习法,以"两课一访"探究问题、以"局长讲堂"讨论问题、以"民情日记"解决问题,搭建理论学习与解决问题的系统架构。寓学习于推动工作,提升了区委理论中心组学习的活力和实效,学习型领导班子创建工作得到了省、市委宣传部的肯定。一、创新“三大板块”。学习上求“深”。理论学习提元气以解决问题为出发点,创新导向,真学实做,襄州区把理论中心组学习当作促进成长、进步的“大课堂”,将其搭建成谋事、干事、创业的“大舞台”。  相似文献   

20.
张周虎 《当代贵州》2013,(21):50-51
水城县在同步小康驻村工作中,积极探索创新群众工作方法和措施,坚持以"十心为民"为载体,广泛凝聚同步小康正能量,党群齐心共筑水城同步小康中国梦。细心查民情打造社情民意"直通车"水城县建立健全了民情联络员制度和民情日记制度,积极指导各驻村组建立民情联络站310个、民情联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