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新长征》2015,(2):33
习近平同志深刻指出:"核心价值观,其实就是一种德,既是个人的德,也是一种大德,就是国家的德、社会的德。"这一重要论述,为我们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供了指导和遵循。以道德建设促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践行,应继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中华传统美德,使千百年来中  相似文献   

2.
《求是》2015,(8)
<正>一个民族不能没有精神支柱,一个国家不能没有精神力量,一个政党不能没有精神追求,一个社会不能没有价值标准。在当代中国,这个精神支柱、精神力量、精神追求、价值标准,就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物质财富要极大丰富,精神财富也要极大丰富";要"把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凝魂聚气、强基固本的基础工程,继承和发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传统美德,广泛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  相似文献   

3.
自由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组成部分。在马克思主义理论视域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的自由具有四种特性。首先,自由具有现实性。我们所追求的自由不是虚幻的,而是在人的实践活动的现实基础上产生的一种价值追求。其次,自由具有阶段性。我们既不能用未来社会的价值观念来衡量当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的自由,也不能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等同于共产主义社会的自由观。再次,自由具有人民性。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所提出的自由不是一小撮人的自由,而是广大人民群众的自由。最后,自由是共性和个性的统一。既要看到自由在各个国家的不同发展阶段的特殊性,又要把握作为全人类共同价值的自由的普遍性。同时,要认清西方国家提出的"普世价值"观的真面目,不能将二者混淆。  相似文献   

4.
功勋荣誉表彰制度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的重要载体。从其基本特征来看,这一制度体现了国家意志与公民意志的统一、文化传承与时代发展的统一、坚持以德为先与突出功绩导向的统一,鲜明彰显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从其价值追求来看,这一制度能够发挥价值引领与价值导向作用,协调价值理想与价值规范,促进价值体系的整体性与层次性统一,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深刻熔铸。从其作用路径来看,这一制度是对价值观的人格化诠释、仪式化呈现,为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供规范保障,是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生动传播。  相似文献   

5.
凝练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前提.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广大人民群众的价值导引,但首先更应当是党和政府的价值导引.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的“三个倡导”旨在肯定当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研究的初步成果,不能认为就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最终确定.立足社会主义社会自身逻辑及马克思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内在逻辑,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范畴似应以多重为宜,字数上也应以四字为佳.  相似文献   

6.
《求实》2013,(5)
从十一届三中全会提出共同富裕价值观,到党的十八大提出的富强文明价值观,共同富裕价值观实现了从抽象到具体的辩证发展过程。这一过程不仅是对共同富裕价值观自身内容的提升,同时,也为我们深入研究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供了很好的方法论指导,即必须以社会现实的历史生成为深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研究的方法论前提,必须以从抽象到具体的思维方法为深入研究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根本方法,开展今后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研究。  相似文献   

7.
文化安全是国家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文化自身的新旧转承和全球化背景下不同文化之间的碰撞,共同影响着一国的文化安全。近年来,社会主义意识形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中华民族精神等国家主流文化在得到弘扬的同时也受到不同程度的冲击。当前,我们要以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这一关键环节为抓手,围绕价值目标、价值取向和价值准则三个方面,构筑好国家文化安全的防线。  相似文献   

8.
《探索》2015,(4)
核心价值观既能教育国民,也可以影响世界,几乎所有国家均重视核心价值观的构建和培育。美国、韩国和新加坡等国在培育核心价值观的实践中,注重政府引导、重视教育熏陶、倡导社会参与、提供法制保障等共同特点和经验,为我们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供了有益的启示。  相似文献   

9.
《理论与当代》2014,(4):1-1
正"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要大力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和核心价值观,加快构建充分反映中国特色、民族特性、时代特征的价值体系"。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从战略高度阐明了核心价值体系对于国家治理现代化的重要性,为中华文化的传承与创新指明了前进方向。任何一种社会制度的背后,都有其核心价值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兴国之魂,决定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方向,也是推进国家治理现代化的最重要力量。制度安排是价值取向的体现。没有自己的精神独立性,政治、思想、文化、制度等方面的独立性也就失去了根基。价值认同是制度执行、治理优化的重要基础,现代化的国家治理,需  相似文献   

10.
正如果人没有灵魂就如同行尸走肉一般,如果一个国家没有精神,也不能长治久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提出,关系到中国文明的传承和社会主义文化自觉的实现,是提高国家文化认同和文化归属感的重要基础。核心价值观塑造了一个国家的文化心理,维系着民族的身份认同,它不仅蕴含着国家、社会、个人三个层面的要求,同时也超越了一般意义的文化含义。儒学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主干,千百年来传递着百姓生活的常道,代表着最基本和稳定  相似文献   

11.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凝聚中国力量的精神武器,涵盖了国家发展目标方向、社会发展价值导向、个体价值追求,也为社会主义高校人才培养提供了首要标准和价值导向。沈阳医学院党委牢牢把握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涵与要求,围绕高校"培养什么样的人"和"遵循什么样的价值观培养人"这一根本问题,从组织领导、制度建设、文化氛围、载体平台四个方面,对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进行了实践探索  相似文献   

12.
"四个全面"战略布局集中体现了我们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发展,全面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需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发挥凝魂聚力、保驾护航、引领航向、坚定信念等精神动力作用;同时,由于"四个全面"本身饱含的深厚价值意蕴,内涵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国家层面的价值目标、表明了鲜明的人民大众的价值立场、体现了公平正义的价值追求,因此,在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也会得到日益彰显。  相似文献   

13.
<正>"核心价值观,其实就是一种德,既是个人的德,也是一种大德,就是国家的德、社会的德。国无德不兴,人无德不立"[1]。"友善"作为核心价值观内容之一,具有深厚的传统文化底蕴,内涵非常丰富。它既是传统美德,又是新时期对传统美德提升转化后的公民道德规范,更是在对传统美德和公民道德规范提炼基础上形成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范畴。一、"友善"是植根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思想精华和道德精髓的传统美德"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必须立足中华  相似文献   

14.
完善和发展我国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需要通过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国家治理之价值实践双向一体互动模式实现,即价值的实践化与实践的价值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如果不能融入国家治理的具体实践中,则只能流于口号和形式,国家治理如果不能在各个层面全面贯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则会失去社会主义制度保证。处在全球化联系越来越紧密、社会价值观日益多元化的时代,我国的全面深化改革必须在捍卫和贯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才能全面实现。  相似文献   

15.
张潇文  陈璐 《唯实》2014,(12):35-37
核心价值观是一个国家长期形成并经其成员认可的基本价值理念,集中体现了国民的价值追求和行为取向,是社会意识形态最重要的组成部分。在价值多元多样多变的时代背景下,世界各国都非常重视本国核心价值观的建设,以增强本民族的向心力、凝聚力和文化软实力,其中一些有效做法值得我们深入研究并加以借鉴。一、部分国家核心价值观建设现状美国的社会核心价值观是自由、民主、平等、人权、正义、博爱。  相似文献   

16.
张志 《学习月刊》2016,(2):10-12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把关涉国家、社会、公民的价值要求融为一体,从三个层面上分别回答了我们要建设什么样的国家、建设什么样的社会、培育什么样的公民的重大问题。本文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三个层面出发,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行比较深入的分析。一、国家层面的价值目标"富强、民主、文明、和谐"是社会主义国家层面的价值目标,构成了社会主义的经济、政治、文化、社会。  相似文献   

17.
准确理解和完整把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两个概念的基本范畴是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前提。“三个倡导”这一表述反映出不同价值主体的价值追求,集中体现了国家目标、社会导向和个人行为准则的统一。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不仅需要从国家层面上系统推进,更需要为其提供学理支撑、搞好实践转化、融入制度设计。  相似文献   

18.
党的十九大指出,社会主要矛盾发生转变,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这对社会治理也提出了新要求。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社会治理,是推进社会治理走向善治的必然要求,也是丰富和发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涵的重要途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社会治理确立正确的价值导向,凝聚强大的精神力量,提供机制创新的动力,构成了其融入社会治理的基本前提。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国家、社会和个人三个融入维度实现社会治理目的价值和工具价值的有机统一。新形势下要坚持人民主体地位,注重人的全面发展,充分坚持发挥道德支撑作用,体现制度设计的价值引领,才能推动社会治理现代化,不断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19.
《理论与当代》2014,(12):38-39
“道德”一词最早见于老子《道德经》:“道生之,德畜之,物形之,势成之。”意思是说,道是世界的本原,是自然、社会发展变化的规律,顺应自然、遵循规律,事物就能发展。万物以自身形态确认其本质特性而生,由其对环境的适应而有成。可见,道德是人们关于世界的看法,属于世界观、价值观的范畴,道德和价值观有着本质的内在联系。习近平同志《在北京大学师生座谈会上的讲话》(以下称《讲话》)中明确指出:“核心价值观,其实就是一种德,既是个人的德,也是一种大德,就是国家的德、社会的德。”中办《关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意见》(以下称《意见》)指出,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围绕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  相似文献   

20.
一个国家的硬实力固然重要,软实力也同样重要。没有文化复兴、没有价值优势,纵然财富如山,也难实现崛起、卓立于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面临两种显著并存的现象:经济社会高速发展举世瞩目;社会道德体系重建迫在眉睫。当前,我们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为需要锻造中国特色的价值优势,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化为全国人民的自觉行动,提升我国的国家话语权、文化软实力和核心竞争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