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我国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政策从建国初期至今经历了四个发展阶段。现行资助政策呈资助方式多元化、资助力度加大、理论研究与实践工作共同发展的趋势。同时也面临着无偿资助与有偿资助、物质帮扶与精神育人、学生诚信度与国家投入力度不平衡的问题。可以尝试从调整助学金的使用方式、发挥资助育人功能以及加强诚信教育入手加以解决。  相似文献   

2.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提出:"增强职业教育吸引力。完善职业教育支持政策。逐步实行中等职业教育免费制度,完善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政策。"2010年9月27日国家决定将国家助学金提升  相似文献   

3.
对于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国家和社会一直以来都高度关注。目前,高校发展型资助育人面临着资助工作队伍不足、资助育人举措不够丰富、对经济困难学生成长跟进不及时等方面的困境。文章结合具体案例,对于学生因家庭经济困难导致的心理、学业、就业等方面的问题,提出针对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育人的关键点、解决思路与举措、经验启示,帮助高校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4.
正8月底至9月初,农二师各农牧团场分别举行了"金秋助学金"发放仪式,为品学兼优、家庭困难的应届大中专院校学生发放了"金秋助学金"。近年来,农二师始终坚持"科教兴师、教育强师"的发展思路,不断加大对教育的投入,并积极制定出台优惠政策,建立贫困学生、优秀学生奖励长效机制,对考入国家重点、一本、二本、三本院校及农二师计划内高中的困难职工子女分别给予500~5000元的助学金。  相似文献   

5.
党的十八大以来,高校学生资助政策体系不断完善,资助资金投入快速增加,资助内涵不断丰富,对经济社会发展的贡献越来越突出。一、高校学生资助工作现状经过20多年的发展,从1999年最开始设立国家助学贷款,到2007年建立健全国家奖学金、助学金制度,再到现在国家奖助学金、国家助学贷款、学费补偿贷款代偿、勤工助学、校内奖助学金、困难补助、伙食补贴、学费减免、“绿色通道”等多种方式并举,形成了比较完善的高校资助体系,帮助了数亿人次的高校学生,使得他们克服经济困难、安心学习,并顺利完成学业。  相似文献   

6.
政策顾问     
《党的建设》2008,(10):48-48
国家对地震重灾区困难高中生实施特别资助政策财政部、教育部下发通知,对地震重灾区的高中阶段和高等教育阶段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在2008~2009学年实施特别资助政策。特别资助政策的资助对象  相似文献   

7.
本文在对现有文献进行研究和对开展助学贷款工作的一线实务工作者进行访谈的基础上,设计了结构化调查问卷,对广州地区六所普通高等院校贫困大学生进行了抽样调查,从他们的家庭经济基础、日常消费状况、国家资助政策了解程度、对国家资助政策的认可程度及需求期待等方面进行考察,了解他们目前在校的学习生活现状及面临的压力,考量国家资助政策的有效性,并对如何完善我国现行大学生资助政策提出了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8.
《实践》2007,(11):F0002-F0002
西乌旗始终坚持民族教育优先重点发展,在资金、政策、措施上给予民族教育充分保障和倾斜。2006年为民族学生发放助学金21.84万元,旗财政承担的牧区户籍家庭子女高中阶段教育补助资金达73.62万,1111名牧区民族教育学生享受补助。  相似文献   

9.
鲍金玉 《学习月刊》2014,(8):79-79,123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的大众化,各高校的招生规模逐年扩大,越来越多的学子有机会进人大学继续深造,由于各地经济发展水平的不平衡以及家庭背景的差异等原因,导致高校中经济困难学生群体不断增加,为此,党和政府逐步建立并完善了包括奖学金、勤工助学、国家助学金、助学贷款、特殊困难补助、学费减免等内容的高校学生资助体系。这一体系不仅具有经济扶困功能,而且还具有德育功能,我们应该充分挖掘,发挥其德育功能。  相似文献   

10.
随着高校资助工作的不断推进,家庭经济困难学生与学校之间逐渐建立起一种隐性的、非正式的"心理契约"。文章从"心理契约"的角度切入,聚焦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助学金"从资金分配到对象选择、从目标优化到机制改进、从物质补助到精神培育的全过程,分析指出高校与学生个体之间在贫困认定、组织分配、效用目标等三个方面的矛盾是造成"心理契约"难以履行的原因,并提出建立权利与义务对等的资助模式的建议,即实现从心理"无偿"到"有偿"、从心理"缺失"到"富有"、从"理论"到"行动"三个转变,从而实现物质帮助与精神帮助协调一致,实现资助育人的高校资助工作目标。  相似文献   

11.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提出:“增强职业教育吸引力。完善职业教育支持政策。逐步实行中等职业教育免费制度,完善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政策。”  相似文献   

12.
据教育部统计数据,目前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大学生比例平均约占学生总数的20%左右,面对这样一个庞大的学生群体,如何做好他们的资助工作已成为各高校学生工作的重要内容。文章以中国石油大学(华东)为例,对目前大学生资助政策体系内容进行了介绍,同时结合工作实践对资助工作开展过程中需要完善的方面进行了分析,并针对进一步优化学生资助体系建设工作提出了几点设想。  相似文献   

13.
<正>8月23日,农十三师工会举行了2010年"金秋助学"活动启动仪式,资助品学兼优的困难职工和农民工家庭的29名大学生,为每人发放一次性助学金2000元。今年助学对象主要包括以下三类:低保职工家庭中经过行政救助后生活仍然  相似文献   

14.
十日看点     
《当代贵州》2014,(7):11-11
正人民日报贵州下达近7亿元中职校助学金和免学费补助资金为加快推进教育"9+3"计划的实施,今年1月,贵州省财政厅、教育厅下达了2014年中等职业教育免学费和助学金中央、省级专项资金共6.82亿元,受益中职学生共43.46万人次。其中,下达免学费4.39亿元,受益学生25.05万人;国家助学金2.43亿元,受益学生18.41万人。贵州省财政厅和教育厅要求各地各校确保助学金按时发放到学生  相似文献   

15.
当前我国的资助政策不断完善,从制度上保障了"不让一个学生因家庭经济困难而失学"。随着国家资助育人理念不断更新、互联网技术的迅猛发展、新的学生群体步入校园等新形势出现,高校资助育人工作也面临着新机遇和新挑战。文章首先分析了高校开展资助育人工作面临的新的时代背景,在此基础上探索构建经济资助、心理辅导、精神帮扶、学业指导、能力提升"五位一体"的发展型资助育人工作体系。  相似文献   

16.
人民助学金制度,在历史上曾经起过积极作用。但在新形势下,这项制度的弊端日益突出,核心的问题是“吃大锅饭”,不利于鼓励先进、鞭策后进,调动学生奋发向上、刻苦学习的积极性;不利于培养学生勤俭节约、艰苦奋斗、自立自强的精神。同时,助学金的发放,以学生家庭的经济状况为唯一标准,而现在的学生家  相似文献   

17.
贫困地区高职高专的自身特点和生源情况使家庭困难学生的资助存在人数多、经费少、受助标准难以统一、助学贷款推行难、资助方式比较单一等一系列问题.政府、高校和社会应创新工作思路和方法,从加强管理,拓宽资金来源,完善资助方式,推进助学贷款,提高办学效率等方面来加强和改进资助工作,尽量把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政策落实好.  相似文献   

18.
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大学生资助体系经历了四个发展阶段,逐步形成了现行的"奖、贷、补、助、减"五位一体混合资助体系,缓解了高校办学的资金压力,减轻了贫困大学生的家庭经济压力。然而当前资助体系所暴露出的资助理念相对落后、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界定长期没有科学的认定体系、满足学生心理需求不足等问题不容忽视。本文认为,"发展型资助"使得学生并不是出于生存的压力而得到资金和物质的帮助,而是出于自身发展的需要得到相应的资助,这样才能有效解决资助和育人脱节的问题,并对这一资助体系的内涵特征、价值及实现途径作了分析。  相似文献   

19.
当前,高等学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资助模式逐步形成多样化,各种模式有着各自不同的资助理念和资助体系,这在很大程度上确实解决了贫困大学生的一些实际问题。本文基于工作实践,针对我国高校当前存在的各种学生资助模式,提出构建"扶困·励志·强能"三位一体育人型资助模式,以经济扶助为基本,以意志磨砺为支撑,以能力增强为核心,对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实行"立体式"资助,做到生活上扶困、精神上励志、实践中强能、效果上育人的目的,多维度地开展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工作,使扶困、励志、强能三者有机结合,发挥1+1+1>3的效应。在实施经济资助的同时,抓住教育的根本,把"育人"主线贯穿到资助工作的全过程,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对受助学生的教育中,希望能为各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工作的开展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20.
当前,高等学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资助模式逐步形成多样化,各种模式有着各自不同的资助理念和资助体系,这在很大程度上确实解决了贫困大学生的一些实际问题。本文基于工作实践,针对我国高校当前存在的各种学生资助模式,提出构建“扶困·励志·强能”三位一体育人型资助模式,以经济扶助为基本,以意志磨砺为支撑,以能力增强为核心,对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实行“立体式”资助,做到生活上扶困、精神上励志、实践中强能、效果上育人的目的,多维度地开展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工作,使扶困、励志、强能三者有机结合,发挥1+1+1〉3的效应。在实施经济资助的同时,抓住教育的根本,把“育人”主线贯穿到资助工作的全过程,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对受助学生的教育中,希望能为各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工作的开展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