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虽是男儿身。却是“女儿心”的福建省易性癖患者小琪。在经过一系列的整形变性手术后。终于实现了做美丽女人的梦想.可她万万没有想到,享受女人“风光”仅一年之后。自己的肖像权就遭遇了侵犯。  相似文献   

2.
备课卡片     
“让人家磕完头再说”一次出访亚非拉诸国时,周恩来对警卫人员说:“我们住在人家这里,你们不要去检查人家饭菜,警卫工作也不要搞得过严,叫人家觉得我们不信任他们。这样不好。”在访问马里时,这个国家的人信教,太阳一下山就跑出去磕头。一次周总理要出去参观,可不见司机和警察的人影,一问,他们都在大树下磕头,警卫人员问总理怎么办?,总理说,“不要急,不要催,让人家磕完头再说。”“她应该坐着,是我打扰了她!”1994年12月10日下午,朱铝基副总理到苏州机床电器厂视察工作。当朱副总理走到装配工场建美跟前同她交谈时,女工…  相似文献   

3.
张洪 《今日海南》2008,(4):26-26
关向东,中新社海南分社采编主任,在海南闯荡20年,自称自己是“给海南写日记的人”。至今,她还喜欢人家叫自己“小关”。小关的日记,其实就是一篇篇关于海南的报道,由中新社传播到世界各地。  相似文献   

4.
致命破绽     
因为没有工作,女朋友要跟我分手,我心里很难过:“可恶,我真希望有一大笔钱 !只要有钱,她一定会回到我的怀抱 !”   我物色到一户富裕人家,观察了好几天,终于等到只有女佣一个人在家的时候。   我潜入那户人家,把女佣绑了起来。   “求求你,不要伤害我,我可以帮你 !”她向我求饶,并主动提出两人合作分钱的建议。我求之不得,她把我引到了放保险箱的位置。那晚,我收获颇丰,当然也分了她一半。   警察接到报案,向女佣询问犯罪嫌疑人的相貌特征,她说:“当时光线太暗,我看不清楚,只看到他的背影,是小矮个,一个穿着黑…  相似文献   

5.
张锋 《人民公安》2008,(22):62-62
我有一位小学同桌,师范毕业后留校任教。由于才貌出众,追求者亦众,但均被她无情地“一票否决”,固为人家的第一“硬指标”必须是从事人民警察神圣职业的正式在编民警。大约是好事多磨,由于她的“痴心不改”,  相似文献   

6.
张玥  亓树新 《今日广西》2008,(19):74-74
从银行走出来的那一刻,孙楠楠感觉终于解脱了,不堪重负的半年“卡奴”生活使她身心俱疲。站在阳光下。她突然发现,原来天空那么蓝,呼吸是那么畅快。“刚才,我把最后一笔欠款还完后,就立刻把卡报停了,这半年真是折磨死我了!”现在,她就像一只刚刚挣脱枷锁的小鸟,孙楠楠轻快地说。  相似文献   

7.
潘存亮 《新疆人大》2013,(11):32-32
沙湾县乌兰乌苏镇三宫店村有180户人家,几乎家家户户都养羊,养殖规模在500只以上的就有10多家。2012年,全村育肥羊出栏数量超过2万只,趁着羊肉市场价格一路飙升,村民狠狠地发了一笔“羊财”。大家都知道,这些“羊财”离不开一个人,那就是人大代表阿吾提。  相似文献   

8.
黄格 《当代广西》2007,(4):38-39
“一家”俩残疾在大化瑶族自治县百马乡永靖村六石屯,人们教育后一代有一句常挂在嘴边的话:“看看人家华妈,她是怎么做的!”  相似文献   

9.
张晓风是台湾“当代十大散文家”之一,她那只“仰之有豪气,抑之有秀气”的笔,书写了中华赤子的寸寸柔情,“响着久违的乡音”的《愁乡石》更诗化了中国人的中国情结。捧读她的散文,拨动读者心弦的就是那“超载的乡愁”。  相似文献   

10.
有人叫她“北京老太太”、“毛乌素沙漠上的北京额吉”,有人说她是个“傻子”,放着部长的房子不住,非要在千里之外的毛乌素沙漠上受这份苦。不管人们怎么说,她就是她,总是那么执著,那么忙碌,常年累月奔波在北京、呼和浩特、鄂托克前旗,象涓涓溪水默默地在毛乌素沙漠上流淌……她叫奇琳华,当地人都知道她是民族上层人士。伊盟的“大可奇”是解放前的贵族人家,她是地道的伊盟郡王旗西官府的二小姐。她从6岁在家读私塾,16岁到北京蒙藏学校读书。父母亲是蒙古族上层开明人士,对儿女管教很严。解放前夕,因在当地有一定影响的母亲和…  相似文献   

11.
任彦 《现代领导》2014,(12):48-49
停尸房里的卫生部长 57岁的科帕奇来自波兰东部斯卡雷谢夫的一户寻常人家。她的父亲是锁匠,母亲是裁缝。由于她的名字有“小狐狸”的意思,一上学她就被同学们冠以这个绰号。“小狐狸”学习很好.考上了卢布林市的一所知名医学院,1981年以优异的成绩毕业。在母校,科帕奇不仅得到了学位,还幸运地遇到了自己的白马王子马利克。经过几年相恋,二人幸福地走入婚姻殿堂。1997年.马利克竞选当地议员失败,却把一直做儿科医生的科帕奇引入了政治圈。  相似文献   

12.
今年41岁的郭素爱,原是青岛第二毛纺织厂的修布工。1992年2月,她辞去了厂里的工作,自费办起了一家弱智儿童康复站,做起了一位特殊的“妈妈”,走上了一茶艰难的奋个之路。1982年12月的一天,郭素爱的第一个孩子出生了。她的兴奋难以言表,两家的老人更是把孩子视为掌上明珠,倍加爱惜;可是,时间长了,他们却发现:同样大的孩子,人家的会坐了,自己儿子却不会坐;人家的会走了,自已儿子却不会走。经过细致地检查,医生无奈地告诉她:“孩子患胁是脑性瘫痪症!郭素爱一下无力地摊坐在地上,好半天站不起来。她大哭了一场,抱着孩子开…  相似文献   

13.
秘密的秘密     
“亦英拍案三诗出,我亦狂涛万丈起。执笔几回欲为文,泪花障目颤难止”。这是我近日作的一首小诗。亦英是著名女诗人宋亦英,她在张志新烈士惨案公布后,拍案而起,接连写了三首诗,以抒悲愤之情。我也和她感受一样,几回想写点什么,但一握笔总是胸头堵塞,泪雾障目,笔...  相似文献   

14.
坚冰 高文是长女,下面有3个弟弟。母亲性情暴躁,父亲因为她是女孩而溺爱她,从来不要求她干家务。高文指挥3个弟弟干家务,稍不听从,就像母亲那样打骂他们。父亲从来不责骂高文,倒是经常责骂几个儿子,高文认为父亲忽视了她。为了引起父亲注意,她告诉父亲她偷了同学的笔,父亲却只说了一句“以后别这样了”。高文非常失落,她由此得出结论:父亲不在乎她。  相似文献   

15.
当杨富珍进日本人开的纺织厂当童工的时候,她才14岁。“每天都挨那摩温的鞭子,不是人过的日子。”“解放后工人当家做主人了,我一心一意把本职工作做好,报答党的恩情。”是的,谁也没想到这位普通女工后来会成为闻名全国的劳模,更会在上海人大的发展进程中留下如此浓重的一笔:她是上海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历史沿革的重要见证人之一。  相似文献   

16.
一个弃婴最初的人生经历 1994年 5月的一天,上海市宝山区一户人家早上开门,发现门口有一个婴儿。按照婴儿身边纸条的要求,这户人家把这个婴儿交给了政府,希望能够“救她一命”。经检查,这个刚刚来到人间的小生命患有先天性无肛、直肠阴道瘘、肾和输尿管重复畸形(4只肾脏和4根输尿管)并伴有积水。这个小女孩被送到上海市儿童福利院时已生命垂危,马上被转到上海医科大学儿科医院治疗。这一治就是两年。两年间,这个由福利院取名“苏学伟”的孩子与护理她的年轻护士陈波结下了难以割舍的感情。出院第一天,福利院给儿科医院打来…  相似文献   

17.
春雨     
丰子恺先生是一位很有成就的作家兼画家。他说国人有三方面的基本功:一是筷子功夫,二为嗑瓜子功夫,三属吹纸煤功夫。在这“三功”中,唯吹纸煤的事儿今人比较陌生了。笔不才,没赶上拿“三字经”当教科书念的时代,但对吹纸煤这种事在小时候还是见过的。那时因为火柴缺乏,许多人家都把草纸卷成一根细棒,用它去点火生炉子、烧锅灶。男人们则用它点旱烟。  相似文献   

18.
在2001年APEC妇女领导人会议上,我结识了厦门经济特区盛达进出口有限公司董事长傅泰慧女士,她那举手投足间显示的中国传统知识女性的优雅风度,以及她坎坷艰难却充满灿烂辉煌的人生道路,强烈地吸引着我,于是,我们做了一次长谈。(一)傅泰慧出生在福建的一个小山村,由于家境贫寒,8岁时被卖给人家当童养媳。解放后,南下服务团的同志来到她的家乡,一位名叫白凤的阿姨成为她人生的第一位启蒙老师,教导、鼓励她要读书,要学会自己掌握自己的命运,并帮助她解除了卖身契约。从此,“妇女要解放”、“自己养活自己”、“为人民服…  相似文献   

19.
在《虎妈战歌》走红的当口,所有人都将焦点关注在“虎妈”的身上,《华尔街日报》的观点是“为何中国母亲更胜一筹?”《时代》杂志写道:“蔡美儿用她剃刀般锋利的笔,让整个美国的父母思考这样一个问题,我们是不是就是她所说的‘失败者’?”所有人都把关键词放在“母亲”和“教育方式”上,但是,在讨伐“虎妈”的同时,你有没有想过,“虎妞”们其实是怎么想的呢?  相似文献   

20.
在江苏省建湖县上冈镇冈南居委会一个普通的居民大院里,居住着不同姓氏的五户人家。巧的是,这五户人家女主人名字最后都有个“英”宇。她们多年同住一个大院,祖孙三代人和睦相处,亲如一家,年年被县、镇评为“五好家庭一标兵。40多年前,姜凤英随着迎亲的花轿来到这一并不宽敞的大院,成为这里最早的年轻玄主人。随后,和她差不多大的黄秀英、许正英、秦正英、孙凤英这四个姐妹,也相继来到院里,她们成为门对门、门挨门,朝夕相见的邻居。40多年来,这五户人家和和睦&,无论四户人家白天上街买菜或外出办事,从不关门上初,因为米外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