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过年     
年关在迩,一些同事见面就问我:要回去过年么?  相似文献   

2.
过年     
在中国,人们把过春节叫过年.这是一年中最隆重、最盛大的节日,它承载了中国人最热烈的情感和美好寄望. 办年货 进入腊月,年越来越近,年味也越来越浓,但真正的过年是从腊八开始的.俗话说:"吃了腊八饭,就把年货办."小时候,物质非常匮乏,人们家里也都没钱,年货都是一点一点置办的,不到年三十就准备不齐.人们见面总是问:"齐了吧...  相似文献   

3.
过年     
年这个词实在是属于岁月的。就像生命概念我们人类自己。可是人一代又一代的热衷于过年,莫不是在说过岁吗?岁是要老的,而年却是恒定的纪念。所以说我们过年其实是渴望一种恒定的光明驻扎在我们无法度量的生命里。一年又一年,小的时候我们穿新衣,配花袄。像一株新鲜的...  相似文献   

4.
过年     
释年借年将无限的时间切成段给堆砌的音符画上拍节线把散落的珍珠穿起来为长卷天书加注标点编写365个故事的集成篇地球绕太阳转一圈残冬拖着尾巴会见春天国规脚刚好画上一个圆又来到出发时的那个点年钟敲在除夕夜间一敲双岁响一响分二年钟锤敲下年的结束同时奏响新一年的开端庆年年三十的阳光色彩斑斓空气将欢快的心情弥漫江南披绿挥橄榄塞北雪花飘撒贺年片大灯笼挑起团团喜庆金字对联把祥和挨门贴遍十亿神州共品央视年夜大餐万里山川喜迎金猴瑞年庆功杯中将豪情斟满饺子、汤圆煮沸了生活的香甜一家人和着幸福话旧迎新红烛照亮胸中的蓝图和…  相似文献   

5.
过年     
乡下老家流传着这样一句话:“大人盼做田,小孩盼过年”。从某种意义上说,春节是孩子们的节日。如今,回忆起儿时过年,总有一种很惬意的感觉。 小时候,家境贫寒,生活拮据,若经常能吃上白面馒头、半个月能吃上一顿肉,就算奢侈了;穿衣服也是“新三年,旧三年,缝缝补补又三年”。正因为如此,那时一年三百六十五天,惟一寄予念想的便是过年。因为家里无论怎样困难,收成怎么不好,餐桌上总会多一些平时见不到的红烧肉、荠菜水饺,大人总要抠出几块钱来给小孩做件新衣服。  相似文献   

6.
7.
过年随想     
过年是孩子的节日。问世间累为何物,直教孩子以身相许。虽然社会有再穷不能穷教育、再苦不能苦孩子之说,但那主要是指物质上。与老人们的孩童时代相比,在时间和精神上,现在的孩子真的是太累了。没有了下河戏水,上树掏鸟巢的童真和乐趣,睡得比狗还晚,起得比鸡还早,白天要上课,晚上要赶作业。  相似文献   

8.
说过年     
一入冬,便想到过年。 过去说大人望种田,小伢望过年,其实并不是那么回事,大人也一样盼过年。特别是我等少小离家长年在外,一年就是春节回家一趟,焉能不盼过年! 中国民间的传统节日大都与鬼神有关。荆楚好巫。把春节说  相似文献   

9.
忆过年     
前段时间.北京下了几场雪,给寒冷的京城披上了节日的盛装,银装素裹中抬眼望去,雪花漫天飞舞,相互追逐着,拥抱着,奔向大地。随着春节日渐临近,不免产生想家情绪,回头想想自己来北京参加保安工作已经有10个年头,但为了工作和一些莫名的原因,竟许久没有回家过年了,不知不觉中已被城里人异化—了,过年的程式基本上按照城里人的过法,就感到没有乡村老家那种气氛和味道,甚是怀念。老家的年最大的特点就在于有淳朴浓厚的民俗风情,是最热闹、最温馨的时候。就说贴对联吧,大年三十在老家是多么喜气洋洋的事,一副大红纸对折裁开,写  相似文献   

10.
好好过年     
进入二月,分明已经感觉到将要过年的气息了。改革开放二十多年来,我们的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中国人过年的方式也越来越多元化。然而,我总忘不了许许多多的除夕之夜,我远在另一个城市,思念着家乡的亲人;忘不了还有许许多多的寒冬,我挤了汽车挤火车回家过年的情景。回家过年,是中国千百万游子永恒的情结。已经有许多年了,每到春节临近,我总特别留意与以往有所不同的街景。火车站、长途汽车站,扛着大包小包的人渐渐多起来。那在凛冽的寒风中,头上冒着热气,脸上淌着汗水,扛着大包小包蜂拥着往站台上奔跑的人群,他们都是被…  相似文献   

11.
故乡过年     
一提起年,我还是怀念那故乡的新年,童年时代令人忙碌、激动、兴奋、彻夜难眠的新年,那幽远的故乡,那甜蜜的回忆。那时候,一进腊月,年的味道就扑鼻而来,乡亲们在一起无论谈论什么,最后总要拐到过年上来,今天称几斤肉,哪天扫房,孩子们都买什么新衣服,乐此不疲的交流着。腊八,一大早起来,奶奶和妈妈早已做好一大锅用红豆、绿豆、花生、大枣等熬成的腊八粥,浓浓的香  相似文献   

12.
回乡过年     
回乡过年□李晓城市的大街小巷,春节的气氛一天比一天浓了起来,暮蔼之中,我站在阳台上,向老家的方向眺望。这是一个倦鸟归巢的日子,我心里突然涌起“城市是别人的城市”的伤感。我同妻坐在窗前,妻柔声地说:“今年春节,还是回老家过年吧。”呵,老家,三峡岸边的老...  相似文献   

13.
过年往事     
《世纪行》2016,(2)
正猴年春节前几天,在乡下的二姑进城,带来满满一袋豆丝。品尝着香气扑鼻的豆丝煮腊肉,儿时过年的点滴往事便逐一浮现在脑海。在上世纪七十年代末、八十年代初的鄂东南农村,物资还十分匮乏,过年的习俗也大多与吃相关。其中,有两件事不可不提。第一件事是做豆丝。豆丝是鄂东南一带的特产,由大米、绿豆等原料,经过打浆、烘烤、制卷、切剪、晾晒等工序制作而成。一进入冬月,家家  相似文献   

14.
2006年夏天,受孩子的邀请,我们夫妇去了欧洲三个月,主要是住在芬兰.然后孩子利用假期,陪我们到西班牙、法国、意大利、荷兰、比利时、瑞典、挪威、芬兰等国家各风景区游览,共有30多天,观感很多.  相似文献   

15.
16.
《台声》2017,(3)
<正>不同时期自大陆移民而来的台湾人民,过年习俗也大多保存祖先的规矩,但仍有一小部分因地制宜,却也展现台湾在文化融合上独特的包容特性,造就多元的民俗地域风貌,成为中华民族最具丰富色彩的节庆。每到农历腊月二十三"祭灶"日这天,台湾百姓都要穿上好衣服,在家中供上猪、羊、鸡、鸭、鱼之类禽畜海鲜,以及甜瓜、糖果、香茶等供品,再烧香放鞭炮,为灶神送行,冀望其"上天言好事"。而从这天起,过年也就开始了。  相似文献   

17.
过年的禁忌     
《精神文明导刊》2010,(1):24-24
崇尚吉祥是人类对美好生活的一种向往,特别是在过年期间,人们说话做事都要尽可能地体现“吉祥”,期盼在来年能平平安安,吉祥如意。正月是农历新年的开始,人们往往将它看做是新的一年年运好坏的兆示期。所以,过年的时候“禁忌”特别多。当然,各个地方的风俗习惯不一样,过年的禁忌也是不一样的。  相似文献   

18.
每到新年岁首,家家户户都要换上一本新日历, 犹如新婚的洞房要贴上红双喜一样不得缺少。说起日历,人们天天见面,一点也不感到陌生。这种记有年、月、日、星期、节气、纪念日等可供查考的历书,一年一本,每日一页。它在古代被称作“历  相似文献   

19.
姥家过年     
来北京10年了。过了很多个洋节,圣诞节、情人节,也轰 轰烈烈喧哗异常,但并不入心。特别是到春节,虽然也忙忙碌 碌地准备着,但总觉得这不是真正的过年。 我忘不掉的,并年年都在怀恋的是幼时在老家过年的味道。 鞭炮的乍响,纷扬在天的硫磺火药的热味,笼盖田野的漫山白 雪,火红的灯笼,还有热气腾腾的炊烟,以及穿梭在村庄里的 红脸蛋儿的快乐的孩子……那才是过年。  相似文献   

20.
正新年伊始,笔者在荔浦县农村采访过程中,感受到农民移风易俗过新年的新变化、新气象,耳闻目睹了农村时尚有趣的新鲜事。短信微信拜年"新的1年已向我们走来,祝您好事接2连3,心情4季如春,日子5颜6色,生活7彩缤纷,偶尔8点小财,烦恼抛到9霄云外!请接受我10心10意新的祝福。祝新年快乐!"这是2016年元旦,家住荔浦县新坪镇双和村的一位农民朋友给笔者发来的新年短信。如今,不少农民用上了带摄像头的手机,于是,春节给远方的亲戚朋友拜年发个短信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