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时事资料手册》2004,(3):62-63
鸦片,曾经是英国殖民者打开近代中国大门的敲门砖。鸦片战争导致割地赔款。“东亚病夫”的屈辱称号使中国人蒙羞百年。从林则徐虎门销烟起。中国人民发动了多次禁毒运动。新中国成立后。人民政府采取强有力的措施,仅用三年,就将毒品一扫而光。但是。上个世纪80年代起。开放的中国再度面临毒品的威胁。在国际毒潮的侵袭下.毒品又沉渣泛起。令人忧心的是,目前,全国2800多个县(市、区)中已有近2200个存在毒品问题。登记在册的吸毒人员已超过百万。今年4月至9月.公安部在全国范围内开展遏制毒源专项行动,以“破大案、打团伙、抓毒枭、摧网络、追资产”为主线。向毒品犯罪活动发起凌厉攻势。为使读者了解有关我国的毒品形势和相关知识,我们编辑了一组资料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透过灵魂的底片○张立波朱晓健刘艺谨以此文献给即将到来的“6·26”世界禁毒日——序时至今日,人们对毒品已不陌生。多数人能说出鸦片、海洛因、吗啡、大麻、可卡因等一连串毒品的名称。说起毒品的危害,几乎尽人皆知,鸦片战争后中国人民就因为蒙受毒品危害而被戴上...  相似文献   

3.
鸦片,曾给苦难深重的中国人民带来灾难。如今鸦片、乃至比鸦片更残忍、凶猛的海洛因潜入中国,尤如一只被撞开的潘多拉魔盒,魔鬼便肆意横行,制造着人间悲剧。 毒品犯罪意在残杀人民的生命、损耗人民的财产,是向我们进行一场铁与血、生与死的挑战。 贵州这块企图被国际贩毒分子视为  相似文献   

4.
蒋介石庇毒敛财纪实□湖北高士振提起吸毒贩毒,人们自然会想到鸦片。鸦片传入中国时,初为药用,明朝时西洋商人掺进烟草之中教中国人吸食,极易上瘾,成了危害人体的毒品。西洋商人见有利可图,就向中国走私鸦片,到了清代中期已流毒全国各阶层,吸毒人数竟达200多万...  相似文献   

5.
7月1日,被英帝国主义通过不平等条约强割、强租的中国领土香港终于回到了祖国的怀抱。百年国耻,一朝洗雪。每一个中华民族子孙无木感到欢欣鼓舞,欢呼雀跃。然而,这一历史时刻的到来,中国人民整整奋斗了155年,并为此付出了沉重的代价。184O年,英国殖民主义者通过鸦片腐蚀中国人民的肌体,毒化中国人民的灵魂,运用炮舰轰开了中国的国门,并一步步地侵占了整个香港地区。中国人民和中国历届政府概不承认强加在中国人民头上的三个木平等条约,自英国殖民主义者占领香港之日起,就一直为收复香港进行着不屈不挠的斗争,以洗雪民族的耻辱…  相似文献   

6.
1.毒品历史 从18世纪中期,殖民主义者即向中国输入鸦片。1835年至1839年,英国殖民者从输入中国鸦片每年获利平均折合白银59.6万两。1837年7月11日至1838年6月30日,广州从英国进口的货物中,仅鸦片一项就占了337万英磅,抵销了当年全部中国对英出口额314万英磅有余。  相似文献   

7.
非法持有毒品罪是妨害社会管理秩序罪中走私、贩卖、运输、制造毒品罪的一种,指非法持有鸦片、海洛因、甲基苯丙胶等毒品的行为。本罪的主体是一般主体。本罪的主观方面是故意,即明知是毒品而非法持有。本罪中的持有指不具有走私、贩卖、运输、窝藏毒品的目的的占有、携有、藏有等。本罪犯罪的客体是国家对毒品的管理制度。本罪的客观方面表现为非法持有一定数量毒品的行为。《刑法》第348条规定:“非法持有鸦片1000克以上、海洛因或者甲基苯丙按50克以上或者其他毒品数量大的,处7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非法持有鸦片2…  相似文献   

8.
岂容毒品泛滥全球性的吸毒贩毒问题正在威胁着人类社会的稳定与安宁。中国人对毒品并不陌生,150多年前,帝国主义用坚船利炮轰开了中国的大门,把鸦片大量倾销到中国来,使中国蒙受了巨大的民族灾难和民族耻辱。1949年新中国成立后不久,中国即以极大的勇气和魄力...  相似文献   

9.
旧中国,帝国主义在军事入侵中国的同时,还强力大量向中国倾销鸦片、海洛因等毒品,毒害中国人民,赚取中国金银。20年代末期,日商板口、盐谷在昌乐火车站开设茂昌公司,公开推销鸦片,致使越来越多邑民吸毒成瘾,身瘦如柴,三筋挑头,直到财尽人死,家破人亡。民国昌乐县政府只顾鱼肉百姓,中饱私囊,对毒害的泛滥置若罔闻,听之任之,导致毒品危害日益猖獗,灾情迅猛蔓延。1932年,王金岳任山东省昌乐县县长,王系山  相似文献   

10.
鸦片,海洛因,对中国人民的毒害由来已久,远在19世纪中叶林则徐便认识到了这一点。因此,他焚烧了英国商人进口的鸦片,并主张全国禁烟。然而,由于自清以来历代中国政府的腐败,政令徒具明文,不能雷厉风行的贯彻,所以直到20世纪中叶国民党当政时期,鸦片等毒品仍未能在中国禁绝。本文是谈国民党当政时期及日伪统治时期济南市的禁毒情况。  相似文献   

11.
1839年6月 3日中国民族英雄林则徐 在虎门销烟,共化去烟土119万公斤,如此大规模地销毁鸦片史无前例,林则徐由此成为国际禁毒先驱。6月,让我们缅怀英雄的伟绩,与世界人民一起痛诉毒品的危害,远离毒品。联合国把6月26日定为国际禁毒日,记者近日采访了林则徐的五世孙凌青先生和他创办的林则徐基金会。 在凌先生摆满古籍的客厅,一帧林则徐的彩色画像引人注目,给幽暗的客厅增添了亮色和生气,使人感到林则徐的事业仍在继续并蓬勃发展着。的确,今天禁毒已经成为世界人民一项共同的事业,凌先生更是以自己特殊的方式纪念家…  相似文献   

12.
中国:向毒品宣战张涛毒品在中国的死灰复燃,是一个严重的问题。面对这曾经戕害过中国的毒潮的重新蔓延,中国人民深恶痛绝,又开始了一场新的销烟之战。狂飙叠起荡毒潮自80年代初期毒品露头以来,党中央、国务院就组织公安机关等部门向毒品犯罪展开了猛烈进攻,特别是...  相似文献   

13.
选择鸦片类毒品中特征明显和结构明确的吗啡、可待因、美沙酮作为目标化合物,建立液-液-液三相萃取高效液相色谱法检测的分析方法,对影响其萃取效率的中空纤维材料种类及其孔径、有机萃取溶剂、样品相和接收相的p H值等因素进行优化和理论分析,阐明以中空纤维为支持体的三相液相微萃取萃取机理,为液相微萃取成为鸦片类毒品分离、纯化和浓缩的前处理技术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4.
王萌 《人民公安》2008,(16):18-21
从1932年刘长春代表中国人民第一次站在奥运赛场上时起,奥运梦想就在中国人民心中悄然萌生,为了这一盛事在中国的举办,中国等了百年、盼了百年。  相似文献   

15.
在鸦片战争爆发前的数十年间,英国向中国走私鸦片数千万公斤,从中国掠走三四亿银元,毒害中国人民,那末,当时英国国内有没有人吸食鸦片呢?据鸦片战争前两年(即1838年)任清胡鸿护寺国的黄爵滋在结道光皇帝的《请严塞漏卮以培国本疏》呼还赢:“红毛人有自食鸦片者,其法集众红毛人环视,奥其人竿上,以抱击之入海,故红毛人无敢食者。今人中国之鸦片,来自英吉利等国,其国法有食鸦片以死。故各国只有造烟之人,无一食烟之人。”可见,当时英国政府对国内吸食鸦片旮处置括严,要一律处以死刑。所以,当时的英国人再也不用吸食鸦片了。…  相似文献   

16.
《时事资料手册》2004,(3):64-65
什么是非法持有毒品的违法行为?应如何处罚?非法持有毒品违法行为,是指非法持有鸦片不满200克、海洛因或甲基苯丙胺不满10克或者其他少量毒品,尚不够刑事处罚的行为。对非法持有毒品违法行为,应由公安机关处15日以下拘留,可以单处或者并处2000元以下罚款,并没收毒品。  相似文献   

17.
本文根据当代世界和中国毒品泛滥和禁毒斗争的新形势 ,从巨额利润的驱使和诱惑、毒品黑色亚文化的影响、对中国近代遭受鸦片毒害的历史逐渐淡漠等三个方面分析了当代中国在市场经济下禁毒斗争面临的困境 ;进而提出了截流堵源、重治吸食、宣传教育、利用高科技等禁毒斗争的对策。  相似文献   

18.
新中国成立之初,毒品这一曾给中国人民带来深重灾难的"白色幽灵"就在华厦大地上绝迹;然则,进入80年代以来,它又悄然回荡于我们生活的明净天空,摧残着许多人的灵魂和肉体,毁掉了无数温馨的家庭,危及着国家的安定。为了严惩走私、贩卖、运输、制造毒品和非法种植毒品原植物等犯罪活动,严禁吸食、注射毒品,保护公民身心健康,维护社会治安秩序,保障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顺利进行,第七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17次会议于1990年12月28日作出了《关于禁毒的决定》,大大加强了禁毒工作的力度。自1991年至1995年,全国公安机关共破获毒品犯罪案件近13万起,缴获海洛因16.5吨,鸦片12.7吨,对吸毒成瘾人员强制戒毒18万人次,劳动教养10万人次,禁毒工作取得了很大成绩。但"白色幽灵"依旧在肆虐。尤其是  相似文献   

19.
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以海洛因为代表的“鸦片”类毒品像瘟疫一样蔓延到世界各地。海洛因的疯狂,就连125年前首次合成海洛因的英国化学家G·R·赖特做梦也没有想到的。在世界毒潮的侵袭下,中国由毒品过境国成为毒品过境与消费并存的国家,严重地影响国家经济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80年代,我国西南边境靠近“金三角”地区出现吸食海洛因现象;接着,毒品向云南、广西境内蔓延,波及贵州、四川等省;90年代,毒品出现流行趋势,在东南沿海的广东、海南渐次出现。海口市自1992年破获首宗贩毒案件至去年8月,共破获贩毒案件1252宗,…  相似文献   

20.
应用衍生化法,确定了人体中吗啡的GC/MS定性分析方法,为吸食鸦片类毒品人群血液中 吗啡的定性分析提供了分析方法和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