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道德的底线     
看到别人乱丢垃圾,我虽然无法阻止,但自己不乱丢也是一种道德。 有人被诬陷,我不能为他澄清事实,自己不跟着别人起哄也是一种道德。 别人吃喝嫖赌,我无权制止,自己不干就是一种道德。 有人说脏话,我不能改变他,自己不说就是一种道德。 公交车上别人不给老、弱、病、残、孕让座,自己不抢座位就是一种道德。  相似文献   

2.
有人说,生活是一面镜子,你对着它笑,它也对着你笑;你对着它哭,它也对着你哭。顺风顺水的人,应该想着逆境奋斗的人;无忧无愁的人,应该想着拮据艰窘的人。只有充满博爱心、仁慈心、善良心、同情心,才能达到“人人爱我、我爱人人”的美好境界。  相似文献   

3.
赵强 《当代广西》2014,(23):13-13
正"领导没讲我先讲,试试话筒响不响;领导没尝我先尝,看看饭菜凉不凉。"听上去有些夸张,却活灵活现描摹出了逢迎拍马的官场坏习气。权力是一种稀缺资源,在它的周围,总会聚集起一些"忠实"的拥趸,有的是对权力有所求,有的是对权力有敬畏,还有些纯粹是"习惯成自然"。正是诸如此类的溜须,惯出了部分干部的"官场毛病",也异化了一些地方的政治生态。不是所有人都喜欢别人对自己逢迎拍马,甚至有人对此还心存警惕和反感。但是,伸手难打笑脸人。随着时间的推移和环境  相似文献   

4.
一提到“金钱”二字,我就不由得想到了与“金钱”有关的许多事情:有的人为了它,昧着良心去坑蒙拐骗,到头来,既害了别人,又害了自己;有的人为了它,连自己的父母妻儿、朋友兄弟也可以出卖;有的人为了它,不惜以身试法,挪用公款,贪污受贿,最终银挡入狱;还有的人在革命年代经历了严峻的考验,毒刑拷打、死的威胁都没有降服,而今却抵挡不住金钱裹成的糖衣炮弹的进攻……金钱的诱惑力量是如此之大.简直就像歌里唱的那样:“有人为你卖儿卖女.有人为你去坐牢……钱啊,你这杀人不见血的刀……”金钱果真是一把杀人的刀吗?金钱其的…  相似文献   

5.
声音     
没有职业风险意识。不要当领导干部:以为当了领导干部就可以高枕无忧、可以为所欲为.就是危险的开始。这并不是说官场就多么凶险复杂,官场进不得。事实上,官场复杂不复杂。取决于你自己:你简单,官场就简单;你复杂,官场就复杂。办法就是四个字——管好自己。  相似文献   

6.
西方有一位哲人叫苏格拉底,身为哲人的他却经常遭人破口大骂,骂人者的目的就是想激怒苏格拉底.但是无论对方怎么骂,苏格拉底从不还口.那个人觉得很奇怪,便问苏格拉底,难道你真的喜欢我骂你吗?苏格拉底一笑说:"我问你,如果你要送给别人一件东西,别人不要,那么这东西在什么地方?"那个人说:"你不要,当然在我的手中."苏格拉底说:"这就对了,你骂我,我不接受,你想想,你骂我的那些话在什么地方呢?"那个出言不逊的人听后羞红了脸.这是多么浅显易懂的道理,可是在现实生活中我们往往想不到,常常为了一件小事而大动干戈使自己和对方都不愉快.  相似文献   

7.
我男朋友2004年12月份退伍,2005年3月底应聘至保安公司。与他相识是在2003年3月,平时我们在一起的时间很少,最多不超过一个星期,对于他这个人的了解,更多依靠通信和电话,只知道他在部队里是个出了名的人物,至于是什么地方出名那可就不知道了,他说不是三言两语就能说得清的事。直到退伍回来这一年多的时间,我才算是领教了他是如何出名的。他这出名和别人不一样,他是“玩命”出了名的。他有时候做起事来一是一、二是二,有时候却尽是一些让人啼笑皆非的举动,偶尔也能幽上一默,把你笑个人仰马翻。他可是个鬼灵精,满脑子都是些个鬼点子,用我们本…  相似文献   

8.
“庙难进,神难拜,怎么麻烦怎么来。”这是老百姓这么形容到某些政府部门办事的难处。无独有偶,我最早听到这句话,是出自一位熟人之口。他在县政府机关工作,大半辈子了,至今还没有带“长”。他苦笑着,摇着头对我说:“这是一句自嘲的官场戏言。说是戏言,也未必不是实情。‘为人民服务’是写在墙上的,记在心底的是‘怎么麻烦怎么来’。”初听,我以为他是发牢骚。细想,觉得这句话还真有些代表性。 恰好乡下来人,讲了一件事: 一位农民住在山里,女儿上学每天得出山进山。小女孩渐渐长成大姑娘,有人提醒,注意路上出事。这位农民也…  相似文献   

9.
亦杰 《公民导刊》2005,(1):54-54
一位官至“六品”的老同学来访,我问他为官多年有何感受?他信口出格言:“要么不到官场去,要么无毒不丈夫。”他看出我这非官人士对此话的疑惑,便加以解释:“人在官场,有些事情身不由己。比如,人家给班子成员每人送一份礼,你收还是不收?收,你就没有守住良心;不收,你就变成‘无鱼’的‘清水’,成了‘腐败异己分子’,处处受排挤,离退出官场不远了。”  相似文献   

10.
经营自己     
阮直 《协商论坛》2008,(11):62-62
前不久,央视经济频道报道了在北京寸土寸金的王府井大街上,有一位修钢笔的老人。他有一间自己的铺面,但生意惨淡,每月收入仅有2000多元,有人劝他:“你把铺面租了,每月租金就有5000多元,自己还省心省力,为什么非要自己经营呢?”老人说:“我也不是傻子,这一点明白账我能不知道吗?可我如今干的事,不仅是经营生意,也是在经营自己。  相似文献   

11.
在一位局长的办公室里,看到书架上摆着几套大部头的法律书籍,于是我便问:“你也喜欢研究法律?”他淡淡一笑:“研究什么呀,有的是上边发的,有的是别人送的,都放在那里,我从来就没有动过。” “书架上的法律”,这也成了某些机关的一道风景。不信你去看,许多领导办公室的书架上,都摆放着各种各样的法律书籍。有大部头的,也有小部头的,有早出版的,也有新出版的。可要是问问,您读过这些书  相似文献   

12.
他九岁的时候上午上学,下午帮人送面。肩上扛着一个大托盘,托盘里放六碗面,一天下来可以赚五角到一元。他往妓院送面的时候,总看到一个和他差不多大的小女孩缩在墙角里,等待在妓院“上班”的妈妈。他每次送完面就和她玩一会儿。她妈妈带她回家的时候,她总要回过头对他苦涩地一笑。这茫然的回头、苦涩的一笑,便一直叠影在他的脑海里。当他成为在全球拥有400多个营销点的“傲胜”公司老总的时候,他说:我是白手起家的,本来就什么都没有,所以不担心失去什么。不要羡慕别人已经有的,要确立自己的志向。他就是沈财福,新加坡的著名企我们的产品表现…  相似文献   

13.
杨先生(待业) “我最怕别人叫我无业游民。不过也得承认,我的休闲时间要比别人多得多,还长得很。”杨先生的笑给人许多稳重的感觉。“一年半以前,也就是 1999年下半年我最后一次航海归来,从南亚,我就辞了自己的工作。我在船上做的是轮机手,天天和发动机打交道。高中毕业时我就干上了这工作,一干就是九年,我现在三十一岁了。一年有九个月在海上飘着,烦,辞了。”他顿了一下“现在就是所谓的下岗状态。这个词大家想必都知道。所以现在基本上每天都是闲的,如果不是我自己特意找些事情来做的话。” 杨先生目前在进修外语其实也…  相似文献   

14.
能够面对面地得到批评,实属不易。应该说,批评也是一种待遇。不是任何人都能开展批评的。有的人表面上一团和气,私下却议论人、诋毁人,损人形象,破坏团结。能面对面批评你的,不是你的良师,就是你的益友。批评者必然是一个心底坦荡的人。畏首畏尾,患得患失,时时为自己打算的人,绝不敢开展批评;批评者必然是有足够底气的人,其中大多自己做得不错,至少这方面做得不错,叫做“没有金刚钻,不揽瓷器活”。否则,他不敢批评人,即使批评了,别人也不会接受,相反会让自己下不了台;批评者必然是有责任心的人,只有对工作负责,对事业…  相似文献   

15.
人生三界     
《时代潮》2001,(10)
儿童儿童在某种意义上是可以当作小动物来看的,这不是因为他们比大人愚蠢,而是他们比大人可爱。儿童表达情感的方式有笑有哭有愤怒,唯独没有叹息。不错,儿童是自私的,但他自私在明处,他喜欢什么就不给你,不喜欢什么就不要,既不会暗渡陈仓,也不会说东想西。儿童之间也有法律:不跟  相似文献   

16.
唐朝有个著名的奸相叫卢杞,相貌奇丑,衣着也不讲究,但却权倾一时,就连著名统帅郭子仪也暗中有些畏惧他。建中二年六月,郭子仪生病,卢杞前去看望。郭平时接待客人其姬妾多不离左右,惟卢杞来了郭子仪让姬妾全都回避;有人不理解,说你堂堂的汾阳王郭令公也怕他?郭子仪说,卢杞相貌奇丑,衣着也不讲究,更兼心地险恶,若为妇人所见必定忍不住偷偷地笑,要是让卢杞看到了或听到了会怀恨在心的,我正恐子孙受他的害,何必自己多添一恨呢 ?心地险恶一眼看不出来,容易惹得妇人偷笑的当然是卢杞的形象,由此可见,人的形象是相当重要的。 …  相似文献   

17.
李柃 《创造》2015,(1):34-35
官场风气中有些东西,让人感觉颇不是滋味. 诸如,有的同志在干部任用选拔中落了马,思前想后,竟然把原因归结为“我假如和某领导靠得更近些成为某某圈子中的人可能结局会不一样”.参加干部任用竞争失败本很正常,一个萝卜坑里毕竟只能栽一只萝卜,你才学不济,能力不如人,自然就得居下游,怎么会把思路往“是不是某圈子中人”上面扯呢?有人借自己掌握的权力钻空子捞了点不法外水,事发之后,终于受到了惩处,大家便议论议论,总结一下经验教训,以此为戒.本来是好事,却有人议论来议论去分析出一种很无聊的结论——要是此人是某某圈子中的人,那上面大概就可以罩得住吧?  相似文献   

18.
阳光和灯光     
阳光和灯光○乔叶在心底,我有两个挺没有什么特点和性格的爱好:白天喜欢阳光,晚上喜欢灯光。也许有人会说:谁不是这样呢?可我总是敝帚自珍,别人的喜欢和我自己的喜欢还是有点儿不一样。我喜欢阳光的那种普照。太阳一出来,就给你拥有的空间带来了无限的光明。无论你...  相似文献   

19.
李柃 《创造》2015,(Z1):34-35
<正>混迹于党内的"山头主义",有一个很大的特点,就是"利"字才是熔接其亲疏链条的核心。官场风气中有些东西,让人感觉颇不是滋味。诸如,有的同志在干部任用选拔中落了马,思前想后,竟然把原因归结为"我假如和某领导靠得更近些成为某某圈子中的人可能结局会不一样"。参加干部任用竞争失败本很正常,一个萝卜坑里毕竟只能栽一只萝卜,你才学不济,能力不如人,自然就得居下游,怎么会把思路往"是不是某圈子中人"上面扯呢?有人借自己掌握的权力钻空子捞了点不法外水,事发之后,终于受到  相似文献   

20.
伪小人     
说真话不容易,让人相信真话也不容易。如果我说不喜欢名牌西装,这话就很难让人相信。很多人惊诧之余,总是从狐疑的笑目中透来诘问:你是买不起就说葡萄酸吧?你是腰缠万贯不想露富?是不是刻意矫俗傲物装装名士?是不是故作朴素想混入下一届领导班子……他们问来问去,怎么也不觉得这只是个服装的问题。我无论怎样真实地招供,也不会得到他们的核准。这些人不相信也不容忍现在还有人斗胆不向往不崇拜不眼睛红红地追求名牌奢华,他们已经预设了答案,只需招供者签字画押。他们不能使招供者屈服的时候,就只能瞪大眼恍然大悟:世故,见外,城府深,这号人太爱惜自己的羽毛了,哈哈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