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随着城市建设速度的加快、商品房开发的不断增多,物业管理纠纷也随之增多起来,物业管理在实践中遇到的与立法不相符合的困境主要有业主委员会的法律地位不明确;开发商与物业管理企业责权利不对等,解决的对策不仅要从立法上明确划分建设单位与物业管理企业的权利、义务和责任;明确物业公司与业主的关系——服务与被服务、被委托与委托的合同关系、业主大会与政府的关系等等,这样有助于正确处理物业管理纠纷案,稳定社会秩序。  相似文献   

2.
近几年来,随着住房制度改革的深化,人们的居住环境发生了很大变化,很多人由原来“住单位”变成了“住小区”。由此,一个新的行业——物业管理,也应运而生。由于物业管理还处于起步阶段,许多地方还不完善,在给广大居民带来方便的同时,也存在许多不尽人意之处,成为近几年来居民投诉和媒体关注的焦点,也成为很多人大代表关心的热点,在2003年十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上,张学东等30名全国人大代表就联名提出了“建议制定《物业管理法》”的议案。物业管理到底存在哪些问题,该如何解决?为此,记者近日进行了专题采访。  相似文献   

3.
一、当前国有资产产权管理存在的问题(一)产权主体不明,产权管理不力目前,有的企业特别是部分集体企业资金来源渠道复杂,一直没有明确的划分或记载。在计划经济体制下,产权归属问题还不明显。建立市场经济体制后,各种经济成份均成为独立的产权主体,产权问题愈益突出。其中,最复杂的就是集体企业的产权界定。①国有企事业单位创办的集体企业的产权界定问题。这类企业的产权大都归属不清,如广西某市国有单位开办有集体企业近200户(含校办工厂),其中  相似文献   

4.
邵佳 《法制与社会》2010,(34):326-327
物业管理与现代建筑物区分所有权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对它的法律制度的研究也成为必须。本文通过分析《物权法》中有关物业管理、业主的规定,并对各国物业管理的立法模式进行比较,以此提出对我国物业管理立法模式的选择及建议。  相似文献   

5.
随着城市进程的不断加快,县城小区数量和居民不断增加,小区物业愈来愈成为关系千家万户的热点民生问题。小区的物业服务水平如何,不仅直接关系到居民的生活质量,而且也是反映小区整体状况的“窗口”。为了让小区“窗口”都温暖明亮起来,这几年,唐县人大常委会持续将小区物业管理工作纳入监督工作重点,2013年就物业管理隋况还专门加开了一次常委会会议。  相似文献   

6.
近年来,随着我国城市建设和房地产业的迅猛发展,物业管理行业也不断孕育并快速发展。物业管理的发展一方面加速了城市住宅小区管理方式的专业化和现代化,极大地改善了人们的居住环境和生活质量;另一方面也由此引发了大量的问题和纠纷。近年来,我国物业管理纠纷案件数量呈快速攀升之势。在北京市许多法院,物业管理纠纷已经成为各类案件中上升最快甚至是比重最大的一类民事纠纷。作为一种新类型的案件,物业管理纠纷不仅具有一般民事案件的共性,而且凸显了物业管理行业的诸多个性特征,法律关系十分复杂。同时,物业管理纠纷事关广大群众的切身利…  相似文献   

7.
物业管理中若干法律关系的思考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冯俊 《法学杂志》2003,24(6):17-19
物业管理事关老百姓切身利益,已成为社会各界关注的热点问题。分析物业管理活动中的各种法律关系,有助于明确各方权利义务,规范各方行为,推进物业管理法制化进程。  相似文献   

8.
物业管理中的业主自治机构法律性质浅析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在建筑物区分所有的背景下,业主通过业主自治机构实现物业管理权利。业主自治机构的法律性质如何,直接关系其行为的法律后果,业主的合法权益也与之息息相关。对此,根据对国外物业管理相关立法模式的借鉴与取舍,结合我国法律实践,指出我国物业管理相关立法的现状与不足,提出我国法律构建的建议与思考。  相似文献   

9.
随着我国房地产业的迅速发展,越来越多的人成为小区里的业主,接受物业公司提供的物业管理服务。同时,业主和物业公司之间就物业管理引起的各种法律问题也越来越多。目前,我国调整物业管理的法律是民法通则、合同法、物权法、物业管理条例和其他相关部门或地方性规章制度。虽然物业管理在国外已经具备了成熟的模式,并有配套的法律法规进行调整,但在我国现在还是处于相对的发展初期,相对应的法律法规也正伴随经济的迅猛发展而逐步完善。本文结合实践中出现的各种有关物业管理的法律问题,探讨了物业和物业管理的概念、物业管理的法律关系、业主和业主大会的法律地位以及我国物业管理的法律现状和对策。  相似文献   

10.
物权原理与物业管理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物业管理制度的法理依据是建筑物区分所有制度.基于物业管理的性质是两个以上的业主共同对区分所有物的管理,物业管理制度调整的对象,不应限于业主与物业管理企业之间签订的物业服务合同项下的物业管理活动.基于物业管理为共有人对共有物的管理,物业管理区域的划分依据只能是业主间的共有关系.基于区分所有关系,业主团体为物业管理的主体;业主大会,是业主团体的权力机关;业主委员会是业主大会决议的执行机关.业主大会表决权的发生,既取决于业主人头因素,又取决于物业面积因素,以平衡双方的利益.基于物的性质,以及房地相连的属性,房屋底下停车库除当事人有明确约定外,应当属于业主共有.共有的车库,可以约定一人专用.  相似文献   

11.
当前我国的物业管理法律法规还不健全,为了更好地规范物业管理关系,我们有必要深入的研究物业管理合同。本文从物业管理合同的基本概念入手,分析了物业管理合同的类型和特征,并指出物业管理合同涉及的相关法律问题。  相似文献   

12.
吕冰心 《法人》2007,(5):16-23
当物业公司和业主在中国磕磕绊绊地走过四分之一世纪之后,我们惊讶的发现,我们的物业管理依然还在蹒跚学步。在吹毛求疵的业主与身份模糊的物管公司之间,尽管看上去近在咫尺,不绝于耳的抱怨、指责、批评和谩骂却使这短短的距离成为万水千山。业主需要选择什么样的物管公司?物管公司在恪守商业原则的同时又如何  相似文献   

13.
一、当前房改中出现的房屋纠纷新类型、法院受案范围和审理中应遵循的基本原则从审判实践看,目前,房改中房屋纠纷主要有两大类,一类是需要由民事法律调整的房屋民事纠纷,另一类是需要由行政法规调整的因房屋行政管理引起的纠纷。下面,我们结合实践中遇到的实际情况,就目前房改中矛盾、焦点比较集中的问题谈谈法院对房改中房屋纠纷的受理范围。1.房改中公有住房的买卖,在购房人与售房单位尚未办理产权登记过户手续,其中一方反悔而发生的纠纷;房改中公有住房出售以后,购房人与售房单位因产权发生争议,一方起诉到法院要求确认产权及比例的纠纷案件。因为公有住房出售,实质也是一种房屋买卖形式,售房单位与职工从原来的管理与被管理的隶属关系转化为房屋买卖关系的双方当事人,双方在地位上是平等的,权利义务是对应的,它们因买卖合同而产生的纠纷,法院应当受理。2.夫妻离婚涉及到房改中以标准价购买的房屋的产权确认与分割。这类纠纷的实质是离婚案件  相似文献   

14.
规范物业管理,做到有法可依照章力事 随着房地产市场的市场机制日趋完善,物业管理作为现代住宅后续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越来越被人们所关注.业主向开发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和往日不可预知的问题.在不同规模社区的物业管理方面,其利弊已逐渐显露.物业管理是关系到居民长久生活的重要因素.在省十一届人大常委会第五次会议审议<陕西省物业管理条例>时对保障业主充分行使物业管理自治权,合理规范业主、物业服务企业以及建设单位在物业管理活动中的权利义务和法律关系等方面都作出了明确具体的规定.  相似文献   

15.
《法人》2004,(8)
一个“红帽子”企业在改制过程中与挂靠单位发生了产权纠纷。出资人坚持谁出资,谁拥有产权,而挂靠单位却认为自己不拥有产权就意味着国资的流失  相似文献   

16.
本文主要从产权式酒店的来源入手,阐述了各国产权式酒店的发展,在此基础上分析我国的产权式酒店的发展以及其中的交易法律关系,合同性质,指出如何完善产权式酒店的相关法律法规。  相似文献   

17.
谢良兵  徐安 《法人》2004,(8):52-58
一个“红帽子”企业在改制过程中与挂靠单位发生了产权纠纷。出资人坚持谁出资,谁拥有产权,而挂靠单位却认为自己不拥有产权就意味着国资的流失。  相似文献   

18.
商标的产权及其保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建立明晰的产权关系是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基本要素,也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必然要求,党的十四届三中全会作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决定,其中一个重要问题就是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现代企业制度的主要组织形式是公司法人制度,其主要特征包括:产权关系明晰;以全部法人财产自主经营;出资者的有限权利及有限责任;责权分明的科学管理体制。产权必然成为社会经济生活中一个极关重要的问题。下面就商标的产权特性及保护问题谈点认识。  相似文献   

19.
物业管理中的法律问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一、物业管理中的法律关系 物业管理涉及到的法律关系很多,最基本的法律关系是物业管理委托合同关系。其构成要素是:1.主体。包括业主(物业的所有权人)和非业主使用人(承租人)及代表他们行使权利的业主委员会、物业管理公司。2.客体。即物业和物业管理使用行为。3.内容。即物业管理合同中各主体的权利与义务。  相似文献   

20.
从行政法的视角探讨了日本民营化的趋势,在描述了民营化最新发展情况之后,介绍了"民营化"概念的多样性。同时,论述了民营化的法律地位(是普通的民事合同还是行政合同)和民营化的宪法规制。在辩证分析降低行政成本与提高行政质量之间的矛盾关系之后,探讨了在民营化案例中个人责任与单位责任如何分配的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