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本文认为,铜鼓在贵州瑶族生活中是权威的象征,富有的标志,通神的“重器”,欢乐的乐器,并介绍了瑶族民族民间铜歌鼓舞的内容和艺术特征。  相似文献   

2.
略论网络的文化特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不可否认 ,国际计算机互联网络是现代信息技术的直接产物 ,但除了“技术”的因素 ,就没有“文化”的原因吗 ?本文透过网络的信息技术表层结构 ,分别从个人计算机的产生、网络技术以及“虚拟现实”技术的发展等几个方面 ,回顾和分析了其中深厚的文化背景 ,从而挖掘了网络所具有的文化特质。  相似文献   

3.
4.
中国古代服饰的变迁是其符号功能和实用功能抗衡对话的结果。在政治生活中,朝廷以服饰明确秩序、区分等级;在日常生活中,儒士以服饰修身养正,以成君子。以衣守礼的观念在历史上屡遭挑战,儒道的对立与互补、民族的冲突与融合,均对传统服饰的符号功能产生冲击,促成服饰的实用功能与符号功能的动态平衡。透过中国古代服饰的变迁,可以看到历史上曾经的王权至上、等级分明,更可看到古人的君子风标、自由精神、务实态度和包容情怀。  相似文献   

5.
海南岛和雷州半岛历史上共同形成的琼雷文化区,在热作文化、海洋商业文化、神明崇拜、建筑文化、流寓文化等方面显示它们相对一致的文化特质和风格,足以支持其存在于岭南文化版图。  相似文献   

6.
刘琼 《前沿》2009,(8):112-115
土家族服饰在土家社会制度的更迭、强势文化的渗透以及与其他民族文化的交流碰撞中。从款式、面料质地、制作以及功能等方面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其变迁趋势更加现代化、流行化。符合当代人们的审美需求;同时,传统土家族服饰在其变迁过程中,民族文化内涵却在逐步淡化。  相似文献   

7.
沐金华 《求索》2008,(12):179-181
40年代中国分成三个不同的政治区域,无论是解放区面向农民的政治化创作,还是国统区面向民间的地域化创作,抑或沦陷区面向市民的都市化创作,作家的创作视野普遍下沉,这是一致的倾向,三种视野下产生的小说在文化上有一个共同的特点,那就是对大众文化的追求。都市在中国现代政治和现代文学史上扮演着十分重要的角色,作为现代政治衍生物的现代文学在很长一段时间内依托于都市,形成了一大批反映都市生活的文学作品,为我们观察、了解都市提供了一个窗口。40年代女性作家的都市文学创作渗透出来的都市文化就是中国都市文学的典范。  相似文献   

8.
瑶族药浴     
邓文忠 《今日民族》2002,(11):47-47
瑶族是祖国大家庭中一个勤劳勇敢、善良朴实的少数民族,在长期与自然界斗争中积累了丰富的药理经验,创造了许多独具特色的医疗保健文化,药浴就是其中之一。  相似文献   

9.
狱内同性恋的文化特质及其法学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同性恋是一种不为多数人所接受的游离于主流文化特征之外的亚文化现象。监狱中服刑者的“性权利”的行使受到了很大的限制 ,因此狱内同性恋便应运而生。现行的监狱管理规定禁止服刑者进行同性恋活动。对狱内同性恋现象既不能谈虎色变 ,也不能放任自流。对这种隐秘行为进行深入地研究 ,提出合理的解决问题的办法是非常必要的  相似文献   

10.
张惟 《政协天地》2014,(7):21-22
汉族下南人直抵东海南海之滨与当地土著融合形成河洛文化,既保科中州文化的厚重,更展现了海洋文化的新质。汉末三国东吴孙权政权进军福建设置典船校尉足开发海洋的先驱。东海之滨所建的泉州(含今厦门)、漳州和南海之滨所建的潮州(含今汕头、汕尾),以及处于泉、漳、潮之间的龙岩州,郜完成了农业文化向重商文化的嬗变。  相似文献   

11.
历史上平地瑶地区拥有较为完备的民间行政组织——瑶长制,他是维护平地瑶社会秩序常态运转的重要保证。进入当代后,平地瑶的瑶长制经过改造后已逐步成为国家在瑶族乡村治理的有益补充,但应改良其与国家基层政权相冲突的一面,以推动民族地区和谐社会的构建。  相似文献   

12.
一般而论,语言和文字是从理论上界定一个民族和在实际中凝聚一种文化的核心要素.语言和文字的改变,往往导致民族及其特定文化的变迁.如今,对于处在众多民族不断相遇、不同文化深入交往的现代世界来说,把握这一点,即把握民族语文与民族文化的特定关系,尤为重要.语言的裂变和文化的整合,是生活在强大民族包围之中和外来文化冲击之下,弱小民族  相似文献   

13.
历代王朝治理瑶民的赋役政策基本上是一脉相承的 ,大致为一种减免赋役负担的优惠政策 ,且随着时间的推移逐步走向系统与完备 ,但其中也杂有曲折和反复。这种演变正是民族关系发展的晴雨表和外在表现 ,其背后有着深刻的社会历史根源。概括起来 ,其发生与演变是以下四个方面的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其一 ,王朝的处境 ;其二、瑶民的处境 ;其三、双边往来 ,其四、政治博弈。反观历史上的治瑶赋役制度等经济政策 ,可以为我国更好地实施民族区域自治提供有益的借鉴。  相似文献   

14.
张跃  谷跃娟 《思想战线》2002,28(3):56-59
新中国成立以来 ,云南河口瑶族地区在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有了明显变化。在政治方面 ,传统政治权威的淡化 ,国家政治权威逐渐被接受 ,反映了河口瑶族向民主政治进程迈进了一大步 ;在经济方面 ,河口瑶人打破固定土地的自然经济桎 ,接受了商品经济方式 ,保证了他们富强的经济前景 ;在文化方面 ,他们依然重视传统文化 ,但也开始逐渐接受优秀的外来文明 ,这为他们将来的文化繁荣提供了前提  相似文献   

15.
论过山瑶道教的科仪来源和教义特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通过对比分析过山瑶道教经书和田野资料 ,认为其道教科仪主要来源于梅山派和闾山派 ,天心派、龙虎山天师派、茅山派等道派对之也有一定的影响。符派道教的教义与过山瑶固有的祖先崇拜和鬼魂崇拜分别融合后 ,形成了以瑶族化的成仙信仰和济世思想为主要内容的过山瑶道教教义。  相似文献   

16.
付广华 《桂海论丛》2007,23(1):94-96,F0003
面对战争给桂北民众的生产生活带来的巨大破坏,新桂系当局提出了军事、政治、经济、文化教育以及风俗习惯等方面的善后政策。虽然这些善后政策当时就对瑶民的生产恢复具有很大的帮助,长远意义上也有利于瑶区社会经济文化事业的发展,有其值得大胆肯定的一面,但是善后政策背后隐藏的进行民族同化、消弭斗争的真实目的,则是我们要提出批判的。  相似文献   

17.
本文依照姚一苇晚年所透露的《红鼻子》的创作心理背景,在与姚一苇戏剧作品的相互印证中探讨姚一苇戏剧创作的心理定式和戏剧作品的深层结构政治环境的压抑致使姚一苇“开始思索人的问题”,思考当代台湾人的“处境”,透过人的危机感,揭示人在困境中的失落和异化,并以人的“寻找”作为对抗线索,从关注人、关怀人、张扬人的高贵,延伸出人对环境的抗争,对命运的挑战,对自我的超越。  相似文献   

18.
在调研的基础上,以北京市为例阐述未成年人违法犯罪的基本特征——主体特征从作案成员的身份看,无业人员、农民、学生居多;从文化程度看,初中、小学文化程度的居多;从年龄看,原先低龄化趋势有所缓解。类型特征从作案类型看,侵财型案件最为突出;从作案方式和手段看,共同作案多,团伙作案突出,作案手段暴力化、成人化、智能化。  相似文献   

19.
回族自先民以来主要经历了“伊斯兰宗教文化模式”、“回族伊斯兰文化模式”两个主要时期。当前回族文化模式正在向以伊斯兰文化为核心兼收并蓄中外文化的“开放型回族新文化模式”方向转型。回族文化转型过程中出现了很多问题,其中最主要的是部分地区的文化“断裂”和整体上对现代科学技术文化吸纳不足。本文认为,回族文化要有“自知之明”,要自觉更新以适应新的时代,要了解世界文化并成为其构建的组成部分,才能够真正实现文化模式的转型。  相似文献   

20.
汉、苗族亲属称谓文化特征之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汉、苗亲属称谓是汉、苗民族制度文化某种层面的反映。汉族的亲属称谓丰富庞杂 ,体现出汉族社会家庭的多分性结构、等级观念、古婚制习俗等 ;苗族亲属称谓共同语较多 ,反映出苗族社会的鼓社制、舅权、姑舅表婚等传统习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