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庭审活动中,有时被告人或其辩护人突然抛出证明被告人无罪或罪轻的证据,而且这种突变证据可能影响到对被告人的定罪量刑。在这种情况下,公诉人除当庭反驳外,大多数都是建议法庭延期审理。待法庭决定延期审理后,对案件进行补充侦查。那么如何迅速、准确地完成补充侦查...  相似文献   

2.
量刑建议具体操作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量刑建议是指公诉人在出庭支持公诉中代表人民检察院提出建议,要求人民法院对被告人处以某一特定刑罚,对刑种、刑期等方面提出的具体要求。其价值追求是提高诉讼效率,实现公平正义。具体运作途径是:公诉人在起诉意见书中和法庭辩论阶段,对被告人如何适用刑罚提出具体明确建议,经被告人、辩护人辩论后,人民法院对控辩双方的各项主张进行评价,然后作出判决。  相似文献   

3.
法庭辩论的诉讼形式,在刑事诉讼中是一个很重要的问题。不同类型的国家,刑事诉讼的表现形式不同,法庭审理的诉讼形式也不相同。奴隶制国家实行古典的控诉式诉讼,对奴隶主内部和自由民之间的刑事诉讼,采取“不告不理”、“诉讼双方权利平等”的原则,法庭审理基本上采用辩论式,被告人对原告人的控告有权答辩,并且出现了称作保护人的辩护人,在法庭辩论中对被告人进行法律指导,帮助被告人反驳控诉人。在法庭上,法官只听取双方当事人的陈  相似文献   

4.
量刑建议是检察机关的公诉权能之一,新刑诉法第193条规定,在法庭审理过程中,对与定罪、量刑有关的事实、证据都应当进行调查和辩论。这就意味着将量刑纳入了法庭审理程序,量刑建议工作作为公诉规范化改革的重要内容,要使其真正产生监督效果,需要注重量刑建议工作的前伸后延,收集量刑证据准确提出建议、与侦查审判机关的侦查审判活动相衔接、完善检察机关内部的监督制约,建立和健全相应的工作机制,以保障量刑建议的准确性、严谨性和实效性。一、规范量刑建议的提出机制量刑建议的提出是检察机关开展量刑建议工作的  相似文献   

5.
检察官在法庭审判中存在的一个突出问题,就是只满足于法院的定罪结局,而将量刑权拱手转让给了法官。检察官对于量刑裁判的过程和结果均无法发挥有效的制约作用,更谈不上有针对性地进行法律监督。刑事审判包括定罪、量刑两个环节和部分,应当设置相对独立的量刑程序,即在定罪法庭调查和法庭辩论之后,合议庭经合议认定被告人有罪,再启动量刑程序,单独就被告人量刑的事实、证据和情节进行调查和辩护,由控辩双方提出量刑意见,并围绕量刑意见进行举证、质证和辩论。在量刑建议的方式和内容应当加以确定。  相似文献   

6.
从先判后审看无罪推定的可取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刑法》与《刑事诉讼法》颁布实施以来,各地人民法院无不把公开审判作为提高办案质量的重心,公诉人认真地把好证据关,作好答辩准备;辩护人根据事实和法律提出有利于被告人的材料和意见,依法维护被告人的合法权益;审判合议庭则认真听取控诉与辩护两方面的意见,遇到被告人及其辩护人申请新的证人到庭作证或者申请对证据重新鉴定、勘验时,只要申请有理即予以采纳,该延期审理的就延期审理。把定罪量刑的裁判结论放在法庭公开审判之后,通过控诉与辩护两方的质证和辩论,把案  相似文献   

7.
检察官的量刑建议和量刑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检察官在庭审过程中作公诉发言时,必须就案件事实及适用法律问题发表意见c内容包括对案件事实的认定、情节分析、法律条文运用、量刑等意见。其中,量刑意见是检察官公诉发言的落脚点,是被告人、辩护人关注的焦点,是法庭合议量刑时的参考点。但在实践中,出庭检察官对量刑建议往往认识不足并存在误区,在出庭公诉时,把重点放在论证犯罪上,而把量刑置于次要地位,认为量刑属于法官专有权力,因而提出的量刑建议笼统、模糊,缺乏明确性,其后果是使得各诉讼当事人愈来愈不重视检家官的量刑建议权,同时检察官量刑建议的模糊也导致法律监…  相似文献   

8.
《法庭内外》2009,(6):55-55
北京市东城区法院在规范自由裁量权,将量刑纳入法庭审理程序方面进行了有益探索,今年3月,该院在涉少刑事审判中首次适用量刑答辩程序,审结了一起有多名未成年人参与的共同抢劫案件。在充分考虑公诉人、被告人、辩护人、法定代理人及被害人各自合理量刑意见基础上,最终以抢劫罪  相似文献   

9.
量刑建议制度是检察机关在公诉刑事案件过程中,根据法律规定和案件的有关情况,就被告人所应判处的刑罚向审判机关提出具体请求的一种制度。2009年6月1日,最高人民法院出台《人民法院量刑指导意见(试行)》和《人民法院量刑程序指导意见(试行)》,前者从实体上进一步明确和规范了刑法中的许多富有弹性的量刑情节.后者则从程序上确立法庭审理过程中定罪和量刑两个环节的相对分立,  相似文献   

10.
刍议刑事庭审中的法官综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刍议刑事庭审中的法官综述何畔王冬香法官综述,是指在法庭审理过程中,法官对控、辩各方在对被告人是否犯有指控的犯罪事实,及双方举证、质证、法庭辩论庭审过程中提出的观点、问题进行的归纳。其特征为:(1)阶段性,即可发生在法庭审理过程中的调查、辩论阶段以及宣...  相似文献   

11.
刑诉法第三十九条规定:“在审判过程中,被告人可以拒绝辩护人继续为他辩护,也可以另行委托辩护人辩护。”从司法实践的实际情况来看,一旦被告人行使法律赋予的这一权利,拒绝辩护人为他继续辩护,法庭应当准许,不能以任何理由剥夺被告人的这一权利。这样就会导致法庭审判无法继续进行下去,其结果是法庭不得不延期审理。但刑诉法规定的三类可以延期审理的情况,不包括被告人拒绝辩护人继续为他辩护,要求另行委托辩护人,使法庭审判无法继续进行下去的情况。遇有这种情况怎么办呢?笔者认为可以采取两种办法来解决:一是采取司法解释的…  相似文献   

12.
编辑同志:某区法院在对被告人王某贩卖毒品罪一案庭审过程中,一直放弃委托辩护权的王某,突然在法庭辩论阶段提出要求委托辩护人,但庭审仍然继续进行。闭庭后,被告人委托了辩护人,法院又重新开庭审理。请问:对诉讼中被告人一直放弃委托辩护权,至法庭辩论阶段提出委托辩护人要求的,庭审是否应继续进行?已进行的庭审是否有效?上海市浦东新区人民检察院王立华王立华同志:“被告人有权获得辩护”不仅是刑事诉讼的基本原则,也是一项宪法原则。为了保障被告人获得辩护的权利,刑诉法明确要求:“人民法院有义务保证被告人获得辩护”。…  相似文献   

13.
修改后的《刑事诉讼法》(下称修改后刑诉法)第193条规定,法庭审理过程中,对与定罪、量刑有关的事实、证据都应当进行调查、辩论。这一规定是对量刑规范化改革经验的肯定。检察机关是量刑规范化改革的重要参与者。量刑建议作为检察机关参与量刑程序的载体,是公诉权的必要延伸,是保障当事人合法权益和制衡法官自由裁量权滥用的重要手段。《人民检察院刑事诉讼规则(试行)2012版》(下称刑诉规则)对检察机关在审查起诉、起诉、出席法庭中如何行使量刑建议权做了规定。一是提起公诉时,检察机关有义务向法庭全面提出被告人有罪、罪重、罪轻的证据;二是量刑建议与案件审查报告的审批程序一致,  相似文献   

14.
廖德凯 《江淮法治》2009,(24):16-16
最近一直在关注邗江法院审理的一起盗窃案,一被告人盗窃后,在铁的证据面前,拒不承认自己盗窃,法庭告知其若在量刑环节认罪的话,仍然可以认定为自愿认罪,量刑时仍然有“建议权”,可就量刑与法官“讨价还价”。该被告人经考虑终于对犯罪事实供认不讳,并最终被减刑。  相似文献   

15.
量刑建议是检察机关依法提起公诉或出庭支持公诉活动中,依据被告人的犯罪事实、性质、情节与社会危害性等,就其适用刑罚种类、幅度及其执行方式等向法院提出的建议.为了全面贯彻落实量刑建议,最高检适时出台了量刑建议指导意见.为此,需对适用范围、方式、形式和时机、决策和修正与法庭审理程序等问题进行评析.  相似文献   

16.
评说速览     
1量刑成为庭审程序有助于公正司法为约束法官自由裁量权,北京市法院将逐步推行刑事案件量刑答辩制度,辩护人可围绕该判多少年进行讨论。把量刑作为法庭审理的一道正式程序,进行公开的量刑答辩,公诉人和辩护律师都可以围绕该判多少年进行讨论,让刑罚由过去法院关门自主裁决式变为现在的公诉人和辩护人当庭公开答辩式,这将有助于被告人更加清楚量刑的全过程,更容易接受最终的量刑结果,  相似文献   

17.
李军  张锐 《法制与社会》2010,(24):45-46
由于我国刑事诉讼庭审程序中无量刑辩论制度,使得量刑成为法院的专有权力,被告人及其辩护人对量刑没有发表意见的途径,从而难以从根本上维护其合法权益。本文试将量刑纳入庭审程序的方式来弥补被告人辩护权的不足。  相似文献   

18.
庭后谈话有好处焦熠本文所称庭后谈话,是指法庭开庭审理案件后,公诉人主动到监所等劳动改造场所同被告人进行针对性的交谈。笔者体会,庭后谈话有三点好处:一是可以弥补法庭辩论的不足。法庭辩论是在特定场合,一定时间内公诉人与被告人及其辩护人进行的针锋相对的辩论...  相似文献   

19.
律师担任刑事辩护人的全部活动都在法院审判阶段进行,而又主要表现在法庭审理阶段的辩护与辩论上。辩护词是辩护人对案件的结论性意见,是一种专门的法律文书。它是法院审判过程中必须考虑的一个方面内容,直接对判决发生着影响。辩护词的前言或称之为开场白能否恰如其分,直接影响着辩护的整体效果。现在通常采用的辩护词开场白的方式是:审判长、人民陪审员: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二十六条之规定,我接受了被告人XXX的委托,受XX律师事务所的指派,出庭担任他的辩护人。本辩护人在出庭前,认真仔细地查阅了有关案件材料…  相似文献   

20.
一、问题的提出刑事诉讼中非法证据排除规则尽管在我国最高人民法院的司法解释中已有相应的规定,①但在诉讼实践中,非法证据的排除却遭遇到意想不到的困境。究其原因,除了一些法院在传统审判理念的支配下,对被告人及其辩护人提出的对非法证据予以排除的申请、主张和辩护意见或极力规避、置之不理,拒绝将非法证据的排除问题纳入法庭审理和裁判,或虽将非法证据问题纳入程序,允许被告人或辩护人在庭审中提出,并在庭审过程中就此问题进行调查和展开辩论,但仍是将对非法证据的调查和辩论只作为一种枝节问题而附庸于诉讼程序,从而使客观存在的非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