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刘少奇一向重视党对新闻工作的领导,其新闻思想颇具个人特色。在新闻工作的重要性上,他认为新闻工作是党和人民的耳目喉舌,是党和人民联系的桥梁,具有重要的导向作用;在原则和方法上,他强调新闻的写作要客观、全面、有立场,新闻工作者应做"人民的公仆";在文风上,主张不搞"党八股",做到真正的"精"、"彩"。其新闻思想是对马克思主义新闻理论一种丰富和发展,有利于中国新闻事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2.
1956年社会主义改造完成之际,受各种复杂因素的影响,我国出现了农民闹退社、工人罢工、学生罢课的群体性事件。为稳定国内局势,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刘少奇提出了要把群体性事件纳入人民内部矛盾之中;要辩正地看待群体性事件;解决群体性事件须从干部作风入手;须把人民群众的利益落到实处等一系列措施。刘少奇关于处理群体性事件的思想,警示我们对于群体性事件这样的问题,不能就事论事,只有透过表象,抓住问题的实质,才有可能获得实践上的正确应对和理论思考上的有益突破。  相似文献   

3.
1956年和现阶段发生的群体性事件没有本质区别,都属于人民内部矛盾。刘少奇正确分析了当年群体性事件的性质,从共产党自身找原因,敏锐看到了分配不公的问题。刘少奇对群体性事件的处理和见解具有重要的时代价值,启迪我们处理当今的群体性事件要有新思维,要注重在发展的基础上推进社会公平正义,应强化对官员的监督和制约。  相似文献   

4.
刘少奇新民主主义经济思想是由这样一条红线贯穿始终:一个指导原则——实事求是;一个重要方法——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一个出发点——现实的中国;一个核心——强国富民。这一宝贵的思想经过起历史的检验,更具有深远的历史价值和现实的启示。  相似文献   

5.
刘少奇创造性地提出党员干部思想理论修养,丰富、发展和完善了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关于党的建设理论。本文基于对刘少奇党员干部思想理论修养内涵及特征、党员干部思想理论修养提高的必要性、党员干部思想理论修养内容和方法的研究,提出了当前提高领导干部思想理论修养的对策。  相似文献   

6.
刘少奇善于研究人民内部矛盾理论,他不仅较早地注意和提出了人民内部矛盾问题,而且具有许多独创性的见解,他的主要贡献体现在:最早提出“人民内部矛盾”的概念,开拓了两类矛盾学说的先河;明确指出人民内部矛盾是国内的主要矛盾;论述了人民内部矛盾的主要表现和群众闹事的原因;阐明了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途径和方法。对新时期正确认识和妥善处理人民内部矛盾、努力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7.
抵御执政风险是每个执政党面临的共同课题。新中国成立初期,人民政权面临来自国内外的各种威胁,刘少奇科学分析国内外形势,判断出内源性风险是党面临的主要危险。他妥善开展阶级斗争,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改进党的作风建设,有效地维护了建国初期的执政安全。这些巩固执政基础、消除内源性执政风险的重要思想对在新形势下抵御执政风险也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8.
刘少奇是中国共产党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的重要成员,对中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道路进行了积极的探索。他认为必须从中国国情出发,努力探索适合中国实际的经济建设道路;必须一切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全力以赴发展社会生产力;必须调整改革社会主义经济体制,促进社会主义经济不断发展。刘少奇提出的这些符合中国国情、具有重要价值的思想观点,对我们今天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仍然有着重要启迪。  相似文献   

9.
刘少奇作为党和国家的主要领导人,参与了对资本主义工商业改造方针和政策的制定,并直接指导了这一实践,做出了杰出的理论贡献、政策贡献以及动员贡献。  相似文献   

10.
延安时期,刘少奇发表了一系列文章,对党的建设理论作了深入的研究和探讨,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作出了卓越贡献。他的这些成果与贡献是毛泽东建党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确立并巩固了毛泽东思想在党内的领导地位,提高了党员干部的思想觉悟,促进了党内团结,加强了党的组织领导,密切了党与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  相似文献   

11.
刘少奇在中央苏区工作期间,十分重视苏区的经济建设,并进行了有益的探索。其主要思想体现在:批评“左”的《劳动法》,反对和纠正劳资关系中的“左”倾错误,保护苏区经济的稳定发展;提出要订立适合劳资双方情况的合同并认真履行;主张不宜过早消灭私人资本,而要合理利用私人资本发展苏维埃经济;提出富有现代意识的企业厂长负责制管理思想;号召工人用新的态度对待新的劳动,积极参加苏区经济建设;等等。他的这些经济建设思想在苏区企业发展中起了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2.
派出所警务改革的优劣,直接影响和制约着整个公安工作的发展。派出所警务改革的核心是勤务机制的创新,包括:进行警力重组,以整合管理资源;实行警务工作室模式,以下放管理职权;打造基层防控网,以提高管理效能;实现瓶颈突破,以保障管理目标实施。并在此基础上实现四个转变:在勤务时间上由"八时制"向"错时制"转变,在勤务方式上由"处置式"向"前置式"转变,在勤务分工上由"单一型"向"联合型"转变,在勤务保障上由"自给型"向"保障型"转变。  相似文献   

13.
14.
被害人影响陈述制度在刑事被害人权利复兴的时代得到发展,提交该陈述成为被害人在量刑阶段的一项权利。美国的被害人影响陈述制度即是英美法系中被害人影响陈述制度的典型,联邦和州的立法均赋予被害人递交被害人影响陈述的权利,联邦最高法院的判例也确认了其合法性。我国刑事诉讼中缺乏刑事被害人对于量刑的利益表达机制,应当借鉴被害人影响陈述制度,构建刑事被害人的量刑建议权。  相似文献   

15.
自从1877年《德意志帝国刑事诉讼法》制定完成以来,德国刑事诉讼模式处于不断的发展、变化之中。但这种改革是谨慎、理性的,它尊重德国国情和历史传统,对德国刑事诉讼模式的完善产生了积极的效果。中国可以借鉴德国刑事诉讼模式变革的经验,取长补短,探索适合中国国情的刑事诉讼模式。  相似文献   

16.
口误是一种有目的的心理过程,它的形成蕴含着复杂的无意识机制。犯罪嫌疑人在供述中的口误对讯问人员了解犯罪人的真实想法有重大意义,它反映了与犯罪人供述意念相冲突的另一种意念,讯问人员要对口误现象予以足够的重视,加以研究,并应用在实践中。  相似文献   

17.
进入二十一世纪,世界许多国家所面临的犯罪与混乱问题,日益成为政府和民众关注的焦点,要求警方降低成本、提高效率的呼声日益高涨,相似的境遇促使包括中国在内的世界各国,纷纷选择了信息主导警务模式作为警务改革的方向,其中英国国家情报模式(NIM)堪称警务和技术规范化的一个范例。吸收、借鉴英国国家情报模式的成功经验,对推进我国信息主导警务改革具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18.
英国刑事司法改革的几点启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更好地实现司法的公正与效率目标,英国进行了较大规模的司法改革,内容包括:审前程序、审判程序、量刑、被告人权利保障、被害人权利保障、刑事司法合作,折射出了一些新的改革趋势.给我们的启示是:司法改革应有明确的价值目标,它是一个牵涉到方方面面的系统工程,应有一个权威性机构统一负责.  相似文献   

19.
在世界法律体系中,三大宗教法适应了不同时期不同宗教团体的制度需求,其在近现代的改革具有特殊的意义。古印度法随着英国殖民统治的被动改革走向世俗化、独立后的主动改革而走向现代法制文明;教会法自16世纪的宗教改革起走上变革之路,逐渐与现代法律精神接轨;伊斯兰教法在近现代的法律实践中,不断结合社会实际进行改革和创新。这些改革启示世人:法律制度只有在不断改革中实现科学发展的目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