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张旭东 《世纪风采》2008,(12):16-19
利用外资来建设新中国曾一度是中国共产党的既定政策。建国初期,新中国获得了苏联3亿美元的低息贷款,与苏联和东欧社会主义国家建立了一些合营公司,并努力尝试和西方国家接触。但20世纪60年代初,由于受苏联逼债以及严峻国际形势的影响,以毛泽东为首的中共中央开始放弃了利用外资的设想,产生了“既无内债,又无外债”、“无债一身轻”的思想。  相似文献   

2.
新中国刚一成立,恢复发展经济的繁重任务立即摆在面前,急需各方面建设人才。派遣留学生赴苏联和东欧社会主义国家学习深造,随之纳入中央的思考筹划之中。  相似文献   

3.
刘德喜 《唯实》2000,(3):67-69
一、联合苏联的决策取得成功 新中国成立之前,中国共产党就确立了外交上的“一边倒”政策。毛泽东在1949年6月 30日发表的《论人民民主专政》一文中指出:所谓“一边倒”,就是“联合苏联、联合各人民民主国家,联合其他各国的无产阶级和广大人民,结成国际的统一战线”①。“一边倒”政策确立后,毛泽东立即派遣刘少奇率中共代表团启程赴苏联,进行秘密访问,争取苏联对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中国革命的理解和对即将建立的新中国的支持,并通过他们争取社会主义阵营各国对新中国在政治上、道义上的同情和声援。刘少奇一行在莫斯科期间同…  相似文献   

4.
王金艳  何玲 《理论学刊》2008,4(4):28-31
建国初期,以美国为首的帝国主义国家对新中国采取敌视政策,这增加了新中国争取国际社会承认的艰巨性和复杂性;毛泽东根据当时的国际形势以及中国的具体情况,提出了"另起炉灶"、"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一边倒"等争取国际社会承认的方针政策;新中国把以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国家作为争取国际社会承认的首要目标,双方不经过谈判直接建交,而把部分亚洲民族主义国家和部分西北欧资本主义国家作为争取国际社会承认的重要目标,双方经过谈判后建交;新中国争取国际社会承认的基本经验是坚持独立自主原则,区别对待不同类型的国家,把政治问题与经济问题区分开来处理.  相似文献   

5.
世界银行 1984年来华经济考察团在建议中国大中型国有企业搞股份制时说 :“这样的社会主义合股所有制在其他国家还没有先例。”在特定意义上 ,这种判断也有对的方面。的确 ,中国在以社会主义公有制为主体的条件下实施股份制改革 ,无论在理论上或实践上都是一个突破。中共十五大进一步明确了这一改革思路并把它具体化 ,确实是一大贡献。当然 ,正如世界银行报告所言 ,这种办法的某些因素也“可在其他国家见到 ,如大多数市场经济工业国家中的养老基金组织 ,以及西德的各级政府和社会所有银行对众多企业都拥有所有权”。但是 ,中国大中型国有企…  相似文献   

6.
杨长鑫 《唯实》2012,(2):52-57
列宁国家资本主义思想是列宁主义理论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一思想告诉我们,当资本主义在世界上还处于优势和占主导地位的情况下,经济落后国家的无产阶级取得政权以后,首先不是急于向社会主义过渡,而是必须实现无产阶级领导的国家资本主义较长时期发展,然后再逐步向社会主义过渡。苏联的失败,从源头分析是没有将列宁国家资本主义思想和政策贯彻到底造成的。中国的改革开放,就是将列宁国家资本主义的思想运用于的实际,重新链接我国"过渡时期"国家资本主义政策实践的历史过程,就是充分利用当代资本主义的一切新成果来重构和夯实社会主义的基础,然后再稳步地向真正意义上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主义过渡。  相似文献   

7.
在全国胜利形势下召开的七届二中全会的主题是建立和建设新中国.在世界社会主义运动和中国革命新高潮中,在党精心设计和充分准备的基础上召开的中共七届二中全会,确立了建立新中国立国治国的政治原则,作出了建立新中国的几项重要决策,实际上提出了新中国起步时的国情观和发展现,确立了新中国政治经济社会的建设目标,并对党领导国家建设的能力和永葆党的先进性提出了两个善于和两个务必的新要求.建立新中国就是建立中华人民共和国,一个新民主主义的中国;建设新中国就是建设一个社会主义的新国家.这是一次建立和建设新中国的政治决策会议,又是一次建国理论创新会议.  相似文献   

8.
路遥 《湘潮》2005,(3):45-45
新中国成立之前,曾多次明确表示倒向“社会主义阵营”一边的中共中央主席毛泽东,既不曾访问过苏联也没有访问过东欧及东南欧各国。就是新中国成立之后,毛泽东也只访问过苏联一个国家,东欧及东南欧各国依旧不曾访问过。作为一个政党、一个国家的首脑人物,毛泽东真的疏于出访?其实不然。建国前精力十分充沛的毛泽东是非常愿意出访外国的。他尤其重视通过出访人民民主国家去借鉴他们革命和建设的宝贵经验,以利于推动新中国民主改革和社会主义事业的不断前进。早在1947年初,毛泽东就一再要求访问苏联和东欧、东南欧一系列国家,但是都被斯大林一…  相似文献   

9.
孙纯福 《廉政瞭望》2008,(11):27-29
如今,买官卖官无奇不有,这不,又出了桩合股买官的奇闻。挨批科长欲合股买官湖南郴州市中顺焦电有限公司(在资兴市辖区)是国家重点企业,公司除炼焦炭外还有一发电厂,经济效益一直不错。  相似文献   

10.
1949午9月至10月.苏联著名作家法捷耶夫、西蒙诺夫一行43人在中国刮起了一阵又一阵狂飙式的“苏联旋风”。当时,一位新闻工作者这样写道:“没有10月1日这一天再能使人这样感动。这不但是因为看到人们纵情狂热欢呼自己新国家的诞生.而且。还因为看到从遥远的莫斯科来的苏联文化艺术科学工作者代表团。给我们直接带来了伟大的、光荣的友情。”法捷耶夫、西蒙诺夫率领的苏联文化艺术科学工作者代表团在新中国诞生前夜来到北平,这是在奉行“一边倒”外交方针年代里中苏邦交的一支美好序曲,惊动了以毛泽东、刘少奇、周恩来为首的中共高层。许多鲜为人知的故事,时至今日仍可圈可点……  相似文献   

11.
《党史文汇》2001,(2):F003-F003
苏联是第一个与新中国建交的国家。中苏建交后,两国关系中亟待解决的一个问题就是处理旧中国同苏联签订的《中苏友好同盟条约》,重新确立中苏关系的指导原则和法律基础。  相似文献   

12.
一般地说来,共产党员要不要有理想信念,有怎样的理想信念,是不成为问题的。这里之所以提出这个问题,是因为一些同志在新形势、新情况下产生了这样那样的疑惑。其中的一个原因,就是对某些事物的自我设定与社会现实产生距离,或者说,对现实中的一些问题和现象不理解,以至误解。因此,要解决好在理想信念方面存在的实际问题,就要正确看待社会现实,就要正确认识我们今天所付出的努力与实现未来目标的内在联系。坚信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江泽民同志讲过这样一段话,“对于当代中国共产党人来说,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而奋…  相似文献   

13.
新中国成立之初,国家百废待兴,党中央提出要迅速发展钢铁工业,尽快把我国建设成为社会主义工业化强国.建设军工生产及其他行业所需特种钢的新型特殊钢企业的计划很快被提上国家决策议程,并被列为"一五"期间国家156项重点工程项目之一.经过反复勘察,第一座特殊钢厂的建设地点选在了"远离沿海、靠近苏联"的原黑龙江省省会齐齐哈尔市的富拉尔基区.这就是新中国唯一一座新建特殊钢厂——北满特殊钢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北满特钢").  相似文献   

14.
50年代我国学习苏联的历史考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形成了“一边倒”的外交格局,曾经历过各行各业向苏联“老大哥”学习的历史阶段。本文将对这一时期学习苏联的情况作个粗浅的考察。一 早在建国前,中共中央就认识到我们没有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必须向外国学习。1949年5月至8月,刘少奇率领中共代表团秘密访苏期间,曾提出:“现在看来管理一个这样大的国家及进行经济建设与进行外交活动,需要学习很多东西,希望苏联能在这方面给予方便,为培养新中国的建设管理人才作出帮助,除了派专家外,还希望派一些教授到中国讲学,并由中国派一些参观团到苏联参观学…  相似文献   

15.
苏联模式由于其产生时的历史原因和后期改革措施不力而产生了一系列的弊端,并最终在历经苏联解体和东欧剧变后走向了失败。我们不应因此而否认苏联模式对苏联以及其他社会主义国家的建设曾经作出的伟大贡献。本文将从苏联模式产生的历史背景来分析其历史必然性,介绍苏联模式带来的伟大历史成就,具体分析苏联模式的弊端,并结合当今社会主义国家的现状对避免其弊端的可能性进行思考。  相似文献   

16.
郝宇青 《党建文汇》2013,(11):54-54
苏联是世界上建立的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从苏维埃政权成立初期,就表现出较为严重的形式主义弊病,在某些历史时期甚至泛滥成灾。形式主义的大量存存,不仅不利于苏联政治的健康运行,  相似文献   

17.
黄绍峰 《求贤》2011,(2):14-14
我们要建造的创新型国家,是充满朝气、蓬勃向上、活力旺盛.富有创造精神和创造创新能力.能够层出不穷大量涌现新思想、新观念、新理论、新方法、新产品、新作品等新事物的国家。实现这一伟大目标.必须由创造型人才和创造型人才队伍来担当、来完成,因为他们是创新型国家的主要支撑。否则,建设创新型国家只能是一句空话。  相似文献   

18.
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总目标,就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建设法治体系,首先就是要形成完备的法律规范体系。十八届四中全会强调了立法在法治体系建设中的先行地位,并对新时期的立法工作的总体要求和主要举措作了明确,其中包含了许多重要的新思想、新观点,为新形势下进一步做好立法工作,充分发挥好立法的引领和推动作用指明了方向,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必将对我们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道路、建成法治中国产生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19.
在中国,如何建设社会主义,如何变革和发展社会主义经济,一直是党和国家领导人思考的问题。毛泽东也正是怀着这样一个中心问题,在满目疮痪的中华大地上,开始了他对理想的社会主义经济建设道路的探索。马克思根据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状况,勾画了共产主义理想社会的模式,这给缺乏经验和理论准备的中国共产党留下了一个难题:如何在自己贫穷落后的社会主义国家中建设、发展自己的经济。中国共产党人,结合苏联的经验,较为成功地解决了这一难题。新中国在胜利完成国民经济恢复任务以后,从1953年起,在毛泽东的领导下,结合我国国情,在很…  相似文献   

20.
中国共产党历来重视对俄国十月革命和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经验的研究。中国革命是在十月革命影响下发生的:中国的社会主义建设,曾长期照搬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的模式,在走了很长一段弯路,吃了苦头后,才认识到要走自己的路。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就是中国共产党人在借鉴苏联经验的基础上,从中国实际出发,独立开创出来的。这一历史性的伟大创举,在很大程度上应归功于邓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