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7 毫秒
1.
法人精神损害赔偿之正当性取决于民法原则、目的和司法问题之解决,而不仅仅由单纯的一般概念和法学概念推导决定。在民法理论上,民事主体拟制属性和民法公平原则、目的均支持法人精神损害赔偿;在司法实践中,为补偿法人的非财产损害及由此引起的大规模自然人精神损害,应当确定法人精神损害赔偿。  相似文献   

2.
论法人的精神损害赔偿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溯源中国的法人精神损害赔偿问题,可以用“一部法律、三个司法解释、两种观点”加以概括。本文以法人存在精神损害赔偿的理论依据、法律依据、实践需要三个方面,论证了法人精神损害赔偿存在的原因,同时对确定法人精神损害赔偿应遵循的原则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3.
离婚精神损害赔偿制度与一般侵权精神损害赔偿相比,在侵权的主体、侵权行为违反的义务、侵权行为的对象和责任成立方面有自己的特点。《婚姻法》规定了有权请求离婚精神损害赔偿的四种情形,但未能涵盖实践中严重侵犯婚姻关系中另一方权利的过错行为,立法上应采用列举与概括相结合的方式,列举之后加一个概括性条款;在离婚精神损害赔偿的主体方面,明确“过错”的判断标准,同时赔偿请求权人应限定为夫妻一方,不能任意扩大,但在赔偿义务主体方面,应列第三者为离婚精神损害赔偿的赔偿义务主体;在损害赔偿金数额的确定上,应结合现行立法和婚姻关系的特点来确定。  相似文献   

4.
陈熊  张锐 《理论月刊》2004,(4):117-119
法 律 人格 是人 格 权的 基础 ,人 格权 是 由人 格衍 化 而来 的具 体 的权 利,并最 终独 立 于人 格而 形 成 一 种法律制 度。当法 人 产生 之后 ,由 于它 与 自然 本质 上 的区 别,导致 了以 自 然人 为中 心 建立 的损 害 赔偿 体系 面 对法 人时产生 了一 种 体系 上的 缺 陷,我们 迫切 地需 要 建立 一个 更 为完 备的 体 系来 改变 这 种状 况。  相似文献   

5.
本文作者从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精神损害赔偿案件具体适用法律问题的解释(征求意见稿)和审判实践的结合上,论述了审理好此类案件的几个关键性环节。即一是要认定精神损害赔偿的主体;二是要明确精神损害赔偿适用的范围;三是认定精神损害赔偿的责任;四是实现精神损害赔偿的手段;五是要把好立案关、审判关和运用法律关,确保被侵害人精神损害索赔权的实现。  相似文献   

6.
苏日娜 《前沿》2006,(3):117-118
精神损害赔偿一直是近年来侵权行为法中的热点问题。而在国内外,对法人的精神损害赔偿问题却存在着不同的主张和做法,目前得不到统一的认识。本文对此问题进行分析,寻求合理的解决途径,通过分析法人人格权侵害的实质试图从无形损害的角度出发,保护法人的人格利益。  相似文献   

7.
《公安研究》2010,(11):90-90
鲁晓明在《法学家》2010年第1期撰文认为,纯粹精神损害是指自然人于其民事权利未受侵害情况下遭受的精神利益损害。在受害人利益保护日益受到重视的大趋势下,纯粹精神利益损害赔偿成为各国精神损害赔偿制度难以回避的理论难题。纯粹精神损害存在两种类型:  相似文献   

8.
精神损害既可因侵权导致,也可因违约导致。然而,我国现行的精神损害赔偿制度却只承认和支持侵权精神损害赔偿,排斥违约精神损害赔偿。这种状况直接影响到合同当事人合法权益的维护,影响到司法的公平与正义。本文在对他国与我国精神损害赔偿制度考察和分析对比的基础上,论述了违约精神损害赔偿的必要性与合理性,提出了构建我国违约精神损害赔偿制度的具体思路。  相似文献   

9.
论精神损害赔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侵权给人们带来的精神损害在现实生活中较为常见。在法制日益健全的今天,公民对各种权利的保护已被提到日程上来,但精神损害以及精神损害赔偿问题,是各国民法学界长期争论的问题。本文着重从精神损害的含义、性质,精神损害赔偿的依据、范围,以及精神损害赔偿金的确定等方面,在结合各国立法的基础上以比较的方法进行了探讨和论述,并对我国的有关立法提出了相应的建议。  相似文献   

10.
在刑事附带民事诉讼中确立精神损害赔偿制度,是我国司法实践的迫切呼唤,是适应人权保障和市场经济发展的客观需要,也是我国法制发展与世界法制接轨的必然要求。构建这一制度,对保护被害人的权益及完善刑事诉讼制度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1.
文章通过对中国性骚扰案件的评析,在借鉴国外经验基础上提出应该完善中国性骚扰损害赔偿制度:除了精神损害赔偿,还应该增加工资和预期利益等补偿,并且将惩罚性赔偿制度纳入职场性骚扰的损害赔偿中,给与受害人充分、合理的保护。  相似文献   

12.
对于作为要求国家承担赔偿责任的公安行政损害赔偿范围的确定,法律规定还不够完善,从而损害了行政相对人的合法权益.文章从我国公安行政损害赔偿的范围、公安行政损害赔偿的范围的影响因素和界定原则、我国公安行政损害赔偿范围的立法缺陷及调整我国公安行政损害赔偿范围的建议等四部分,对我国行政损害赔偿的范围问题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3.
本文中笔者对刑事附带民事诉讼中建立精神损害赔偿的必要性和现行精神损害赔偿的立法欠缺及司法实践中 所体现出来的弊端试做浅显分析。  相似文献   

14.
在犯罪主体方面,交通肇事罪的主体是一般主体。从刑法对交通肇事的罪状规定、交通运输管理法规的规定及实际情况看.无论是机动交通工具运输人员还是非机动交通工具运输人员、行人,都可以因自已的违反交通运输管理法规行为而造成重大事故,因而非机动车辆的驾驶人员及行人应当包括在交通肇事罪酊主体范围之内。  相似文献   

15.
律师执业损害赔偿责任作为一种民事责任,具有自身突出的特征。本文试就律师执业损害赔偿责任的构成要件做以论述,指出该责任的特质之所在,以利于在实践中更好的界定该责任,更有效的促进律师制度的发展与完善。  相似文献   

16.
离婚损害赔偿制度在婚姻法中的确立,标志着我国损害赔偿制度的进一步完善。离婚损害赔偿对导致离婚的过错方,令其承担一定的财产责任,以示法律对其过错的惩戒。对离婚中的无过失方,离婚损害赔偿则是对其损失的补偿,对其精神的抚慰。  相似文献   

17.
应用性本科院校是以培养应用性人才为教育目的,英语教学应该坚持以学生为主体的教育思想,学生主体论应贯穿整个英语教学和管理过程。本文主要介绍了专升本的应用性本科高校应如何坚持英语教学的学生主体论及在教学中应采用的方法。  相似文献   

18.
浅析道路交通事故损害赔偿责任的主体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确定道路交通事故损害赔偿责任的主体 ,是正确处理道路交通事故损害赔偿案件的前提条件。根据现行的有关法律规定和司法解释 ,在我国 ,承担道路交通事故损害赔偿责任的主体有 :驾驶员、驾驶员所在单位、机动车所有人、挂靠单位、有过错的机动车辆出借人和出租人等。  相似文献   

19.
志愿者作为社会治安防控主体的可行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志愿者作为社会治安防控主体参与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对创新社会管理、弥补警力不足和调动群众自防自治积极性具有重要意义,有利于实现社会治安防控目标。本文在简要分析志愿者作为社会治安防控主体的发展状况、原因和优势的基础上,针对存在的问题从对志愿者招聘、培训、管理和维权等方面提出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