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 毫秒
1.
悼词轶事     
饶湫波 《人民公安》2011,(11):55-55
咸丰帝突然驾崩热河,为防发生意想不到的变故,八大辅臣决定秘不发丧。虽然咸丰帝活着时。天下臣民必须尊称他为真龙天子,但死了,如何保存龙体就成了问题。如果龙体不会腐烂,那么几万亿年前死了的那些恐龙,还不把我们这个地球给塞得“满负荷”了?  相似文献   

2.
鸳鸯头轶事     
“鸳鸯花,鸳鸯鸟,鸳鸯草上鸳鸯楼。鸳鸯笺,鸳鸯锦,鸳鸯扣里鸳鸯桃。念兹在兹情在兹,天老地老人未老……”(《鸳鸯歌》)上世纪90年代的一个暖春,在“柴三机”的轰鸣声里,少年的我随着东源林业站长辗转来到柘荣县鸳鸯头村。  相似文献   

3.
高山 《小康》2009,(5):84-86
在这一个个婚姻故事的背后,除了隐藏着些许无奈、痛心之外,更多的是悲伤。或许爱情真的会在美国的空气中变了味。  相似文献   

4.
凡夫唐 《当代广西》2006,(19):59-59
小时候家里经常缺粮,父亲每年都要与村人跋山涉水数十里,去全州买米借粮回来应急。从他们嘴里,听到了许多关于全州人“可恶”的故事,“矮子仔”的故事就是典型的一例:出门在外,免不了要向人问路,而向全州人问路时,他们是不肯直接给你指点迷津的,而是粗声粗气地回答你“:问我干什么,不晓得去问路边的矮子仔!”我和所有受过全州人“欺负”的村人后代都很生气,个个恨死了全州人,发誓要寻机报仇雪恨。终于有一天,几个全州人路过我们村,也向我们问路了。此仇不报,更待何时?我和小伙伴们信手往相反的方向一指说:“就从这里麻直麻直往前走,看到矮子…  相似文献   

5.
福建是盛产荔枝的省份之一。明代林古渡作《荔枝赋》称:“吾闽佳果,有荔枝焉,历代称美,莫不能先。”闽荔不仅以产量高、品种多而闻名,更以质地优、口味美而见称。清初莆田诗人廖必琦所写荔枝诗称赞闽荔:“谁把芳名挂齿牙,方红陈紫总堪夸。林间玉酝滋甘露,尘外仙罗散彩霞。厚味由来高两粤(广东、广西),异香此际压三巴(四川)。莆中尤是闽中最,乌石山前有几家。”并非自夸,清《群芳谱》也称天下荔枝“以闽中为第一”。  相似文献   

6.
孙中山轶事     
吴斌 《两岸关系》2006,(12):20-21
孙中山一生致力于国家的统一事业,他曾大声疾呼:“中国人民再也不能容忍别人瓜分自己的国家,他们希望统一,成为一个强大的和不可动摇的民族”;“统一而后一切兴革乃有可言,财政、实业、教育诸端始获次第为理,国民意志方与以自由发舒”。他始终坚定地主张,统一就是一统,就是要名实相副地真正统一;坚定地认为只有排除障碍,统一中国,才能发展中国,真正壮大、富强国家。民革同仁  相似文献   

7.
萨苏 《黄埔》2009,(6):20-22
2007年5月,黄埔一期的最后一人——孙元良将军以103岁高龄在台辞世。“孙元良”——这个在近代史上不时闪现的名字,对笔者来说并不陌生,早年间从国民党军旧人的口中,多少听得一些此人传闻,真实性不敢100%保证,但都有出处,且与大家作一共享。  相似文献   

8.
王毅 《春秋》2011,(3):43-46
孔子曾在齐都临淄居留三年以上的时间,留下了不少轶事和遗迹。这些轶事和遗迹或见诸典籍,或流传于民间,有的轶事勒石以记,有的载入志书,历传不衰。  相似文献   

9.
庄周轶事     
王连生  陈银生 《春秋》2012,(4):47-47
唐天宝元年(742年),二月辛卯,玄宗李隆基诏封其始祖李冲为"玄元皇帝",置于新修的太庙之中。丙申,封庄周号为"南华真人"。八月,诏改汉置离狐县为南华县(今山东东明县东北部),册封《庄子》一书为《南华真经》。出生贵族饱经战乱东周中期,周天子已名存实亡,诸侯之间不断争战,先后出现了春秋"五霸"和战国"七雄"。  相似文献   

10.
梁启超轶事     
商鸣臣  商冬蕙 《春秋》2013,(2):44-45
梁启超是近代中国资产阶级维新派著名的代表人物。他给中国社会留下1400万字的皇皇巨著,对中国政治、历史、思想、文化和宗教等领域有精深的研究和论述,同时,他的许多生动轶事,亦在代代学人中传为佳话。  相似文献   

11.
晋葆纯  于文涛  袁铮  韩粟 《春秋》2010,(6):57-58
济南"礼和洋行"是德国"礼和公司"在中国最早设立的分公司之一。位于济南市经四路中段。1861年9月2日,中、德《通商条约》在天津签署后,德国的经贸机构和企业便在中国的各大城市设立分支机构。1866年香港礼和洋行成立,1877年上海礼和洋行成立,1886年天津礼和洋行成立,  相似文献   

12.
林言顺 《春秋》2010,(3):20-21
我是浙江宁波人.祖辈与蒋介石系世交.自幼在奉化溪口长大,并在蒋氏创办的武岭学校上学.该校设小学部、中学部、农校部。1945年抗日战争胜利后.宋美龄常去学校或陪同蒋介石在校同的林荫下散步.或独自漫步松树林间,观赏松鼠在树枝上欢腾跳跃.一片悠闲自得。见了乡亲与学生总是和蔼可亲.微笑致意。1949年4月25日,她随蒋去台湾。从此天各一方.再未相见.但乡亲与师生之情常记心间。  相似文献   

13.
<正>说起来你可能不信,青少年时代,我曾经嗜书如命。小学时正值文革后期,文化已被革命,八亿人民只能看八出样板戏,唱几首红色歌曲,很多中外文学名著已从香花变成毒草,难觅其踪。书店里硕果仅存的印刷  相似文献   

14.
林言顺 《春秋》2009,(2):18-20
抗战胜利后,蒋经国常在溪口,首次回来是在1946年春天,其时武岭学校已开学上课,全校学生手持欢迎标语到汽车站迎接,他到溪口后,住在原先的小洋房内,主要是访问亲戚,祭扫祖茔。  相似文献   

15.
易杨 《今日广西》2007,(15):49-51
在庆祝香港回归十周年的纪念日子里。让我们一起去熟悉部分香港政商界精英的成长历史,家庭背景和政治倾向。分享他们做人、为官、经商的成功之道。了解他们的亲情、爱情和内心世界。并感受他们自强不息的香港精神。  相似文献   

16.
黄虹 《求索》2011,(1):253-255
抗战时期重庆的公共卫生事业取得长足进步,在很大程度上应该归功于其时施行的卫生教育,其中包括学校卫生教育和社会卫生教育。重庆市卫生机构联合社会各界通过健康检查、免费接种、卫生竞赛等多种方式,加强了学生和民众的卫生教育,其作用不可小视。  相似文献   

17.
“怡山啖荔”实在是福建荔枝文化史上的一大雅事。怡山在福州城西,即今西禅寺。该寺原为南朝梁王霸修仙之所,后唐长兴年间定名为“怡山长庆禅寺”,俗称西棱禅寺,简称西禅寺。西禅寺第四代住持慧棱禅师于后梁开平  相似文献   

18.
赵辉 《台声》2014,(9):91-93
继2012年出版《父亲与民国:白崇禧将军身影集》,今年年中,作家白先勇与台籍历史学者廖彦博合作出版了关于其父的新作《止痛疗伤:白崇禧将军与二二八》,书中重寻“二·二八”事件发生后,白崇禧受蒋介石委派赴台宣慰、处理善后事务前后16天的历史片段。书籍封面是浓云密布中缝隙的天空,其寓意似乎也显而易见“拨开云雾见天日”。白先勇直言写作这本书是为了还原历史、填补空白。在他看来,虽然史观与史实是两回事,但真相只有一个。他认为没有什么比真相更能愈合历史悲剧带来的悲情。  相似文献   

19.
记得1983年2月7日上午,新华社南京军区记者站站长顾国璞把我叫到他的办公室,神情严肃地对我说:“2月5日,粟裕同志去世了,上海《文汇报》要发两篇纪念粟裕同志的稿件,你去组织一下。”顾国璞是战争年代的军事记者,政治上成熟、敏感,也是我从事新闻工作的引路人。  相似文献   

20.
近年来,作为昆曲"义工",白先勇不断游走于台湾和大陆之间,他率众打造的昆曲青春版《牡丹亭》,深受年轻人青睐。而他最重要的一项写作计划——为父亲白崇禧写传却迟迟没有完成。在为父亲写传的过程中,白先勇搜集了几百张照片,从北伐战争到台湾的最后岁月,白先勇说,"这些照片很有历史价值,把它们串起来,就是我父亲的一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