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黄埔》2009,(4):15-15,32
5月30—31日,江苏省黄埔军校同学会在南京举办“苏台港黄埔同学及亲属纪念孙中山先生奉安80周年暨黄埔军校建校85周年”活动。  相似文献   

2.
新时期的黄埔军校同学会,是广大黄埔同学自己的组织,是团结联络国内外黄埔同学的社会团体,是党和国家联系国内外黄埔校友,联系并做好原国民党海、空军起义人员工作的纽带和桥梁。其宗旨是“发扬黄埔精神,联络同学感情,促进祖国统一,致力振兴中华”。黄埔军校是国共两党第一次合作的产物,是中国现代史上第一所培养政治和军事干部的学校,因校址设在广州东南的黄埔岛,故取名黄埔军校。“十月革命”一声炮响,震撼了中国大地,使当时正在领导中国革命的孙中山,从屡遭失败和挫折的痛苦中得到了启示。1924年,孙中山先生确定了“联…  相似文献   

3.
今天,来参加母校建校80周年纪念大会,我心情非常激动。特别是作为黄埔同学代表在大会上发言,我更是感到非常荣幸。首先,我代表黄埔同学对莅临大会的各位领导和来宾表示衷心的感谢!在今天这个特殊的日子,我们更加怀念校总理孙中山先生,更加怀念那些为国家的独立、民族的解放而血洒疆场的黄埔先烈们,也更加怀念在我们的人生中所经历的黄埔岁月。当年,校总理孙中山先生,总结以往失败的沉痛教训,在共产国际和中国共产党的帮助下,为挽救中国的危亡,创办了黄埔军校。于是,来自祖国各地的莘莘学子,怀着一腔热血,纷纷云集革命的黄埔。在黄埔军校,同…  相似文献   

4.
同志们,朋友们:今天,来自海内外的黄埔同学在这里隆重集会,纪念黄埔军校建校80周年和黄埔军校同学会成立20周年。我代表中共中央,向大会的召开表示热烈的祝贺!向到会的各位黄埔同学,并通过你们向所有海内外黄埔师生及亲属,致以诚挚的问候!80年前,中国伟大的爱国主义者、民主革命的伟大先行者孙中山先生,在中国共产党的支持和帮助下,毅然改组国民党,提出“联俄、联共、扶助农工”的三大政策,实现了第一次国共合作。为了创建革命军队,用武装的革命力量同武装的反革命作斗争,孙中山先生同以周恩来同志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一道,共同创建了黄埔…  相似文献   

5.
李熙宗 《黄埔》2013,(3):6-6
发扬黄埔精神,是黄埔军校同学会的建会宗旨,是黄埔同学应该身体力行的义务和责任。什么是黄埔精神?我看应该是爱国革命!为什么说爱国革命是黄埔精神?首先,我们应该从黄埔军校的诞生说起,1924年6月16日,黄埔军校举行开学典礼时,孙中山先生视察了黄埔军校后在作报告时说了这样一段话,他说"我们今天要开办这个学校是希望什么呢?就  相似文献   

6.
我和我周围的黄埔同学都爱说“《黄埔》杂志是我的精神食粮和良师益友”这句话,这是肺腑之言。我是《黄埔》杂志的忠实读者,从她创刊那天起,90多期了,我一期也没有拉过。《黄埔》杂志确实成了我的精神寄托。从杂志中,我看到我失散几十年的同学,与他们重新建立了联系;还看到大批同学当年学习战斗的勃勃英姿;也看到他们今日虽然霜染鬓发仍奋斗不止的身影。作为一名黄埔同学,我真为他们也为自己感到十分自豪和骄傲。黄埔同学的天职就是实践先校总理孙中山先生的遗训“和平、奋斗、救中国”。如今,我们二十几期以前的同学大多步入耄耋之年,但身…  相似文献   

7.
北京市黄埔军校同学会于11月8日上午,召开了“北京黄埔同学纪念孙中山先生诞辰135周年暨纪念辛亥革命90周年大会”。民革中央主席何鲁丽,名誉副主席贾亦斌,黄埔军校同学会副会长、北京市会名誉会长李运  相似文献   

8.
《黄埔》2017,(1)
正2016年11月17日,由黄埔军校同学会主办的纪念孙中山先生诞辰150周年第十届黄埔论坛在孙中山先生的故乡广东省中山市举行。这次以"中山思想与黄埔精神"为主题的论坛将众多黄埔后代汇聚于中山。黄埔1期生徐向前之子徐小岩、黄埔1期生徐会之之子刘凡、黄埔1期生陈赓之子陈知庶、黄埔军校政治部主任周恩来侄女周秉德等大陆知名黄埔亲属代表,以及台湾相关黄埔组织退役将领  相似文献   

9.
陈镇中 《黄埔》2014,(5):31-31
正九十年前,国民革命处于危难关头,我国民主革命先行者孙中山先生,在中国共产党的有力支持下,创办了著名的黄埔军校,孕育了黄埔精神。九十年后,黄埔精神为祖国建设再立新功,为祖国和平统一大业再添助力。我们要以史为鉴,警钟长鸣,对日本国内右翼势力妄想复活军国主义向外扩张的野心保持高度警惕,不让历史悲剧重演。作为黄埔同学,要以发扬  相似文献   

10.
抗美援朝战争的伟大胜利,黄埔同学功不可没。上至志愿军司令部,下到第一线基层连队,到处都有黄埔同学。数以千计的黄埔同学遵照校总理孙中山先生的“不要钱,不要命,爱国家,爱百姓”的教导,响应毛主席“抗美援朝保家卫国”号召,发扬一不怕苦、二不怕死的革命精神,入朝作战。三年来终日在枪林弹雨中穿梭,在血肉模糊中冲刺,经过五次大的战役和数百次生死搏斗,终于把美国为首的16国联军从鸭绿江边,赶回“三八线”以南,迫使美国在朝鲜板门店签署了停战协定,获得了抗美援朝战争的伟大胜利,创造了世界战争史上的奇迹。我们不会忘记黄埔同学中的无名…  相似文献   

11.
正在庆祝黄埔军校成立九十周年的时候,我们海内外黄埔同学一定要牢记孙中山先生的教导,"团结奋斗救中国",大力弘扬"爱国革命"的黄埔精神。不久前,习近平总书记会见连战一行时,强调希望两岸秉持"两岸一家亲"的理念,顺势而为,齐心协力推动两岸关系和平发展取得更多成果,造福两岸民众,共圆中华民族  相似文献   

12.
今天,我们黄埔同学的心愿就是盼望早日实现我们同学会的宗旨:发扬黄埔精神,联络同学感情,促进祖国统一,致力振兴中华。我们对这个宗旨非常拥护,原因有二:一、这个宗旨和黄埔军校创建的目的是一致的。孙中山先生创建黄埔军校的目的是赶走列强,打倒军阀。实际上后面应该还有两句潜台词:统一祖国,振兴中华。二、这个宗旨是和我们投入黄埔军校的理想是一致的。我们福建漳州的黄埔同学最小的80岁,最大的97岁,大部分是第二次国共合作抗日战争时期投入黄埔军校的。当时,我们的理想是赶走倭寇,收复失地,统一祖国,振兴中华。我们漳州市黄埔同学会是19…  相似文献   

13.
《黄埔》2014,(2)
正2014年是黄埔军校建校90周年。黄埔军校是孙中山先生在中国共产党和苏联的支持帮助下创办的,是第一次国共合作的产物。黄埔军校建立后,培养了一批批军事与政治人才,为反帝反封建、争取国家统一与民族独立事业立下了不朽功勋。如今,黄埔军校已成为海内外黄埔同学和亲友共同的历史记忆,黄埔精神已成为全体中华儿女共同认知的宝贵财富。  相似文献   

14.
各地飞鸿     
《黄埔》2007,(1)
●2006年11月,辽宁省黄埔同学会为省内生活困难黄埔同学发放2006年度救助经费8.1万元。●2006年11月8日,上海市黄埔军校同学会等单位举行纪念孙中山先生诞辰140周年座谈会。●重庆市95岁高龄的黄埔同学史培谦将自己珍藏多年的《团结报》全部赠送给重庆市黄埔军校同学会,受到市会褒扬。●天津市黄埔军校同学会近日收到台湾著名摄影家李松茂先生赠送的摄影个展专刊,天津市同学会致函祝贺李先生荣膺“优秀摄影家”称号,并向其回赠《天津市黄埔军校同学会10年》纪念册。●2006年11月12日,四川省黄埔同学会与民革四川省委举行纪念孙中山先生诞辰1…  相似文献   

15.
2012年3月12日,是孙中山先生逝世87周年的日子。在由孙中山先生亲手创建的广州黄埔军校旧址纪念馆,举办了《血脉相连中华情——一个老兵的黄埔情结》展览。透过展览中的一幅幅老照片,我们看到了一位九旬黄埔老兵与他的夫人,多来年奔走于海峡两岸,为两岸的黄埔校友搭建沟通交流桥梁,密切两岸同胞联系,为两岸交流所做出的努力与贡献;  相似文献   

16.
黎惠东 《黄埔》2009,(4):44-46
中国第一家革命博物馆是1926年由黄埔军校创办的“革命博览室”,它是伟大的民主革命先行者孙中山先生逝世后,黄埔军校于1926年11月开始筹建,目的在于纪念黄埔军校总理孙中山先生,主要展示孙中山的革命活动事迹。它位于广州黄埔岛黄埔军校校本部西侧的一座现在被群众习惯称之为“中山故居”,黄埔军校时期被学校师生称之为“孙总理纪念室”的两层小洋楼内。  相似文献   

17.
林上元 《黄埔》2014,(1):41-41
正自2010年以来,"中山·黄埔·两岸情"论坛已连续举办4届,成为两岸黄埔同学和亲属深入交流、密切感情的重要平台。今天,来自两岸的黄埔同学及亲属、专家学者及有关方面人士紧扣"两岸情·中国梦"这一主题,围绕"孙中山与民族复兴"、"黄埔精神与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等专  相似文献   

18.
编读往来     
《黄埔》2006,(4)
本刊自今年大规模向台湾黄埔同学赠送杂志后,引起在台同学热烈反响。他们投书本刊,表达谢意和读后感,现摘登其中二封。台湾黄埔十七期同学叶昌焴6月21日来信编辑先生钧鉴:奉读远自北京寄来《黄埔》第二期杂志,内心感激,曷可言宣。贵刊载有烈士英雄之光彩事迹以及两岸问题,甚至西点军校状况及战争论导读,还有国内外同学会活动状况,对黄埔精神之发扬殊有贡献,实在令人感佩。敬祝编安读者叶昌焴谨上二分校十七期二十一总队台湾黄埔十六期同学侯西林2006年5月5日来信编辑先生:顷接惠赠《黄埔》杂志2006年第二期一份深为感谢。拜读各篇巨作,益增…  相似文献   

19.
1924年6月16日     
曹燕辑 《黄埔》2010,(1):42-42
这一天,孙中山先生在苏联和中国共产党帮助下创办的黄埔军校举行了隆重的开学典礼。清晨6时,孙中山先生偕夫人宋庆龄乘江固舰从大本营出发,7时40分抵达军校码头,全体师生列队候迎。上岸后,孙中山先生首先对军校进行巡视。在校本部,  相似文献   

20.
《黄埔》2017,(1)
正我来自台湾,在探讨今天的主题时,先介绍一下台湾社会及台湾军人不知道的黄埔历史。黄埔建军:前苏联的大力援助,国民党将这段史实从历史抹去辛亥革命是湖北新军于武昌发动兵变成功,导致许多省份纷纷起义,终而建立中华民国。也就是说,中华民国不是孙中山先生率军东征西讨,经由武力征战而建立的。孙中山先生未拥有统治如此庞大国家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