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90 毫秒
1.
目前我国已经识别和确定的民 族共有56个,其中55个是少数民 族。在55个少数民族中,各有自己 的宗教信仰、风俗习惯及禁忌。回、 维吾尔、哈萨克、东乡、撤拉、保安、 塔吉克、塔塔尔、柯尔克孜、乌孜别 克等10个少数民族都信仰伊斯兰 教,都有共同的清真饮食风俗习惯。 他们的这种风俗习惯来源于伊斯兰 教,而伊斯兰教是一个既注重卫生 又有一定禁忌的宗教。他们最主要 的禁忌源于《古兰经》的明训:“他 (真主)只禁止你们吃自死物、血液、 猪肉以及诵非真主之名而宰的动 物”,这些“自死物,或流出的血液, 或猪肉──因为它…  相似文献   

2.
《上海人大月刊》2009,(8):53-53
伊斯兰教传入上海始于元代。伊斯兰教于公元七世纪初经由穆罕默德的传播而兴起于阿拉伯半岛,“伊斯兰”为阿拉伯语音译,原意为顺从,亦含安宁、和平之意。伊斯兰教于唐永徽二年(651年)传入中国,旧称“回教”等。1956年6月起,国内统称为“伊斯兰教”,其教徒统称为“穆斯林”。  相似文献   

3.
回族深受伊斯兰教和阿拉伯文化的影响,在丧葬礼俗方面保持着薄葬的独特风格,包括简葬、速葬、土葬、节哀、不看风水等特点。因为伊斯兰教认为,人是真主创造的,世间万物是真主创造的,人的生死寿限,贫贱富贵,后世的荣辱均由真主决定。人从真主那儿来,死后仍回到真主那里去。人死后是进天园,还是入地狱,  相似文献   

4.
简讯     
《中国统一战线》2007,(3):57-58
太原市大力宣传贯彻《山西省清真食品监督管理条例》。该《条例》是建国以来全省颁布的第一个规范清真食品的法规,在依法尊重和保护伊斯兰教信教群众权益的同时,对政府有关部门依法执政也做了明确规定。近日,太原市组织各县(市、区)宗教执法人员、伊斯兰教教职人员及清真食品经营者300余人进行了培训,收到较好效果。(秦卫玲)  相似文献   

5.
阿密乃。“阿密乃”意为求真主答应、许可。伊斯兰教徒在集体礼拜后,或在阿訇念完《古兰经》第一章《开端》(法谛海)后,要念“阿密乃”。其意思是说:真主啊。您应允我们的祈求吧。就是说,穆斯林们不仅仅局限于向真主祈祷,而且请求真主答应。念“阿密乃”是为了进一步坚定穆斯林的信仰,净化穆斯林的心灵,求得真主的允纳。堵阿宜。“堵阿宜”是阿拉伯语的音译,意为祈祷。穆斯林在集体礼拜或集体站“者那则”后,由阿訇带领大家举双手向真主祈祷,然后把手往脸上放一下,称为接“堵阿宜”。口唤。阿拉伯语的音译,原意为“同意”、“…  相似文献   

6.
雷永强 《前沿》2011,(16):10-14
乐教在先秦为儒家所重,其与《诗》《书》《礼》《易》《春秋》并称为六经。“广博易良”四字从动机论、知识论、方法论以及价值论四个维度切实、全面地体现了儒家乐教的内在特征。“广”即“广其志意”,表现了先秦儒家乐教的“尚志”趣向;“博”即“博学于文”,展示出儒家乐教的致知进路;“易”,取之于“易则易知,简则易从”,表现了先秦儒家乐教的教化之方;“良者,善也”,它真实地反映了儒家乐教以“成德”的价值取向。  相似文献   

7.
本刊1997年第8期发表了省政府参事杨明德同志撰写的《还是称“开斋节”好》一文。该文指出,我省个别报刊把我国回、维吾尔、东乡等10个少数民族的传统节日“开斋节”称为“大尔代节”是不规范的,并从伊斯兰教的“斋月”、阿拉伯语文的音译以及国家民委、中国伊斯...  相似文献   

8.
《离骚》的“骚”字,历来的解释有忧愁、牢骚、诉说三种。但都不能解通。因为:“骚体”是一种文体,但并不是这种文体的作品每篇都写了忧愁、牢骚、诉说。若解作“象《离骚》那样的文体”,又不符合客观实际。范文澜《中国通史简编》修订本第一编说楚国“民间盛行巫风,祭祀鬼神必用巫歌.《九歌》就是巫师祭神的歌曲。又巫师行术,唱禁咒词,句尾用些(苏个切)字。民间歌唱,句尾带兮(音同侯字)字。屈原作《离骚》、《九歌》,弟子宋玉作《招魂》,都是用楚方音,修改民间流行的曲调,变成新创造”。可见作为骚体特征的句尾带“兮”、“些”的民歌体,早在屈原以前已在楚国民间流行了。那么,古代楚国方言是否将“歌曲”称为“骚”呢?确实是这样,并且这种读音还保留在现代苗  相似文献   

9.
2013年7月14日,桂林市象山区西门桥桃花江畔人头攒动,这里正在举行一场盛大的清真古寺重建项目奠基仪式,原清真古寺将被改造成国际穆斯林接待服务中心,成为桂林市地标式的伊斯兰教建筑.这个项目的负责人就是象山区委常委、统战部部长隆斌.  相似文献   

10.
福州地处闽江入海口的丘陵山地,远古时海岸线还在昙石山一带,是被闽江水和海潮所淹没而露出许多地名至今仍被称为洲屿等高地的水乡泽国。《闽都记》载:“襟江带湖,东南并海,二潮吞吐,百河灌溢,山川灵秀。”福州先民闽族、闽越族与浙广等南方土著统称为“古越人”或“百越人”。《越绝书》称越人  相似文献   

11.
近来,一些报刊先后刊登署名“江祖国”的文章,以猪为题,歪曲并侮辱了伊斯兰教的信仰,严重伤害了我国穆斯林群众的民族宗教感情。也给社会稳定、民族团结造成了极大损害。究其原因,多是对伊斯兰教常识缺乏了解。鉴于这一情况,考虑到今年系农历猪年,为防止侮辱伊斯兰教信仰和伤害穆斯林民族宗教感情事件的再次发生,本刊特刊登钟宜宣《回族等少数民族穆斯林为什么不吃猪肉》的短文,供各地在实际工作中参考。  相似文献   

12.
“清真”的起源在从南北朝到宋朝约800年间,“清真”一词只是在文人笔F赞美品格高尚的人物或描写清雅幽美的环境。宋朝词人周邦颜自号“清真”。他的诗词集称《清真词》。唐代还有“清真渊”、“清真烟月楼”等地名。唐宋U后“清真”一词始与宗教相联系,因宗教都自...  相似文献   

13.
如此潇洒     
时下,常听有些人说“人要活得潇洒些,别太和自己过不去”。究竟何谓潇洒?笔者查《辞源》、《辞海》等,“潇洒”一词,大体上有两种解释:一是指清高脱俗。如李白《王右军》:“右军本清真,潇洒在风尘”。杜甫《饮中八仙歌》:“宗之潇洒美少年,举觞白眼望青天”。二是指舒畅、轻快。如白居易《兰若寓居》:“行止辄自由,甚觉身潇洒”。这是古人对“潇洒”的理解。对现在的许多人来说,“潇洒”这个词儿的含义就更广泛而丰富了。它主要被用来形容人们的神情举止、生活状态等等,进而主要是被用来表述人们的人生观、价值观,而且还有点向反义方面发展的迹象。  相似文献   

14.
我国第一部全面系统地介绍伊斯兰教和伊斯兰文化及有关知识的权威性百科全书——《中国伊斯兰百科全书》最近由四川辞书出版社出版面世。 《中国伊斯兰百科全书》是国家“七·五”哲学社会科学重点规划项目,是经国务院批准的1988~2000年全国辞书编写出版规划的重点项目,也是国家宗教局批准的重点科研项目和中华社会科学基金会的资助项  相似文献   

15.
豫东一景──至元寺中州统战;)1995年第10湖封面的情贞人专,是豫东沙颖河畔一座伊斯兰教占专院——王元专,它坐路在沈丘县城东关大什率的南方。国创建于元代全元年间而得名,近代阿渐老寺”,亦称“清真古}’。元初,蒙占汗国木华黎率“五投厂探马赤不》平金后...  相似文献   

16.
伊斯兰法中国本土化与回族伊斯兰习惯法的形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杨经德 《思想战线》2003,29(6):35-42
伊斯兰法作为一种外来的法律制度,具有充分的文化属性,它在中国境内的发生、成长过程其实就是一种典型的法律本土化过程,而且这种过程是伴随着伊斯兰教的中国本土化实现的。它是回族在信仰伊斯兰教过程中,以《古兰经》和《圣训》为主要内容的伊斯兰教法运用“公议”和“类比”推导出来的法律论断,固化为本民族的生活制度(即习惯)后,通过民间宗教权威予以保障,所形成的一整套内控性的生活秩序规范体系。  相似文献   

17.
“文化”一词,最初是由两个字组成:“文”有文字、文章、礼乐制度、鼓乐、曲调等意思。化作“变化”解,人受教而变化为“化”,故本义作“教行”解(见《说文解字注》)。凡以道业诲人为教,人能接受此道业而变易其气质以远过迁善,即足以证明善教得行;人接受教诲则在各方面必起若干变革,此变革谓之“化”。所以文化二字合用,是“文治教化”的意思,即以文字、文章、礼乐等文艺形式变化人之气质,  相似文献   

18.
开斋节穆斯林的盛大节日。时间是伊斯兰教历10月1日。是日,穆斯林通常要盛装赴寺参加会礼。会礼结束时,互道"色兰(目)",表示节日祝贺,并依礼俗宴请宾客。也有的穆斯林在家诵读《古兰经》,祈求真主赐福;有的游坟诵经,悼念亡人。宰牲节亦称"古尔邦节",意为"献祭"、"献牲",为朝觐功课的主要仪式之一。时间是伊斯兰教  相似文献   

19.
被许多中国文艺青年称为“卡帝”的詹姆斯·卡梅隆最后还是败于他们的“前皇后”凯瑟琳·毕格罗之手,这事又被他们自己称为《拆弹部队》(TheHurtLocker)拆掉了《阿凡达》(Avatar)。  相似文献   

20.
吴云贵 《前沿》2010,(17):F0002-F0002
《谁代表伊斯兰教讲话》是在专项民意调查基础上完成的一部调查报告。“谁代表伊斯兰讲话”既是美国盖洛普公司民调机构为这次历时6年(2001年-2007年)覆盖35个国家居民的专项调查涉及的总题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