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乡愁,多年前就知道这个词了。一个“愁”字引出许多迷茫。隐约得知,乡愁,是思乡心情的一种表述,心存怀念,却又难以企及,此种无奈,便是“愁”之所在了。  相似文献   

2.
启东币解决在乡复员军人生活、住房、看病的“三难”问题,决心既大,办法又妥当。经过近3年的努力,使3774个无工作的在乡老复员军人,过上了吃饭、住房、就医“三不愁”的生活。人均月生活费达到70元以上;住房面积不少于15平方米,房质达到刮风不倒、下雨不漏的要求;即使患病治疗,也无须忧虑和多愁。该市解决“三难”问题的做法是面对实际,认真探索,建立和不断完善新机制,使其逐步适应优抚工作发展的需要。一、建立规范性的政策保障机制1990—1993年3年间,启东市委、市政府先后就在乡复员军人优待问题作了4方面的规定:未参加工作…  相似文献   

3.
张晓风是台湾“当代十大散文家”之一,她那只“仰之有豪气,抑之有秀气”的笔,书写了中华赤子的寸寸柔情,“响着久违的乡音”的《愁乡石》更诗化了中国人的中国情结。捧读她的散文,拨动读者心弦的就是那“超载的乡愁”。  相似文献   

4.
鼠年又至,应该掀起一个“全民打鼠运动”,把人类的公害——老鼠消灭干净。既然是一场“运动”,就应该分步骤,有重点,首先围剿“官仓鼠”。 何谓“官仓鼠”?近读史料,知道那是秦朝丞相李斯的发现:他看见茅厕中的老鼠,在粪便中寻食吃,一遇外来干扰,便惊慌逃窜。再看那仓廪中的老鼠,积谷多有,无饥馑之忧;高廊大厦,无风雨之愁;  相似文献   

5.
诗词与比喻     
“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这是南唐李后主《虞美人》中的名句。该诗以江水喻愁,写出了诗人的愁之长、愁之深、愁之广、愁之多,甚至可以说写出了诗人绵绵不绝、永无尽期的愁思。全词音韵和谐,声情凄婉,读来令人“伤心欲绝”。这正是比喻的功效所至。  相似文献   

6.
小虫小记     
李耕 《福建乡土》2008,(3):12-13
蚱蜢俗称蚂蚱子,体小,噬草叶而生。其色褐或绿,几与夏草之绿与秋草之褐枯同。后脚长且善弹跳,便闻动静而飞之蹦之,每捕捉到手,便捏住长脚而使其连连躬之,有“奴才”模样。屋后断墙外,有草坪,无花无树,尽生野草,众多的小蚱蜢,便生息于这片草地,便也就成了我们这伙玩伴的乐园。  相似文献   

7.
曹桂田 《中国保安》2013,(17):75-75
皎洁的月光,在我的思念里穿行。每到月圆的日子,思乡之情便愈发的浓郁。夜深人静的时候,总是想起故土,想起洒落在故土上的亲情。  相似文献   

8.
律师与诗人     
不一样的新书发布会 天下无不散之筵席,自古以来在文人骚客笔下少不了种种离愁别绪。不论是李白送孟浩然的“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还是高适《别董大》的“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诗歌从古至今都是人们表达内心深处情感的最佳载体。  相似文献   

9.
张兰秀,一个普通的名字。由于这个名字与县"双学双比女能手"、"优秀共产党员"、"学雷锋积极分子"等光荣称号连结在一起,由于这个名字出现在龙山县十二届人大代表花名册和省八届人大代表花名册上,于是,这个普通的名字便慢慢地从龙山县瓦房乡神州寨村走向山外的世界。(一)张兰秀今年46岁,60年代中期毕业于龙山卫校。毕业后,组织上将她分到一个乡卫生院,可她只干了近一年,便不愿再吃"皇粮"了。一种强烈的思乡思亲之情驱使她毫不犹豫地回到生养她的苗家神州寨村,开始了她的"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一把泥土一把汗的生活。也就  相似文献   

10.
截至1996年11月中旬,北京市大兴县半壁店乡已有662名农民入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大到年过半百的老妇,小到1岁的婴儿,投保金额达48.61万元。这个乡10余村设立了补助政策,调动了群众按保的积极性。南田村村干部带头投保,两天入保金额就达2万多元。后苑村引岁的吴振琴拿出4000元积蓄给自己人保,她送入便讲:“有了养老保险,我这后半辈子不用愁了,到60岁找也跟工人似的每月领取11O元的养老金,这样合算!”近日,大兴县半壁店乡政府为今年入伍的9名新兵及26名现役军人每人入养老保险500元,解除了他们的后顾之忧。半壁店乡出现投保热@张…  相似文献   

11.
陈元  欧阳勇 《前沿》2009,(8):174-176
欧阳修终老于颍州且平生仅回故里吉州两次,由此招致后人非议,称其厚颍薄吉,元思乡之情。然熟于其文者不难察知,欧阳修非但无薄吉之意,反有眷恋和落根于故土之情,只是其此情毕生未了而已。本文仅从其与亲人家书、乞洪州奏表、与友人书简及其诗记和祭文中择言论证之,为其辩清白。  相似文献   

12.
雨中九乡     
唐雅舒 《创造》2009,(8):94-94
“自在飞花轻似梦,无边丝雨细如愁”,伴着浙淅沥沥的小雨,踏人魂牵梦绕的九乡,我在大自然极致的恩赐中意外体会了一番别具韵味的九乡风情。狭窄的石径阻挡不了游人的热情,甬道上移动着的小伞,似一条轻柔抛出的彩带,穿行于亘古久远的青山绿水之间,舞动在迷离梦幻的时空乡由.  相似文献   

13.
愁斯岭记     
愁斯岭记郑慧生咸丰十年六月重修《淅川厅志》载:“愁斯岭,城北二十余里,相传汉光武过此,悯征夫之劳瘁,愁斯岭之难越,高语闻野,后以其名。”出淅川新城过淅水,二十余里,便是愁斯岭。愁斯岭,她横卧在行人面前,像一条无尽的长堤,像一堵齐天的高墙。行人至此,前...  相似文献   

14.
袁浩 《今日浙江》2009,(13):64-64
“防欲力善”语出明朝吕坤的《呻吟语·存心》,原文为:“防欲如挽逆水之舟.才歇力便下流;力善如缘无枝之树,才住脚便下坠,是以君子之心无时而不敬畏之。”意思是说,防止欲望就好像是在挽拉那行驶在逆水中的舟船,  相似文献   

15.
“春日春盘细生菜”,出自杜甫的《立春》诗,说的是立春这天吃春卷的习俗。当然,在杜甫的诗里,还寄托着诗人,因安史之乱而流浪异地,所生发的思乡之情。  相似文献   

16.
“姑娘不送穷村门,父母为儿愁白头”O这一度曾是山西省天镇县南高崖乡农民的生活写照。如今,这个乡已有250多名小伙子走出穷窝,在异地他乡“倒插司”,建立了美满的婚姻。南高崖乡地处天镇县东南部的偏远山区,土地瘠蓉,经济贫困,文化落后,交通不便,信息不灵,是大同有一个典型的贫困乡。农民受传统思想观念的束缚,穿着几亩山岗坡地过日子。由于山区十年九旱,收入甚微,致使一些小伙子到了当婚之年,却苦于付不起女方成千上万元的彩礼钱,婚事无望。日久天长,眼看着一个个“顶门汉”将成为“光棍郎”,父母为此愁白了头。1984年…  相似文献   

17.
过去,每每提起舞钢市枣林乡的教育工作,当地群众便情不自禁地翘起大拇指夸道:“噫!咱乡的教育工作没说的,‘样板乡’呐!”  相似文献   

18.
2003年10月27日一大早,鹤壁市山城区人大常委会机关大院里便响起一阵鞭炮声,山城区鹿楼乡马庄村第二村民小组的马二平、马光有等七八位村民送来了一面锦旗,上书“依法监督,执法为民”八个字,以表示对区人大及时、妥善解决一起执行案件的感激之情。  相似文献   

19.
四川广元城北嘉陵江畔的悬崖峭壁上,盘亘着一条举世闻名的古栈道,这就是明月峡古栈道。这条古道始于陕西三秦大地,纵贯秦巴山脉,通达川中盆地。古道建成于先秦时代。《史记》中有“栈道千里,通于蜀汉”的记载。传说秦国为了吞并“不与秦塞通人烟”的蜀国,诈称有金牛与美女要献与蜀王。蜀王便令五丁开山,在这“上有六龙回日之高标,下有冲波逆折之回川,黄鹤之飞尚不得过,猿猱欲度愁攀援”的崇山峻岭之中,沿嘉陵江的悬崖绝壁上,开凿出了这条长达千里的“天梯石栈方勾连”的栈道。也因为有这样一个传说,人们便将此道称为“金牛道”。三国时,诸葛亮率兵六出祁山,为方便粮秣运输,又在古道上“凿石架空,始为飞阁”,加固栈道。今天广元  相似文献   

20.
“半推半就”,《辞源》解释为“形容假意推辞”,最早出现在元代王实甫的杂剧《西厢记》中。说的是张生与崔莺莺一见钟情,相思成病,红娘从中周旋,使二人得以再次会面。相见之后,张生百病顿消,情不自禁地把莺莺揽入怀中。闺门之女莺莺初与异性接触,虽羞羞答答,但又爱欲难忍,于是就“半推半就,又惊又爱,檀口香腮……”有了这第一次交欢,崔莺莺再无羞怯之感,美梦醒来便向张生郑重声明:“妾千金之躯,皆托于足下,勿以他日见弃,使妾有白头之叹。”王实甫不愧是中国文学史上最优秀的戏曲家之一,仅“半推半就”四字,便把古代的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