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损伤与神经系统疾病因果关系的鉴定一直是法医学的难点,但在法医检案实践中,颅脑损伤在全身各部位损伤中所占的比例却是最高的,特别是在检案中经常会碰到医院作出“外伤性腔隙性脑梗死”的诊断,这就需要引起我们的重视。颅脑外伤主要引起颅内血肿、脑挫裂伤及弥漫性脑损伤。外伤性脑梗死近年来国内外文献已有报道[1-2],单纯发生于外伤后基底节-内囊区的腔隙性脑梗死发病率极低且报道甚少,据报道,临床上占颅脑损伤的1.4%。本文结合案例就其在法医临床学鉴定方面进行分析和讨论。1案例资料1.1由某医学院提供确诊为“外伤性腔隙性脑梗死”12例…  相似文献   

2.
<正> 外伤性腔隙性脑梗塞是指大脑中动脉的深穿支动脉及其分支闭塞引起的脑深部软化灶,其直径一般为1.0~1.5mm,好发于基底节、内囊及脑干[1]。在颅脑外伤后,单纯发生基底节-内囊区的腔隙性脑梗塞,文献报道甚少。本文作者收集整理了1994年1  相似文献   

3.
外伤性脑腔隙梗塞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师蔚  李寿卫 《法医学杂志》1998,14(3):183-183,189
外伤性脑腔隙梗塞(TraurnaticCerebralLacunarIn-.farehon简称ICLI),临床上较为少见,其发病机理至今尚未明确。既往由于诊断技术受限,致使对本病认识不足而长期误诊。近年来,随着头颅CT扫描和MRI检查的普及,使得该病逐渐被大家所认识,现将有关内容综述如下。1概念所谓脑腔隙梗塞是指脑深穿支动脉及其分支闭塞而引起的脑深部小软化灶。病变直径2-20mm,表现为多发、不规则的空洞形成。部位好发于基底节、内囊和丘脑等处,但经头颅CT扫描的约运动性偏瘫患者中。脑皮质梗塞和脑腔隙梗塞几乎各占112,说明脑皮质亦可发生腔隙梗…  相似文献   

4.
损伤与神经系统疾病因果关系的鉴定一直是法医学的难点,但在法医检案实践中,颅脑损伤在全身各部位损伤中所占的比例却是最高的,特别是在检案中经常会碰到医院作出“外伤性腔隙性脑梗死”的诊断,这就需要引起我们的重视。颅脑外伤主要引起颅内血肿、脑挫裂伤及弥漫性脑损伤。外伤性脑梗死近年来国内外文献已有报道,单纯发生于外伤后基底节-内囊区的腔隙性脑梗死发病率极低且报道甚少,据报道,临床上占颅脑损伤的1.4%。本文结合案例就其在法医临床学鉴定方面进行分析和讨论。  相似文献   

5.
外伤性硬膜下积液是指颅脑损伤后,脑脊液聚积在硬脑膜下腔隙并产生颅内压增高的表现。随着现代医学诊断技术的飞速发展,脑CT应用于临床对头部有外伤史的患者诊断为外伤性硬脑膜下积液的病例增多,关于其损伤程度评定在《人体轻、重伤鉴定标准》中均未列入,这已成为法医临床鉴定学需要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6.
<正> 外伤性鼓膜穿孔是法医鉴定的难点。据个人实践体会以下三个因素: 1.鼓膜厚度仅0.1mm,血管甚微,外伤后很少从外耳道内向外溢血,症状也不如其它器官外伤后明显,初期常被其它器官外伤症状所掩盖,未能早期就诊,若干天后,当出现耳鸣,听力减退症状就诊时,外伤后穿孔常常愈合或呈裂承隙状,为此,常难以结论。 2.鼓膜一般医院均以肉眼观察,尤其在急诊情况下,难以用现代化仪器——声阻抗进行检查,为此,当时外伤情况难以记录下来。  相似文献   

7.
周玉林 《法医学杂志》2000,16(3):171-171
头部外伤引起外伤性蛛网膜囊肿在法医临床学鉴定中较为少见,现报道1例。1案例某男,46岁,农民。某年1月22日上午被他人用拳脚击伤头面部,当即昏迷,速送医院。检查见 :生命体征平稳;左颞部有一6 0cm×7 0cm肿胀区,右耳前有一3 0cm×1 0cm肿胀区,有触压痛;右眼睑肿胀、淤血,球结膜下可见片状出血,角膜有擦伤,黄斑区反射消失。当日头部CT检查:颅内诸脑室、脑池及脑组织密度未见异常。临床诊断:(1)头部外伤;(2)视网膜震荡(右)。住院治疗一个月后,出现头痛、恶心,口服索密痛可缓解;查体见两眼…  相似文献   

8.
6例外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的机制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在法医学鉴定中 ,外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的案例并不少见。头部轻微的外伤可以造成致命性蛛网膜下腔出血。笔者试图通过对以下几个案例的讨论 ,着重讨论自身疾病和不利因素在成伤中的重要性。并借此探索和解决这些问题的方法。1 案例资料  例 1 刘某 ,男 ,16岁 ,高中学生。 1995年 4月与同学厮打中被拳头打击头部。伤后无昏迷 ,感头痛伴颈项强直 ,查体见左颞部轻度肿胀、压痛。次日CT检查发现蛛网膜下腔出血 ,经保守治疗 ,症状缓解后行脑血管造影 ,证实出血来自左侧大脑中动脉颞支一动脉瘤破裂。鉴定意见为 :外伤导致动脉瘤破裂。例 2 …  相似文献   

9.
不伴骨折的外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的法医学鉴定──附1例报告王振原在法医学检案实践中,有时头面部仅见轻微外伤,但开颅后却发现致命性蛛网膜下腔出血,出血源难以找到,即使很有经验的专家也深感棘手。本文通过1例鉴定,复习了有关文献,提出了作者个人体会,供同行们...  相似文献   

10.
在检案中外伤性基底节区腔隙梗塞时有所见。因头部外伤较轻,仅有短暂的意识障碍,往往被受伤者忽视,待伤后2~3天又出现明显的神经系统定位体征,因此引发的案件时有发生。1988年8月至1995年12月作者曾遇到5例,现报道如下:临床资料外伤史:本组案例均有头部较轻的外伤史,4例男性为头部受到打击,1例女性系自行车撞倒。年龄14~22岁。意识障碍:本组案例均有短暂意识障碍,M15分钟。目击者证实清醒后步行就诊,且能回忆受伤时的情况,主诉头痛头晕,未见神经系统定位体征。诊断:医院诊断为轻微脑震荡2例,头部外伤1例,闭合性颅脑损伤…  相似文献   

11.
头外伤后出现糖尿病1例张海东男某,50岁。某日,被他人用拳脚击至头面部伤后出现一过性意识丧失约1分钟。急诊检查诊断为右眼上、下睑皮下血肿,右眼球挫伤(视网膜震荡)。次日因头晕、头痛及恶心等症状加重再次就诊,CT诊断为右额叶小片状低密度区(脑挫伤)而收...  相似文献   

12.
外伤后基底节区腔隙性梗塞1例分析晏庭林,李琳,(西安市公安局八处技术科;陕西西安7300003)1案例赵某、男.10岁、1993年6月2日被他人手抓头部撞击墙壁数次,当时无原发性昏迷,医院病历记载机部有一3cm长裂口、其下有一6×6cm2肿胀区,患者...  相似文献   

13.
法医颅脑损伤的研究进展(Ⅱ)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 3 外伤性颅内出血3.1 外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traumatic subarachoid hamor-rhage,TSH) TSH能见于任何类型的头部外伤时,一般文献认为其占外伤性颅内出血的60%以上,是颅脑外伤常见死因之一。其法医学鉴定的关键和难点是与病理性蛛网膜下腔出血的鉴别,因为后者的发生率也很高。以往教科书和法医学专著中,都认为TSH与病理性蛛网膜下腔出血的发生部位有显著不同,描述TSH多见于大脑穹窿部,呈多灶性分布在脑挫伤周围,  相似文献   

14.
Cao Z  Guo ZY  Zhu BL 《法医学杂志》2010,26(4):290-293
蛛网膜下腔出血(subarachnoid hemorrhage,SAH)按其发生原因可分为外伤性SAH与病理性SAH,其中外伤性SAH是头部外伤的常见表现形式,同时也往往是法医学鉴定的难点。本文根据法医学实际鉴定经验并参考国内外相关的文献资料,阐述了SAH的法医学鉴定要点、检查要点和死亡机制,并尝试将外伤性SAH分为脑损伤伴发性、脑底血管破裂性及局灶性SAH 3种类型以便于理解。  相似文献   

15.
案例某男,70岁。无确切诱因出现口齿不清2小时门诊行CT扫描后收入院。入院查体:神清,构音障碍,双瞳孔等大正圆,对光反射存在,面瘫不显,伸舌不出,左侧上下肢肌力Ⅲ-Ⅳ级,巴氏征(±)。入院诊断:急性出血性脑血管病,高血压病?CT报告:双侧基底见点状低密度影,左额顶部密度减低,左侧脑室较右侧饱满,右侧颞顶叶见近圆形高密度影,较大范围位于S#9层,持续约3个层面,周边见低密度条,相邻脑沟内见点状高密度。印象:(1)皮层下动脉硬化性脑病;(2)双侧基底节腔隙梗塞;(3)右颞顶叶血肿,不除外少量破入蛛网膜下腔;(4)左额叶低密度不除外陈旧性病灶。入院1…  相似文献   

16.
杨光 《法医学杂志》2000,16(3):176-177
1案例某男 ,8岁 ,某日下午被他人拧扭伤左面部 ,当夜受伤处疼痛 ,次日下午发现左腮部红肿 ,并出现睑裂变窄 ,额纹消失 ,口角向右偏斜、鼻唇沟变浅症状 ,遂来本院法医室鉴定。检查:除上述症状外 ,另有左面部痛觉迟钝、不能鼓腮。颅脑CT检查未见异常 ,电生理检查亦未见异常。一月后复查 ,面部异常症状全部消失 ,鉴定结论 :面部软组织挫伤并外伤性面神经麻痹 ,其损伤程度为轻微伤。2讨论外伤性面神经麻痹是指面神经受到外力作用后 ,出现神经传导功能的暂时性障碍 ,组织结构上无明显变化 ,亦不发生变性 ,临床上肌肉运动明显障碍而无萎缩 ,…  相似文献   

17.
Shi EL 《法医学杂志》2006,22(4):295-296,298
通过对近5年来55例外伤性脑梗塞法医学鉴定案例资料的收集整理,并就其临床表现、影像学表现特点、发病机制、以及法医学损伤程度鉴定等问题进行分析,探讨颅脑外伤与梗塞的关系。  相似文献   

18.
Zhang XA  Liu JH  Li YF  Tang P  Cui Y  Zhang XY  Liu XB  Zheng CF  Xu XM 《法医学杂志》2007,23(5):358-359
目的分析外伤后流产案例法医学临床鉴定的特点,探究外伤与流产之间的因果关系。方法收集近年中国医科大学法医学院临床法医学教研室外伤后流产法医学鉴定共23例,总结和分析外伤后流产案例的特点。结果23例外伤后流产法医学鉴定例均为早期流产,体表损伤轻微,伤后短时间内出现阴道流血,并在较短时间内流产。高龄孕妇、农村人口和无业人员所占比例大。结论流产原因较多,对于外伤后流产的法医学鉴定案例,只有排除非外伤性因素后,才能认定为外伤性流产;对于不能排除非外伤性流产因素的案例,可根据具体情况分析损伤为流产的主要原因、次要原因或诱因。  相似文献   

19.
5例外伤后迟发性慢性硬膜下血肿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外伤后迟发性慢性硬膜下血肿是指外伤后首次CT检查未见出血 ,三周后因出现临床症状而再次CT检查发现的硬膜下血肿。由于这种血肿相对少见 ,并发现时间距外伤时间相对较长 ,因此 ,在法医学鉴定中对于是否为本次外伤所致易引起争议。本文针对 5例外伤后迟发性慢性硬膜下血肿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和讨论。1 临床资料例 1 男 ,4 2岁。被他人用拳脚击伤头面及左眼部 ,伤后神志清 ,无抽搐。自觉头痛、头迷、恶心、未吐、左眼视物不清。查体 :左眼上下睑肿胀 ,球结膜下出血 ,近内眦处有一 2 0cm长创口。神经系统无阳性定位体征。头部CT检…  相似文献   

20.
外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主要原因为脑挫裂伤时脑内血管和软脑膜血管破裂血液流入蛛网膜下腔形成.而轻微头部外伤诱发基底动脉瘤破裂致蛛网膜下腔出血致人死亡的案例较为少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