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聊博一笑     
《工友》2011,(10):62-62
我笑给你听广场上一尊弥勒佛像,游客只要向其肚脐眼里扔一枚硬币,它就会发出笑声。一位妇女乐此不疲地扔硬币,听着佛像不断发出哈哈的笑声。这时,在边上看着的一个小男孩走到妇女身边,把自己的口袋敞开,说:"阿姨,你向我的口袋里扔吧,我笑给你听。"谁说我要下车长途汽车上,一个老太太不停地叮嘱司机,到了某个小村子的时候一定要提醒她。可能是老  相似文献   

2.
走在娜姑走在白雾洗亮的小镇上京运的铃铛是一颗心脏搏动在比命运还弯曲的古驿道上穿过蒙姑坡石匠房隧道般的古道像走进了历史的腹腔蓦然间,我的目光被铜的光泽洗亮心灵却被岁月的马蹄重重地踏伤静观一块块背负着马蹄的石头,一曲曲久违的古乐声手绢一样擦拭着曾经的繁荣也擦拭着世俗的生活走在娜姑我寻找到最纯朴的比喻就像牧羊人在傍晚的山坡上寻找着一只丢失的羔羊这是我在完成一次从深渊到深渊的度量然而在荒芜得只有石头和马蹄的山上我找到了另一个世纪的夕阳,和山头上鞭痕般的云朵以及爷爷留下的几个方孔铜板的诞生地但我是快乐的白雾…  相似文献   

3.
秋思     
花果山在花果山上我无法预言死亡长满碑石的鬼魂一次次向我袭来害怕死去的我只有微笑着与它们一一暖昧地打招呼今年盛产水果的花果山苹果树却没有开花一棵不能生育的树走在春天前面她腰际的纽扣因为爱而松开花果山对面一只大花狗在叫嚷着夏天她美丽的嘴唇上面贴满春天的口红花果山在春天行走翻过一座座墓碑在刻有遥远的地方停下花果山@尹默~~  相似文献   

4.
我正在一所房子里做最后的抉择,我到这个城市已经11天了,脑子里时时是空白,要么就乱乱的搅在一起。这是一家很好的旅馆,我开着空调,拉上深绿色的窗帘,这个房间的地毯也是深绿色的。我赤着脚走在地毯上,一会儿躺在床上,一会儿坐在写字台旁边,并拧亮台灯,我已无法感知是白天还是黑夜。那时节,我根本就没有食欲,是素炒苦瓜救了我,苦瓜刺激着我的味蕾,我感觉我的内心比苦瓜还苦,所以我别无选择地只吃一些苦瓜。  相似文献   

5.
陈志  王巧 《工友》2011,(10):4-6
我在草地上走着,忽然,在鲜嫩的春草上看到一只雪白的蝴蝶。蝴蝶给雨水打落在地面上,沾湿的翅膀轻微地簌簌颤动着,张不开来。它奄奄一息,即将逝去。她从哪儿来?要飞向哪儿去?我弯下身,小心翼翼地把白蝴蝶捏起来,放在手心里。这已经冷僵了的小生灵发蔫了,它细细的足动弹了一下,就歪倒在我的手中。  相似文献   

6.
谭立独  贾志芳 《工友》2011,(10):4-8
我在草地上走着,忽然,在鲜嫩的春草上看到一只雪白的蝴蝶。蝴蝶给雨水打落在地面上,沾湿的翅膀轻微地簌簌颤动着,张不开来。它奄奄一息,即将逝去。她从哪儿来?要飞向哪儿去?我弯下身,小心翼翼地把白蝴蝶捏起来,放在手心里。这已经冷僵了的小生灵发蔫了,它细细的足动弹了一下,就歪倒在我的手中。  相似文献   

7.
幽默长廊     
何必怪罪一位女士怒气冲冲地奔到动物园的管理员面前,惊叫道:“你应该看到猴子在笼子里出了什么事——四只猴子正坐在台上打牌呢!“管理员耸耸肩答道:“不必大惊小怪,它们只不过赌花生而已。“奖品小丁腋下夹着一本新书回家,“这是奖品,妈妈。“他解释道。“奖品?因为什么得的?““自然课上,老师问我鸵鸟有几条腿,我说有三条。““但是鸵鸟只有两条腿啊?“  相似文献   

8.
送礼     
拗不过妻子,我只有拎着东西出门。出门的那一瞬间,我的心就像怀揣着两只小兔子"怦、怦"直跳,搅得我不得安宁。但为了保住这份工作, 只有硬着头皮往外走。我一边低头走着,一边默记"803"这个门牌号码。虽说在厂里已近20年,可厂长的家我从未去过;我们虽是同学,见了面也少不了"来家坐"的客气话,可自从他当了厂长,我们之间的交往就少了。难怪妻子常责怪我死脑筋,只会一门心思搞技术,从不过问"窗外"事。这下好了,由于厂里不景气,一下子要下岗百多号人,不容乐观的家庭经济状况,迫使  相似文献   

9.
刘强 《农村青年》2006,(11):46-49
在马路边支个摊子卖烧烤.简单易学,不需要太多本钱。但许多人认为这仅仅只够养家糊口的。然而。来自吉林省东部山区的一位只有初中学历的打工仔,却把烧烤做成了一项事业。他从路边摆地摊开始,6年间开了17家连锁店,并成立了以烧烤为主的饮食公司,年收入上百万,成了一位名剐其实的烧烤大王。  相似文献   

10.
幸福是什么呢?朋友问我。的确,这个话题太大了,于是我只好给他讲故事。第一个故事发生在我自己身上。有一天我和朋友骑自行车去风景区玩,那时候正是春天,一簇一簇的桃花盛开得灿烂无比,偶尔有几只黄绿相间的小鸟跃上我们的车把,这景色太差了。我们骑着自行车慢悠悠地走着。转眼之间来到一个大斜坡上。在那样  相似文献   

11.
我决定去农村教书。亲朋好友极力反对,有的劝我:"你曾经说过要做一只鸿鹄,现在却怎么甘当一只燕雀?!"我没说啥,坚持自己的决定。到了乡里,那所小学的一位老师找了辆"螳螂头"来接我。小学校在河对面,和村子相望。学校里有三个年级,每个年级一个班,学生和老师都不住校。  相似文献   

12.
一个晴朗的早晨,我到邮局邮完信,走出大厅。大厅门朝东,门口有着许多层台阶,其时日光正从东方出来,将我的周身涂上了一层明亮的金色。我步履轻盈地从台阶上走下来,修长的腿上蹬着牛仔裤,一件酱紫色的T恤扎在腰里,袖口卷在肩膀,露出两只光光的手臂……突然间,我发觉自己原来是那样年轻富有朝气,仿佛周身都洋溢着青春气息,在这个霞光四射的早晨,我几乎要引吭高歌了。骑着车子的时候就怪怪地问自己,以前我怎么没有发觉呢?或者说,在那些有着淡淡细雨的午后和黄昏,在那些平淡一如流水的日子里,我从台阶上走下来,怎么就没有发…  相似文献   

13.
不需要勇气     
朱敏 《工友》2014,(1):45-45
曾经有一位63岁的老妇人,从纽约市步行到了佛罗里达州的迈阿密市,她说:走一步路是不需要勇气的。我就是这样做的。我先走了一步,接着再走一步,然后再一步,我就到了这里。  相似文献   

14.
山城重庆     
去重庆之前,我对重庆的人文等了解不多,印象中最明晰的是“山城”的概念。在我的想象中,走在重庆的街道上,最司空见惯的可能是频繁地上下台阶,因为山城嘛。但来到重庆后我才对重庆有了更进一步的了解。我是乘火车到达重庆的,一下火车,出站口,我就领略到重庆的两个特征:山城和雾都。站在车站广场前就可很分明地看到重庆的山,以及那建在山上被雾所缭绕的建筑。起初我还以为是天气的缘故,使重庆笼罩在雾的氛围中。问过才知道,雾是重庆的一个特有现象,特别在夏天,在雾的笼罩下,地面的炎热不能散开,是使重庆夏季炎热的一个原因。重庆的确是一个山城,无论你走到何处,只可能有两种选择,要么上坡要么下坡,平地是很稀有  相似文献   

15.
在河北省唐山市丰润区郭庄村,有一位被人们称为狐狸精和养貉迷的女能人,她就是32岁的农家妇女郭学荣。几年来,郭学荣刻苦钻研着貉子和狐狸的养殖技术,由于她科学喂养,管理得当,终于获得了成功。郭学荣致富不忘众乡亲,不断向全村妇女姐妹们传授养殖技术和经验,毫无保留地把致富经念给姐妹们听,使全村三分之二的妇女都搞起了特种养殖,使郭庄村成了名副其实的养貉和狐狸的专业村,  相似文献   

16.
开心园地     
《工友》2011,(11):62-62
专家请假 某公司有位专家,一天,他去向领导要求请假一周,可是他垂头丧气地从领导办公室里走出来,同事们问他是怎么回事。 他说:"我请假一周,他却只同意给我三天。我说三天不够。他说:‘你是个能干的专家,别人需要七天办的事,你只要三天就能办好了’。”  相似文献   

17.
<正>单位一个90后小姑娘曾经指着我们的鼻子说:"你们这些妇女,嘴巴里天天就是老公孩子买菜做饭,烦不烦?"我们反驳她:"难道你不是‘妇女'?"她眉毛一挑:"我当然不是!我是女孩儿!"我们都笑了,所谓"妇女",好像专指结了婚并且生了孩子的女人,在人们印象中就是扎着围裙的黄脸婆。可是,我要说,青春妙龄的女孩固然美,但"妇女"更美。妇女的美,多了一种母性的温暖,多了一种责任在肩的沉稳,多了一种人间烟火的可亲,也多了一种岁月历练的风韵。妇女懂得爱,因而美丽。为人妻为人母的女人,最懂得无怨无悔的付出。她把爱给了老公,给了孩子。为了让一家人吃上可口的饭菜,她们费尽心思,天天看电视里的美食节目。看到可心的菜谱,  相似文献   

18.
朱敏 《工友》2014,(1):45
正曾经有一位63岁的老妇人,从纽约市步行到了佛罗里达州的迈阿密市,她说:走一步路是不需要勇气的。我就是这样做的。我先走了一步,接着再走一步,然后再一步,我就到了这里。在邮政局上班时,我曾陪着区公司领导去慰问一个全国劳模,他干了一辈子投递员,整整送了38年信,风雨无阻。大家都很佩服他,觉得他能把一件事坚  相似文献   

19.
(一) 大学毕业后在广州“闯世界”的芳子来信,邀我到南方去闯一闯。信中说,她自己的公司已建成,吃住待遇都不成问题,缺的就是我这样的人才。于是,我不禁怦然心动。单枪匹马站在广州火车站广场上,我仿佛闻到了南国亚热带咸咸的海风,目睹这片沸腾的热土,我不清楚前方是福是祸。“你现在在哪?我马上开车接你!”芳子的声音在电话里清晰而圆润。我终于如释重负。10分钟后,她驾着一辆桔红色奥迪飞驰而来。  相似文献   

20.
举世瞩目的北京2008奥运会,在备受人们关注的焦点上,有一位普普通通的农家妇女,心情和世人一样,憧憬着她的成功举办。她不由得放下手中的农活,用那布满老茧的手,满腔热忱地拿起笔,充满激情地为奥运会写下了27首歌词,出人意料地是竞有24首入围。这位农家妇女为何要为奥运会写歌?在她创作的背后又有着怎样激荡人心的故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