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安徽合肥。 60多岁的余文斗居住在百花井附近的一条小巷里。这是2007年8月的一天,一个年轻人抱着鲜花敲响了他的家门。 “余叔叔,您还认识我吗?13年前,是您把我送进监狱的呀!”来人说完,扑通一声跪了下来。 经过仔细辨认,余文斗惊呆了。“你,你是……我做梦也想不到啊!” “我今天是特地来谢恩的!”说完,年轻人热泪盈眶地把鲜花捧到余文斗面前。余文斗的眼睛也湿润了。 除了鲜花,年轻人还给余文斗带来另外一份礼物——公安机关颁发的见义勇为证书。他告诉余文斗,自己也成为一个捉贼英雄……  相似文献   

2.
宋料 《农村青年》2007,(1):42-43
今年,读者俱乐部开设了“读者心声”,欢迎你将你的心里话告诉我,写信或写邮件都可以,不管是忧伤还是快乐.烦恼还是困惑,我会耐心倾听。  相似文献   

3.
“辛苦我一人,方便千万家”的徐虎“两弹元勋”邓稼先徐虎是上海市普陀区中山北路房管所的水电修理工。他看到居民下班以后正是用水用电的高峰,也是故障高发的时间,而水电修理工却已下班休息,为解决这一问题,他于1985年在自己负责维修的地区率先挂出三只“水电急修特约报修箱”,每天晚上19时准时开箱。从此,晚上19时,成了徐虎生活中最重要的一个时间概念。10多年来,不管刮风下雨、冰冻严寒,还是酷暑高温或节假日,徐虎总会准时背上工具包,骑上他的那辆旧自行车,直奔这三个报修箱,然后按着报修单上的地址前往修理。1…  相似文献   

4.
后来     
“后来,我总算学会了如何去爱,可惜你,早已远去,消失在人海,后来,终于在眼泪中明白,有些人,一旦错过就不再。”相识于一次戏剧性的邂逅。那时,我是政法学院大三学生,他是交大法学专业研究生。邂逅在小说中常是故事的开始且多有圆满的结局,但在生活中,无法每次都演绎成故事。他喜欢我“率真、明朗”的喜气洋洋。在我看来,他优秀得足以让我仰视。“栀子花,白花瓣,落在我蓝色百褶裙上,爱你,你轻声说,我低下头,闻见一阵芬芳。”  相似文献   

5.
如果你喜欢鲜花,你会在屋里放一盆百合,会在阳台上放几盆兰花,但是,你会把它们烧进菜里吃下去吗?昔日入客房,今日入厨房,鲜花正以菜谱的形式渗透到人们的生活中。这些五彩缤纷芳香四溢的鲜花菜肴“盛开”在餐桌上,鲜花食品正日益受到中国人的青睐。夏日炎炎,杭州白菊炖鸭汤,清香消暑;秋高气爽,玫瑰甜羹上洒些星星点点的桂花,犹如夜空的星光,赏心悦目;冬末春秋,滚滚的荤汤上飘一层晶莹的梅花瓣,玉骨冰肌,香味馥郁。品尝鲜花菜肴,主要是食用盛开的花瓣,把这些红艳艳的、黄澄澄的、白嫩嫩的花瓣,或用糖渍,或用盐腌,或用水烫,或入锅小炒,或制作甜点,或炖汤,即可品尝特别的花“菜”。鲜花食品最早流行起来是在法国,主要是吃花瓣,是由新鲜花瓣和其他菜肴搭配制成。法国人钟情于大波斯菊、秋海棠和紫罗兰。他们通常把鲜花捣碎,榨出汁液,混合在各种菜肴或糕饼之中。  相似文献   

6.
面对鲜花和掌声,面对一个个耀眼的光环,共产党员、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争当“学习型员工楷模”领头雁的邓少雄却显得异常平静:“成绩是大家共同努力的结果。我只是牢记责任,把公司当作家经营罢了。”  相似文献   

7.
雨懒洋洋地下着,容易让人无端地滋生愁绪。在一个混沌无聊的假日,我蜗居家中,看王家卫的电影《重庆森林》。朋友葛元来电话:“出来放放风吧,你是不是想霉掉。”葛元经营着一间花店,在玫瑰泛滥的季节,我常去帮他。逢有预约鲜花的电话打来时,我多次以“护花使者”的身份送花上门。我撑了一把伞去葛元的花店。葛元迎出来说:“你来得正巧,有位顾客需要送花。”见我朝他横眉冷目,赶忙向我挤眉弄眼:“订花的可是位青春女孩,声音柔美得叫人心里发颤。”订花者住在七楼。当我气喘吁吁地爬上六楼再拐过一个弯时,七楼的一扇门已对着楼梯…  相似文献   

8.
心中有花     
一天,办公室里来了一个办事的人,大概是第一次到这种地方来,那个人显得有点局促。他没有找到要找的人,站在原地不知道该怎么办。我搬了张椅子让他坐下。他问旁边一位胖胖的女同事:“我要找的那个人去什么地方了?”“不知道。”胖同事冷冷地回答。“他什么时候能回来?”“不知道!”胖同事明显地不耐烦起来。“那……您能不能转告他一句……”“我不管!”胖同事终于大声冲那人嚷嚷起来。那个人尴尬地走出去以后,我问胖同事为什么冲那个人发火,她说:“我看他的一举一动就很烦人。”可是,我回想了半天,也没有琢磨出那个人到底有什…  相似文献   

9.
《工友》2013,(2):7-7
据微博爆料,2006年因贪污受贿被判入狱11年的前山西省委副书记侯伍杰,于近日提前出狱,当地官员和煤老板及名流富商们,争相迎接贪官“荣归故里”,或列队欢迎,鲜花簇拥,甚至欲以礼炮迎接;回家后门庭若市,其礼遇犹如英雄凯旋。  相似文献   

10.
杨柳 《农村青年》2007,(5):29-31
从我记事起,母亲就从没有疼过我,她最爱的人是姐姐。姐姐7岁那年得了一场大病,父母寻医问药差不多半年,可姐姐的病却越来越严重。那时候,我才5岁,父母每天都要背着姐姐外出求医,对我基本上不管不问。或许是童心妒忌,有一天,我冲着刚刚看病回家的姐姐不知怎么就狠毒地叫道:“最好你快点死掉!”话音刚落,母亲就“啪”地扇了我一巴掌。那一刻,我捂着火辣辣的脸放声大哭,心里对母亲充满了仇恨。  相似文献   

11.
郑州市某房地产商在须水镇西岗村经适房用地上违规建别墅,引起群众质疑。郑州市规划局副局长逯军在接受采访时质问记者:“你究竟是要替党说话,还是要替老百姓说话”,被网络迅速热炒为“惊天雷语”。所谓“雷”者,是个新兴的网语,我不能准确解释它的含义,不过或许含有如雷贯耳、振聋发聩的意味吧?不管这位逯副局长是口无遮拦的无心之失,还是发自肺腑的真诚告诫,反正这句话在我听来,的确有种“一语惊醒梦中人”的感觉。所谓“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对,就是这种感觉。  相似文献   

12.
曹旭峰 《工友》2006,(5):16-18
2006年3月10日,武汉荣校一煤气供应站附近,一位神情憔悴的中年妇女披头散发站在二楼窗口哭喊:“黑心老板们不管我了,政府部门也不管我了,我不活了……”在众人的竭力劝说和抢拉之下,中年妇女被众人强行拉离窗口……这个中年妇女是谁?她为什么要跳楼自杀呢?她所骂的“黑心老板”  相似文献   

13.
新世纪的朝阳即将升起,作为新一代中国产业工人,要肩负起时代赋予我们的光荣而艰巨的使命,实现人生的真正价值。自强不息,永远学习,努力做一个专家型的工人1997年,我们厂从奥地利导了进了三套加压过滤机。安装阶段,厂里任命我为管道安装施工总指挥。奥方专家听说我只是个小班长,脑袋摇得跟个拨浪鼓似的。为了给老外们一点颜色看看,我率领全班弟兄日夜奋战,不仅比合同工期提前10天圆满完成安装任务,而且对设计中的多处缺陷成功地做了“手术”。验收那天,一次试机成功,奥方专家竖起大拇指,连声“OK!”并通过翻译对我说:“以…  相似文献   

14.
彭涛  何建国 《工友》2008,(10):50-50
广州珠江新城一家名为“蓝色光标”的公关公司3个月前推出“带薪郁闷假”,不需任何理由,就是不想上班的时候,正式员工一年可休一天“带薪郁闷假”。  相似文献   

15.
乌鸦飞啊飞     
一我和韦遥天在花棚里穿行,韦遥天在前,我在后,我闲闲地把手插在裤袋里。老总有令,让我陪他挑选鲜花,我只好陪着他来了。四四“看,小桑,天堂鸟、满天星、百合、康乃馨、鸢尾花,这些都是你们女孩子喜欢的花,不过,这儿最多的还是玫瑰。”韦遥天回头款款地对我指点着。  相似文献   

16.
3月27日下午,红旗招展,鲜花怒放,云南省总工会报告厅里,40位来自全省各地的“节能减排管理标兵”和“节能减排技术革新标兵”胸戴大红花,笑容满面地端坐在灿烂的阳光中。这里,正在举行隆重的云南省职工节能减排立功竞赛表彰大会。  相似文献   

17.
《工友》2006,(7):43-43
我在一家企业劳资科工作,因工作时间不长,或是因为我对一些专业术语理解不透的缘故,对“养老保险费”、“养老金”、“退休费”三者之间的区别弄不清楚。特希望贵刊给个明确的解释。  相似文献   

18.
董子川  王洪云 《工友》2024,(2):13-14
<正>立冬当天早晨,气温骤降。517路公交车上挤满了赶着上学、上班的人。“大姐,你是孙红梅吗?”一个年轻人看着身边穿着蓝色工装的女士问道。“我就是,您有事吗?”孙红梅腼腆地笑了笑。“哎呀,我在海报上见过您,没想到遇到真人了!来,坐我这儿!”年轻人忙不迭起身说道。全国劳模、大国工匠、中国人民解放军5713厂高级工程师孙红梅在公交车上遇到的这一幕,只是襄阳市劳模先进备受社会尊崇的一个缩影。  相似文献   

19.
在河北邯郸和河南安阳之间,有一条宽敞美丽的快速路,叫中华大街。中华大街被称作“邯郸人的骄傲”,因为道路两边树影婆娑,景色怡人,磁县花官营乡屯庄村,位于中华大街南延长线东侧。“不管城市建设怎么发展,不管道路如何改造,树不能动!”这曾是邯郸领导和百姓的共识。  相似文献   

20.
朱婴 《农村青年》2006,(8):15-18
李琳走了,18岁的生命,像一朵鲜花凋谢在医院的病床上。 虽然时间过去了一年,但每当想起女儿,妈妈就会泪如泉涌,痛不欲生。 面对“篡改病历”的指控,医院作出两个“处分决定”。 李琳死亡,医院是否存在过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